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自己怎么创作短篇小说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06:55:22 体裁作文
自己怎么创作短篇小说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自己怎么创作短篇小说作文

自己怎么创作短篇小说

自己怎么创作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创作漫笔

  短篇小说是最流行的小说品种。它篇幅短小,情节精练,人物集中,往往截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片段或侧面,围绕一组矛盾,一两个主要人物展开故事,集中地突出人物性格和鲜明地表达主题,具有“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的艺术力量。我国历史上的短篇小说十分发达和丰富。宋代李氏的《太平广记》、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冯梦龙的《三言两拍》,现代鲁迅的《呐喊》和《仿徨》,都是优秀的短篇小说。俄国的契柯夫,法国的莫泊桑等,都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

  短篇小说的基本特征

 

  对于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这样回答:短篇小说篇幅短,人物少,情节单,要以有限的形象画面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揭示生活的本质意义。也就是说,作者在结构短篇小说时,首先要把握住“短”字。无论对人物的设置,还是对故事情节的处理,都要从“短”字出发,做到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以轻举重。

  这是因为。短篇小说不能象长篇小说那样,把许多事情正面铺展开来,去写一幅雄伟、复杂的历史画卷;短篇小说也不能象中篇小说那样,去记录生活长河中的一个段落。而短篇小说必须从生活中截取一些富有特征性的横断面,或是生活长河中的一朵小浪花,“小镜头”,经过作者精心的剪裁,把不必要的人物和情节删去,把能放在暗场处理的人物决不能放在正面去描写。努力做到结构清晰、合理、完整、严谨。

  以上说的是以篇幅长短外部表象所确立的短篇小说的特征。那么,短篇小说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

  一、在立意上,要以小见大。

  短篇小说的立意,往往是以小见大,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这是短篇小说的本质特征之一。我们知道,尽管短篇小说选取了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一个侧面、一个闪光点,使读者看到了生活中的五光十色,感受到了时代变幻的折光,这就是以小见大的立意所在。

  鲁迅的《一件小事》,只切取了一个场景,便通过淋漓尽致地描写人力车夫全力救护跌倒的老女人,表现了正在成长壮大的中国工人的优秀品质。都德的《最后一课》,则通过一堂法文课,就把法国沦陷区人民强烈、深沉的亡国之痛、爱国之情表现得非常生动饱满。

  可见,立意关键在于揭示出了生活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以小见大的作用。

  二、在结构上,要以轻举重

  短篇小说的结构安排,要求情节比较简单,人物设置要少,不能过分的铺垫、渲染和交待背景,不然就会形成短篇小说长篇化了。因此,短篇小说一般都采取单线发展的结构,以达到线单意不薄,以轻举重的目的。

  如鲁迅的《故乡》《祝福》等短篇小说,线索单一,故事情节跟随主人公的性格发展向前推进。从一开始,就把读者引入艺术境界。接着,又将读者紧紧引向矛盾的焦点(高潮),使小说更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当然,短篇小说也可以写成两条线索。但在写作时,一定要使两条线索一明一暗,虚实结合,最后使两条线索交融在一起。这样的结构,既节省笔墨,又能一箭双雕地刻画人物。如果两条线索平行发展,都从正面描绘,就必然要拖长篇幅,使得结构松散。那种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做法,不仅线索繁杂,而且矛盾纷繁,使人看不出他们之间的必然联系,因而以松散拖沓而导致失败。

  三、在手法上,要以少胜多

  短篇小说又一特征是:要提高节省的笔墨去开拓深而广的思想内涵,以起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作用。

  短篇小说的结构手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1、横切的手法

  横切就是切取一个生活横断面,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集中情节,集中场景,集中刻画人物,精雕细刻,突出主题。在运用横切的手法时,作者不仅要善于从社会矛盾焦点上切取生活断面,而且要努力经营,精雕细镂,把生活断面所包含的矛盾冲突充分利用起来,把艺术必须力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构成足以揭示作品主题和人物性格的情节、画面,这是横切的重要功夫。

  2、直缀的手法

  运用直缀的手法,可以较完整地展示生活的一个阶段,其容量较横切大一些,但篇幅较横切手法要长一些。这就要求作者严格控制展开面,不要大铺大展而要用浓缩的手法,去描绘、勾勒,粗线条的表现人物的生活和思想。

  3、含蓄的手法

  含蓄的手法是任何文学作品运用的一种文学手法。而运用短篇小说中,就可以省去大段的描写,抒情和议论,这种手法可以选取一些妙不可言的情节和思想,让人去思考,去想象,以引起读者的再创作,并用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来补充和丰富原作。因此,含蓄的手法既能节省篇幅,又能表现深刻地生活内容,这是短篇小说中经常运用的行之有效的手法。运用得好,就会使读者象喝了一杯清香的饮料似的,回味无穷。

  以上只是简述了短篇小说的一些基本特征,当然,短篇小说又可分为超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这些都是短篇小说的分支,其特点也从属短篇小说的特点。但表现更精粹,更单纯,更洗练一些。

  也就是说,不管超短篇也好,微型小说和小小说也好,起基本特征应具备如下几点,即:必须是高度的浓缩,富有戏剧性,完整地包括一篇普通短篇小说应有的特征,要做到立意清晰,结构严密,结尾新奇。正如有的作家所说的那样,写出好的短篇和小小说,还不只是文字上费心思,更重要的是还要在提炼上下功夫。

  对于此点,文学大师阿。托尔斯泰说:“小小说,这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高尔基也说过,学习写作应从短篇入手。西欧和国所有最“杰出的作家几乎都是这样做的。”

 

  学会观察生活

 

  小说创作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当自己写了一篇短篇小说投寄给编辑部时,往往在退稿信中有这么一句话:希望你认真的观察生活,从中筛选和提炼主题。

  初学写作者,接到信甚感茫然。心想,我就处在生活之中,尽是些熟人、熟事,还用得着认真观察吗?找篇小说看看吧,一看便进入到事件和场景中去了,觉得小说中的任务,事件真是太熟悉了,不就是自己身边常见的人和事吗?可是,遇到自己写起来为什么不行了呢?很多人便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不仅要问:这里面难道有什么奥秘吗?

  是的,这个奥秘不是别的,而正是编辑的退稿信所说的“观察生活”。

  观察生活这句话,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观察,顾名思义就是看看。这是指平常而言,而在文学上的“观察生活”,则具有特殊含义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文学的观察生活,要有一双特殊的眼睛。”这是因为文学性的观察生活,就要从生活中寻找和观察能够写入文学作品的人和事。换句话说,也就是对于那些最能体现社会生活本质,人生要谛的人和事给予特殊的感知、品味和体察。不然,你尽管自己的视力很好,但在文学的视力上很可能是个色盲、近视眼或者老花眼,这样的例子很多。不妨举一例:

  这老头大约五十多岁,不带帽子,头发剪得短短的,穿一身褪了色的蓝布服装,脚上穿一双淡黄色的解放鞋,小趾外侧有一小圆补丁,大小相差不多。一双紫色的长统袜子,两个袜统拥在脚踝骨上。他的脸色,黄中渗黑,乌黑的前额嘴角上都布满皱纹,似展开的扇子,向鬓边伸展。说话的时候,这些皱纹显得更深,靠得更近了。他的眼睛微黄,有神气,敏锐。浓浓的眉毛,眉心上有棵小黑痣。稀疏的几根硬胡须,象插在嘴唇和下巴上似的。一双又黑又粗的手,倒剪在背后......

  这段描写,可以说观察得细,写得也细,问题在于没有文学的“眼睛”去观察那些最能体现社会生活本质、人生要谛的人和事。结果,什么都写,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写,显得繁琐累赘,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的描写再细、再具体,也等于“画了全副的头发,使人看不清眉目,这是毫无意义的”一句话,这就是不会观察生活。

  那么,怎样才能去用文学的“眼睛”观察生活呢?这就需要具有文学性的观察习惯,也就是感受能力。

  我们知道,作者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并受到社会的影响。但也受到自然界的影响。要想写出反映这种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力的小说来,就必须养成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的习惯。比如,在观察生活时,只观察到一些人的表面特征和吃什么穿什么,或者只看到一些风物景致等,这些作为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文学技能是可以的,但它还不算文学,因为这些表象的本身不能够代表社会生活的本质。反之,只要观察到人于人之间的各种联系,并由这种联系所构成的矛盾,或者人与大自然斗争的矛盾,便进入了文学之门。

  比如,韦君宜同志的小说《龙》,就是通过作者观察到晋西北地区长期旱荒,人民渴望下雨的情景,而写下了这篇小说的开端:

  整两个月,天一直是亮青亮青的。连一丝云彩都没有,连纺车上掉下来的棉花毛那么大一点的云彩都没有。青的比村东的溪水更清,比老老山顶龙王庙前那年袅袅的青烟还更青得多呢?红太阳天天是山得特别早。而每天晚上,到最后一个顽皮孩子都困得想睡觉的时候,它还迟疑着不肯下山。老老村所有的山地、旱地、川地和水地,都分不出来了,最初所有的地都成了山地,后来,所有的地上的苗子都变成和山上的一样矮小,最后,莜麦和谷子就都长得和隔岸的狗尾巴草一样了。土地被长长的坼裂的缝划分成无数块,那些坼裂的缝是一天比一天更长,更深,以至有一个两岁的孩子失脚掉在坼裂里竟跌死了......

  作者把观察到的旱情,作为背景,形象地描画出来,来衬托出人们怎样求雨、怎样出寻找真龙。如无此段,那么情节的发生、发展便失去了依据。这,就是文学的观察。而观察,又是感受和思考的总和,没有思考能力的人,尽管对什么事都好奇,都敏感,也只能是:“死观察”和“滥观察”。

  那么,在观察中应注意什么呢?从一些作家的创作经验来看,需要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1、文学的观察,必须耳眼并用。

  这里关键的一点,是要作个有心人。要能透过人们的表象及言行,去看他们的潜意识,这就是文学的感受力。

  2、不要为写小说而观察,

  一个作者,应以正常人的身份去生活,去感受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不要先带着什么框子,去框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这样,就会失去正常人的身份,不仅观察不出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且还会出现两个不同的极端,将活的看成死的。

  3、观察时,要摆脱传统观念。

  在对人和事的观察中,不要被世俗和传统观念所左右。比如好与坏,美与丑,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去观察,去发现顺应时代的闪光点,从而挖掘出代表时代主潮的深刻的内涵来。

  总之,观察生活是搞好文学创作的基本功之一,每一个初学写作者,都要在这方面下一些功夫,以求尽快提高短篇小说创作的水平(东方鹰)




我的更多文章: (2015-02-14 19:24:46)(2015-02-14 19:16:15)(2015-02-14 19:05:14)(2015-02-14 18:41:30)(2015-02-14 18:33:52)(2015-02-14 18:32:10)(2015-02-14 18:29:58)(2015-02-14 18:24:20)(2015-02-14 18:22:48)(2015-02-14 17:49:04)

篇一:小说创作谈

小说创作谈

(作者:刘庆邦)

刘庆邦,著名作家,1951年12月生于河南省、沈丘县。当过农民、矿工和记者。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长篇小说《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等五部,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走窑汉》《梅妞放羊》《遍地白花》《响器》等二十余种。短篇小说《鞋》获1997至2000年度

由于这两种精神,我对短篇小说一直没有放弃。也许我这样是一种双向选择。首先我选择了短篇小说,我精心侍候她,经过长期磨合,达成了默契,所以短篇小说愿意我写她。或说经过长期的写作,达成了这样的一种关系。它是一种训练,一种磨炼。

下面我们进入正题,谈谈短篇小说的写法,或说取材。

取材很重要,只要取材对了,可以说短篇小说就成功了一半。我的取材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没有文章的地方作文章。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一个独立的领域。写短篇小说在现实中,只写一点点东西。这一点点东西,我称之为短篇小说种子。《北京文学》办了短篇小说公开赛,赛后要谈体会,我谈的就是短篇小说的种子。世间万物都有种子,一切都有。这个种子是世间万物生存不息传宗接代的东西,有了种子的传递世界才延续下去。和物质世界对应,我觉得短篇小说也有种子。有的把它称为一个眼睛,有的把它叫做支撑点,有的把它叫内核,有的把它叫黄金点。可能有七八种说法,但我喜欢种子这个词,一说就给人以饱满、圆润、美好的感觉。

有可能生长成一篇短篇小说的根本因素。这是我给种子下的定义。

我们从事创作会经常看一些短篇小说,看一些小说当然都是非常不错的,枝叶饱满。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非常脏污的东西,这些东西就缺少了短篇小说的因素。拿一个自然界的种子来比,我们在自然界里寻找种子是比较容易的。我们种黄瓜地,留种的瓜是要留个标签,表示这是不能摘的,这就比较容易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短篇小说的种子,我们有时苦苦追求,却难以找到。在没有进入创作以前,这是难度很大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沈从文的《丈夫》。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短篇。大概情节是写过去的一种生活,说他的妻子在农闲时到船上去做一些接客的生意,她不把这种事看成多么丑恶,到了此时,丈夫去看他的妻子,就带着一种欲望、想念,肯定要亲近一番,结果到了船上以后,他却在眼皮底下一次次被人夺走了妻子。丈夫就在前仓,前后听到两个当兵的、水保等和妻子交易,情绪弄得很低沉,妻子给他钱也不要,一个人伤心地捂着脸呜呜地哭起来,

己对这个小说也是满意的,一看就要看下去,不看完就有不舒服的感觉。我的小说每次不是发出去了就抛出去没有关系了,我常看,看得自己热泪盈眶。

我们听到短篇小说的很多做法和说法,我们听到有人说短篇小说是生命之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还是应该求,只有求,不断地求,才有可能遇到它。否则就往往就会失去这种遇的机会。因为我在报社工作,经常去矿上走,有很多人给我谈一些希奇古怪的事,我要说的,事情再多再古怪,如果没有短篇小说的种子,一切都是瞎搭。我有时跑一些地方,跑好多天,但没有短篇小说的种子和潜质,就没有写的必要。

这个短篇小说的种子可能是一个题目、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种思想、一种理念等,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有一个东西,一个故事,可能在我们脑子里存在若干年,觉得可能会写成一个短篇小说,迟迟不能动手写,可能就是没有找到种子所在。可能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了种子在哪里,就会感觉一下开朗,时候就到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文革期间,我们附近村有一个货郎,他还剩下一些东西没卖掉,家里实在穷极了,就把这些东西挑出外村卖掉了,生产队就开他的批判会,他就报复队长,把大粪用钉靶打到队长头上,七窍流血死了,社员发现追他,他跑到麦子地里,最后被社员乱棍打死了。这个不能忘怀的事使我觉得有短篇小说的种子在里面,但迟迟没写。想写成极左路线的东西,觉得这类东西太多,没有新意,就不想这么写。想把它写成复仇的小说,造成人性的震憾的效果,但此前我已写过一两篇复仇的小说了,自尊心不允许我再重复自我。那么这个故事还放着,有一回我读美国一个作家的小说前言,他提出一个人的群性的恶的观点,这个观点使我脑子一亮,使我想到好多事件都是群性的恶的参与所致,比如说外国的赛车,问观众为什么喜欢看赛车,就说想看翻车。我们每个人的人性里都有善有恶。我还想起我们老家三月三的庙会,在高竿上做动作,有些人就说那人为什么不掉下来。前不久媒体报道一个女子跳楼观者云集,最后没跳,众皆失望。这都反映了一种群体的恶。有的这种想法,我觉得这个小说可能推动,写作了。我就把这个故事重新虚构,让他们来劝导这个货郎,一步步地推动这个货郎来杀死这个队长,全村的人都很兴奋,象过节一样,满足了这种群体的恶的东西。文革中好多的群众性运动,都是群人的恶的结果。很多事都是群人的恶的推动所致。以前我写过个人的恶,这篇小说的名字叫《平地风雷》,当年收入了上海编的一本小说集,就是说这个小说反映了对现实的一种批判。这篇小说的生发,它的种子是一种理念。

我认为小说主要不是讲道理,是理感的。但小说是理性的结果,需要一种思想,表达思想之美,而不是道理本身。写的是思想的表情,而不是思想本身。一篇小说道理讲得再深刻,感情不饱满也不能感染人。最后建筑的是情感世界,是审美层面。

下页余下全文

篇二:写作复习材料

写作

戏剧

1.剧本: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也称戏剧文学。它直接规定了戏剧的主题、人物、情节、语言和结构,是戏剧艺术家们塑造舞台形象的依据。

2.戏剧是一种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综合运用文学、舞蹈、音乐、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反应社会生活的舞台艺术。

3.戏剧的特点:舞台性、综合性、集体性、表演性、时空限制性等。

4.戏剧的要素:演员(当众表演)、舞台、观众、剧本。

5.剧本是戏剧中文学要素的集中体现,是戏剧的基础,它直接规定戏剧的内容,对演员的表演和其他艺术手段的运用具有制约和限定作用。剧本已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特定的文学样式,具有戏剧蓝本和文学作品的双重意义和价值。

6.戏剧文学的种类

根据剧本容量的大小和结构的长短来划分:多幕剧、独幕剧

.以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来分: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

以戏剧冲突的性质和审美特征来分:

悲剧:“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激起恐惧、悲悯,产生悲壮感、崇高感。主人公一般是正面人物英雄人物。

喜剧:运用夸张、对比等艺术手法,在出乎意料的情节中,用诙谐、调侃、幽默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以鞭挞丑恶、讥讽落后的戏剧。主人公大多是丑恶、愚蠢的反面人物,或性格有缺陷的正面人物。艺术特征是“寓庄于谐”,引人发笑——审美评价、批判力量

正剧:介乎戏剧和悲剧之间,又称“悲喜剧”或“严肃剧”。扩大了表现生活的范围,增强了戏剧的现实性和群众性,表现手段更真实自然。正剧的类型:传奇剧、社会问题局、英雄正剧

以题材的时代为依据,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以地域特色为标准,分为越剧、川剧、京剧、粤剧等。

7.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8.戏剧的特征:情节的冲突性,戏剧离不开冲突。所谓戏剧冲突,是指最足以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特征、高度典型化了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贯穿于一部戏的始终,它是情节能够不断地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戏剧艺术的生命。戏剧正是通过它引来生活的激流,激起观众的感情波澜,产生动人的艺术力量。戏剧冲突是剧本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戏剧冲突的基本含义就是性格冲突。戏剧冲突的表现形态主要有三种:人与人的冲突;人物内心冲突;人物与环境的冲突;

人物语言的动作性,剧本中的语言是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段,语言描写分为:独白、旁白、对话,戏剧语言的特点:个性化、动作性、潜台词;

人物、时间、空间的高度集中性,每剧限于单一的故事情节,事件发生在一个地点并于一天内完成。

9.剧本的写作:

选取戏剧性的题材:选择剧本的题材要考虑题材的故事性,要求有比较集中、完整的故事,

有开头、有发展、有结局,中间要有跌宕,人物不一定过多,要有扣人心弦之处。

安排情节:剧本的情节是要以人物的性格冲突作为情节的基础的,以人物行动作为情节的内容。人与人的性格、人物自身内心冲突、必然引发人物一系列的外部动作和内心动作,只有这样的情节才是剧本写作所要求的。所以,剧本情节的设置一要注意情节是否动扣人心弦,二要注意情节的新奇、独特,要出人意料之外,避免雷同。剧本的情节还要注意强调悬念。“误会”和“巧合”是安排情节时常用的手法。情节中的“发现”和“陡转”又叫“激变”、“突变”。即指剧本中新的情况、新的人物关系,新的人物面貌的出现,引起情节的急剧变化。这种戏剧的情节是最具艺术魅力的。

组织冲突:这是剧本结构的特殊要求、开端:剧本的开头,是矛盾冲突发生的时刻,写作要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干净利落。这部分要把时间、地点、人物关系、特定环境作简要交代,还要求将上场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的轮廓勾画出来。至少给观众一个印象:在什么环境、什么时候、哪些人之间、一个怎样的冲突发生了。

发展:剧本中“承”的部分就是冲突高潮部分。一般占有的篇幅较大,只是人物逐步卷入冲突,冲突双方为实现各自的愿望,展开一系列紧张、尖锐、曲折的斗争,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一直把剧情推向高潮。这部分通常被成为“有戏看的地方”,要写的充足、饱满、曲折有致,切忌直露、平淡。

高潮:冲突的激化也就是高潮,在剧本中属“转”的部分。这是结构中最主要的环节,也是冲突的顶点,它是全剧各种冲突交织发展的结构,是危机的总爆发。当然一部剧本不一定只有一个高潮,在总高潮出现之前还可能有几个小高潮,总高潮之后也可以有一个反高潮。高潮一般在剧本的后部。

结局:冲突的结尾就是剧本的结尾。俗称“合”的部分,除了个别在高潮处结尾的剧本,一般都有这一部分。该部分切忌节外生枝,拖泥带水。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十分重视这一部分的写作,有的强调不想好结尾不动笔。有的说写戏要从结尾处写起。

塑造人物:要写好人物的行为动机;人物的行动目标要定准;要把握好人物的行动线;选用动作化、个性化的戏剧语言塑造戏剧形象

小说

1.小说的概念: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2.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3.小说的分类:微型小说,1000字左右;短篇小说,2万字以下;中篇小说,2万至10万字;长篇小说,10万字以上

4.小说的特征:小说最基本的层面就是“故事”——虚构性;人物形象是小说形象的核心;完整多变的情节铺叙和细致生动的细节描写

5.人物:人物,小说中所创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小说三要素中的

6.小说的写作:

人物塑造:塑造人物要注意真实性和典型性,要注意通过人物的遭遇和命运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人物性格典型化的方法:人物塑造的取样和原型的艺术改造,在矛盾冲突的焦点上塑造典型性格;三)刻画人物的方法:概括介绍、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

情节的基本要求:真实、典型;情节的主要因素:悬念、意外、巧合

小说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就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环境是铸就人物性格的外部条件;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和事件发生的场地,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微小说

1.含义:微型小说是指几十个字、几百个字到一千多字的小说。是用一个较短的艺术篇幅叙述一个单一而又完整的故事,并用一两个比较生动的细节来勾勒人物的性格特征。

2.特点(与短篇小说相比):情节处理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事件的形式数量上。一般说来,短篇小说具有两个以上的事件;微型小说只能是由一个具体事件构成。这是微型小说在情节上最基本的审美特征。

人物刻画的不同:短篇小说的人物不多,一般集中写一两个主要人物。同时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也不求面面俱到,重在表现人物身上特有的、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主要方面。但刻画主要方面并非忽略其他方面;微型小说写人,通常集中在一个人物上面,通常集中在人物性格、命运的某一点上。它通常不对人物作静止孤立的肖像描写,也不对人物的内心活动作具体细腻的描写,而是将人物的神态、心理隐含于对话、动作描写之中。

环境描写的不同:

短篇小说的环境虽然不及中、长篇那样广阔、充分,但比起微型小说来,要具体、细致,它能在有限的场景中,展开比较具体的描写;微型小说的环境描写要简明得多,它很少静止孤立地写,它的环境描写往往渗透在人物、情节的描写中。有时就根本看不出来。

语言表达的不同:微型小说是一种载体小内涵大的体裁形式。因其体裁小,就要简洁,要将一切可以简省的描写省去。因其内涵大,就要特别注意含蓄,要于“无字处”见出文字。这也是它区别于一般短篇小说的一个特点。

3.写作方法:巧合法、误会法、折射法、悬念法、夸张变形法、结尾陡转法

4.小小说的选材:

写现实生活,——摹写生活,刺恶扬善:校园生活(悬念法);家庭生活(悬念法);社会生活(夸张法);动物人生(寓言法)

写历史传奇,——“故”事新编,借古讽今:扩写;改写

写虚拟世界,——畅想未来,催人警醒:现实的延伸

学术论文

1.学术论文的概念:从文体角度来看,它是指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作比较系统专门的研究和探讨后,表达科研成果的议论文体。

2.学术论文的分类

按科学分类:自然科学论文、社会科学论文和思维科学论文三大类。

按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分类:创造性研究论文和整理性研究论文两大类。

按写作时间分类:

学术论文分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两大类。

按学位分类:学术论文按学位等级分为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三大类。

3.学生专业论文按写作主要分为:论证式论文、考证式论文、解析式论文、争论式论文、读后感式论文

4.学术论文的特点:科学性:主要是指:作者必须在理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创造性:主要是指: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

创造性的表现:填补空白的新发现、新发明、新理论;继承基础上发展完善创新;在众说纷纭中提出独立见解;推翻前人定论;对已有资料作出创造性综合要想论文具有创造性,要做到:①要问题进行长时间的、周密细致的分析研究,从中发现别人还没有发现到、涉及到、认识到的成分,言他人所未言;②在综合别人见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事实上,诸多新思想、新观念的提出,都必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有可能实现。

理论性:主要是指: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具有论证色彩,或具有论辩色彩。

5.学术论文选题的原则:开创性类型、延伸性类型、综合归纳性类型

需要性原则(价值性原则):选择科研课题必须着眼于社会实践和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考虑选题的实用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尽可能选那些价值较大的项目。

创新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选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要有利于挖掘写作者的业务潜力,发挥其创造精神。这方面我们要注意防止两种偏向:一种偏向是:急于求成,另一种偏向是:信心不足。其次,要有所创新。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灵魂

可行性原则:要根据已经具备的和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条件来选择与确定课题

这里的条件可以分为客观和主观两方面。

客观条件包括研究该课题所必需的文献资料、实验设备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程度等等;主观条件主要指研究者本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等。

可行性原则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选题要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对选题要有浓厚的兴趣选题要有足够的资料;难易、大小要适度

6.选题的实际操作:研究课题的选择要注意学科意义,一般来说,要使研究课题具有学科意义,至少有这样两类问题是不宜选取的:一是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问题。

二是缺乏理论色彩的常识问题;如何正确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题目?前人虽有研究,但结果尚不完满,前人对某一问题存在分歧。

7.学术资料的搜集及论点的确立:

搜集资料的意义

搜集资料的步骤:定向:

根据搜集资料尽可能全面、充分的原则,搜集资料的方向宜定得宽一些,既考虑纵的方向,也要考虑横的方向。从纵的方向定:尽可能多地阅读这位作家创作的小说,这位作家谈自己的小说的言论和文章,这位作家谈创作的理论,这位作家写小说的起因、轨迹、所接受的文学影响等的资料。从横的方向定:别人评论这位作家的小说的文章,别人评别的作家小说艺术的文章,这位作家除小说以外的别的作品,同类风格小说的比较,小说创作理论,文学评论方法。择式:调查:有些资料,是要通过调查才能搜集的。如方言又如前沿性的论题;观察:是人们对事物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是对研究对象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的一种方法;实验:是研究者利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积极的干预,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进行观察和研究。整理:思考性阅读资料:通过阅读,进一步熟悉资料.;分类组合资料卡片:

把内容相同、相关的卡片排在一起,形成若干小卡片群,写出其中的小论点、分论点、中心论点.;汰粗存精增补资料:按照真实、典型、新颖三项基本要求逐个审视手中的资料。

8.学术观点的确立和提炼:提炼论点的要求应有符合科学研究的工作步骤和程序。下面为一些错误做法:直接沿用他人的论点,先有观点后找材料,简单臆断,偏激片面,综合概括不

出与资料相洽的论点。

9.学术论文的构成:题目:一是揭示课题;二是揭示论点

作者姓名和单位: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治智樾危矗旱ジ鲎髡呗畚暮投嘧髡呗畚摹:笳甙词鹈承蛄形?/p>下页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