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2016届高三作文练习评析及优秀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8 19:06:38 高中作文
2016届高三作文练习评析及优秀作文高中作文

篇一:2016届高三备考作文训练题及解析

2016届高三备考作文训练题及解析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来,多地街头来来往往的许多小孩子、青少年戴着“头上长草”的发卡,这种发卡一经推出即受到某类群体的喜爱,这些卡通发卡有小草、小蘑菇、玫瑰等花花草草造型,到处刮起流行旋风。对此,有人欣然接受,认为此举可以舒缓压力和焦虑;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头上插草有点不吉利,许多人表示“至少我不会戴”。

要求:白选角度,白定立意,白拟题目;文体特征鲜明;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本题是一道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题,这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一个热点题型,充分体现公民意识、洋溢着强烈的时代责任感。 立意角度上,可以从赞同那些喜爱的群体的角度出发,他们喜爱是有原因的,因此可以立意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喜欢就表现出来;以更开放、轻松的心态对待新事物;求变;张扬个性,等。可以从赞同后者的角度出发,他们不赞成此例流行也是有原凶的,可以立意为:不盲目跟风;理性看待流行;新出现的事物也要符合传统心理、传统文化。当然也可以从各自的反面来加以立论,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

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于是,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写作提示】在

2016届高三作文练习评析及优秀作文

立意时,考生应紧扣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大树想要实现旅行的愿望,在直接请求飞禽、走兽帮忙而不可得的情况下,决定自己想办法,由此可将立意定为:

①人不如求己;②要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

其二,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由此可将立意定为:

③蛮干不如巧干;④要善于借助他人。⑤理想、愿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智慧。

立意一:从树的角度立意,有多种立意角度:抓住大树“没有翅膀”“没有腿”等词语,我们可以理解为客观条件不足,与飞禽、走兽相比,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它以退为进,最终靠结出甜美的果子,让飞禽、走兽把种子带到世界各地。从这点上说,可以写要学会转弯,写要知道变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或写有志者事竟成。 立意二:抓住“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这个句子,我们思考下,大树想出了什么办法呢?显然是想出靠飞禽、走兽们吃了种子后把它带到世界各地去的办法。从这点,立意的角度有方法总比困难多,要学会

借助外物,要注意借鸡生蛋。

立意三:从飞禽、走兽等角度立意,飞禽、走兽认为要旅行,就必须有翅膀、有腿,这是常规思维,换个角度思考,没有翅膀和腿照样可以旅行。我们可以写凡事不要妄下结论,做人要有自己的识别能力和判断力,人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

立意四:从有飞禽、走兽等角度立意,飞禽、走兽原本想帮助大树旅行,苦于大树自身条件不足,但无心之中却助成了大树旅行,可以立意为“无心插柳柳成荫”。

立意五:从材料的整体来立意,大树虽然靠自己,但最终是靠合作。大树结出甜美果实给飞禽、走兽;飞禽、走兽吃了果实,携带种子去远方,帮大树实现了旅行的心愿!可以写要学会合作。

立意六:从材料的整体来立意,大树面对飞禽走的拒绝,并不灰心丧气,而是自己想办法自力更生。我们可以写“自立自强”“求人不如求己”这个常见的立意。

还可以从树为实现理想,排除困难,坚韧不拔入手,可以从承认劣势坚持优势,寻求途径达成目标入手;还可以立意在分享与合作上,通过与他人合作达到双赢;或者立意在“君子善假于物”上,从树善于利用外部条件达到目标着手??

【试题分析】联系当今中国梦,我们可以写梦想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写作时,千万不要拘泥于材料,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大树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

立主题。不管如何立意,落点都要归到“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并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自己伟大的梦想”上来。出彩拟题:①《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②《活出精彩的人生》③《善假于物也》④《坚持自己的梦想,办法总比困难多》⑤《心不灰,梦不灭》⑥《心若在,梦就在》⑦《只要有梦,就能看到彩虹》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种植户种菜,喷洒农药,自己不吃,卖给别人。他说:菜有毒,我吃肉。

养殖户养殖,添加激素,自己不吃,卖给别人。他说:肉有害,我吃菜。

食品加工者在腐乳、榨菜、鲜辣酱中添加苏丹红,他说:我知道这个害处大,不吃,我吃鲜肉与青菜。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889年,高达300米的埃菲尔铁塔在巴黎塞纳河左岸建成,莫泊桑、左拉、小仲马等300多位文化名流联名抵制,他们还组织了一场示威游行,理由是“巴黎不适应这么一个丑陋的铁家伙”。不过,抵制不久后就消失了,参与游行的莫泊桑后来经常到铁塔的二楼就餐。

2008年,北京为了奥运会修建了鸟巢、水立方和鸭蛋一样的国家大剧院,很多人痛心疾首,极尽嘲讽挖苦之能事,理由是“北京有故宫和四合院就足够了,不适应这些太西方、太现代的东西”。不过到了今天,一部关于北京的宣传片中若没有这些建筑的影子,你会怀疑地问:“这是最近拍的片子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与时俱进,克服思想惰性;打破陈规,改变思维定式;勇于接受新事物;创新一开始会让人稍稍不适,但是最终会被接受;世界被一点一点地改变,这个过程非常微妙和美好。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要去远方旅行,把庭院交给他的朋友留守。院子里破土而出的草芽,朋友从不拔去。初春时,草芽健康成长,朋友发觉它像野兰。到了夏天,那草开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氲着一缕缕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兰花一样,只不过它是蜡黄色的。朋友带着一朵花和几片叶子,向研究植物的专家求证,得知这是蜡兰——兰花中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一生都很难找到它,如果在城里的花市上,这种蜡兰一棵价值万元。

他打电话给远方的朋友报告这一喜讯,朋友惋惜地说:“其实它每年都破土而出,只是我认为它是一棵普通的野草,每次都是尖芽刚冒出就拔掉了。如果我能耐心地等它开花,这棵蜡兰早就被发现了。”

篇二:2016届德州高三期中考试作文分析

德州市期中考试试卷分析·23作文部分 武城二中 临邑一中

本次作文属于多角度故事类材料作文,引导考生关注自我修养,有较大的开放性,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和发挥能力水平的机会。审题上稍有难度。本次作文平均分是41.57分。

一 作文参考立意

男孩角度:

(1) 借助别人的评价来省察自我;他人之镜明自己得失;借助别人的角度审视

自己。(类似的说法皆可)

(2)不断完善自我;做人应该追求最好的自己;追求完美的自我;对自己的工

作负责任,态度认真。(类似的说法皆可)

(3)处理问题的方式:选择(智慧、灵活、侧面等)的方式处理问题。

(4)不要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

考场题目示例:1借双慧眼审视自己 2反思之泉,濯我心田 3 正视评价,轻装前行 4 乐从建议,完善自我 5 以人为镜,察己之短 6 学会在评价中成长 7 耳听他言,严修己身8 让自省之花开在心田

9 以人为镜,正己之行10 认真的人有未来

店员(反面结论):

没看清事实,不要盲目下结论;做事情前需要慎重思考;不要只看表象;兼听则明。(类似的说法皆可)

考场题目示例:1莫要主观臆测 2 仅知表面勿定论3 深究现象,明晰本质 4莫为浮云遮望眼

评分标准:取以上立意者,切题45切入;

基本合题:如换个角度看问题等40--45 ;如“因为不自信才去询问”,36--43打分;如“学会变通”,36—40打分。写其它为偏离题意,分数最高42分。跑题者,扩写材料者36以下。 宿构或部分抄袭者30以下。

二 存在问题

1.关于主题:

考场跑题离题者相当多,尽管43分为基准分,但实际操作起来,相当一部分作文审题偏颇,直接就到了43分以下。如以“谦虚”“真诚”“爱心”“勇于直面挫折”“创新”“居安思危”“忧患意识”“心态”“抓住机遇”“要获得他人认可才能成功”为中心的作文有接近20%。

有些作文题目随意性太强,既不能体现主题,也没有指出写作方向。还有的表意不明,致使影响评分。

写成记叙文的为数不多,佳作稀有。一般是用故事诠释故事,外国故事居多,无现实意义,主题不太明朗;有的甚至扩写材料为文,谈不上创作。记叙文写作应该点明或暗扣主题,这样才能体现材料的价值。少数作文华而不实,堆砌辞藻,不知所云。

2. 关于材料

本作文是材料作文,观点必须由材料中出,联系材料可以在开头、中间或结尾,不联系材料的作文酌情扣3-5分。

出现下列几种需要修正的情况:不引材料,照搬材料,引用时篡改材料,扩写材料,用材料做论据。

3. 关于思辨与文采

优秀作文鲜见,平庸之作太多。即使50以上的作文,在立意正确的基础上,思想独特、语言灵动、材料丰富、举例精准者为数太少。在说理论证上,与观点若即若离、例证陈旧者不在少数。

4.关于结构

许多作文思路不清晰,结构混乱。同一角度反复举例论证,既不层进,也不正反,重复累赘。

5.关于例证

议论文应是以理服人,但不少学生的议论文罗列事例,就事论事,缺乏准确、深刻的分析。议论文应该是观点统率材料,许多学生的作文引述事例过于“生动具体”,不简明扼要,每一段入眼都是记叙性语言。有的甚至“夹叙夹议”,文体不明。

6.关于规范

一部分作文卷面凌乱,字数不足。文章字数不足400,得分不超过20分。

三 备考建议

1. 加强审题训练,主题的把握决定了文章的档次,审题偏差是作文的死穴,偏题甚至跑题了,结构、语言再好,只能比别人多得1—2分。所以作文备考首先必修着力做好审题训练。

2. 强化文体意识,让学生写出真正意义上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可以让学生根据作文题目及自身特点,训练自己擅长的文体。

3加强拟题及材料作文开头写作训练。拟题训练重在言简意赅表明观点,让题目“靓”起来;开头训练指导学生开门见山,简洁入题,尽量不要“曲径通幽”。 4引导并帮助学生搜集,整理新鲜的生活素材,并教会他们恰当合理地使用这些材料,这样有利于文章出彩。

5.力避硬伤。必须要做到字体清晰、工整、认真,字数必须够800,题目不可缺,杜绝题目、开头中出现错别字和乱涂乱改。

篇三:2016届高三调研二作文评分细则

惠州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作文评分细则

一、题目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起“送失物要车费”被称敲诈的事件,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当事人之一是四川绵竹一位的哥付世贵。8月27日那天,他拉了一个乘客,对方将一个包遗落在车上。他为了还包先后出了3趟车,因此要求对方按出车里程合计付费120元,经过争吵,最终对方付了65元拿回了自己的包。该乘客把这事以《出租车司机敲诈乘客!行为太恶劣!》为题发到微信上,事件很快在网络上发酵,网友人肉出“黑心司机”的姓名住址,一时间付世贵遭到很多人的谩骂攻击。也有人认为的哥很冤枉,觉得他的行为算不上是敲诈。还有人认为的哥送还失物是做好事,但收车费就变了味。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800字以上。

对于以上事情(包括网上争论),你怎么看?请给付世贵、乘客或持某种态度的网友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惠民”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可按等级评分,直至该等级满分。(评分细则另有说明的除外)

【立意角度】

的哥付世贵的角度:

1.送还失物、拾金不昧是美德,不应使金钱让美德“变了味”。

2.送还失物是义举,索要合理的车费与报酬是权利;义举与权利两者并不冲突。

(《物权法》第112条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3.送还失物、索要车费时应注意方式方法,与乘客做好沟通,避免产生矛盾。

4.行善不要计较得失。

乘客的角度:

1.以感恩的心态面对司机的送还之举,也是一种美德。

2.即使心有不满,也要选择合理的途径表达诉求,不能以侵害名誉、扩大事态的方式解决。

3.换位思考,体谅理解司机。

4.善行善心也需要鼓励和回报

网友的角度:

1.人肉谩骂攻击的网友:请尊重每个人的隐私与名誉,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2.“认为的哥很冤枉”的网友/“认为收车费让做好事变了味”的网友:赞同这种理性的态度,正是这种辩证看待事情的态度让网络环境能朝着良好文明的方向健康发展。

3. “认为收车费让做好事变了味”的网友:比起一味地“道德绑架”,在当今社会保障做好事者的合法权利,具有更积极的现实意义。

4. 要对不合理的行善行为说“不”;

5.行善有时也会被人误解;

6.行善也得讲究方法。

【评分细则】

1.这次的作文题目,要求是写一封信,任务本身隐含了写作要求:注意对象、针对事情发表意见表明态度。因此,考生作文完全没有针对对象,或者没有对事情(事情的某一方面)表明意见态度的,内容、发展等级在三等(含)以下评分;作文既没有针对对象,又没有对事情(事情的某一方面)表明意见态度的,内容、表达在三等(含)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即总分在30分以下评分;以上两种情况,在书信格式方面不再单独扣分。

体现书信的特点,即有对象意识(口吻态度适当)、问题意识(针对事情发表意见),但称谓、落款、日期等格式有误的,酌情扣1-4分(其中称谓、落款、日期三者全无的,扣4分)。此种情况不影响发展等级评分。

2.题目不作要求。可以自拟,可根据立意拟一个贴切的题目,也可以直接写“给×××的一封信”。有题目,无正文,给2分。没有题目,不扣分。

3.前款“立意角度”都属切合题意,其它合理角度亦可。

4.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及6个以上扣4分,重复的不计。

6.涂抹比较明显、影响卷面效果的文章可酌情扣1-3分。

7.未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导致扫描模糊不清、无法辨识字迹的文章评0分,并提交评卷组长审核备案。

8.字数600-800字文章,每少50字扣1分;不足600字文章,30分以内评分;不足500字文章,25分以内评分;不足400字文章,20分以内评分;200字以内文章,10分以内评分。

附一:审题分析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和F级。

【试题分析】作文试题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与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的作文题思路保持一致,为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这类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一个热点题型,也是一种直击社会热门话题的新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充分体现了公民意识,彰显大语文教学理念,洋溢着强烈时代责任感!本次作文秉承了在选材上贴近现实生活,在理解上没有太大难度,在立意上有多种选择等特点。所给材料是一则新闻报道,来源于多个媒体对同一事件、不同角度的报道。事件的基本信息是“的哥送还失物索要车费被称敲诈”。作为事实材料,作文题用200余字概括了事件的基本面貌,其目的在于引导考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理解和判断。

作为考生而言,写这类型的作文,特别要注意写作的针对性和说理性。

具体分析整个事件有几层推进:第一层是的哥付世贵送还失物索要车费这一核心事件;第二层是乘客以“司机敲诈乘客”为题发文到微信公开此事,使之在网络上发酵;第三层是网友和媒体的加入,使这件事引发更大范围的讨论。这就使材料有了不同维度的讨论空间。

围绕核心事件,可讨论的内容有很多。送还失物本是拾金不昧的义举,但是否应该索要车费成了引发争议之处。于司机而言,在人们固有的观念里,送还失物是职业道德,拾金不昧是做好事,因而司机应该本着助人为乐的精神不收车费;乘客正是这么想的。于乘客而言,传统的道德观念中也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说法,司机还为送还失物跑了3趟车,因此,乘客给司机车费甚至酬金也是合情合理。此事之所以引发争议,焦点就在于:是司机索要车费,而不是乘客主动给予。这样一来,司机一开始索要120元的车费有没有敲诈之嫌呢?这120元的车费与出租车3趟出车成本是否对等?若司机在送还失物、索要车费之前与

乘客做好有关酬金的沟通工作是否能够避免矛盾呢?这些都可引发人们的思考。

此事的另一个观察角度,就是乘客以“司机敲诈乘客”为题发文到微信公开此事。司机索要车费不假,但这是否构成敲诈?乘客发文表达自己的不满也无可非议,但以“敲诈”为名是否侵害了司机的名誉,同时让那些有心送还失物的司机们寒心呢?尤其在“扶不扶老人”“做不做好事”成为人们心中疑虑的今天,乘客此举是不是也放大了“好人难做”的困境,让一些有心做好事的人对“做好事”心生惧意、不管不问了呢?

再有,网友的态度也可构成观察角度,网友的态度可分为三类:一是人肉搜索出司机进行谩骂攻击,二是“认为的哥很冤枉”,三是认为收车费让做好事变了味。这三类态度既反映出公众对此事的不同看法,也让我们来反思当下网友所代表的公众的道德素养,进而让人深思,对于一些引发争议的事件究竟如何处理才能引导整个社会向着更文明、更和谐的方向发展。

附二:参考思维方向与角度

1.收信人为付世贵:

①认同他的做法。

捡拾乘客物品主动送回,且达三次之多,是热心善举—要求乘客付出车费用虽可商

榷但无可厚非,毕竟其为营运车辆,绕道费工耗油,乘客予以补偿也未尝不可—乘客及部分网友的批评之举太过粗暴冷漠,伤害好人心—鼓励付世贵坚持从善,要相信好人有好报,文明社会不会让好人吃亏,善良星火的聚集方能点亮社会,让社会充满正能量。

②批评他的做法。

肯定他拾包送回的善举—中国有“好人做到底,送佛到西天”的传统,再向乘客索

要费用让人难以接受—以后遭遇此种情况可以考虑将失物交给出租车公司,或对司机与乘客皆有利。(此方向不应成为主流)

2.收信人为乘客:

①批评他的做法。

丢包是自己责任,司机好心送回,理应表示感谢—司机要求付出车费理所应当,对

方为营运车辆,司机养家糊口,赚钱不易—乘客发布微信称司机敲诈实为倒打一耙,既无感恩之心,更是令人心寒,所引发的网络讨伐更严重影响司机的正常生活,侵犯了司机的人身权利,有违法之嫌—此种行为会让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在帮助他人时迟疑不决,影响文明社会建设—建议足额付给司机车费,并公开道歉,勿以善小而不为。

②部分认可他的做法。

物品遗失在出租车上,司机有责任替乘客保管,并上交公司或联系乘客送回—司机

以送包为由讨要车费虽然看似可取,但未必每次都是专程空车送包,乘客不应全额给付—微信是个人网络空间,乘客将此事件在朋友圈中发布实属正常—但由此引发的网友讨论及对司机的人肉搜索则侵犯了付世贵的个人隐私,追根溯源则由乘客微信引起,他应承担相应责任—建议他就网友人肉搜索事件向付世贵道歉,以与人为善的心态解决问

题,否则,丢物事小,丢人事大。

3.收信人为网友:

网友身份可根据是赞扬或批评付世贵或乘客而确定,对他们的回信可参考收信人为付世贵或乘客进行。对于单纯跟风、无聊叫骂的网友可以批评他们的不文明行为,建议他们冷静对待此事,不必肆意渲染,将小事闹大,网络空间虽为虚拟但也应文明参与。至于参与人肉搜索的网友则需提醒他侵犯公民隐私,对付世贵造成心理伤害,属网络暴力与违法行为,要及时反思并修正自己的错误,避免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受到法律惩处。

附三:教师试水作文

别冤枉的哥付世贵了

乘客:

你好!我看了你在微信上发的网文《出租车司机敲诈乘客!行为太恶劣!》,不免五味杂陈。这五味里,有庆幸,你的包失而复得,的哥付世贵没有昧着良心不还包;有遗憾,你对一位有良知的普通人不但没有谢意,反而发微信谩骂;有痛心,付世贵做了好事,却没有得道好报,无端地受到人肉攻击,很冤枉。

出租车司机付世贵的所作所为,算不上义薄云天,但也不能说是敲诈。区区120元,是为找你出车3次的费用。平均下来,每次也就40元而已。这钱,也就是正常的计费,“敲诈”一说何从谈起?乘客啊,你的言语真的过重了。想想看,你丢了包以后那种失魂落魄的样子;想想看,你的包里也许有很多真金白银;想想看,你的包里也许有身份证及各种银行卡??这一切足以让你伤神让你烦恼让你寝食难安。为了及时还包,付世贵出车3趟。你为什么不创造条件,让他一次就成功送还?他折腾来折腾去,你就没有什么责任?要知道,的哥也就是小老百姓一个,屌丝一枚,需赚钱养家,生活压力很大。他的时间非常宝贵,每分每秒都是钱,为找你两次空跑,这就没有成本?换做别人,也许早就气爆了!付世贵没有用你的包里的重要物件作要挟来漫天要价,算是够仁够义的了。

乘客,你说付世贵的行为太恶劣,这是你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在乱挥舞道德的大棒了。你丢包,他还包,这恶劣吗?你付点小车费,他耗时耗油耗精力,这恶劣吗?人家好心好意,你却血口喷人,恶劣的不是他,而是你!试想,他拾到你的包后,不主动送还,而是让你主动找他,恐怕你付出的各种成本会更多!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好事不计成本不留名是国人对道德的热情礼赞,的哥付世贵做点好事收点小钱显然冲击了众人的惯性思维。其实,付世贵拾包不昧,他也并没有以包做筹码来要钱,而是要回了自己做好事的成本,连“有偿”都说不上,他是当之无愧的好人。

毋庸讳言,在世风并不好的今日,不少做好事的人,付出了物质成本不说,光是身心所受到的伤害,可谓是伤痕累累。比如有些见义勇为者,身体致残,却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