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传承国学薪火,弘扬华夏文明10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31 18:00:12 字数作文
传承国学薪火,弘扬华夏文明1000字作文字数作文

精选作文:传承国学薪火,弘扬华夏文明1000字作文

  或许我们可以遗忘历史的清响,或许我们可以抹去岁月的印痕,或许我们还可以丢失遥远的遐想,但是,那承载了我们祖先五千多年心血铸就的国学瑰宝,我们又怎敢忘却?是啊,我们不敢忘却,我们要用一生去铭记,那是属于我们的文明,那是我们的国学!

  从儒学经典到诸子百家,从《论语》到《春秋》,从孔子再到季羡林,这祖祖辈辈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星光璀璨的独特王国。在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论语》的意蕴深长;在这里,我们能领略唐代的盛世辉煌;在这里,我们可以遨游祖国的壮美江山。虽然我们的国学之路长路漫漫,但我们却选择义无反顾的去用一生来追寻他!因为,那是我们的国学!

  儿时论语在。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曰:“君子坦荡荡,(女齐)小人长戚戚。”“……”这些脍炙人口,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从小便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是中华文明的汇聚。他教会我如何成为一名君子,如何正身,如何做人。读他,修身养性;悟他,感触颇深。我们要传承他,因为,那是我们的国学!

  少时唐诗旁。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这朗朗的读书声,源于年少的记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唐诗便悄无声息的融入了我的生命里。我总喜欢捧一本唐诗诗集,走进瑰丽奇美的诗歌意境中,畅游一番。唐诗是潇洒的,他以一匹白马,一把利剑,遨游在这山水人间。我们应走进他,因为,那是我们的国学!

  此时宋词伴。

  最喜欢缱绻隽永的文字,最爱清新婉丽的语言,最想一本宋词在手于一个阳光微暖的午后,品一杯茶,听一曲宋词的几程浅吟。“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我读出了词人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读出了词人无法掩饰的欣喜,溢于言表;“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读出了词人的无比哀愁。宋词是缠绵的,她以一缕花香,一张红笺,漂泊在这繁华人世。我们要学会倾听她,因为,那是我们的国学!

  是他,鞭策着我们前进的脚步;是他,影响着我们深邃的思想。啊!那是国学,那是我们的国学!

  我们的国学源远流长,我们的文明熠熠发光。让我们膜拜儒家经典论语,让我们同沐唐风,共淋宋雨,让我们一起把我们的国学传承下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国学,将伴随着我们上下求索!

  淮夏之衣,烈山有鼎。国学漫漫,长乐未央。

    高一:袁晓月

杨颖观后感

观《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有感

杨颖

品中国风韵,做儒雅人。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经久不衰的瑰宝,诗性是一个民族的核心隐秘,它不仅体现了人类追求完美的一种本能,还包含了很多不可思议的力量。

对于诗词,我还是能够略知一二,我时常沉浸在性格多样的人物形象中,在我的脑海中时常浮现出一个幽思纯美的杜甫,一个举目悠远的陶渊明,一个豪气浪荡的李白,一个幽思纯美的杜甫,我以为自己对诗人,对诗词的了解很深但当我看过这个节目以后我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而已,在此次的诵读经典中,在我们家也掀起了一股国学热的风潮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看到生僻的字就会用心积累,用笔记录,我们家还养成了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读书的好习惯,这些都源于本次节目的开播,唤起了我们对文化的热爱,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名师对对碰和我爱记诗词环节,这些环节不但很有意思而且可以让观众在娱乐之余可以领略中国经典的魅力,参赛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扎实的普通话基础和临危不惧的能力着实让我大开眼界。

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应该更好的传承国学薪火,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值得用人的一生去探索去研究。我相信在传统文

化的滋润下我们的智慧树是可以慢慢成长的。中华文化是无数先辈用生命去谱写的篇章,是无数先辈智慧的结晶,是光辉永照的精彩。在传统文化的洗礼和滋长下我们可以走的更远,知道的更多。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重要的是应该拥有精神的支柱,如果没有了它就好像是一盘散沙生命没有了凝聚力,国学是中国的国粹,它承载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而作为00后的我们对于中国的文学知道的越来越少而更多的关注于微博,QQ...... 对于书籍的阅读早已淡忘,但是我们应该牢记我们是龙的传人应该学好中国文化,纵使当今社会迷雾重重但是我们应该努力拨开云雾,努力让书籍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不能够迷失自己,让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融入在我们的心中。

学习中华悠久的文化有利于我们曾长见识,提高修养,在诗中领略风采,领略诗人的情怀,还有大自然赋予他们的美好,学好中华文化需要长时间的努力,这就要求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在日常生活中用心积累,为努力建设中国打下良好的基础,让书香的韵味永远陪伴着我们,让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宋百惠《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接续国学薪火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然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一个国家的振兴,必须以国民素质的提高为前提。

也正因为此,我县正在进行区域性国学教育。让国学进教材,让国学进课堂,让孩子从小获得传统文化的滋养,为他们的人生奠定最基础的文化根基。所以我校已将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五下午

四年级六班 宋百惠

海胜小学2015年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主持词

海胜小学2015年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主持词

开幕词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海胜小学2015年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一

段时间的紧张筹备,今天终于拉开了帷幕。

女:在这里我们希望每个参赛班级都能赛出水平,赛出成绩,也预祝本次比赛取得圆满成功。

男: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女: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美文,是文化艺苑经久不衰的瑰宝。

男:中华经典犹如一座座取之不尽的宝藏,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

女:诵读经典,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领悟人生的真谛, 男:国学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

女:国学经典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久远。

男:诵读国学经典,让优秀的华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

女:诵读国学经典,让灿烂的民族文化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诵读国学经典,彰显华夏文明,

女:弘扬民族气概,展示自我风采。

合:让我们寻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吟诵圣人的篇章。.

男:海胜小学2015年“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现在开始。本次比赛将评出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三名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女:首先,请允许我先来介绍本次比赛的评委:

男:有请评委入座。

女:

男:在这悠悠的岁月中,唐诗宋词给人展示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文明。

女:在这悠悠的岁月中,唐诗宋词向我们讲述一个伟大民族的进程。

男:我们今天重读唐诗宋词,让我们来感悟这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与内涵吧! 女:有请一(1)班同学准备。

男:有请一(1)班上台,三年级准备。请同学们欢迎!

男: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诵读经典.

女: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经典诗文.

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女:说明人之善良是人的本性。

男:美丑善恶是人在后天形成的。

女:古人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男:"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知道该如何认真学习.

女:"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男:下面请欣赏三年级的同学诵读蒙学经典--《三字经》.

女:有请三年级上台,一(2)班准备。请同学们欢迎!

男:风——你是春的使者

女:雨——你是春的信徒

男:一年之际在于春

女:一日之际在于晨

男:让我们在一(2)班的《春晓》中体会那份春意

女:江南水乡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江南夏秋好采莲,莲叶团团圆又圆,看鱼儿嬉戏莲叶间.请欣赏一(2)班古诗朗诵

男:有请一(2)班上台,六年级准备。请同学们欢迎!

男:黑发不知勤学早。

女:转眼便是白头翁。

男:少壮不努力。

女:老大徒伤悲。

男:这都是教育我们要努力学习的名言警句。

女:如囊萤,如映雪,如负薪,如挂角。

男:这就是《三字经》中古人刻苦读书的典范。

女:让我们牢记这些名言警句。

合: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男:那么就让我们在六年级韵律操《三字经》中去寻找这完美的答案吧! 女:有请六年级上台,二(2)准备。请同学们欢迎!

男:历代先贤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华美的篇章,

女:更是深邃的思想,博大的精神.

男:让我们在诵读中,见贤思齐,养浩然正气.

女:请听二(2)班古诗朗诵

女:有请二(2)上台,二(1)班准备。请同学们欢迎!

男:父母呼,勿应缓,父母命,行勿懒。

女: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男: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女:晋朝的王祥的孝心感天,自然界中万物甘愿为其去命。

男:东汉董永孝心感天,才留下《天仙配》这一美丽传说。

女:《弟子规》中给我们指明了孝敬父母的标准。

合:让我们承《弟子规》之训教,做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男:请听二(1)班诵读的《弟子规》。

女:有请二(1)上台,四(1)班准备。请同学们欢迎!

男:百善孝为先。

女:做人诚为本。

男: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标准。

女: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男:今有道德楷模谢延信,大爱无疆。

女:古有孝父典范香九龄,能温席。

男:诚实是一轮朗耀的明月。

女:守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

男:让古今道德模范在这里升华。

女:让诚实守信在这里闪耀光芒。

合:让我们来倾听四一班唱诵《增广贤文》一个个感人故事吧!

男:四(1)班上台吟唱《增广贤文》。

女:有情四(1)班上台,四(2)班准备。请同学们欢迎!

男: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的根

女:国学经典是炎黄子孙的魂..

男:悠悠中华,浩浩文化;

女:灿烂文明,光照千秋!

合:千古华章,字字珠玑,篇篇锦绣,滋养着中华儿女!

男:今天,我们从中国浩瀚的国学海洋中,撷取了几朵浪花,

女:用我们的心灵和声音,去复原当年浪花飞溅时的优美与洒脱,壮怀与激昂. 男:请欣赏四(2)班古诗诵读.

女:有情四(2)班上台,五年级准备。请同学们欢迎!

男:沐浴经典,对接伟大心灵。

女:诵读经典,沉浸在圣贤理性的光辉之中。

男:让我们在经典中寻求这天地灵气。

女:让我们在经典中感受这万物之精华。

男:让我们在经典中寻求道德之楷模。

女:让我们在经典中陶冶道德之情操

男:请欣赏五年级古诗韵律操。.

女:请同学们欢迎!

各位老师、同学们,经过评委老师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各位选手的成绩已经排定,请李校长为我们揭晓获奖名单并颁奖。

闭幕词

(男)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

(女)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

(男)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女) 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 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

(女)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

(男)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女)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合)海胜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到此结束。

(男)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女)谢谢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

国学文化节征文比赛.

读经典国学,促师生人格的培养

初一156班 刘航家长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为国学,中国文化海纳百川而成经典。《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菜根潭》??这些都是国学,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国学是要读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一、读经典,得收获。品读人生、沉积精魂、修身养性、领悟生命的意义。

国学是先人用尽一生而总结的道理,那是对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那些都是中国的骄傲,那些沉积着一个伟大的名族不变的精魂;国学把孩子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使孩子们修身养性,教会孩子们如何做真人,教会孩子们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国学使孩子们从圣人和智者的叮咛中品位人生的真谛,从一件小事,从一句话,从一个动作,从一个事物中,孩子们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国学经典总是引领孩子们不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端正青少年正确的人生态度;国学,需要孩子们用一辈子去体会,而国学中的精华,一生也学不完。

1、《论语》使孩子们修身养性,德行人生。《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张“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会孩子们如何做仁人。《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样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怎样才是真正地对人有“仁爱”之心,怎样才能过上孩子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2、“《菜根谭》囊括了5000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这是世人对它的评价。“云中世界,静里乾坤;冷静观人,理智处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人生就是这样,要能够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寻到快乐的因子,要能够在荣誉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菜根谭》,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无穷趣味。我觉得《菜根谭》它真的看懂了这复杂的社会,教会了我怎样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3、《道德经》是我体会最深的,它总能用一句短小而精辟的话把孩子们领到另一种美妙的境界,那里都是真善美。这就是国学的力量,在国学中一旦看懂人生,便会使生活升华到另一个水平线——不计较得失,无论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看待,以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看轻人生的权势名利,看穿世间的繁华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谛,超然物外,你就会别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这句话,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这句话也是老子一生的坚守。权势名利都看轻了,世间就安静了。

品读国学,就是在品读人生。

懂得国学,你就懂得了人生!这是我和孩子们诵读国学的真实体会。

二、读经典,得收获。提高素养、学习理念及处世的哲学。

1、要做好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学习,应该海纳百川,应该博而精。新时代的知识技能固然要学。而我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更应该是学习的宝库,知识的海洋。《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国学经典里的知识也一样,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味。

2、在对学生的观念上,《论语》里说:“因材施教。”真是经久不衰的真理。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例如,个别初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厌学等等,成绩不理想。我们就不能像以前一样,要求他们必须死记硬背文化知识。而是建议一个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孩子朝体育方面去发展,一个爱绘画并且很有天赋的孩子朝美术方面去发展、、、、、、使她们找到自己的特长,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3、在为人处世上,我也从国学经典中学到不少。曾学到过孟子的这样一句话:“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在当今社会,更应该以此做为自身的行事标准。人可以穷,但是要有骨气,要有奋斗的决心,现在这个时代,只要勤劳,就能创造财富。做为一个平常家的孩子,我从小就是吃苦长大的。但是我却很感激少年时的贫穷,它就是一笔财富。它让我知道一切都来得不容易,更懂得珍惜。它让我早早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从而成为一个好的孩子。它更让我从小就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财富。让我成为一个正直,勤劳的人。现代社会机遇很多,造就了很多骤富的人,但是,由于来得太容易,所以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塌实。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才过上好日子没几年,不能满足。我想不只是那些富二代,处在这个太平盛世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来要求自己。

三、读经典,得收获。培养孝悌意识、做人品性、良好习惯与价值观

对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人格养成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爱亲敬长的孝悌意识、养成诚实守信的做人品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的价值观念三个方面。

1、 国学可以培养孩子们爱亲敬长的孝悌意识。

孔子指出,孝敬父母的关键不是仅仅为他们提供物质上的满足,更应该从精神上敬重、爱戴父母。孝敬父母应体现在以下具体的行动中:

首先,要在行为上敬重父母,不能傲慢无礼。无论父母教责对错,做子女的都要敬听顺承,以示 1

对父母的恭敬心。《弟子规》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很多人因此误解儒家所谓的孝敬父母就是一味的顺从,听任父母的呼唤与责骂。失去起码的判断能力和处事立场。我却以为《弟子规》在此并不是要求做子女的做事一味顺从父母,不讲对错,不做争辩,成为一个听话听使唤的乖孩子,而是要求做子女的通过应、行、听、承来表现对父母的恭敬之心,表达对父母长辈的人格尊重。在其看来,不论父母对错,要求有无问题,作为子女首先在态度上、人格上要敬重长辈,而不是无礼的不尊重的抗争和辩驳。

其次,对亲人的过错要和颜悦色地劝谏,要真诚恻达,直到对方接纳为止。《弟子规》接着上文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作为子女在充分尊重父母的人格尊严的前提下,要明辨是非,不能因为对父母的敬重而忽视父母的过错,从而使父母走向更大的失误。如对父母的过错不加劝谏,则是陷父母于不义的做法。为人子女要真诚和悦地劝谏父母,使父母感觉到你对他的人格尊严是充分肯定的,你只是针对他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劝谏。这样即使父母不能接受也不会大发雷霆,相反更要真诚用心,以诚心感动亲人。

再次,真正的孝子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更要加强自我的人格修养,做一位身体健康,道德高尚的人。“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弟子规》使孝亲上升为主体自身的人格修养,这是很有意义的。在其看来,孝亲不仅是主体的行为表现,更是由这些行为显透的人格精神,一个人只要培养起这种敬爱亲长的高尚人格,则其无时不在关心着父母的生活起居,心理感受,则孝亲的行为亦无处不在。

最后,除了孝敬父母,还应兄弟友爱。《弟子规》提出了兄弟相处之道在于重义轻财,为人兄长要有长者风范,要友爱弟弟;而为人弟则更要懂得尊敬兄长,只有兄友弟恭,兄弟之间以友谊为重,看轻钱财,才能真正相处和睦,而兄弟相处和睦也是对父母孝顺的非常重要的表现。《弟子规》中具体列述了对待长者应有的各种礼仪,包括在长者面前的坐走言谈行止等要求。行为是人内心精神的体现,《弟子规》通过这些具体行为的规定告诉孩子们,作为晚辈,作为幼者更要对长者恭敬忠诚,要将这种恭敬忠诚之心体现在具体的实践中,日常行为中。

作为00后出生的一代,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呵护溺爱中长大,在重智力教育、忽视道德伦理教育中成人,孩子们只知道从父母那里索取,从不知付出,更不会从事具体生活劳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孝敬父母在孩子们眼里是感性而模糊的,更不要谈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为人子女了。所以,学习《弟子规》,不仅可以使孩子们知道孝悌之行为,更能培养孩子们的孝悌自觉意识,健全人格。

2、国学可以让孩子们养成诚实守信的做人品性。《弟子规》不仅提出人以信为本,要求言以信为先,实事求是,不要夸夸其谈,华而不实,而且还非常重视道德人格的建立,认为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应放在首位,指出人格之美胜于外在衣服饮食的华丽奢侈,胜于巧言令色的能言善辩。在人格培养中,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结识良知益友,善于听取他人的批评,勇于承认错误。《弟子规》突出了有心为非与无心为非的区别,特别关注人们行为的内在心理动机,强调从内在人格上改善人、提升人。这种直接心灵的教化,对诚信人格的养成意义重大。

2

3、国学可以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的价值观念。良好的日常习惯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提,是道德生成的基础,是形成健康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开端。熟读《弟子规》将其所要求的行为准则谨记心头,长期实践,形成良好习惯,塑成富有教养的行为品味,这是《弟子规》教育的意义所在。也是对刚上初中的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可见国学促进人格培养的意义之重大,同时体现着孩子们对国学学习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一定要从国学开始。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们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也为我的教育事业和孩子的学习添光加彩。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学习《国学》,不是我们这一代的事,也不是这几代的事,而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伟业,《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传承的基石。让我们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们心中最美好的诗篇,用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4年2月26日

3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