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作家:蒋方舟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7 22:19:10 体裁作文
作家:蒋方舟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作家:蒋方舟作文



篇一:【读书札记】摘抄蒋方舟《大城市里的死与生》

【读书札记】摘抄蒋方舟《大城市里的死与生》

前段时间看美剧《纸牌屋》,男主人公的老婆每天早晨都有晨跑的习惯,有一天,她非常自然地跑入了社区的公墓当中。

这个镜头让我印象很深刻。在国外旅游,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社区周围常常可以看到或大或小的成群墓地,其实也不甚肃穆,很多墓前杂草丛生,但感觉并不恐怖凄凉,反而很自然。我每路过一处墓地,总是进去转一圈,是出于非常自私的目的:在死去的人当中,能非常确凿地感受到自己在活着。

我曾经看过一个建筑设计,德国西部的迪伦镇,镇东部墓园已开放成公共公园,公园的墓地间修了一个咖啡馆,人们在那里或交流,或回忆。咖啡馆四周都是反射玻璃,墓地景观投射在玻璃上,生者被逝者包围,两者融为一体,只觉得清新和温柔。

比起西方国家,中国城市却少见墓地。

可能有人会说这属于中西方文化差距,是西方笃信基督教的缘故。可是在东方的日本,东京随处可见没有围墙的一小片墓地。日本的墓地上立着方柱形的石碑,后面还插着象征佛塔的长条木板。曾经看过旅日作家李长声的文章,介绍日本的丧事都由所属的寺庙操办,丧葬费很贵,全国平均大概为14万人民币,而且墓地不能买,只能租。

我想起中国的坟地。前年年底,我爸打电话,说老家拆迁,把我爷爷奶奶的祖坟给迁了,补偿2000块钱,让我在网上发帖反映一下这件事。我爸一向害怕我惹事,这回反倒是我劝他还是忍让算了。活人被拆迁尚且难反抗,更何况死人。

这是在偏远的小城镇,尚容不下墓地。更毋论大城市了,在中国的大城市,不仅仅看不见墓地,甚至没有什么公共悼念的空间。

以及劣质得可笑的大面额冥币,与其说是为了逝者,倒不如说是为了欺骗自己:死者生活在另一个比三体星还要遥远而未知的世界里。

人是否觉得死亡可怕,在于与它的亲近程度。作家三毛曾经写过自己逃学去坟场读书,因为坟场安静,她写:“世上再没有跟死人做伴更安全的事了,他们都是很温柔的人。”越逃避死亡,就越恐惧死亡。

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作家,曾经讲述,“在北京,最怕去经八宝山那个方向。回老家最害怕看见瘫坐在村口晒太阳的老人和病人。”他去八宝山为谢世的老作家送行,回来后连续三个晚上失眠烦恼,“后悔不该去那个到处都是“祭”字、“奠”字和黑花、白花的地方。”

我小时候,我爷爷逝世,我回老家参加他的葬礼。不知出于什么缘故,我始终哭不出来,后来我父亲一把掀开盖在爷爷尸体上的白布,我看着他苍黄瘦削的脸,一下子就哭出来了。这泪水不是出于悲伤,而是出于恐惧。死亡对我来说,因为陌生,所以惊悚。可是,死亡真的陌生么?

它在我们周遭每天都发生,缓慢侵蚀着生的力量,生命的虚弱、干涸、消遁一刻不停地发生。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永远如是。可是我们愿意去想光明的生的情景,而逃避着死亡的念头。我们厌恶思考从“死”里获取对于我们的生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而把它缚在压抑的潜意识中。

如何看待死,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生。读日本中世纪武士道的原典《叶隐》,有四个字在我脑中一直挥之不去:“向死而生”。我想,不以延长寿命为目标的人生,大概会有些不同吧。三岛由纪夫对此的解读我谨记在心:“我们汲汲以求生之美的同时,倘若过于倔强于生,我们须了然我们恰可能背离我们生之大美。”

初二:侯翔

篇二:蒋方舟出炉十八岁的自传

蒋方舟出炉十八岁的自传《

蒋方舟简介蒋方舟资料

蒋方舟,1989年10月27日出生于湖北襄樊。七岁开始写作,九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此书被湖南省教委定为素质教育推荐读本兵改编为漫画书。十一岁写成长篇小说《正在发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和讨论,并在台湾出版繁体版本。十二岁写成长篇小说《青春前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都往我这儿看》,《青春前期》发表于《当代》2002年

2002年5月,出版《青春前期》。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5月起,在《足球报》《南方体育》《海峡都市报》《三秦都市报》《新作文》等

开设短期专栏。内容关于足球、影视文化、作文等。

2002年4月-8月,在山东《视周刊》开设专栏:

“(影视)发烧语对谈”。

2002年10月,出版《都往我这儿看》。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2年11月,在全国英语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初中组三等奖。

2003年6月,获《语文报》“少年之星”金奖。

2003年10月,出版长篇童话《我是动物》。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3年11月起,在《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开设专栏《邪童正史》。

2004年3月起,在《郑州晚报》开设专栏,在长春《巷报》开设专栏。

2004年5月,将《我是动物》改编为五幕话剧,在北京儿艺“20万元征剧本”活动中,获鼓励奖。

2004年8月,获“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

2004年10月,“蒋方舟官方网站”开通。

2004年10月,出版《邪童正史》。

2006年7月,出版《骑彩虹者》。

2007年7月,出版《

蒋方舟简介:

80后美女作家蒋方舟:1989年10月出生,七岁写作,九岁出版

篇三:蒋方舟

蒋方舟:活在最好的时光

来源:网络作者:攻晓莉

《控诉理科男》将她推向风口浪尖,引发了一场关于性别、婚恋、教育甚至是社会价值观的大讨论;转发微博奖励2000块现金公开求爱的“炒作男”,将人们的视线转向她的情感生活;韩寒、方舟子混战,将一直饱受质疑的她再次拖下水;微博上晒照片,就被评价为“爆乳”“拼事业线”??7岁开始写作,9岁出书的“90后美少女作家”蒋方舟,一举一动牵扯着人们的神经。

年少成名的蒋方舟,在公众视野下长大,有时候,她像一副新皮囊下装了一颗老灵魂,充满智慧地为这个世界把脉治病;有时候她又像一个穿着成人衣服假扮大人、急于长大的孩子,努力适应成人世界游戏规则的同时却充满惶恐和迷茫。“现在的年轻人在想什么?在关心什么?”23岁的她,像个老者般打探身处的世界,就像电影《一一》中7岁的洋洋在奶奶葬礼上的叙说,“奶奶,我好想你。尤其是当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生活不断制造的困境,最终会消耗掉最本真、最新鲜的生命力,蜕变成妥协、和解、成熟、智慧,这是成长,也是代价,无一幸免,所不同的是,有的人到来得早,有些人,来得晚。

“我更像文艺男青年。”

博文《控诉理科男》将蒋方舟推上了风口浪尖,被她评价为“木讷、不解风情、毫无诗意、只知钻研”的理科男坐不住了,群起攻击她太过以偏概全,支持者也有之,但这些争议点却不是蒋方舟真正想要表达的,“我讨厌的不是理科男木讷,而是他们的优越感,他们觉得所有文科生都是没有逻辑的,只会抒情,觉得只有自己能创造生产力,我不是控诉理科男,控诉的是在他们背后所代表的贯穿在我们社会的价值观。”

那是一篇写给某周刊的命题作文,后来她在微博上承认那篇文章纯属凑数,“如果让我写一篇控诉文艺女的文章,我可能会写得更生动、丰富。”在某电脑品牌的一则视频广告中,蒋方舟一遍一遍大喊“我不是文艺女青年”,在她看来“文艺女”好像是自己无法洗脱的罪名,“我觉得自己不是文艺女青年,因为我没有那么多自怨自艾,不会只关注自己生活中出现的感情生活,我倒是更像文艺男青年,格局和视野要更大一些。”

然而如果一定要给自己贴标签,她更愿意是“青年作家”,甚至觉得“90后美少女作家”也太过妖魔化。

早上七点起床,喝茶、练字,然后去楼下做做老年操,等心安定下来之后开始一天的工作,有时候亲自下厨给自己做顿好吃的,有时候跟朋友一起吃饭、玩桌游。去年从学校搬出来住之后,因为有了自由的空间,蒋方舟一下子找到了家庭妇女的乐趣,她喜欢这种生活,甚至有意提醒自己不要走得太远。

“讲学必结党,结党必争进退。”

一天,一个相识的作家跟蒋方舟聊起一个大家都认识的女公知,这位作家说,有一天这个女老师找自己要铁棍山药,他才忽然意识到,原来对方还是一个女人,本来觉得她是一个金刚不坏的女战士。“我听到这些的时候有点紧张,害怕自己丧失女性特征,害怕自己有一天变成金刚不坏的女战士。”身边的朋友也很紧张她,每一次她在微博上发表有关时事、政治、社会话题或者抨击现实的时候,大家都为她捏一把汗,“但只要看见了我发自拍照,他们就放心了,因为那种行为其实挺小女生的。”

她也刻意保持与文化圈的距离,觉得自己离开五道口就很惶恐,不敢走太远。“因为任何圈子或多或少都有绑架的意味,没事还好,一出事就成群结党,比如韩寒和方舟子老师之间出事,作为圈子里的人就有表态的责任,所以我有意保持距离,因为我觉得写东西是一种少有的即使单打独斗也能有所成就的职业。”她害怕表态,“有一句话我比较认可,就是讲学必结党,结党必争进退,很多人发言都基于想要说服对方,但我没有争进退的心态,也不想

靠骂架论战去获得知名度。”

“我不是文艺女青年”“喜欢做家庭妇女”“与文化圈保持距离”“希望自己是青年作家”,对于不满23周岁的蒋方舟来说,身份还在认证阶段,“现在我对很多标签反抗无力,是因为自己还没有真正的作品,所以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手头的东西写出来,到时候就不用自己费力往外喊了。”

“能骗自己一辈子也挺成功的。”

在寻找身份认同的过程中,蒋方舟也曾否定自己,将从前全部删除。2010年,她将自己之前发布的微博全部删除,而那张被网友称为“爆乳”的照片也在发布不久迅速删去,“我自己没关系,但是我爸看见了,他跑去问我妈,女儿是不是隆胸了啊?他不希望看见别人在背后议论我。”

每次发声时,她都小心谨慎,“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发言,我会很紧张,发一条比较无聊的微博我也会紧张,推荐书的时候我会担心是不是太过学究气。”

23岁的年轻人大多对世界充满愤怒,但她却拥有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谨慎与顾虑,甚至从来没有真正愤怒过,“年轻人总会觉得自己生活的时代最糟糕、最黑暗,但如果视野纵深够宽够深的话,对历史可以有一种平视的眼光,会发现其实每一代都有黑暗和不公,我希望我做的事情、写的东西能给他人提供一种平视世界的视角,这一点比教会年轻人如何愤怒或者如何妥协更有用。”

说这话时,她像个老者,以好奇、打探的眼光看着周遭的年轻人,“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在关心什么?”然而就在你以为在她新鲜蓬勃的皮囊中装着一颗老灵魂时,她却也有自己的惶恐和迷茫。

“昨天中午一个中年人给我上了一堂震撼的教育课,他跟我讲北京户口有多重要,我被吓到了,以后怎么买房?孩子上学怎么办?高考怎么办?以前我从来没有为自己计划过未来,当时听了以后特别惶恐、迷茫。”像生活中的很多叔伯、阿姨、爷爷、奶奶一样,中年人给蒋方舟的建议是,找个国企上班的公务员嫁了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在回去的出租车上,她继续跟司机讨论这个问题,“司机又对我说有没有北京户口都没关系”。这一晚蒋方舟失眠了,但问题很快有了答案。

“所有问题追溯到原点只有一个:到底想要什么?生活的舒适与稳定是不是我人生的终极追求?回答是否定的。舒适、稳定当然很好,但不是我的

谁不怕方舟子老师啊?”但是从小在质疑声中长大的她拥有丰富的斗争经验,“我早就准备好了应对方案,拥有充分的自证材料,以前发表过,一旦有人质疑我就再拿出来,所以也不会为此太费脑子。”尽管如此,为了避免口舌,她尽量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比如很少参与商业上的事情,大学四年我没有挂过科,就是怕被人拿出来说。”

“经历过之后,觉得爱情没那么必须。”

今年7月,就要大学毕业了,和很多大学毕业生一样,蒋方舟同样充满迷茫,“现在的我处在相对黑暗的甬道,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尽管如此,对于未来她还是做着两手准备,“我现在先把自己想写的小说写出来,看看这本小说能把自己推到哪里,能带来什么机遇,如果没有更好的结果,我可能会选择出国读书。”在被人不断问及将来有什么规划、打算、野心的时候,她总结出了这个无需过多解释的答案。

“一年以前,我还觉得谈一场恋爱最重要,经历过之后,觉得爱情没有那么必须,现在觉得工作最重要。”现在的蒋方舟一边忙着毕业,一边写小说,同时在给一家周刊撰稿,“如果不出书的话,月薪大概在1万左右,就是一般白领的收入。”她坦然地聊着自己的薪水。

有广告商找到她希望能在她的博客上做广告,但被断然拒绝,“拍那条电脑视频广告也是帮朋友的忙,我是一个认亲不认理的人,当时拍了半天时间,酬劳是一台电脑,接拍化妆品广告是因为听说有机会去纽约。这些行为都没什么报酬,就是觉得挺好玩,也是人生经历。在我内心里还是觉得,靠写作作为收入才是最理所当然的事情。”也有出版商想要把她这些年写的文章攒成一本书,“这些年我写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基本都是插科打诨,不能代表我的真实水平,不想出书还是因为自己有点精神洁癖,我很怕自己变成文化圈的混混,谁也不知道你写过什么,但在所有饭局里都能看见你。所以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拿出作品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篇四:蒋方舟

蒋方舟:聪明人不会被考试玩弄

考上清华,语文靠的是大量阅读,数学靠的是“蛮干”

蒋雪婕《中国青年报》(2011年01月10日12版)

“我的中学生活很凄惨。”蒋方舟说。“天才儿童”、“美少女作家”,这些贴在蒋方舟名字前的标签,让她的身份不同一般。蒋方舟从7岁起写书,先后在20多家报刊开设专栏,初中毕业时,她已出版7本书,高中时,又出版了两本书。

从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

数和自主招生加分,来到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要搞清出题人在想什么

与高调“被关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蒋方舟捧着书坐在教室倒数

不做语文和外语作业。但是要保证课堂的听课效率。”

清晨哇哇念语文课文的事情,从来不曾发生在蒋方舟的生活里。每学期语文课本刚刚发下来,蒋方舟会抢在老师讲课之前,花一两天时间,把所有课文看一遍。看完了,她还找人讨论:哪个作家很好,哪个作家很烂。

即使琳琅满目的参考书充斥着课后习题的“标准”答案,老师也会阐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但蒋方舟非常注重自己的赏析和判断,不被所谓“标准”限制。如果发现某个作家有价值,即使课本上只是简单引用了一句,蒋方舟都会找来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阅读。凭借大量的阅读、独特的鉴赏能力和充分的领悟灵感,在武汉市中学生语文知识竞赛(不含作文)中,她还获得过一等奖。

蒋方舟说:“考语文很简单,你一定要搞明白那个出题的人在想什么。”有时考完试,和同学一起讨论时,她一

边“骂试题”一边推论:“出题这人,起码50岁以上,文革过来人,喜欢看《读者》。”“出题的这个人,是女的,小资情调。”“出题的这个人,恐怕只看余秋雨。”

对于“如果鲁迅来参加高考,也不会及格的”说法,蒋方舟不同意,她说:“聪明人从来不会被考试玩弄。”

数学从50多分提到143分蒋方舟说,因为数学作业最多、最占时间,如果做数学作业,那向老师“争取”来的时间,等于无,所以,初中时她“坚持”不做数学作业。后果便是,初中毕业时,数学成了她的绝对弱项。高中分文理班时,蒋方舟的数学只能考50多分,她那时只希望自己可以考进年级的1000名以内。

分班的时候,蒋方舟非常担心,怕没有老师肯要她。惶恐中,她想到了汪义芳老师。刚上高中的时候,面对众多的选修课——网球、航模、编程、雅思、

电影??蒋方舟不知道选什么好,是汪义芳老师托人告诉蒋方舟,让她去听自己的文学鉴赏讲座,而那时,她并没有见过汪老师,以为汪义芳是女老师。一去才发现,传说中的汪老师是个壮汉。蒋方舟这才知道,上选修课的老师,课讲得那么好,简直像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分班的时候,蒋方舟在汪老师班级门口等了好久,等到汪老师出来,她就迎上去说:“我是蒋方舟,我想到你班上。我除了数学不好,其他科还可以。”汪老师查看了她的成绩,确实不怎么好,但还是很大度地接收了她,而且让蒋方舟做了班长。

因为老师的一句“爱不爱学习,就看爱不爱做题”,蒋方舟由从来不做数学题变为“狂做”数学题。对于数学,蒋方舟不相信除了做题外还有更好的方法。她说:“我学数学,靠的是蛮干。”文理分班后,数学难度降低,蒋方舟终于在半年内,将数学从原来的50多

下页余下全文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