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欲远行年轻人遇狗材料作文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5 12:20:32 高中作文
欲远行年轻人遇狗材料作文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欲远行年轻人遇狗材料作文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个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么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审题的目的是要立意,立意的关键是角度,好角度才有好作文。立意是有好、较好之分的,什么样的立意算是好呢?我以为好的立意有三点:一、应当是承载着原材料的核心内容;二、能折射出原材料的辩证思维;三、应当尊重了命题者的真正意图。所以,审题立意不要在材料的枝叶上做文章。因为作文材料常常要增加一些情景性的文字来叙述题目,但叙述情景的文字越多,就可能相应地增加太多似是而非的东西,甚至和材料命意无关的东西,容易引人走入误区。譬如这则材料若从“不想与狗纠缠”中,提取出“新鞋不踩臭狗屎”之观点,是否成立呢?若否定之,则这个观点“没有脱离材料内容”的范围;若肯定之,则显而易见不是命题人的命意所在,有偏离“含意”范围之嫌。

这个材料共有五段,内容比较多,但含意比较明显。我的理解,这则材料基本上有两种思路。

第一种思路。这个材料与今年新课标那个“山羊过独木桥”的作文材料很类似,也是提供了一个有思维冲突的社会生活现象,让学生展开辩证思考,从习以为常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新的认识。材料安排由实而虚,从年轻人避开拦道的恶狗这个日常生活现象,引发出人生路上会遇见许多如挡道恶狗一样的障碍。其关键词语是:障碍(恶狗)、战胜(扫平)、绕道(避开)。也就是“人生路上遇见障碍是要战胜它还是要避开它”。这是材料的核心内容。我们从小就被教育遇到障碍就要勇敢去战胜,所谓困难像弹簧,你硬它就软;不能遇见障碍就绕着走。这是我们习惯性的认识。但材料还提供了另一种认识,就是遇见障碍也可以绕着走,不一定非要扫平障碍。这就使得这则材料充满了思辨的味道。

人生路上遇见障碍究竟是战胜还是避开,当然是见仁见智。如果从年轻人的角度立意,那就是要写“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可以选择避开它”。这是从人生的目的角度而写的。无论战胜还是避开,都是一种对策,而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取决于你的目的。从这个角度而言,讲的就是一个对策与目的之关系问题。年轻人更讲策略。材料开头就说“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共出现5次“远方”,“远方”即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根据具体对象采用相应的对策,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而非一个“障碍”,若战胜每一个障碍耗费的时间精力远大于有选择地绕开一些障碍,并严重妨碍自己最终目的的实现,那么,选择绕道反而会更快地到达目的地。我给两个立意:“走弯路也会是捷径”,或“避开障碍不是怯懦,而是智慧”。

如果从路人的角度立意,则写“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就是要战胜它”。这是从人的精神角度来写的,路人认为年轻人避开恶狗是“怕了”,他认为要遇见恶狗要勇敢去打。年轻人认为自己不是怕,而是不愿意“纠缠”担心不能尽早到达目的地。从这个角度而言,讲的是怯懦与勇敢的关系问题。从精神上来讲,人宁可被打死,也不能被吓死。老百姓有一句话叫“觳觫顶不了死”,也就是说前进路上遇到障碍,不能老是躲着,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遇到障碍就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世上没有迈步过去的坎,关键你要有战胜它的勇气。有了这种勇气,你才可能无所畏惧地最终到达“远方”。你今天避开这个障碍,很可能明天会绕开那个障碍,不断地避着绕着,很容易消磨掉战胜障碍的勇气,如果遇到一些绕不开避不掉的障碍,怎么办呢?很可能就过不去而到不了“远方”。要从这个习惯的思维角度写,这篇作文主要是励志性的文章,容易说大话说空话。我给两个立意:“有勇气的人不做选择题,只做证明题”,或“宁可被打死,不能被吓死”。

第二种思路。这则材料还提供了一个关键词语:选择。因为“选择”也承载着原材料的核心内容。从“选择”的角度去写,可能容易写出新意。“远方”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生未来或人生的某种目的等,但走向未来的关键在于你当下的选择,你选择什么其实就代表你是什么样的人。人真正的起点是“选择”,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你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决定的。人总是在自己主动选择的那一刹那长大了,因为你要为你的选择负责,承受压力和风险。

要去“远方”面临无数障碍,也就会有无数选择,你是要选择一遇障碍就扫平呢,还是选择遇到障碍也会绕道走?选择决定人生。无论是选择哪一种人生,都有各自的理由,背后也都有种种的不得已。如果引申开来,人的一生中要面对很多选择,但决定终身方向的选择只有几个。选择一个城市就要放弃另一个,选择一个人就要放弃另一个,选择一个职业就要放弃另一种可能性。鱼和熊掌不能兼得。选择了一条扫平障碍的路,就意味着要成为一个勇敢的人;选择了一条有选择地绕开障碍的路,就意味着你要成为一个聪明人,因为你要知道哪些障碍是可以避开的,哪些是无法避开的。高中毕业时很重要的选择,这个选择很可能就决定了你的远方是怎样的风景。可以这样立意:“选择决定远方的风景”,或“人生就是选择,选择决定人生”。

给心灵设计弯道

黄河柔肠百转,长江一咏三叹,历史向宇宙纵深处延伸,人类社会在曲折中前进,自然,社会,历史给了我们丰富的素材。它的沉重与鲜活,它的豪放与乖张,它的执著与嬗变都给人以心灵上的启示:心灵坦直固然重要,但也需要一个弯道。在山重水复之时给我们打开柳暗花明的窗。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变通,在恰当的时候,走上心灵的弯道。
   伟大的人灵魂往往过于执拗,屈原的“特立独行”宣告了与旧时代共亡的悲怆;李白天真单纯的执著换来了“对影成三人”的沧桑;嵇康稀有的人格节操葬送了那一片空灵与飘逸;岳飞怒发冲冠只为伸张民族的正气……
  他们如此伟大的灵魂却寻不到归宿,只缘思想过于精深与突兀,令人既为他们击节叫好,又为他们的不会变通扼腕叹息。文人就应该抛弃世俗潜心研道,武将就应该戎马一生,驰骋沙场,政治并不属于他们。
  反观之,摒弃生命不之重,适时的变通能让我们更快捷更有效地利用生命。惟其如此,才会拥有“悠然现南山”的超逸境界。
  变通会使人生从容淡定、渐入佳境,同时也会让人生智慧丰盈、绝处逢生。贝尔不想因传递信息而长途奔波,于是他冲破思维定势,发明了电话;毕升因看到刻字的繁琐,竹帛的繁重,于是他另辟蹊径,活字印刷术应运而生;他们因变通而名传千古,也为人类带来了福祉。可见,变通是人类文明的助推器。
   变通是一种哲学,一种智慧,它不同于俗世的圆滑,也不同于趋炎附势的阿谀。变通,给我们的心灵以重生的希望和机会。
   当我们陷入凄风苦雨生活最低谷的时候,反抗是我们的本能,但往往会使无知德者更加肆虐。我们不如变通,以理智去应对,以宽容的心态去展示并维护我们的尊严。我国古代的梁楚之欢,就是梁国以德报怨的善果。否则若梁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场血战就不可避免。转败而为功,因祸而成福,变通,让历史多了一丝和谐,少了一些征战。
   泥盆纪总鳍鱼爬出污水,走上河岸,获得沧海桑田之后的余生;上古时代古猿滑下古树,走出丛林,揭开人类文明的扉页。可见,变通是获得的契机,是通往心灵的弯道。
    挥洒智慧人生,就需要给心灵设计弯道。
                          

绕道而行,收获智慧

人生的道路不是直来直往的桥梁,而是曲折、蜿蜒的小路,坎坷不平,没有尽头。但正因这绕道的小路,我们才得以放慢脚步,去收获智慧。绕道的智慧,让你跨越生命中那道漂亮的横杆。
   没有乌云,没有暴风雨,便没有美丽的彩虹。没有曲折的道路,人生便也没有七彩阳光。我们要敢于绕道,也许成功就在某个角落等着我们。是谁,曾经彷徨,而后怀着满腔热忱拿起笔杆,向敌人的咽喉刺去?是谁,曾经呐喊,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志士,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去追寻那一片光明?是谁,曾经伤逝,而后甘做人民的孺子牛,为革命奉献终生?是鲁迅。如果当初他没有绕道的智慧——弃医从文,怎会唤醒沉睡而又麻木的灵魂。沧海横流,你是时务之俊杰;刀光剑影,你是永远不倒的巨人!是你那绕道而行的智慧使你成为不朽的猛士。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但如果不以智取胜,不绕道而行,最终也会遍体鳞伤。
   汩罗江畔,江水清清,一袭白衣的屈原,默默伫立。他那不容半点污浊的目光扫过浑浊的世道。他不容自己受半点污染,于是滚滚江水多了一股清泉,茫茫人世少了一位贤达。他的心中只有唯美的画卷,他无法承受“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无奈。现实将他的信念之堤冲垮。如果他绕道而行,通过其他方式实现理想,用智慧取胜,也许就会少了一些千古不更的悲叹与哀愁!
   不要让平坦的道路消磨你的才能,不要让无形的命运巨掌打断你倔强的飞翔。要在必要时刻绕道而行,不怕风雨历程,乘着智慧的翅膀,在空中翱翔。成功者不靠投机取巧,而是心中满载希望,不畏困苦的漫长,去迎接挑战。
   绕道的智慧,让我们在阴霾的天空下依然激情似火,让我们在激情的岁月里尽情绽放自己的风采!

参考立意角度:
1)遇到困难(障碍、矛盾),要学会变通,灵活应对;
2)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必要的地方;
3)有时,避开障碍是一种智慧;
4)战胜困难方能达到目的;
5)遇到矛盾不要绕道走。

篇一:高考作文素材及例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26:“听从内心的召唤”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25:“陈道明致歉”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24:“心在哪里,行动就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写作导引及范文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23:“疤痕”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22:“虚室生白”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21:“做个引领者”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20:“金边凤尾裙故事”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19:“暗示与潜能”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18:“2015年广州一模”作文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17:“拒绝平庸”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16:“拒绝诱惑”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15:“疤痕”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14:“鲤鱼们都想跃过龙门变为龙”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13:“纵是逆境,也需奋斗”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12:“原来是这样”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11:“率性与妥协”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10:“梦想的力量”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09:“纵是逆境,也须奋斗”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08:“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07:“男孩的石头·女孩的糖果”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06:“兑现承诺”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05:“生活的哲学”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04:“自拍美颜”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03:“玫瑰花园”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02:“欲远行年轻人遇狗”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01:“不逝的风景”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200:“慢慢走,欣赏啊”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99:“时间——生命的财富”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98:“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97:“葡萄藤生长”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96:“隐秘而伟大”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95:“生命因负重而精彩”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94:“高雅与通俗的艺术作品”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93:“人生如水”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92:“追随我心”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91:“别让孝心迟到”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90:“规则与道德”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89:“人最害怕的是自己”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88:“食多鸡不争”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87:“印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82:“定位自己与选择人生”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81:“黄东邪的桃花岛”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80:“碎片化阅读”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79:“喂牛有道”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78:“猪八戒照镜子”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77:“寻找森林的小鸟”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76:“点亮一支蜡烛”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75:“国王收到了一份礼物——两只威武的猎鹰”写作导引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74:“狼性?羊性?”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73:“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72:“漏洞”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71:“世界触手可及”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70:“设计师莱伊恩”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69:“期待,生命的不合理是可能的”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68:“一切都不会过去”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67:“痛苦是一笔财富”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66:“别样的风景”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65:“好心并不等于办好事”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64:“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63:广东2015届百校联考高三语文作文解读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62:“闲时与忙碌”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61:“我的青春谁做主”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60:“生死莫及,爱能走到”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59:“枫叶·荷花·露珠”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58:“一路走过去还是停留观赏”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57:“狮子的标签”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56:“危机与转机”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55:“预见”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54:“面子”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53:“立体中国”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52:“莫让完美束缚成功”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51:“去看生活”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50:“那一扇门”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49:“难题”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48:“亲情,在点滴中流露”写作导引...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47:“没有以后”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46:“过程的魅力”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45:“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44:“专注·成功”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43:“人性的光辉”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42:“优质,成就辉煌人生”写作导引...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41:“给自己点灯”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40:“ALS冰桶挑战赛”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38:“责任”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37:“向往远方”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36:“与友善同行”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35:“最美的姿态”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34:“举手投足间”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33:“站着说话不腰疼”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32:“位置与行为”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31:“囊萤映雪”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30:“喧嚣与安静”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29:2015惠州二调作文材料分析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28:“成熟与低头”写作导引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27:“民国学人风度”多维解读与运用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26:“在哪里”与“走向哪里”导写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25:“理智与情感”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24:一位父亲丢了块手表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23:请用生命对抗无聊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22:翻越高三这座“高山”写作导引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21:“教授,请放下您的架子”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20:“我们忽略了的…”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19:“向上爬”,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路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18:“建筑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王澍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17:“微不足道”写作导引及例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16:“家风家规”写作导引及例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15:“摔碎的瓦缸”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14:“擦亮自己的窗子”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13:各以自己的方式创造精彩写作导引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12:“空谷”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11:“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写作导引及...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10:“成熟”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09:“人生赢在0.8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08:“请用生命对抗无聊”写作导引及...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07:“木桶、风、水”写作导引及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06:“价值总在磨炼后”写作导引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05:“懂得放下,方得永恒”写作导引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04:“精神的自救”写作导引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03:“生活需要经常清点”写作导引范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02:“仰望星空,何惧落坑”写作导引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01:“苏武牧羊,忠诚无恙”写作导引及...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100:“孟孙君打小鹿”写作导引及例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99:“做官先做人”写作导引及例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98:“关于得与失的拷问”写作导引及...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97:“一念之间”写作导引及例文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96:“换位思考”写作导引及例文

握住人性的真善美

在这个高速旋转的时代,人们用科技握住了物质的需求,却在不经意间让人性从指缝间流走。用心握住人性的真善美,以此为墨,方能绘出更美好的未来。

握住人性的真诚。“油条哥”李刚,在这个“商家的良心飞到九霄云外”的时代,用自己的真实诚信,赢得了巨人的喝彩。当他得知制油条技术不过关,会导致含铝量严重超标时,他果断自己出钱,自己实践,只为做出健康油条。

“油条哥”用自己的真诚,为他的油条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他以心绘出的“诚”字,让世人为之敬佩。反观那些大企业,食品安全不过关,让“吃”字成了一种冒险。追根溯底,还是人性中“真”“诚”二字的缺失啊!

握住人性的善良。武汉市的一名小学生,在刮坏了一辆私家车后,主动留下联系方式。当他收到回信时,他流泪了。信中写道:“小朋友,伯伯很欣赏你的担当,车被刮坏虽有不悦,但赔偿就免了。愿你努力学习,今后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我想打动人的,除了那名小学生的勇敢担当,更有那名车主对孩子的爱与关怀。车主用发自内心的善,为孩子成长路上又种下一颗人性之美的种子,令世人称赞。

相反,前不久“成人打架,孩子主动道歉”的新闻令世人震惊。心中少了善良,宽容一并消失。与之相衬映的,还有“复旦大学投毒案”,其人性中善之缺失,令人发指。握住人性的善良,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握住人性的美丽。“美丽”一词太过宽泛,但其中“自我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一定在人性之美中熠熠生辉??“最美公交车司机吴斌”,在生命的最后10秒,为整车人争取了生的安全;(“中国核弹之父”黄旭华,将生命的大好时光用在核弹研究上,令世人敬仰);小女孩何玥,即使面对死神的降临,依然不忘将自己的器官捐赠出去,让更多人获得生的希望??他们的自我奉献,自我牺牲精神,让人性之美愈加夺目,社会因为他们,更显美丽。

握住人性的真善美,以心为画笔,人性为墨,绘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亮点点评:

此文的材料是:我们这个时代,水土大量流失,人性也在流失,传统也在流失??许多珍贵的东西都在渐行渐远。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思考?

本文标题扣住了材料中的关键词“人性”,用“真善美”近义替换“珍贵的东西”,化笼统为具体。选材关注生活,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件展示了生活中的真善美。对比论证,突出了主题。(饶红缨)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来源:新浪微博@全国大联考,高三考生必关注)

有人说:生命仿佛一场放逐和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俗世,用别人和社会既定的轨道羁绊自己前行的脚步。

其实,内心的声音——那些关乎灵魂、关乎真我的声音,时时在向我们发出召唤!请以“做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原文呈现】

做自己

游康杰

有人说,生命仿佛一场放逐与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俗世,用别人和社会既定的轨道羁绊自己前行的脚步,其实,最关键的是要做自己。(记叙文以议论开头缺少感染力,难以引人入胜。不妨改为“题记”,以此点明文章的主旨,效果更好。)

爷爷在门前种了一株夜来香。它一身嫩绿,仿佛一个穿着绿罗裙的小姑娘,身上缀满了小巧玲珑的绿宝石。暮色四合,微风过处,它便轻快地舞动起来,送来缕缕甜香,令人心醉。

那个夜晚,我正伏案苦思老师布置的一道数学压轴题。窗外的天漆黑一片,乌云厚重。风不知疲倦地来来去去,留下一室夜来香的甜。我却无心欣赏,手中的笔一刻不停。辅助线添了改,改了又添,仍是毫无头绪。(“苦思数学压轴题”这一细节与下文“夜来香被风雨摧残”的细节对应不够,应该改为“我正为高三一次大型考试失利伤心郁闷”---因为高三大型考试是高考的预演,它的失利与夜来香被风雨摧残,吻合度较一致。)

风更大了,雨声也响起来了,雨珠敲打着窗户,发出响亮的“噼啪”声,也把我的思绪打得七零八落。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张嘲笑的脸,叫嚣着:叫嚣着:“你真差劲!真差劲!”唉,也许我真的只能对着难题低头认输,也许我只能放弃。我轻叹一口气,关掉台灯。(本段中的细节---心理、语言描写没扣住作文材料的主旨,使中心得不到彰显。)

下页余下全文

篇二:一个青年人来到绿洲遇上一位老者材料作文

材料: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心里怎么想,眼里就会看见什么!”

作文:

以无暇的双眸看世界

一青年来到绿洲遇上一位老者。在他询问此地如何之时老者反问青年自己的家乡如何。年轻人“糟透了”的回答迎来的是老者“一样糟”的回复。而不久后询问相同情况的另一名青年在对自己家乡给予肯定回答以及表达出思念时,老者告诉他这里一样美好。旁人不解,老者云:“你心里怎么想,眼里就会看见什么!”

阅闭,我的

要说,面对整个地球,乃至浩瀚宇宙,我们微不足道;但是,在我们自己的世界里,我们就是全部!

黄美廉从小就患有脑性麻痹症,在别人看来她是一个可怜之人。医生断定她活不过6岁,大家都认为她没有了未来。但她却凭着坚强的毅力考上了大学。

“看自己所拥有的,不看自己所没有的!”说出了她对自己的热爱,也让人们看到了她的自信!热爱自己,让快乐常驻心中!

我们要热爱生活!

自小双目失明,两耳失聪且疾病缠身的海伦凯勒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他的代表作写出了她热爱生活的那颗诚挚的心。反观我们,便我们很是平凡,但我们起码有着健全的身体。我们能看见这个几秒的世界,我们能倾听到大自然的纯美音乐,我们能触摸到、感受到世界上的一切变化。能看,能说,能奔跑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难道我们还不都幸福吗?能够健健康康的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就是一种快乐!热爱生活,让快乐常驻心中!

我们要热爱世界!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一生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它反映人类和命运搏斗而最终战胜命运,这也是他自己人生真实的写照。

在贝多芬意气风发之时,双耳的突然失灵,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莫大的不幸。然而他并没有就此消沉,他把一根细木棒咬在嘴里感受钢琴的振动;他用自己无法听到的声音,倾诉着自己对大自然的挚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他坚信着“音乐可以是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热爱着世界的心使他在音乐的世界里坚定地走下去!

一曲慷慨激昂的《命运交响曲》,诠释者他那颗热爱世界的心,同时也幻化成一个声音盘旋在我们的心中:爱自己、爱生活、爱世界!

爱自己,爱生活,爱世界!正如老者所说:“你心里怎么想,眼里就会看见什么!”若我们的心中充满爱与希望,你会感受到世界的七彩,世界的绚丽!

心中的世界

同一片绿洲,不同的答复,更不同的是两名年轻人对家乡、对世界的看法。“你心里怎么想,就眼里就会看见什么!”言下之意,这个世界便是你心中的样子,这是一个你心中的世界。

心中的世界与严重的世界究竟有多大的关系?在曹孟德多疑的目光背后,是他心中一个让他极不信任的世界,演上一出梦中杀人的好戏,留下一个“宁负天下”的奸雄背影;在诸子百家绚烂各异的著作背后,是他们心中一个个或繁荣、或淡泊,或严苛、或随性的理想世界,历经岁月磨洗,仍能感触到心灵的碰撞。15年“恐韩”,27年“恐日”,国足沉陷于心中的梦魇难以自拔;9岁的“跳上月球”、14岁的大银幕之梦,让阿姆斯特朗与英格丽褒曼梦想照进现实。心中的那一方花草,改变着眼前的大自然;心中的那一缕阳光,吹散开眼前的阴霾。有多少现实中理所当然的事实与程序是我们悄悄滴在心中将其合理化,有多少现实中显而易见的美丽与丑陋是我们暗暗地在心中将其标准化,而这一切,我们却丝毫未决。

这不禁让我想到最近重又大热的星座学。说起是一门学问,实在勉强。那些被人们津津到来的星座性格解析、爱情速配、近日运势等,正式巧妙地利用了心理暗示的强大影响力。试想,当你早早被告知今日与朋友关系会有矛盾,那你必是心情抑郁,无精打采,而这又势必会让你更容易犯错。于是,我们的生活便会完全落入这玄乎有玄的星座论的掌握之中,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而终其本源,则是你早早交付出了控制心中世界的主动权,而这也同时改变了你眼中的世界,你真实生活着的世界。

非星座独然,天下事皆然。当你早早地在心里树上一更横杆,你变成为了那打开瓶盖却怎么也挑不出去的跳蚤,永远只在那一寸空间做着无止尽的跳跃,却挑不出过去的自己,跳

不过心里的那道坎。而你眼中的世界便永远只会有一个瓶子那么大,你眼中的成功便永远只会有一个瓶子那么高了。

当然,心中的世界并不能完全决定眼中的世界。若把贝克莱“闭上眼睛就看不见悬崖”奉为教条,又不知会有多少人已在树荫下期待与兔子冲锋,有多少人把小苗硬生生地拉长。然而,也许正是把这个世界看得过于固定,才让年轻人对老者不同的回答产生疑惑。他并不明白,他在或不在,这片绿洲都是这般,他无法改变。但他爱与不爱,却更多的取决于他爱不爱他家乡这样的土地,爱不爱他心中的那个世界。

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纷繁复杂的事物总是萦绕在每个人的身旁。而怎样去面对这些或好或坏的事物,成为了人们心头难解的问号。

学会欣赏便是要人们以清醒的头脑去分辨,在事物中发现真善美,摈弃假恶丑。进入花园的两个姐妹回到妈妈的身边时,一个说“这里的玫瑰有刺,太糟了”,而另一个说“这里的玫瑰花真漂亮,太好了”,我们不难理解,两个女孩子是用不同的眼光看待眼前的玫瑰花的。一个只看到了枝杆上的利刺,持批评态度;一个看到了花儿的美丽,持赞美态度。其实,她们各自也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全面地,科学地欣赏。就如带刺的玫瑰,我们既要看到它的娇艳美丽,也要看到它花杆上的刺,欣赏它的美丽芬芳,也要防刺扎手。

学会欣赏就多了一种感官,学会欣赏就要尽可能把一个事物看全面。理智地去分析它,正确地去对待它。从事物中去学会提炼有助于自己的信息便是欣赏的意义所在了。老人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这句话不无道理。因为生活中,我们多数人常凭自己的主观去观察事物,难免出现偏颇。如我们高三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常常要不分昼夜地苦读,弄得疲惫不堪,一个个怨声不断,整天喊着“悲哀”。殊不知生活并非如此单调乏味,难道你就不能感受到高三的生活正如农民们在繁忙的秋天,有一种收获的喜悦?难道你不为在高三能获取如此丰富的知识而自豪?生活中有许多人陷入了极端而走进误区。有的人因一时不顺心而一蹶不振,有的人因一次成功而洋洋自得。往往不能用平静而轻松的心态来对待事物。

学会欣赏,就要对待事物不偏不倚,抛弃绝对,把握尺度;学会欣赏就要遇事不慌,头脑清醒,不以感情用事;学会欣赏就要平心静气,宠辱不惊。不因一时之失而毁掉心中的梦想之城,不因暂时的成功而迷失前进的方向。用睿智去发现事物的美丽,用理智去对待事物的不足。

2)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懂得欣赏的眼睛才能发现美。因此,懂得欣赏的人是幸福的。在他的眼中世界多姿多彩,整天生活在美的怀抱里,温馨而惬意。而对于那些凡事苛刻的人,世界便只剩黑白,终日让人不满,抑郁的情绪充塞自己的心灵,相形之下,更显得可悲可怜。

有句古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提示了一个客观的真理:自然界原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更何况鸡蛋里也能挑出骨头来,因而批评家们永远不愁无事可做,更不用担心有下岗的危险。但这样的工作有意义吗?没有带来光明和希望,只有深渊和颓废。这样的工作多么乏味呀!没有笑容,没有追求,如果还乐此不疲,便成了一个最大的缺点或错误了。

懂得欣赏的人才会生活,才能发现生活的真谛。在一些不懂得欣赏的人看来,断臂维纳斯即便不是失败之作也是有很大的缺陷的,根本不能称为艺术品,只是一堆废石膏。可这个断臂的爱神不知让多少人着迷,她那柔和的线条,美丽的姿态,自然的神情无不透出一种高贵的美。这种美难以用言语表达,却使每个人看到时都产生强烈的共鸣。是欣赏让人们理

解了她的美,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人们一看到她,内心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愉悦,这便是欣赏作用。

小华盛顿用斧子砍倒了自己院里的一棵小树苗。在父亲没发现时,他主动地承认了错误。父亲没有一味地批评他的错误,因为他更懂得欣赏。他欣赏到了儿子那种诚实的品德,他所犯的错误与诚实比较起来,则显得微不足道了。我们不能说华盛顿因此而上了总统,但不可否认,这一定给他的成长带来了影响。可见,懂得欣赏不仅给自己带来愉快,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还能够影响别人。

美是生活中一切快乐的源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发现美,才能找到快乐。想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吗?那么,学会欣赏吧!

学会欣赏的人,走进玫瑰苑,见到的一定是鲜艳的色彩,闻到的一定是甜蜜的芬芳,反之,一定是荆棘满丛……

3)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古训并没有让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安徒生童话》中有一个小故事:一只鹳鸟偶然在一群鸡中生活,那群鸡喋喋不休地对鹳鸟的与它们相异的外貌品头论足,结果一双纤细的长腿说成呆板,高贵的气质说成自命不凡,就连那抵御风雨的羽毛也被贬得毫无色彩,单调极了。

我们自身的认识上的狭隘阻挡了发现美的道路,而这些审美道路上的荆棘恰能被欣赏扫除。

同样的阴云密布,敌人兵临城下,有的人只看到“黑云压城城欲摧”,而李贺看到的却是“甲光向日金鳞开”。生活是一面公正的镜子,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事物,它就呈现美丽,反之则呈现丑陋.纵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寻找美丽,看待真实的眼光须是同样的。

学会欣赏,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去观察事物。

当你的生活一片阴霾时,还会赞美墙角那支怯弱的红玫瑰吗?批判虽可以矫正,但这种否定一切的处世方法,并不是我们推崇的.一株向日葵,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它,你会发现它金黄的笑脸与太阳会面的情景是多么生气勃勃,然而,当你戴着有色眼镜观察它时,它与太阳的照面简直是一幅阿谀逢迎,巴结谄媚的丑态毕露的写真。一弯小溪,以恬静的心态去欣赏它,你会领略到这涓涓细流的轻柔曼妙的美。一首流行歌曲,专注的欣赏它,你就会觉得自己在享受另类音乐的激情.命运的交响;

而你带着蔑视,斜起眼光看它时,你会以为这是对音乐的亵渎,对高雅艺术的侮辱,甚至会骂道:“简直是靡靡之音.”

生命的色彩只会在欣赏的眼神中寻找契合,所以摈弃那些偏见,种种厌恶,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这周围的一切,才能沉淀出生活的原色.

一个小女孩在玫瑰园中玩耍,当她的母亲问她对这里的感觉时,她回答是糟透了,因为这里的玫瑰,都有刺.而另一个小女孩则说:“上帝啊,这些玫瑰是多么美丽!”在这个蕴涵浅显道理的事例面前,聪明的你已经找到发掘美的眼睛了吧?

篇三:材料作文“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材料作文“欲无杂草,必种庄稼”

写作导引

题目: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们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起。”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哲学家没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出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把握材料的主旨,自行确定立意、角度、文体、标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解析:

这是一个很有哲理的作文材料,它给了写作的主题:欲无必有,欲有必无。提示“无”与“有”是两个抽象的概念,草地上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

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如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他的心灵,等等。关键是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

错误立意:

常见的审题立意失误有: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②换个角度看问题;③竞争,适者生存;④做事必须讲究方法;⑤环境对人的影响,等等。材料所交待的事件确实可作多种理解,如除草的关键和根本在哪里,用什么样的方法除草更合适,但为了限制和引导同学们的思路,题目设计者明确给出了中心句:“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从而使同学们只能从哲学家的做法中发现对生活的指导。即用真、善、美取代假、恶、丑,作文题立意也就单一化了。所以,审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抓住材料的中心句。另外,同学们在行文中还易出现若即若离,议论隔靴搔痒,事实论据不典型,观点基础不坚实,材料运用过多,详略失当,观点加论据,无因果分析,缺乏论证过程等问题。

写作重心界定:

材料中明确:“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强调“杂草”与“庄稼”两者互相排斥的特点,即有庄稼则没有杂草,有杂草则没有庄稼。这也昭示我们,除掉杂草的办法是用庄稼来替代他;反之,在心灵的刚地里,没有庄稼,则会有杂草。

还原到生活中,就是用真善美来占领心灵的阵地,让假恶丑无处容身。这就是文章的写作重点。文章应交待清为什么用真善美取代假恶丑,以及怎样用真善美取代假恶丑。如果片面强调目标、信念、理想、专注等,而不涉及杂念,不谈用它们来取代心中的杂念,或对这些谈得极少,就会出现写作重心偏离的擦边现象。

佳作示例一

以美御丑

怎样深刻的道理让哲学家留在最后压轴?怎样精辟的至理须待一年的躬身而行?茁壮的庄稼默然无语,摇摇焕发着生机……

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当弟子的铲、烧甚至连根拔起都宣告失败之后,满地的庄稼令他们心中豁然开朗,而从此间体味出的真谛必会使他们刻骨铭心,这就是哲学家的目的吧?

由此我想杂草者,乃无用,乃邪念,乃心灵之丑陋:当空旷的心灵遇到诱惑,不设防的心便会长出恶之花,妄图抑制只会是猴子捞月的另一版本,我们能做的且最为有效的便是让心灵的美丽永驻其间。用美丽来抵御丑陋,去除心灵的杂草。

孟夫子也如是认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揭示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腹有诗书气自华,愚昧野蛮在此怎可有栖身之所?盈盈的书香轻而易举地就驱散了蒙昧的阴霾。

心中进驻书香,便把无知的丑陋从身上革除,成就雄辩如排山倒海的孟轲。

只想出去游玩怎么办?歌德把衣柜的钥匙扔进了湖里。闲适的诱惑使他无法专心于写作,于是歌德用坚决和毅力帮自己征服。湖边的举手投掷之间,歌德的心中满是坚决和高歌猛进,而那猥琐的诱惑之念则无影无踪了,三个月后大作出世。

可见让心迎接坚毅。便把看似甜蜜的诱惑之见从心中清除。成就名耀文史的歌德。

有时我们会被心中的或贪或躁或安逸之念所摆布,苦于其中的我们是否也找到了良药呢?居里夫人的微笑告诉了我们一切。

我们都知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但小时候她的心胸也不甚宽广,也会跟同学有磕碰。她甚至会为同伴一个无意的眼神而心伤。于是她不断地阅读宽容的书籍,以至于当她欲动怒时,浮上心头的便是宽容二字,从此怒气烟消云散。

居里夫人把宽容介绍给自己,以达到治愈小肠鸡肚的效果。我们呢?把大度永驻心间,小量当然无处容身;把感恩永驻心间,抱怨自然烟消云散;把美好永驻心间。丑陋则消逝无声。美好的进驻是生命的欢歌,也是丑恶的葬礼,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也是如此吗?

以美御丑,可以无敌无伤矣!

赏析:

本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从大处着眼,引、议、联、结,章法严谨,条理井然。小处落笔,工巧细腻,不失飘逸活泼,清婉自然。文若夫子,谆谆说教,又如小女,清新可人。实为议论文的佳作。

佳作示例二

播种于荒芜

回望一眼硝烟未尽的虎门,往日的壮志雄心如今已荡然无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我曾经讲过的话吗?

看着无能的琦善从我的手中夺过大印。那得意的奸笑至今还在我的心中回响。隐约中我仿佛看到了这个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不禁潸然泪下。

哀莫大于心死,一纸圣谕上赫然在目的伊犁便是我的坟墓。

小女儿撑着病弱的身子起来为我拭去泪痕,天真地问我为什么哭。我告诉她:“那不是哭泣,只是一粒沙掉进了眼睛里。”殊不知,整个王朝的颓废就是一粒巨大的沙子。躲到塞外倒也清静,我如是想。

这样的空虚使我的理想与抱负消失殆尽,心灵的原野杂草丛生。可我并没

有除掉它们的意思,直到真正到达伊犁的那一天。

听说圣上派来一位京官,天未拂晓,乡亲们便站在山口迎候着。我被一阵嘈杂声惊醒,看到的是提着灯的乡亲们诚挚质朴的眼神,虽然不知道他们说着什么,却有一种感觉——温暖。心灵的冻土在一点点融化、

次日,我来到乡亲们家中,看到乡亲们艰苦的生活,落后的生产方式。我的心又一次隐隐地痛了起来。我想我再也不能闲置自己的内心而任它荒芜了。既为一方父母官,就要造福一方百姓。

我不再去想朝廷对我这么一个汉臣有多么不公,而让自己忙于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为民造福。我不再去想琦善那卑夷的眼神,而让自己专注于新疆民生的思考。我发现,当我真正投入到事业中去的时候。所有的不快都自行消退了。乡亲们渐渐露出的笑容在我心灵的原野上绽放成了绚丽的花。一朵又一朵,我迷恋上了这种感觉。

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方沃土,不种庄稼,自会荒芜。超越苦痛就要试着耕耘,掀开旧的伤疤,虽然疼痛,却可以播种。

看着眼前这方水土,我又一次潸然泪下。

赏析:

本篇是构思别致的样本,从历史人物的身世思索人生哲理,神来之思,翩若惊鸿。读来让人为之一震。耿耿忠心,百转柔肠,读者于泪光蒙咙之中领悟真男儿之大胸怀,亦壮亦婉,感人至深。

佳作示例三

让阳光淌在胸怀

我是那样地喜爱月光,清冷。带着些许忧伤。

每当寂寞时。我总会抬头仰望,本以为清幽的月光可以化解心中的失望,可每每注目,只会感觉更加悲伤。

内心深处,仿佛有一湾茂密的芦苇丛,撩拔着我心中的伤。如银月光下,它们疯狂地拔节生长。

驻足湖旁,想起那“举杯邀明月”的李白。“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一樽清酒,不知是否滴进了他的愁苦泪?吟罢,他踏上那一叶扁舟,那样决绝的身影,被那片湖水剪辑。

失意,是他后花园的杂草,他试图忽视它的存在。可那藤蔓纠结在心里,成了不能愈合的伤。于是,他从西湖撷得莲花,种在自己园中。

生活中。我们无法用忧伤治愈忧伤。如果生命正在黑夜中踟蹰,我们应该让阳光在心怀里流淌。如果在失败中受了伤,我们就要顽强地寻找成功的希望。如果想要抛弃失望,就只有努力划动生命之桨!

终于明白,只有那明媚的阳光才能化开我心中的忧伤,让我在快乐里舞动、飞翔。

如果月光是满腹愁情的易安,那阳光就是意气风发的霸王。太多的忧伤,使生命迷茫,于是用利剑划破长空,跨上战马,在沙场上纵横驰骋。让呼啸而过的风撕破我的忧伤,生命的阳光温暖我的心房!

曾经的失败,是内心那割不尽的苇草。激情进发的大火将它燃成友烬,可是火熄了,它重又萌发。于是,我在失败的脚下躬行,精心地埋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月光的忧伤阻挡不了它的生长,它的内心,有热烈的阳光在流淌。等那种子开出一朵朵娇羞的鲜花,那些杂草也必会羞愧地灭亡。

曾经的失败,亦是抹不去的一缕忧伤的月光。可是淌在胸怀的阳光时时给我希望,让我的种子激荡着生命的力量。

我不再仰望月亮,抛开凄美的忧伤,敞开心房,让明媚的阳光洒进,让顽强的奋斗驱散失败的彷徨!

在我的生命中,有一米阳光在心中照亮……

赏析:

本文如空谷幽兰,自赏自怜,伤感于飘零孤苦,却也不乏明媚的色彩,亮色的点缀,遂成清雅绝韵。敏感而细腻的情思,多情而易伤的心灵,终于在热烈而明朗的阳光下渐趋坚韧。柔肠亦有坚贞,女儿也有豪情,当一米阳光淌进胸怀,生活便不再是无涯的伤心,而是改换了模样。

佳作欣赏四:

培育自己的心灵花园

如果没有美德的阳光照耀,人的心灵便会被丑恶的黑暗覆盖;如果没有真理的清泉流淌,人的心灵便会被漫漫黄沙湮没。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该学会培育好自己的心灵花园。

要培育自己的心灵花园,就应该及时反省自己,去除心灵的杂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正是因为孔子能不断反省自己,才使他成为了无忧之仁者、无惑之智者、无惧之勇者,才使他成为了后世景仰的大圣人。靖节先生“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才会怡然自得地种豆南山、采菊东篱,能够在生活困苦之时仍不为五斗米折腰,能守住自己的心灵花园不被官场的黑暗侵蚀。如果陶渊明在黑暗的官场中迷失了本性,被名利蒙住了心灵,那他又怎么会拥有如此高深的文学造诣呢?

要培育自己的心灵花园,就应该不断学习正确的知识,为自己的心灵种上美丽的花。汉代学者王符曾说:“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宋代朱熹也曾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们两人都在不断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找到了快乐,也净化了心灵。季羡林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还继续为中国的文化事业不断努力,即使是在牛棚还不断追求真理学习知识。正是因为季羡林能坚持学习知识,才使得自己拥有了一座长满了鲜花的心灵花园,才使他成为了感动中国、让亿万人景仰的一位学者。

要培育自己的心灵花园,更应该时时从人民的角度出发,让自己的心灵结满累累硕果。“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正是因为“爱群”,爱所有的人,才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心灵谱上了一曲最美的赞歌。名满天下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为了自己毕生的梦想——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每天专注于田畴。即使是曾经受人非难,人民的好总理温家宝秉着“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的想法,思民之所忧,行民之所思,带领着十三亿中国人跨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坎,使整个国家迈入了一个春天,也使他自己的心灵迈入了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

无数的榜样告诉我们培育自己的心灵花园是多么重要。只有用心培育了自己的心灵花园,它才会阳光普照,清泉淙淙,生机盎然。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循着前人的正确轨迹,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自己的心灵花园美丽灿烂,硕果满枝。

篇四:材料作文“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材料作文“欲无杂草,必种庄稼”

写作导引

题目: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们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起。”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哲学家没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出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把握材料的主旨,自行确定立意、角度、文体、标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解析:

这是一个很有哲理的作文材料,它给了写作的主题:欲无必有,欲有必无。提示“无”与“有”是两个抽象的概念,草地上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

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如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他的心灵,等等。关键是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

错误立意:

常见的审题立意失误有: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②换个角度看问题;③竞争,适者生存;④做事必须讲究方法;⑤环境对人的影响,等等。材料所交待的事件确实可作多种理解,如除草的关键和根本在哪里,用什么样的方法除草更合适,但为了限制和引导同学们的思路,题目设计者明确给出了中心句:“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从而使同学们只能从哲学家的做法中发现对生活的指导。即用真、善、美取代假、恶、丑,作文题立意也就单一化了。所以,审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抓住材料的中心句。另外,同学们在行文中还易出现若即若离,议论隔靴搔痒,事实论据不典型,观点基础不坚实,材料运用过多,详略失当,观点加论据,无因果分析,缺乏论证过程等问题。

写作重心界定:

材料中明确:“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强调“杂草”与“庄稼”两者互相排斥的特点,即有庄稼则没有杂草,有杂草则没有庄稼。这也昭示我们,除掉杂草的办法是用庄稼来替代他;反之,在心灵的刚地里,没有庄稼,则会有杂草。

还原到生活中,就是用真善美来占领心灵的阵地,让假恶丑无处容身。这就是文章的写作重点。文章应交待清为什么用真善美取代假恶丑,以及怎样用真善美取代假恶丑。如果片面强调目标、信念、理想、专注等,而不涉及杂念,不谈用它们来取代心中的杂念,或对这些谈得极少,就会出现写作重心偏离的擦边现象。

佳作示例一

以美御丑

怎样深刻的道理让哲学家留在最后压轴?怎样精辟的至理须待一年的躬身而行?茁壮的庄稼默然无语,摇摇焕发着生机……

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当弟子的铲、烧甚至连根拔起都宣告失败之后,满地的庄稼令他们心中豁然开朗,而从此间体味出的真谛必会使他们刻骨铭心,这就是哲学家的目的吧?

由此我想杂草者,乃无用,乃邪念,乃心灵之丑陋:当空旷的心灵遇到诱惑,不设防的心便会长出恶之花,妄图抑制只会是猴子捞月的另一版本,我们能做的且最为有效的便是让心灵的美丽永驻其间。用美丽来抵御丑陋,去除心灵的杂草。

孟夫子也如是认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揭示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腹有诗书气自华,愚昧野蛮在此怎可有栖身之所?盈盈的书香轻而易举地就驱散了蒙昧的阴霾。

心中进驻书香,便把无知的丑陋从身上革除,成就雄辩如排山倒海的孟轲。

只想出去游玩怎么办?歌德把衣柜的钥匙扔进了湖里。闲适的诱惑使他无法专心于写作,于是歌德用坚决和毅力帮自己征服。湖边的举手投掷之间,歌德的心中满是坚决和高歌猛进,而那猥琐的诱惑之念则无影无踪了,三个月后大作出世。

可见让心迎接坚毅。便把看似甜蜜的诱惑之见从心中清除。成就名耀文史的歌德。

有时我们会被心中的或贪或躁或安逸之念所摆布,苦于其中的我们是否也找到了良药呢?居里夫人的微笑告诉了我们一切。

我们都知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但小时候她的心胸也不甚宽广,也会跟同学有磕碰。她甚至会为同伴一个无意的眼神而心伤。于是她不断地阅读宽容的书籍,以至于当她欲动怒时,浮上心头的便是宽容二字,从此怒气烟消云散。

居里夫人把宽容介绍给自己,以达到治愈小肠鸡肚的效果。我们呢?把大度永驻心间,小量当然无处容身;把感恩永驻心间,抱怨自然烟消云散;把美好永驻心间。丑陋则消逝无声。美好的进驻是生命的欢歌,也是丑恶的葬礼,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也是如此吗?

以美御丑,可以无敌无伤矣!

赏析:

本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从大处着眼,引、议、联、结,章法严谨,条理井然。小处落笔,工巧细腻,不失飘逸活泼,清婉自然。文若夫子,谆谆说教,又如小女,清新可人。实为议论文的佳作。

佳作示例二

播种于荒芜

回望一眼硝烟未尽的虎门,往日的壮志雄心如今已荡然无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我曾经讲过的话吗?

看着无能的琦善从我的手中夺过大印。那得意的奸笑至今还在我的心中回响。隐约中我仿佛看到了这个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不禁潸然泪下。

哀莫大于心死,一纸圣谕上赫然在目的伊犁便是我的坟墓。

小女儿撑着病弱的身子起来为我拭去泪痕,天真地问我为什么哭。我告诉她:“那不是哭泣,只是一粒沙掉进了眼睛里。”殊不知,整个王朝的颓废就是一粒巨大的沙子。躲到塞外倒也清静,我如是想。

这样的空虚使我的理想与抱负消失殆尽,心灵的原野杂草丛生。可我并没

有除掉它们的意思,直到真正到达伊犁的那一天。

听说圣上派来一位京官,天未拂晓,乡亲们便站在山口迎候着。我被一阵嘈杂声惊醒,看到的是提着灯的乡亲们诚挚质朴的眼神,虽然不知道他们说着什么,却有一种感觉——温暖。心灵的冻土在一点点融化、

次日,我来到乡亲们家中,看到乡亲们艰苦的生活,落后的生产方式。我的心又一次隐隐地痛了起来。我想我再也不能闲置自己的内心而任它荒芜了。既为一方父母官,就要造福一方百姓。

我不再去想朝廷对我这么一个汉臣有多么不公,而让自己忙于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为民造福。我不再去想琦善那卑夷的眼神,而让自己专注于新疆民生的思考。我发现,当我真正投入到事业中去的时候。所有的不快都自行消退了。乡亲们渐渐露出的笑容在我心灵的原野上绽放成了绚丽的花。一朵又一朵,我迷恋上了这种感觉。

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方沃土,不种庄稼,自会荒芜。超越苦痛就要试着耕耘,掀开旧的伤疤,虽然疼痛,却可以播种。

看着眼前这方水土,我又一次潸然泪下。

赏析:

本篇是构思别致的样本,从历史人物的身世思索人生哲理,神来之思,翩若惊鸿。读来让人为之一震。耿耿忠心,百转柔肠,读者于泪光蒙咙之中领悟真男儿之大胸怀,亦壮亦婉,感人至深。

佳作示例三

让阳光淌在胸怀

我是那样地喜爱月光,清冷。带着些许忧伤。

每当寂寞时。我总会抬头仰望,本以为清幽的月光可以化解心中的失望,可每每注目,只会感觉更加悲伤。

内心深处,仿佛有一湾茂密的芦苇丛,撩拔着我心中的伤。如银月光下,它们疯狂地拔节生长。

驻足湖旁,想起那“举杯邀明月”的李白。“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一樽清酒,不知是否滴进了他的愁苦泪?吟罢,他踏上那一叶扁舟,那样决绝的身影,被那片湖水剪辑。

失意,是他后花园的杂草,他试图忽视它的存在。可那藤蔓纠结在心里,成了不能愈合的伤。于是,他从西湖撷得莲花,种在自己园中。

生活中。我们无法用忧伤治愈忧伤。如果生命正在黑夜中踟蹰,我们应该让阳光在心怀里流淌。如果在失败中受了伤,我们就要顽强地寻找成功的希望。如果想要抛弃失望,就只有努力划动生命之桨!

终于明白,只有那明媚的阳光才能化开我心中的忧伤,让我在快乐里舞动、飞翔。

如果月光是满腹愁情的易安,那阳光就是意气风发的霸王。太多的忧伤,使生命迷茫,于是用利剑划破长空,跨上战马,在沙场上纵横驰骋。让呼啸而过的风撕破我的忧伤,生命的阳光温暖我的心房!

曾经的失败,是内心那割不尽的苇草。激情进发的大火将它燃成友烬,可是火熄了,它重又萌发。于是,我在失败的脚下躬行,精心地埋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月光的忧伤阻挡不了它的生长,它的内心,有热烈的阳光在流淌。等那种子开出一朵朵娇羞的鲜花,那些杂草也必会羞愧地灭亡。

曾经的失败,亦是抹不去的一缕忧伤的月光。可是淌在胸怀的阳光时时给我希望,让我的种子激荡着生命的力量。

我不再仰望月亮,抛开凄美的忧伤,敞开心房,让明媚的阳光洒进,让顽强的奋斗驱散失败的彷徨!

在我的生命中,有一米阳光在心中照亮……

赏析:

本文如空谷幽兰,自赏自怜,伤感于飘零孤苦,却也不乏明媚的色彩,亮色的点缀,遂成清雅绝韵。敏感而细腻的情思,多情而易伤的心灵,终于在热烈而明朗的阳光下渐趋坚韧。柔肠亦有坚贞,女儿也有豪情,当一米阳光淌进胸怀,生活便不再是无涯的伤心,而是改换了模样。

佳作欣赏四:

培育自己的心灵花园

如果没有美德的阳光照耀,人的心灵便会被丑恶的黑暗覆盖;如果没有真理的清泉流淌,人的心灵便会被漫漫黄沙湮没。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该学会培育好自己的心灵花园。

要培育自己的心灵花园,就应该及时反省自己,去除心灵的杂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正是因为孔子能不断反省自己,才使他成为了无忧之仁者、无惑之智者、无惧之勇者,才使他成为了后世景仰的大圣人。靖节先生“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才会怡然自得地种豆南山、采菊东篱,能够在生活困苦之时仍不为五斗米折腰,能守住自己的心灵花园不被官场的黑暗侵蚀。如果陶渊明在黑暗的官场中迷失了本性,被名利蒙住了心灵,那他又怎么会拥有如此高深的文学造诣呢?

要培育自己的心灵花园,就应该不断学习正确的知识,为自己的心灵种上美丽的花。汉代学者王符曾说:“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宋代朱熹也曾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们两人都在不断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找到了快乐,也净化了心灵。季羡林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还继续为中国的文化事业不断努力,即使是在牛棚还不断追求真理学习知识。正是因为季羡林能坚持学习知识,才使得自己拥有了一座长满了鲜花的心灵花园,才使他成为了感动中国、让亿万人景仰的一位学者。

要培育自己的心灵花园,更应该时时从人民的角度出发,让自己的心灵结满累累硕果。“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正是因为“爱群”,爱所有的人,才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心灵谱上了一曲最美的赞歌。名满天下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为了自己毕生的梦想——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每天专注于田畴。即使是曾经受人非难,人民的好总理温家宝秉着“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的想法,思民之所忧,行民之所思,带领着十三亿中国人跨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坎,使整个国家迈入了一个春天,也使他自己的心灵迈入了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

无数的榜样告诉我们培育自己的心灵花园是多么重要。只有用心培育了自己的心灵花园,它才会阳光普照,清泉淙淙,生机盎然。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循着前人的正确轨迹,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自己的心灵花园美丽灿烂,硕果满枝。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