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跟学生一起高兴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2 05:52:19 小学作文
跟学生一起高兴作文小学作文

精选作文:跟学生一起高兴作文

跟学生一起高兴

 

牛燕

 

昨天晚上,那个说话柔柔的五年级小女生高兴地告诉我:

“现在,要求写400字的作文,我一下就写到500多了;要求写500字的,我写了六七百呢,不知不觉就写了这么多。”
     呵,我听了一喜。
     “在我这里学作文,你不要管他写了多少字,不要说‘咳,才写了那么几个字’这样的话。我的作文课不注重字数,只重视细节,细节写好了,字数自然会长上来。”
    这是我对每一位第一次带孩子来学作文的家长说的话。
     现在,听到学生说出这样的话来,我真的是好高兴,好欣慰! 

篇一:和学生一起快乐写作

和学生一起快乐写作

——初中生英语写作兴趣及能力培养策略

陈景琳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德润国际双语学校(山东省潍坊市261061)

【摘要】:社会生活的日趋国际化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要求是: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本人在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20年中,注重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扩大信息渠道、加强写法指导、改革评价方式等措施,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做法,在这里与大家探讨。

【关键词】:文化意识;信息渠道;写法指导;改革评价;持之以恒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国际化,涉外活动日益广泛、深入地融入日常生活,使英语不再仅仅是求学深造的条件,而是作为语言工具,成为高素质公民所必须的技能,这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现在许多学校,特别是双语学校,在创设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听、说、交际能力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效的尝试,学校都在重视英语教学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主题活动,搭建学生学习、应用英语的平台,使学生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普遍提高。但适应现代化、国际化的社会同样需要较高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在注重听说能力的同时也不应忽视读写能力的培养。《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要求初中毕业生应达到五级水平,对写的技能目标要求是:能根据写作的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依照学过的体裁或话题,根据所给情景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多数学生在书面表达方面都常常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害怕写作,考试中失分也较多。在与学生交流中了解到制约学生写作能力的普遍原因是:一是对英语写作缺乏兴趣,二是没得写,三是不会写。为此,我在教学中潜心探索,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文化意识,让学生敢写。

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每个教学单元都含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在平日的教学中,对每个话题背后的文化背景我都与学生一一探讨、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对不同文化必定会产生强烈的新奇感和研究的欲望,通过“听”“说”“读”逐渐地丰富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如东西方姓名的不同表达方式、东西方家庭结构、学校教育、生活方式、饮食文化、消费观念甚至价值观的差异等,使学生胸有成竹,轻而易举便能够将谈论过的内容记录下来,也会产生将自身情况“写”出来的强烈愿望。另外我还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主张任何文化都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任何文化都既有先进的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逐渐拥有弘扬本民族文化的创作意识。例如在写“我的家庭”时,许多学生都对“我有一个快乐的大家庭”有很强的认同感,认为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是非常和谐、快乐的,通过对家庭成员不同特点的介绍,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浓浓的亲情,老师在欣赏时倍感欣慰。

二、扩大信息渠道,使学生能写。

中国有句古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认为把这句话的精髓运用于英语写作也非常适合,因此我利用一切机会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阅读,学习相同文体的写作共同点,也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如在讲解一篇以马克·吐温为主人公的阅读理解短文时,我没有仅仅把这个小幽默翻译给学生并告诉他们正确选项,而是和学生一起了解了马克·吐温的生平及代表作品,并且绘声绘色地为学生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在学生听得入神时戛然而止,让他们“欲知后事如何,自己课后品读”,许多学生不仅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芬》,还读了《竞选州长》等其他作品,许多学生也因此养成了爱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

作为即将走向国际大舞台的现代中学生,仅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也非常注重引导他们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如电视、广播、因特网等各种媒体获取最新、最全、最准确的

己的作文本上。这样学生在比较中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同时使入选佳句的学生加体会到成就感,从而激励他们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更加积极尝试创新;而其他学生在学习借鉴佳句的同时也会产生羡慕的心理,暗下决心要积极尝试,提高自己的写作质量。例如我在讲述写作要点时特别强调一篇完整的作文必须要有主题句(首句或尾句),甚至很多文章需要有首句和尾句,因此我每次讲评都有“最佳首句集锦”和“最佳尾句集锦”这个环节,同学们将精彩首尾句记录下来,以后再写类似题目的时候可以参考。

注:现在进行时习作讲评PPT

2.错例辨析。我把共性的典型错误输入PPT课件(当然不会署上作者的名字),先引导让学生诊断、修改,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充分认识并修正表达中的错误,也让学生记在作文本上,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问题。

注:现在进行时习作讲评PPT

3.反思提升。讲评习作不仅仅是为了告知学生本篇文章写作的成败或学习他人之长,而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这种文体的能力。因此每次讲评完一篇习作之后,我都会再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根据体裁归纳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

注:现在进行时习作讲评PPT

除了改变讲评方式之外,我还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合着的作文本翻开来。我定期让学生将自己的习作打成电子稿,配上插图或照片,打印成册,放在教室的书架和宣传栏上展示,发在班级或个人的博客中,每个学生都成了拥有自己作品集的小作家,有的学生甚至已成为同学们公认的“名作家”。这既给了学生展示的平台,也给了他们相互学习的机会。家长开放日时家长看到孩子的作品都非常欣喜,学生也感到无比的自豪,创作热情自然日益高涨。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适应现代化、国际化生活的实际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写作的引导和培养。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探索,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就能使他们加深生活体验.获得各种知识.促进观察思考锻炼

培养谋篇能力是写作的最高级阶段。教师应有计划的按照题材拟定学生感兴趣且学生有话可写的题目让学生习作。在写作过程中应让学生注意下面几个步骤:

(1)审题

学生在审题时应先围绕写作的主题和要点,边构思边用英语写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再依据主题句进行选材,构思能支撑主题句的有关内容,并用英语写出关键词及短语,为撰写初稿做好准备。

(2)议题

在审题的基础上,教师先要求学生围绕写作的主题用“头脑风暴”法开展议题活动;然后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各抒己见,抓住有用的信息并形成写作思路。

(3)撰写初稿

经过审题和议题之后,学生开始用英语写作。学生先考虑文章开头的交代句和结尾的点题句,首尾要呼应。然后再通过添加支撑句将主题句扩展成段落,最后把各段落按照时空或逻辑顺序连成一体,形成一篇语义基本连贯和有一定层次的初稿。

(4)撰写初稿

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应让其仔细地重读一遍,看有无需要修改之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原稿进行再加工:

①文章是否切题。

②要点是否写全,有无遗漏。

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点题,各要点的条理是否清晰,布局是否合理,格式是否正确,内容是否连贯。

④有无主谓一致、人称一致、时态、语态、冠词及名词单复数等方面的语法错误。

⑤有无句型、习语及固定搭配等方面的错误。

⑥有无单词拼写和大小写及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

最后学生经过仔细地认真地修改后,形成定稿。

(5)说写转换,说写结合

英语“说写”转换教学是想通过英语练“说”来发展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我要求学生在上课开始的两三分钟内做dailyreport,说的内容必须是自己写的东西。在每个学生说之前,教师要先批改。这样让说不好的学生在说的时候更有信心。先写后说旨在以说促写,以写助说,让不同程度和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增加说和写的兴趣,提高英语说写的水平。

篇二:和孩子们一起快乐在语言文字中

和孩子们一起快乐在语言文字中(一)

——小学作文教学札记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

(贾志敏,男,上海市人。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已逾50年。1992年电视系列教学片<贾老师教作文>在中央及各地方电视台播出以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994年被评为特级教师,1999年获浦东开发建设特殊贡献奖,2000年被授予“浦东名师”光荣称号)。

在三尺讲台上,我一站就是50年。

教了一辈子的小学语文,教了一辈子孩子的作文。其间,甘甜多于辛酸,收获大于劳累。

我喜欢孩子,我喜欢课堂,我更喜欢在课堂里教小学生学习母语。

50年里,我和孩子们一起快乐在咱们祖国的语言文字中间。

今天,就如何进行小学作文教学,和青年教师说说一些肤浅的认识和零星的记忆。

小时候,我特别怕作文

我小时候,跟许多孩子一样,也害怕作文,也写不好作文。老师出了作文题,我口咬铅笔头,眼瞪天花板,熬过了两节课,草稿纸上只开了个头:“今天,天气很好,我起了个大早??”

眼看别的同学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我却被先生留下“关夜学”,留在教室里一边哭一边继续“咬铅笔头”。

作文簿发下来了。别的同学喜形于色,眉开眼笑,我看着老师批着的那个红红的、大大的“劣”,愁眉苦脸,不知所措。教书先生说我不是读书的料,父亲说已经为我准备好了一辆黄包车,长大了就去拉黄包车。

后来,换了一位语文老师,记得,他叫吴子祥,五十开外,很慈祥,说话也很风趣。记得,他从不轻易批评、指责同学,更不见他发火训人。大家都爱上他的课,我特别喜欢他。

上课时,我从不走神,作业也会做了。每个星期他总要腾出一节课的时间让我们看课外书,有时候还讲故事给我们听。他讲到紧要关头,往往故意“卖个关子”,说什么时间不多了,欲知后事如何,请大家去看书吧!说着,发给每个同学一本书。我读书的兴趣似乎就是在那时候培养出来的。以后,我就经常到图书馆去阅读报纸杂志和世界名著。

记得有一次,老师出了一个“快乐的星期天”的题目要我们作文。我想起不久前的一个星期天,我随叔叔去竹林打鸟的事。

那是一个晴朗的天,叔叔提着汽枪带着我走了许多路,来到一个竹林里。林子好大,鸟儿也特别多。叔叔告诉我,这是画眉,那是黄八郎??。他的枪法很准,不多时间,就射下了许多鸟。他只管射击,我就管捡鸟。我的手直痒痒,也想摸摸枪。后来,经不起我的央求,他答应让我放几枪。哈!我居然也射下一只小麻雀!我喜不自禁,扔下了汽枪,蹦着、跳着赶去捕捉那只还在地上扑腾着的麻雀,此时,我高兴的心情无法形容。

后来,我把这件事写成了作文。因为是亲身经历的,所以写起来毫不费力。作文本发下来了,我的作文竟然破天荒地得了个“优”!这位吴先生还将我

的作文绘声绘色地朗读给全班同学听。他边读边评,说这里写得具体、细腻,那里写得生动、形象,还说什么感情的流露真实、可信,是一篇写得较成功的好作文。那时候,我的感觉好极了。

这篇作文获得老师的肯定,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我逐渐懂得,作文就是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如实记录下来。它既不神秘,也不可怕。打这以后,我就树立起信心来了。我发现自己并不愚蠢,我也是一块“读书的料”。我喜欢上语文课了,而且更加用心,作文也越写越通顺了。我要感谢这位让我喜欢上作文的吴先生。

一位好老师,能把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转变成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

“阅读是作文的父亲”2006年教师节的前夕,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西城区的一所小学,听了一节高年级的语文课:《新型玻璃》。课毕,他深情地对孩子们说:“你们不但要学到课本里的知识,更要学会表达。”

何谓表达?为什么温总理把“表达”看得那么重要?

表达指的是,把脑子里固有的印记,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外界展示或向他人流露。表达的方式很多,可以用眼神,用表情,用肢体,更多的则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口头表达就是说话,书面表达就是作文。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信息、交流技术的一种载体。因此,它对社会的进步以及一个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的表达能力要从小培养。

由谁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毋庸置疑,主要是由咱们语文教师来担当。课程中设置的语文课就是培养学生说话和写话的主渠道。语文课就是在课堂上,老师借助课文作为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和作文。

语文这门学科分阅读、作文和写字。阅读是作文基础;作文是表达、也是对阅读进程的一种检验;写字则是变口头语言为书面语言的一种方式。

要写好作文,必须大量阅读。

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老师教学生识字,积累词汇,掌握各种句型、句式,熟悉课文的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的能力,即:听、说、读、写。

阅读课上,要有十足的语文味。要讲“字、词、句、篇”,要练听、说、读、写。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更要讲作者是用哪些词汇和句子来描写事物的,作者是怎样调遣句子来表情达意的,作者又是怎样布局谋篇来表达中心思想的。

课要做到三个“实”:真实、朴实和扎实。

真实,是课堂的生命,课堂不真实也就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

朴实,是教师的教风的具体体现,课要上得实在、朴素,让学生真的“有所得”,不要玩弄花样,不要追求剧场效果,不要哗众取宠,表现自己。课堂上要突出学生、服务学生,淡化自己,甘当绿叶;

扎实,是教学目标要落到实处,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打个比方,在课堂里指导学生阅读,好比在游泳池里教学生游泳的话;那么,让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就好比带领孩子在江河湖海里搏击风浪。

正如我们平常所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阅读是积累,是体验,也是亲近作者的唯一途径。“胸无点墨”,岂能“下笔成文”?

因此,说“阅读是作文的父亲”一点也不为过。

从“叶圣陶不教孩子作文”说起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写字是不可忽视的轻点。

重点要加强,难点要突破,轻点则需要时刻关注,千万不能视它为可有可无。

小学生作文,说到底,是儿童作文。它是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一项练习,也是他们学会做人的一份记录。教小学生作文,就是教会他们做人。因此,对教师而言,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对学生来说,学作文就是学做人。

作文教学的目标要明确。除了让学生进行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懂得做人的道理外,还要培养他们多读、多写、多思、多改的习惯。

小学作文教学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作家,作文与创作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作文,是孩子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练习;创作则是作家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我们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同样,我们也不要“硬逼”学生作文。

要顺其自然,要启迪孩子。设法让孩子愿意写、乐意写,把作文当作自己生活的一个部分。在这一方面,叶圣陶先生教孩子作文的作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去北京参加民进中央举办的经验交流会。我们下榻在劳动大厦。凑巧的是,叶圣陶先生的长子、时任民进中央副主席的叶至善先生和我住在同一层楼上。

一天,晚饭过后,我邀请叶至善先生到我房间小坐。“三句话不离本行”,闲谈时,我请他介绍小时候叶老是怎样教授他作文的。他带着浓重的苏州口音说:“不教的。”我感到奇怪,叶老是个作家、编辑,又是个教育家,理应十分重视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怎么可能“不教”自己的孩子作文呢?

叶至善先生见我有些疑惑,说:“你是搞作文教学的,我说给你听,我父亲这么做,到底是算‘教’还是‘不教’?”

原来,叶老从不给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仅要求其子女每天要读些书。至于读点什么,自己决定。但是读了什么书,读懂点什么,都要告诉他。除此之外,叶老还要求其子女每天要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鱼,路径山峦,放风筝,斗蟋蟀,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听人唱戏,看人相骂??均可收于笔下。

纳凉时,叶老端坐在庭院的藤椅上,让孩子把当天写的东西朗读给他听。叶老倾听着孩子朗读,从不轻易说“写得好”与“写得不好”之类的话,比较多的是“我懂了”和“我不懂”。如若叶老说:“这是什么意思呀?我不懂。”其子女就得调遣词句或重新组织句子,尽力让父亲听得明白。直至叶老说“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懂了”时再继续读下去。

叶至善先生介绍到这里,问我:“贾老师,你是教孩子作文的。你说,我父亲这么做算不算在教我作文?反正,我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会作文的。”

听叶至善先生这么一说,我茅塞顿开、颇受启发。这正是教学生“自能作文”最好的注脚。

启示一:作文首先要文通句顺。“通”则“懂”,“懂”则“通”,“不通”则“不懂”,“不懂”则“不通”。道理似乎就这么简单。

启示二:学写作文必须大量阅读。读书是基础,读书是积累,读书是吸收。胸无点墨,怎能下笔成文?学写作文还必须每天“写一点”。写好之后,要多读,多思,多改。文章是写出来的,好文章却是改出来的。修改作文的过程,就是修正思想的过程。久而久之,自然会写作文了。

叶老这样教子作文,实在是值得称颂、借鉴的好经验、好办法,体现了他多年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

由此,联想到至今还有些同仁对学生大谈特谈作文知识、写作技巧之类空洞、乏味的话,束缚孩子的手脚,禁锢学生的思想,既累倒了自己,又苦煞了孩子。

孩子需要教育,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无痕的。一旦成人摆出教育者的架势,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要求孩子如此,不准孩子那般,其时,双方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被教育者往往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这样的教育,必然会以失败而告终。

让孩子在宽松、愉悦、无拘无束的状态下,给他讲述一则美丽的故事,剖析一个动人的事例,告知一条感人的新闻,以启迪孩子的智慧,点燃他心中的火花,激发他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自己明理,自己懂得该怎样活着。这样的作为,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人用“滴水石穿”“潜移默化”来描摹成功的教育,其意义大概就是如此。

其实,作文教学也需要这样。

我教孙女学作文

孙女读三年级。前年,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她写的《会动的门牙》一文获小学组首名。全家为她高兴,我更感到一丝欣慰。

她获奖以后,同行同事、亲戚朋友纷纷询问我是怎样调教她的。其实,我没有刻意去要求她做什么、不做什么,只是留给她一个快乐的空间,由她快快活活地玩。让她在学中玩,玩中学。她的兴趣广泛:溜冰、游泳、剪纸、绘画、弹钢琴等。我还让她参加舞蹈、歌唱、手工、表演等活动。这一切对她以后的健康成长不无好处。

孩子二三岁的时候,我发现她的认识和记忆能力比较强,学过的字一下子就能记住了,而且她还有迁移的本领。比如,教她“明天”“东西”两个词之后,有一天,我们在大街上散步,她看到路牌上的路名,就高兴地说,“东明路”。我们十分欣喜。以后她妈妈给她洗澡时,跟她玩“汉字接龙”的游戏。再之后,教给她不少成语、古诗。词汇积累得越来越多,知识面越来越宽,她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之后,我把她说的有趣的话记录下来,每天记一两句。比如,“今天爷爷来看我。我一看,吓了一跳,爷爷今天怎么怪怪的?原来,爷爷戴了一副假牙。”“奶奶烧的鱼真好吃,一条鱼都让我吃了。大人们说,孩子爱吃鱼,聪明。”“今天吃好晚饭,妈妈带我到

书,让她在知识的海洋里漫游。一来二去,书成了她的好朋友。有时候大人们在说话,而她在一边吵向闹不休,影响了我们的交流。此时,只要丢给她一本书,她就会高高兴兴地躲到一边,静静地看起书来了。对她来说,读书才是最快乐的事儿。

那么,她是怎么会作文的呢?

她爱听故事,我便讲故事给她听,讲完了,让她复述,一遍,两遍??当她讲得通了,讲得顺了,便让她用文字记录下来,再读给我听。夕而久之,在她读二年级的时候,便能写上好几百字的作文了。

当她具有能组织文字的本领之后,我就教她去独立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在生活中寻觅作文的材料。

生活中处处都是作文的材料,我见她高兴得手舞足蹈时,便提示把它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我见她情绪低落、垂头丧气时,便便她说,把这记下来,别人一定爱看。有一次,她来探望我,我正躺在床上闭目养神,眼镜还架在鼻梁上,手头还捏着报纸。她没有吵醒我,只是吻了一下我的额头,便端坐在一边看起书来。我知道了,便让她把这一生活情景描述下来。没花多大工夫,她就写下了《深深的吻》。

她的父亲整日地忙,天南地北地跑,一年到头见不上几次面,父女俩只能通过电话聊上几句。她埋怨道:“我的爸爸在电话里。”我听了,感到这是一个好题材,我就让她写了《电话里的爸爸》。习作情真意切,颇为感人。

我让她每天写日记,把一天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的事记录下来。日子长了,养成了习惯,记日记成了她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像她所说:“作文就像玩一样。”对孩子来说,作文是一种游戏;对青少年来说,作文则是一种需要。每个人仅有一个短暂的童年,抓住了,什么都有了;抓不住,则可能会铸成“千古恨”。

她还是个孩子,还需要教育与关爱。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我这个当爷爷的。

附:

深深的吻

贾立歆

放暑假了,很少休息在家的爷爷打电话要我去玩,我高兴极了。

虽说,爷爷在金苹果学校教书,我也在金苹果学校念书,但是我俩见不上几次面,说不上几句话。吃过午饭,妈妈带着我,急急忙忙到爷爷家去。

是奶奶开的门,我问:“爷爷呢?”奶奶连忙把手指往嘴上一竖,说:“小声点,爷爷睡着了。”我轻手轻脚地来到爷爷的房间,只见爷爷正躺在床上,手里拿着报纸,鼻梁上的眼镜也没摘下来,眼睛紧紧地闭着,显然他刚刚还在看报。“啊,爷爷太累了!不要叫醒他,让他多休息一会儿吧!”

我轻轻地摘下爷爷的眼镜,抽走爷爷手里的报纸,在他的额头上深深地吻了一下,然后坐在爷爷边上,拿起了一本书,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

和孩子们一起快乐在语言文字中(二)

——小学作文教学札记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

改变作文教学的“三无”状态

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教师教作文无法;学

下页

篇三:阅读,让我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阅读,让我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读书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给孩子一本书,就等于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门。

近几年孩子的学校大力倡导课外阅读,努力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做家长的当然积极配合。读书已成为孩子学习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了。孩子年级越升越高,加之受学校组织的“跳骚书市”活动的影响,我也越来越喜欢和孩子一起读书。

和孩子在一起读书时,在母子间亲情浓郁的互动氛围感染下,不经意间我们就会融入到一个充满新奇的故事海洋中,陶醉之余,我不得不惊叹,原来陪孩子看书、阅读、讲故事,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如此多的快乐,何乐而不为?

记得我们以前在读《小猪唏哩呼噜》的时候,我们分工明确,每人读一章节。那时,儿子读起来还是一本正经地读,故事虽然精彩好笑,可从儿子的嘴里读出来却无比生硬,让我一点也笑不起来。于是,轮到我读的时候,就故意绘声绘色,手舞足蹈,以至于逗得儿子哈哈大笑。久而久之,儿子学会了有感情地读书,并且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书中人物感情的变化。这也让我认识到,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仅能使母子关系更加融洽,而且更能让孩子喜欢上读书并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朗诵水平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还记得我们在一起读《窗边的小豆豆》的时候,儿子被书中的巴学院吸引了。当他看到小豆豆上课居然在电车里时,他提出了一些

古怪的问题“电车怎么开到学校里去的呢?”“为什么不在房子里上课呢?”??我鼓励他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往下读,最后他终于体会到小林校长的用心良苦。当我们又读到“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时,我问他为什么校长要让学生带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呢?什么又是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呢?他总结性地回答说:“那是小林校长为了不让学生们偏食。陆地上的食物就是山的味道,海里出产的东西就是海的味道!”看来,和孩子一起阅读交流及共同讨论,孩子的语言归纳总结能力也同时得到了提高。当读到最后,巴学院因为战争而被炸弹烧毁时,儿子咬牙切齿地说道:“战争真是可恶!这么好的学校,就这么被毁了!”于是我接着给他讲了一些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以及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使儿子对战争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建立了他批判性的思考能力。

随着孩子升入了中高年级,老师引导孩子读书时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与同学们交流,这又极大的提高了孩子读书的主动性。与孩子一起读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孩子被其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俨然一个小小的男子汉。在这本书的读后感中孩子写道:“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被它吓倒,一定要勇敢的往前冲。”做家长的甚感欣慰!

有许多父母常常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的子女沟通,其实,亲子共读就是最好的一种办法。陪孩子一起读书,让我重温了孩童时的天真烂漫,与孩子一起讨论书中人物的种种表现,在不知不觉中,既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想法,更可以让书中的主人公待人处事的态度,在

孩子的认同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学习。而且亲子共读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语文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一家人通过共读、讨论书中内容的过程,让家人之间的情感更加亲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谓开卷有益,让我们和孩子一同阅读,一同学习,一同快乐,一同成长,一同享受亲情!

篇四:快乐生活享受作文

快乐生活享受作文

——浅谈三年级作文起步指导

单位: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尚市镇净明小学

作者:陈敬德

邮编:451311

电话:13409665455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生学写作的起步阶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该如何帮助三年级学生在作文之路上起好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就为我们进行起步指导指明了方向。贴近学生实际,就是写作教学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这段话形象的说明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牢牢立足于学生生活,及时发现学生生活中的亮点,不断开发写作教学的资源,真正做到让学生快乐生活,享受作文。

一、学校生活找乐趣。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要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生活是最大的写作教学资源。表面看学校生活非常单调,每天都是重复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但是如果留心的话,仍然能够发现许多有价值的素材:早晨一起床,发现大雾笼罩校园,楼房、景点似有似无,看不真切,跑操的孩子们像是在仙境中穿梭,这时,让学生写《雾中校园》效果极佳;晨会钟声响时,一个学生把一个只吃了一口的馒头扔进了垃圾箱,老师拿着这个馒头进了教室,让学生说:你怎么看待这种行为?如果被你碰到了,你打算怎么办??一次即兴说写训练就这样新鲜出炉;课外活动中,我们班正做着“移砖过河”的游戏,场面精彩激烈,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加油声震彻校园,晚自习时,就有不少同学面带微笑,在日记本上记下了这一幕。这些

素材,都来自学生身边,只要我们善于捕捉,学生一定会引起共鸣,并且乐于动笔的。

案例:即兴作文----教室里的野菊花

星期二下午,我骑车送一名需回家治疗的学生,在返回的途中,发现路边的山坡上开满金黄的野菊花,我想:采一把花带回教室,让孩子们都能闻到香气,野菊花那四溢的香气多么诱人!于是我便摘了一大把花带回了学校。还没有走进教室,便被一群同学围了起来,“老师,野菊花怎么这么香?”我一边答应着,一边和同学们一起,簇拥着野菊花这珍贵的“家人”进了教室。很快地,一桶水提来了,野菊花就在这桶里安上了家。我把它放在讲桌上,一声招呼,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跑上来,尽情地欣赏着野菊花的美丽,呼吸着野菊花沁人心脾的香气。师生们围着这桶野菊花你一句我一句地聊起来。

生:老师,你从那里弄到它们的?

(我把摘花的经过简述了一遍,重点向他们描述了那漫山遍野大片野菊花的情景,学生听的都充满了向往。有几个同学也开始讲起了他们家乡的野菊花盛开的情景。)

生:老师,你怎么会想到采一把回来呢?

师:我想,美丽的东西是要大家共同分享的,每一个人都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野菊花的美丽,对不对同学们?

生:(大声地)对!

师:所以,老师就采了一把回来。一来呢,可以让大家欣赏秋天的美丽,二来,还可以让我们的教室增添颜色和香味,大家学习起来更舒心了。

生:老师,野菊花的花朵儿怎么这么小呢?

师:野菊花的花朵虽小却很美,它不像我们常见的玫瑰、月季那样又大又娇艳,但是它特别香。我们喜欢它,就是喜欢它的香气。

生:老师,野菊花的味道怎么这么香呢?

师:如果我们只闻一朵的话,并不觉得它有多么香;但是,这一大捧在我们面前,我们是不是闻起来觉得特别香呢?大家现在应该知道它为什么这么香了吧?生:原来野菊花的香味不是靠一朵花,而是成千上万的花朵儿聚在一起啊。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那么,我们现在再来看这野菊花,大家会想到些什么呢?(生交头接耳,开始互相讨论。)

生一:野菊花向我们贡献了它的香气。

生二:野菊花就像我们班的48个同学,我们团结在一起,为我们班争得了很多小红旗。

生三:就是,光靠一个人,我们是得不到这么多名次的,我们大家团结起来,力量就是最大的!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说的真对。我们就是要像野菊花一样,贡献自己的每一份力量,共同把我们的班级建设好!

热烈的讨论中,夜幕不知不觉降临了。

师:野菊花这么美,我们这么爱它的香气,大家想不想把它写下来呢?

(我意识到,此时此刻,大家都已经完全沉浸在野菊花所带来的美妙的温馨的氛围中,现在进行写作的效果应该是最好的。)

学生们马上回到各自的座位上,不到十分钟,已经有人把心得交上来了。写的都非常不错。看来,一把野菊花给我带来的还不仅仅是香气啊。

由此案例可以看出,老师要善于充分的利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包括大自

然,都可以进入到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校园,这样学生不仅感觉到生活与自然的美,还能从中吸取到美的教育,以及获得有价值的写作材料,一举多得。

当然,除了上面所介绍的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种有趣的课外活动,或利用学校开展的大型活动,寻找开展写作的灵感。我相信,任何一名细心的老师,都会发现很多让同学们大开写戒的“宝贝”的。

二:社会生活巧挖掘

学生生活在一个广阔的社会空间,家庭、学校、农村、城镇无一不是他们活动的场所,观察的范围。这些地方广漠繁杂,倘若稍稍留意,就会收集到大量有意义的写作材料。然而,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过小,观察能力相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弱了些,有时候很多好的素材都从身边溜掉了,他们却并没有意识到,或者说毫不在意。根据这种情况,我平时多次教导他们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多写日记和周记,多多积累写作素材。

这里也有一个例子:我乡去年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大工程,现在还在修建国道和高速公路。根据这一点,我就在一个周末布置了学生观察家门口的水泥路与以前的路有什么不同,并向家长了解公路的变迁过程。在周记交上来之后我又组织大家交流,并把周记完善,最后同学们大都写出了很好的有关路的作文,立意深刻,见解很独到。

再比如,在我们这个农业之乡,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木耳和香菇。每到农闲时间,人们总是活跃在装袋,点菌种,摘木耳的地里,处处一片热火朝天的场面。这里面也少不了孩子的身影。我就在上课之余,安排学生在劳动时,认真观察大人们劳作的场面,包括他们的动作,表情,话语,以及心情等。这些都是很值得去了解的。还有一个例子,我们学校所在的乡镇是一个打工之乡,很多孩子的家

长长期在外打工养家,我们班上就有好多个这样的孩子。孩子都小,想爸爸妈妈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表达。我就在一次作文课上组织学生给爸爸妈妈写信,每人一封,写好了,自己买信封把它邮寄出去,表达对父母的思念。这个方法很见效,很多家长收到信后都感动的哭了,有很多还把回信寄到了班级里。我又组织大家集体读这些爸爸妈妈的来信,同学们在高兴的同时,都受到了一次亲情的集体洗礼。后来我从学生交上来的日记里,欣慰地看到了我这次努力的成果。

又比如说,现在农村的生活是越过越好,许多家庭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拆旧房,换新房,买彩电,购手机,家家都有摩托车,我就让学生们回家观察这些变化,并要家长介绍自己家从前的变化,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这样,一篇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我家的变化》就产生了。

“农村的孩子跟大地最亲”。在农村,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玩耍天地。说到这里,我又记起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来。那是我们的一次“一年四季大对比”实践活动。新学年入学时已近秋季,我每逢周末便布置学生观察秋天里各种与夏季不同的景象,以及农村在农忙时的劳动场面,并把观察到的细节都写在日记本上,每周的观察日记都分别用《我眼中的秋天》一二三来作为题目。每周到校后的

下页余下全文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