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储蓄恩情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1 08:31:02 体裁作文
储蓄恩情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储蓄恩情作文


 201220  齐佳敏

                            

  站在无人的街头远远眺望,身上落满了夕阳恋恋不舍这世界万物的目光,那温暖无痕的触摸是你们给予我的至真至纯的真情,教我学会了做人,也教我懂得了感恩。

                                                          ——题记

一、淡蓝的海,至柔的母爱

  你说,有了我你的生命开始变得完整。

  从前的我并不理解你的意思,还假装明白的点头。我从容的接受你对我所有的好:你为我做那些精致又美味的佳肴,你为我忙碌地整理房间,你为我买一件又一件的新衣服······即使你以前对做菜这种事并不精通,即使你很厌恶乱得无从下手的屋子,,即使你的一件外套已经穿了好几年,但是,你总是一成不变的对我好。母亲,你挂着笑意的眼眸是那淡蓝的海,盈盈的是你的爱,柔柔的是你的情。

二、青葱的树,至纯的友谊

  你很喜欢那首歌,名字叫做《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

  你并不张扬,猜不透的是你的心事。你如秋天般内敛、可爱。我却恰恰相反。你说元旦快到了,要为我在联欢会上演唱这首歌。我虽然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但心里却早已兴奋万分。一股带着清香的暖流涌进我跳跃的心头。朋友,是你让我相信友情相对于爱情,来得更天长地久。

三、嫣然的花,至真的师生情

  您改变了我的一生。

  刚迈入初中的我成绩并不拔尖,因为种种原因,我转了学校,来到了您的班级。

  您爱您的学生,且真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您是一位老师,但更像一个护犊情深的母亲。似乎是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一种莫名的动力促使我更加努力地学习。结果并没有令您失望,在初三的那一年,我的成绩突飞猛进,成为了班级的第一。您欣慰的笑了,微翘的嘴角似是绽放出了一朵巧笑嫣然的花,从此在我的心中扎根生长。

  沐浴着爱的人生是五光十色的,那真情是来自蔚蓝天穹的缕缕阳光,照亮了我本平凡的人生,同时也支撑起了我懂得感恩的灵魂。

  亲爱的人们,从前你爱我,现在我爱你;你在给予爱,我在回报爱;你若一直爱,我便一直在。

 

 


篇一:一年级作文:妈妈的恩情

一年级作文:妈妈的恩情

“人不能选择生死,但可以选择生活的质量,生活要有意义”,这是影片《下辈子还做母子》中江小笛的妈妈用来激励儿子的话,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名5岁就身患绝症的孩子在***激励下与疾病抗争了11年,看到他从任性娇惯到遇事就惊慌失措的病患儿,成长为为了班级荣誉惩罚自己,为了理想鞭策自己,为了自食其力锻炼自己的好少年,我感动极了,也佩服极了。就像妈妈说的:他不只创造了医学上的生存奇迹,更创造了自强者的奋斗奇迹。爸爸妈妈都希望我能向江小笛一样做个生活的强者,做到自尊、自强、自立、自信。为了给我做榜样,爸爸妈妈还说他们也要向江小笛的父母一样永不懈怠。

《下辈子还做母子》深深地感动了我,也感动了我的爸爸妈妈,我告诉他们:下辈子我们也还做父女、母女,还向这辈子一样,全家人一起努力奋斗,都要做不向困难低头的强者!

篇二:2015南京二模记叙文阅读

【鼓楼】

人在草木间

刘梅花

人在草木间,说的是“茶”,可是不单单指茶,也是禅。

陆羽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令我这个北方人羡慕不已。而且,我还没有去过南方

呢,不曾见过南方的嘉木。总是想,茶树,是怎样一种禅意的树呢?嘉木在野,诗经里一样

风雅了。那百年的古茶树,老得禅意,老得孤独,动不动还要开花吧?

茶树一直长在我的梦里,从童年一直开花到现在。我的梦都是茶树的枝枝叶叶里长出来

的。你以为我喝了多少好茶,对茶叶如此痴迷?其实也没有。穷人家的孩子,最先想的是要

吃饱饭才好。至于茶,当然也是喝的。穷到连茶都不能喝到,人生就没有意思了,还不如当

初就不要来尘世呢。

我喝茶,一直喝那种黑茶,也叫砖茶。很大的一块,坚硬,可以拿来打狗,砌墙。从小,

喝清茶。茶块在炉火上烤一烤,变得酥软了,很轻松地撬成碎块儿,盛在匣子里。煮茶的时候,取一块。那茶叶,粗糙,黝黑,却有一脉暗暗的清香,像我的日子。清早,生了火,先

熬一壶茶。要熬得酽一点,不要太淡。茶熬得有了苦味儿,好了。伸长脖子灌下去一杯,上

学去了。这样的一天,神清气爽。若是哪天缺了这一杯,总是蔫,打盹,头疼。

冬夜里,写完作业,爹熬着的茶已经清香扑鼻了。若是有钱的话,还能买了红枣,在清

茶里下几枚,喝枣茶。没钱就丢几片姜,抗寒,暖胃。一家人围着火炉喝茶,任凭我说一些

废话,狼筋扯到狗腿,没来由地乱说一气。我说,茶树应该很高,都长到半天里去了,仰头

看,那茶花儿就开在蓝天里,和我一样大的花儿呢。(1)爹听着,黄瘦的脸上还是笑容,吸

一口烟,慢慢喝下去枣红颜色的老茶。有时候,弟弟谴责我说:爹啊,梅娃子最能胡诌,你

信她做什么?爹一笑,不说话。漫长的冬夜,煮沸在一壶茶水里。炉火红红的,照在我脸上。

(2)爹笑着说,你看,我的黄毛丫头,红脸蛋。又说,梅娃子刚生下来,猫儿一样大。我

隔着门看了一眼,脸上皱皱巴巴的,很难看,谁知道长大了这么让人心疼的。那样的日子,

像茶,慢慢熬着,吸溜吸溜喝着。慢慢长大了。

天祝藏区的人唱酒曲,最有名的真兰歌是这样唱的:

对有恩的犏(piān)乳牛要知道报答。你如果没有喝过淡茶,你就不知道犏乳牛的恩

情,你喝过淡茶才知道了犏乳牛,犏乳牛却在哪儿呢?

对有恩的父母要知道报答。你如果还没有接近暮年,你就不知道父母的恩情,你如果到

了暮年才想起父母,父母亲却在哪儿呢?

我的朋友是一位藏族诗人,他最喜欢唱这首歌,他先用藏语唱,再用汉语唱,一遍一遍,

歌声清亮真挚。唱到最后,我常常泪流满面。我的父亲,一直喝清茶。等我煮好满满一碗奶

茶的时候,我的父亲又在哪里?他去世那么早,还未来得及给我筹备两麻袋砖茶的嫁妆。

草木是有气脉的,所以茶才有灵魂。有些草木,成了草药。有些草木,却成了茶,真是

世事玄机啊。水煮草木,你知道哪个是药,哪个是茶?草木不会泄露天机。草木也不说话,

却把味道交给你,心交给你。人在草木间,天地自有玄理。至于做茶做草药,都行,在于自

己喜欢哪个。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7.

(2)爹笑着说,你看,我的黄毛丫头,红脸蛋。

19.

害羞的小姑娘。真正引人注目的自然是结出的枇杷果了。夏天的枇杷一团团结满了枝头,黄

澄澄勾得人直流口水。此时的我便按捺不住开始摩拳擦掌上树摘枇杷了。别看我小胳膊小腿,

不管怎样伸长手臂也无法怀抱住它的大树干,上树倒是挺利索。先垫起脚尖把小竹蒌扔到树

叉中,再踢掉鞋子,抱住树干,两脚分别踩到树上的节疤,然后蹭蹭两下就爬上去了。拿上

竹蒌顺着树干往上去,找个好位置,简直如履平地般轻轻松松摘枇杷。还可以躲在树荫里,

吃着新鲜枇杷,听悦耳的蝉鸣,听凉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感受这醉人的盛夏午后。偶尔再

叫上村里的小伙伴,一边摘一边吃,还嘻嘻哈哈地聊着天。那时候的夏天有说不完玩不尽的

新鲜事,永远不会无聊犯困。随着我一年又一年的长高,现如今的枇杷树已不是当年的威武

强壮。它正徐徐老去,不再青葱茂密,结出的果子一年不如一年,也无法带给我当初的欢喜,

我也再没上过树。

后来的后来,我一天天地长大,我家也从高的平地上搬下来住进了新房子,从前的泥砖

瓦房只剩下一堆黄泥土。爷爷不在了,那些带给我欢乐陪伴我成长的树也不在了,所有的所

有都只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18.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填空。(3分)

19.文章

(1)(2分)写出石榴树被砍掉枝干后只留下树墩的孤零零的情景(1分),表现了作者的失

落心情(1分)

。(或“落寞”既指石榴树被砍掉后的孤单(1分),也指作者的心情很失落(1

分),一语双关,含义丰富。)

(2)(2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枇杷花娇小、不张扬的特点(1

分),表达了作者对枇杷花的喜爱之情(1分)。(写出一点得1分)

21.(3分)包含了对那些树的的喜爱之情(1分),对那些树消失的留恋、惋惜之情(1分),

对故乡(1分)、对童年(1分)的怀念之情。(一点1分)

储蓄罐

邵雪娟

周末晚,正在写报告的伟伟突然接到爹的电话。

“小伟,明天回来不?!”

“爹,明天啥日子?”

“没啥。你忙,你忙。”

伟伟再想问,爹那边已经挂断了电话。他急忙回拨,但电话那头始终没人接听。伟伟不

禁担心起来。

伟伟边写报告边嘀咕,爹那里不知怎么啦。一旁辅导女儿做功课的妻子说,你爹叫你回

去就回去吧,你也好久没回去了。

写着报告,伟伟眼前总是浮现着父亲操劳的身影。他仿佛看见爹正佝腰驼背,把一袋袋

麦子扛回家……

储蓄罐内一声清脆的震惊了伟伟。伟伟不解问,爹,你在这是干啥?

爹戴着老花镜很兴奋地指储蓄罐肚子日期,乐滋滋地说,你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下页

篇三:父母恩情似海

父母恩情似海,怎能遗忘在流年

父母的爱,情深似海。岁月流逝,用自己实际行动回报父母。——随笔

文/淡了红颜

小鸟长大,要离巢,孩子长大,终要离开家,离开父母温暖的襁褓庇护。父母亲含辛茹苦,抚养每个子女健康成长,累弯腰,黑发变银丝。我们幼时用稚嫩小手抚摸过的脸颊,现在也布满层层梯田。被我们用小手拽住把玩的乌黑头发,也被风霜粘染上银灰色,在阳光照耀下闪着银光。岁月,冲洗不走的沧桑轮廓,鉴证了饱经风霜,日晒雨淋而逐渐苍老的容颜,记忆中是那么和蔼可亲,久久回荡在心间。

父母,对每个儿女的的付出爱伟大而无私。小时候,嗷嗷待哺,是父母亲利用农活“空闲”;时给予哺育.那时候,我们没人能分清正常三餐的用餐时间。早上起床,总看不见父母亲的身影在身边,只有饭菜焖热在锅里,静静等待我们兄妹几人。中午饥饿难耐,就用铁丝钩,把父亲用来装花生的蛇皮袋戳一个小洞。把小小的,脏脏的手指伸进蛇皮袋,一颗颗的往外面抠出来解馋。吊在屋梁的花生种,吃起来好香!那时候的晚饭,我们经常在睡梦中被母亲叫醒吃饭。小脑袋仰望天空,只看见星光闪烁不停,就连皎洁的月光洒在尘世,都那么朦朦胧胧的,那时可能连皎洁的月亮也快要休息了。迷糊中醒来迷糊中吃饭最后又迷糊中睡觉,也不知道饭菜吃下肚是何滋味。

整个人呆呆的,傻傻的,跟随在父母亲身后旋转,碌碌无为的跨过成长岁月之河。年幼时,总是不喜欢吃“晚饭,”常迷惘地问母亲:“为何我们家晚上总是有星星的时候才吃晚饭?可不可以不吃饭?”母亲斩钉截铁回答:“不行!人活在世上,就是穿衣,吃饭,生存。等你长大了就要为了生存而奋斗,努力工作才有饭吃!”也不知道是为了要为以后的生存,而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还是为了摆脱日出而作,披星戴月而息的农门生活。父母亲的朴实言行,淳淳教诲,让我们心底萌芽要为今后的生存,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意识。

我们慢慢长大,时光在悄悄流逝。我们未曾发现父母亲的黑发,逐渐被岁月渲染成银色。直到有一天,母亲见“小棉袄”回家,高兴的放下手中的所有活什,陪我闲谈,询问我在外生活的如何,有无需要帮助的尽管开口。父母亲蹒跚的身体,倾斜在我眼前,为我们准备启程的行囊之时,我发现他们头上闪耀着一根根银色的光芒。那一刻,我心中酸酸的难受。父母亲一直在为我们付出,一直为我们操心······

我感激父母亲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感动予父母亲对我们付出的无私的爱。如今我们都已经长大成人,各自有了工作,有了家庭。他们仍然不时地操心劳神,

不停地对儿女付出全部的爱,却被我们忽略了的至亲的亲情。母亲常说的那句话:“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只有蹒跚学步的年龄。须得提醒点拔,心中须得时时警钟长鸣,才不至于走错路。”这句话,时刻铭记在我心里。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这句话,我深深的领悟并有亲身体会,那就是愧对父母的恩情如山。有次父母到千里之外的哥哥家去,看望哥哥过的好不好,顺便“考察”他们生活是否过的美满。满眼泪光送站,依依不舍之情满载。父母在哥哥家“考察”期间,我常鉴于记忆好忘性太的毛病,一个问候电话也没打过。直到父母回家乡,才感觉少做了一件重要的事!

每次回乡探望二老,都会如“鬼子”进村庄,席卷一大包父母的爱心粮食回城。每人都肩扛“战利品”却怨声载道。我们都不忍心,掠夺父母用辛勤汗水灌溉的劳动成果。每次回乡小住,都被父母亲的唠叨“折磨”耳根不得清净。每次,都对父母亲的叮嘱“厌倦,”嫌他们啰唆的话语,总在耳边环绕。其实,那不是“厌倦,”我只是想对她说:“妈妈,我已经是成年人了,我已经有自己的思维能力了,无须你再费心了······”

柔柔的灯光下,映照着布满岁月沧桑的脸像一轮祥和宁静的弯月,静静的照着我前行之途。父亲常说的一句话:“人穷志不穷,凡事有底限,做任何事情不能愧对自己的良心良知。"不善言辞表达词措,则是我们在人生路上随时谨记的信念。父亲的话,也是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为人处事学习的楷模。

我们一天一天在长大,父母亲一天一天在变老。当我们为人父母时,父母亲的面颊,却已经布满岁月流淌过的印痕。当我们的黑发变为变为白发时,父母亲早已白发鬓鬓。当我们遇到心烦意乱的时候,仍然会找父母亲倾诉。毕竟,父母是最了解自己儿女的心结。

如今,父母已进花甲之年。我们只在一味的接受父母的无私付出,未曾给予父母回报。父母虽然竭力说自己身强力壮,不用记挂家里大小事情。其实,哪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常回家看看呢?

春节将近,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女们,也应该常回家看看了,哪怕在饭桌上给父亲敬杯酒,哪怕回家帮母亲刷刷筷子洗洗碗,也是孝心一片。春节,是一家人团圆佳节,应该早点回家团员。除夕之夜,别总是让父母牵挂。餐桌上,别总让父母遥首期盼千里之外的你,正在回家途中,拥挤的人海中正往家

赶······

篇四:关于爸爸的作文:蓝天的恩情

关于爸爸的作文:蓝天的恩情

父亲很早就去逝了。自从我的文章开始被报刊接受时起,我每年都想写一写纪念他的文章,可一直没有写出来。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对父亲太缺乏感情了。

今天,我终于坐了下来,将遥远而又贴近的父亲的身影定格在时光的荧幕上,仔仔细细地筛选记忆中的碎片,我发现,正如所有父亲都护爱他的儿女一样,我的父亲也护爱着他的每一个儿女,只是,他的爱不像土地对庄稼的爱那样直观,而更像蓝天对万物的爱,是那样伟大而又难以触摸,甚至还有一些隔膜。

父亲给我的

这句话有时也管点用,居然止住了父亲的手。不过,当我犯了错误时,他照打不误,而且不由分说,打完了一走了之,不管我如何哭、如何痛,如何在心里恨他、骂他。

所以,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不仅严厉地管着我,而且对我特别狠毒。

但父亲也给我的童年留下了许多“闪光点”。

由于孩子多,属缺粮户,家里经常喝哗哗响的稀粥。有一年,身体瘦弱的父亲终于决定到江西去搞“副业”,拉着板车,跟几个同伙上路了。可不到一年,父亲又两手空空地回来了,车子没有了,人也瘦了许多,不仅没挣回一分钱,还少做了一年的工分。父亲面对着母亲哭了一场,哭得像猫叫一样令人揪心。为了弥补这一年造成的损失,父亲白天干完活,晚上就抱着铺盖到没人去的阴森森的野山沟里为生产队的树林守夜,时常带回来一些又甜又酸的小野果,和蘑菇,往桌了上一丢。

早上一起床,父亲常年不断的“功课”就是到河边挑水,直到水缸暴满。这样,一家人一天的用水问题就解决了。为了赶上早工,父亲挑得很快,很急。但不管刮风下雨下雪,他从不耽误,甚至连生病了都照挑不误,挑满了再上床休息。

父亲还包了一家人的碾米工作。只要母亲说声“没米了”,次日一大早,父亲就挑着两箩筐稻谷,到四五里外的集镇上打米。等他赶回来,已经日出三竿了。这时,父亲空着肚子挑着担子,晃悠悠地小跑着,总是累得气喘吁吁的,接着又匆匆吃完已冰凉的早饭,赶去上工。

父亲可以包吃水,包碾米,但惟一不能包的是“花钱”。这是他最头疼的事。母亲一嘀咕:要打盐了、要灌煤油了、孩子要交学费了??父亲就皱起了眉头,到处想办法。父亲能想的办法就是到生产队会计那里去借。因为他实在没有办法生出钱来。

我想,父亲的坏脾气,很有可能就是让“钱”逼出来的。

最令父亲耻辱——也令我感到没脸见人的一件事,我一直搁在心中,没对任何人讲过。那就是某年某月某日,父亲为了家里急需的钱,竟和大哥一起趁夜深人静偷生产队的石头卖,不想被守夜的人抓个正着。由于出身好,够不上“坏分子”资格,但父亲却被迫印了5000份《悔过书》,上面写着自己的姓名地址,以及犯错误的经过,亲自到全县各地乡村去张贴。自此以后,父亲不仅在生产队的欠款单上又落下了自己的名字,而且很久很久抬不起头来。我看见他更瘦了,脾气更坏了。我吓得天天绕开他走路,连吃饭都不敢在他眼前。

父亲终于有了高高兴兴的时候,那是我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县重点高中的日子。人们都来恭喜父亲,夸我是大学生的坯子,值得重点培养。父亲一高兴,送我一个日记本,日记本的扉页上写着个“奖”字,那是他在地区开劳动模范

大会时得到的奖品。在我的记忆中,那是父亲首次喊我的名字,并且是欢欢喜

喜地喊。我像接受一个不认识的人赠来的礼品一样,低下头,说了声“谢谢”。

父亲到银行贷了款,为我筹集学费,还让母亲给我做了一套中山服。开学那天,他陪着我坐在拖拉机上,一路颠簸地往县中学开去。

但这种相对融洽的气氛很快就过去了。高二时,因为痛感双眼近视,加上学习成绩不理想,我接受了一个教师的劝告:趁现在村中学缺少教师,退学补进去,再复习转正,不就等于上了大学吗?我兴冲冲赶回家,把这个好主意向母亲说了,却不敢告诉父亲。等父亲知道了这个消息,又是不由分说,摸出一根扁担就朝我奔来,我很久没经历过这种恐怖了,腿肚子一颤,拔腿就跑,但还是被赶上来了。紧接着肩膀上就挨了两下子,痛得我当场摔倒。要不是及时赶来的母亲抱住了他,还不知道会打成什么样子呢。

我恨死了独断专断的父亲。父亲要亲自送我去学校,被我断然拒绝了,结果是母亲送我去的。

我被赶回学校后,再不敢提退学的事了,也不愿经常回家。尽管我用了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结果还是没能走进大学的门槛。而这时,村中学里的民办教师早已招满了。

父亲后悔极了!他悔恨当初干涉我退学。他的悔恨,表现在他对我的态度上——他看我的眼光不再凶狠,吃饭时还为我夹菜;更表现在他极力为我找工作的努力上。每天晚上,他都在和母亲嘀咕着找谁谁开后门的事,

后来,我多么想写一写我的父亲啊,可一直写不出来。

我经常想,我住了这么久的那几间房子,哪能一块土坯不是父亲亲手垒起来的?将我养大成人的大米和白菜,又有多少不是父亲亲手劳动所得?我的所有学费,又有哪一元不是父亲用血汗挣来的?可我为什么对他就产生不了一丝亲近感?是父亲的错吗?他尽了那么大的责任供养我和他的其他儿女,让我们长大、让我们读书,并且为我的工作而操心,他并没有对不起我的地方。

是我的错吗?我仅仅是缺少这种对父亲的亲附力而已。

可我为什么只亲近我的母亲而不能亲近父亲呢?而我那几位哥哥和弟弟,也有着与我一样的感受。

渐渐地,我明白了,母亲对儿女的爱,就像土地对庄稼的爱,土地母亲紧密地抚摸着她的儿女,给它们甜蜜的奶汁和营养,亲手将儿女养大成人,所以,庄稼们才那么热烈地赞美着土地母亲的美德和奉献。而父亲对儿女的爱,就像蓝天对大地的爱,他所能做而必须做的就是撑起这片高高的蓝天,为了大地上那些生灵万物的成长。当它们寒冷时,天空就吹来一阵春风送来温暖;当它们酷热时,天空就飘起一块白云遮住太阳;当它们干涸时,天空就下起一场透雨湿润土地??这就是蓝天对大地的恩情,是那样伟大和无私,那样充满了雄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管有时它也打雷闪电地发怒,也把雨露变成冰雹落了下来,从而伤害过幼小的植物,但这不足以冲淡它的伟大和无私。而这些恩泽,大地上的万物却从来没有体会到,甚至对它们曾经遭受过冰雹的打击而怨恨蓝天。它们只对土地表示感谢。

父亲对我和其他儿女的恩情,正像蓝天对大地的恩情一样,实实在在而又难以亲近。这大概是由于我自觉不自觉地受制于父亲的弱点和他曾经对我的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吧。

现在,我也做了父亲,我也像当年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了一家人的生活而奔劳着,无暇与儿子在一起,陪他逛公园和做游戏。当我看到三岁的儿子只与他的母亲亲吻拥抱而拒绝我的双手时,我就想:儿子,也许做父亲的注定永远得到这样的回报。

父亲节又来临了,我终于坐在电脑桌旁,慢慢打出这些文字。我的眼眶不断地湿润着,是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