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面对青涩——读《十八岁出门远行》有感10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21 16:06:03 体裁作文
面对青涩——读《十八岁出门远行》有感1000字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面对青涩——读《十八岁出门远行》有感1000字作文

  青春当下,等待我们的是泱泱未卜的大世界。我们在一片混沌中喘息着,摸不到生命的脉络,旁人嘴里吐着迷惑人的话语像违法的黑厂房往洁净的空气中排放污浊。这条路,越往前走,越无知。莽撞,闯不出自己的小宇宙,只能沿着父辈为我们燃起的星星希望之火往前摸索。我想我陷入了一个困境,我需要灵魂上的支援。

  荒芜的心田被风吹着扬起烟煤,焦灼还在继续。直到那天,我翻开了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主人公拥有如此完美的十八岁——独自一人,徒步旅行。他和所有十八岁的少年一样懵然无知,他和所有十八岁的少年一样血气方刚,他和所有十八岁的少年一样涉世未深、无所畏惧。所以当他的肩头负上十八岁应负的红背包时,他并没有丝毫的紧张感,而是义无反顾地向前奔跑。

  在我看来,他的人生之旅,从十八岁启程,在十八岁里经受磨砺,最后于十八岁完成他的蜕变。

  启程,怀着满腔热血,他像一匹兴高采烈的小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他是一个毛头孩子正在告别童年。从清晨走进下午,他寻不到一家旅店。他固执地想,旅途中怎可缺了旅店,正如人生缺不了理想。刚踏足社会,这是他萌芽的理智,幼稚却不失道理。诚然,这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理想就像盖茨比的绿灯,我们总向它伸出手去,却只触到它的光。但人生的海洋上,理想是必不可少的帆。

  沿途,他成了一只船。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他颠簸着,心心念念的,依然是不见踪影的旅店。然而他以为自己找到了希望,他搭上了一辆车,即使它那么破,好像随时都会散架。但他不在乎。但轻信他人是要付出代价的,为着他的无知,他什么都没有了。其实我们都是这样的,嘴上口口声声说着有不变的信念可以为其赴汤蹈火,一旦遇上了可取代的物质,原本绷着的精神就被安逸拖垮了。这条路那么长,坚定信念没那么容易,贪图一时欢快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终点,他卧在泣血的残阳里,那么舒适,夜色从远处赶来,吞没了他。像参透了一般,原来一直要找的旅店,竟一直在这里。兜兜转转,命运那么荒唐,跟我们开一个又一个玩笑,遍体鳞伤过后,我们发现其实生活就是那么简单,但它被我们过得那么复杂。俯首抬眉间我们跨过了时光的裂缝,世界仍转动着,终于能跟上步伐。洗去青,直面责任。

  轻描淡写的却刻骨铭心。沙丘连绵着,掩埋他的原本在黄沙中鲜红刺目的背包,正如悠悠岁月洗濯他的青涩。十八岁需要旅行,十八岁需要被放逐。流浪着,淌过海水再裹上黄沙。

  是的,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高二:梁晓雨

冷酷的世界——读《十八岁出门远行》有感

冷酷的世界

——读《十八岁出门远行》有感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本书的标题吸引了,这本书难道是讲一个十八岁的青年旅行的奇闻异事吗?于是,我带着好奇心走进了书的世界......

主人公刚满十八岁,父亲让他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于是他到了山区公路上,走了好久却找不到旅馆,好不容易碰见车子,司机却市侩气十足,车子坐上了却在半路上抛锚,结果一群山民冲过来哄抢车上的苹果,他去阻拦却被打得遍体鳞伤,那个老乡司机不仅不帮助他,反而朝他哈哈大笑,还抢走了他的背包,坐着山民的拖拉机跑了,深夜,他孤单的蜷缩在破烂不堪的汽车里……

看完了这本书,我愤慨不已,怎么世界上会有这些不讲理的人?我为主人公的遭遇感到不幸,为他的正义感到欣慰。我为这个世界的黑暗、冷漠,感到失望、叹惜和惶恐。

但是,这一次糟糕的远行经历,对于成长中的主人公来讲,却未必是坏事情,一个个意外事件的发生,还有碰到的人那么虚伪、无知和暴力,这或许就是世界的一部分真相,是成长中的我们必须勇敢面对的“恶”。小说家余华用鲁迅式的黑色幽默,撕开世界表层的面纱,撕开一切虚伪、暴力、愚昧、黑暗,将它们赤裸裸的展示在阳光下。主人公用一颗赤子之心,用少年的单纯勇敢迎接了这一切磨难和考验。小说最后,

他的成长仪式已然完成。

这本小说后面的简评,让我彻然大悟,获益匪浅。成长,就是要不断的经历挫折和磨难,才能在陌生的社会上大展宏图。我们必须将挫折、困难一一击败,化作迈向成熟的垫脚石,我们才能进一步成长。

观《青涩记忆》有感

沉重的记忆

——观《青涩记忆》有感

怀着沉重的心情将这部影片看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这部影片的教育意义,看到电影中的

青少年因沉迷于网络而一步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而其中一个男孩子以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

来表示自己的悔恨,另外一个男孩子也因为过度沉浸于网络中的虚拟世界而患上了精神疾

病,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使我们对这些本应该有光明而美好的前途男孩

们而感到十分惋惜。

在惋惜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造成这场悲剧的原因,来以此为戒。在犯罪的男孩中,

有一个本来是一个学习成绩优越,各方面表现都非常突出的乖孩子,因为父母的矛盾而无法

接受,于是便从网络中寻求解脱;因为没有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感情,而找了一种错误的方式

来发泄;因为没有控制好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将带来的后果,从而误入歧途。

这场悲剧的发生,家长要负很重要的责任,他们应该为孩子着想,及时开导孩子,帮助他

尽早走出心理上的阴影。由于父母的疏忽,没有及时意识到孩子的变化,以致于孩子一步步

走上犯罪的道路。还有学校里的责任,我们看到班主任多次找了这四名同学谈话,劝他们不

要在沉迷于网络,也和家长取得了联系,可是悲剧仍然发生了,老师的处理方式是没有问题

的,但是缺少了对于法制方面的教育,以至于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甚至不明白自己所犯下的

罪行的严重性。

给我们留些深刻印象的还有唯利是图的网吧老板,他为了赚钱,违反了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网吧的规定,和检查人员玩起了“躲猫猫”的把戏,而间接地断送了几名未成年人的幸福生

活。

如果说家长能对孩子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教导,如果说学校能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道德观

念,法制方面的教育,并且和家长保持紧密的联系,保证在生活中,学习上,没有让孩子有

“钻空子”的机会,如果说社会各界都能遵守规定,并且能多多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我想

这些未成年人的生活一定是健康快乐的,青少年的犯罪事件也将会大大减少。

这件事的教训是沉重的,是深刻的,我们要正视造成悲剧的原因,积极改进,使悲剧不再

重演,使每个青少年都能在青春期留下美好的回忆。

让沉重的记忆给我们以警示,以助于我们在青春的岁月里留下美好的回忆。

读《边城》有感

把握自己的幸福

——读《边城》有感

幸福的生活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但是我们获得幸福有两种方法——靠自己的实力去追求幸福;等待幸福。幸福是要靠自己把把握的!但是它却又是如此的难把握!

看完了沈从文的《边城》,说不出的感觉,心里有点堵。庆幸自己生活在今天,一个可以不必再压抑情感、不再那么缓慢的时代。当然,也被文中秀美、恬静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所深深吸引,仿若自己也成为边城的一员,呼吸着那里纯净的空气。

我原以为幸福是很容易把握的,但是在看完《边城》后,看法改变了,我才发现把握幸福是如此的困难。

《边城》以清末时期的湘西茶峒地区为背景,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动人爱情故事。沈丛文的文字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

我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悟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属于东方的,而非人性的;

那位深爱着孙女、亦无法跨越历史和时代所赋予他的局限性。为了孙女的亲事,焦虑、自尊、自卑、掩饰、福?——

其实,

细腻的再现了一个少女春情朦胧的心里变化,由于从未有过母爱和做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独山崖上再也听不到天保和傩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涡中溺水身亡,傩送悲痛之际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遥远的“桃源”地方。在这令人心碎的时刻,爷爷在吃了掌水码头“一闷拳”的怨恨后,那个暴雨雷鸣的夜晚,碧溪岨的白塔终于倒塌,翠翠唯一的亲人,辛劳一生的老船夫在睡梦中带着忧虑和期待撒手西去。翠翠在杨马兵等人述说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那如歌的岁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人问一个从事多年的老擦鞋匠:“我们都觉着你很辛苦,你怎么还一直喜欢你的工作呢?何况,擦鞋这项工作也不是什么好工作?”老鞋匠回答说:“我擦完鞋后,看到每个人都能够穿着一双光鲜的鞋上路,这是多么让人自豪的一件事呀!既然我干了这行,那我就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最幸福的擦鞋匠!这就是一个老鞋匠的幸福感言。

幸福,幸福是在手指间轻轻的伸伸手就能够到,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台阶,无论是他下来,还是你上去,只要两个人的心在同一个高度和谐地振动,那就是幸福。幸福有时却让人遥不可及。有时它就像流星一闪而过,让你伸手去抓它的机会都没有。

把握身边的幸福,不要让它擦肩而过。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亲爱的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诗人曾说,“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这是扬子在《十八岁和其他》一文中的引述。扬子在感叹自己的孩子倏尔长大,可是我们又何尝不是呢?似在昨天,我们还在父母的膝下牙牙学语,娇憨玩耍,可是今天的我们已经独自一人踏上异乡求学之路。长大我们不再事事依赖父母,而是学着自己处理。可是面对这样长大的我们,你是否想过年轻不再的他们看着长大成人,飞向天际的我们会怅然若失?你是否回头看过父母霜染的双鬓和不再挺拔的身影?如今的你是否开始抱怨父母不理解你,因而想要进行平等的对话? 开始了解龙应台这位台湾女作家是因为一本《目送》,但是我还是认为,这本《亲爱的安德烈》更能引起我的共鸣。初次接触这本书是在离家返校的火车上,看着窗外那熟悉的景色一幕幕倒退,直至消失不见。我明白,在相隔一千八百多公里的异乡,故乡的雨雪阴晴再也与我无关。百无聊赖之际,翻开桌上的书,便无法自拔,直至全书读完才作罢。

从小有父母细心呵护的我们可能无法理解这本书中的安德烈——一个多年未与自己的母亲接触的年轻人。当母亲终于有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儿子,却发现他早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安安”,而是一个有着独立意识的成熟大学生。充斥在这对母子之间的是欲言又止的踌躇与相对无言的尴尬。怎样才能挽回一颗就渐行渐远的年轻的心,这是摆在母亲面前的难题。横亘在母子之间的是数十年的时光和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

乡的你,或许好久没有给家里打电话,你是否想过家里的父母对你满心的思念和担忧······你曾抱怨和父母之间没有共同话题。是啊,我们的父母不懂得时下最流行的网络语,不懂NBA的比赛与科比,更不懂得网络游戏lol······可是这便是没有话题,无法沟通的理由吗?自从我们外出求学,父母关注的地方又多了一个。妈妈每天守着电视看天气预报,一旦看到女儿所在的城市降温或有雨雪,便拿起电话告诉女儿要记得加衣服。我们或许埋怨母亲的唠唠叨叨,埋怨母亲做的饭菜,可是身处异地才知道当初的抱怨是幸福的矫情。身边来来往往的人,没人能包容你的小脾气,没人记得你吃饭不放香菜,没人提醒你及时加衣服防寒,没有人逼着你喝苦苦的感冒药······而这昔日的一切终要等到寒暑假回家才能再次感受到。父母如此包容关爱我们,我们又怎能和他们产生隔阂?

龙应台说,“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

我猜想要等足足二十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 ”年轻的我们总是向往大城市的繁华,一心想要向前飞,却忽略了充满温情的老房子早已饱经风霜,满是岁月的痕迹。你以为这栋房子是永远存在的,可是当你蓦然回首,他早已在尘世的喧嚣里消失殆尽。那时的你,呼喊,可是再也没有熟悉的声音萦于耳旁。

我们总不愿意跟父母交流,觉得父母的思想早已落伍,可是有些东西总是在时间的长河里历经验证却闪耀着灼灼光辉。“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我们的父母纵然不如作家龙应台能够说出如此逻辑和犀利的话,可是他们总是在告诉你要好好学······所有的唠叨与期许总是建立在希望你平安快乐的基础之上,这点毋庸置疑。可是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的不耐烦怕是让父母寒了心。“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爱,

所以正常的沟通也不必了。

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

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着彼此却互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因为年轻,所以一切都要趁早。趁着我们还年轻,把那些想要跟父母说的话,做的事,一并实现,当我们不再年轻,父母更老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道理相信每个人都懂的。

《亲爱的安德烈》里固然有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不同思想的交融,可是我看到更多的是:作家龙应台她只是一个和我们所有的中国妈妈一样,面对孩子的成长和越来越远的距离而不断挣扎与困顿的本色母亲,而这本书也无疑为所有困顿之中的父母拨开一隙温暖的曙光。

我们总对人说,亲爱的,可这世上于我们而言至亲至爱的人不就是我们的父母?下次离家的你,不要背起行囊头也不回,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转身,给我们至亲至爱的他们一个拥抱,悄悄说一声:亲爱的,我会想你!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