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影响要长一点的最好是要论文那种2000字好的可以加分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02:27:13

文字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影响要长一点的最好是要论文那种2000字好的可以加分的!
文字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影响
要长一点的最好是要论文那种2000字
好的可以加分的!

文字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影响要长一点的最好是要论文那种2000字好的可以加分的!
--------------------------------------------------------------
中国古代,民族众多,幅员辽阔.中国文字主要是汉字,其次还有东巴文字、契丹文字、西夏文字、藏文、满文、蒙古文等等,还有目前尚未解读的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字等等.这里讨论的中国文字,主要是指汉字而言.

过去,人们讨论汉字,一般只能追溯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现在,由于战国秦汉简帛文字和货币文字、玺印文字、商周青铜铭文和甲骨文的发现,使人们对汉字的认识,大大提前.

商代甲骨文,主要是指商代后期盘庚迁殷以后的殷墟甲骨卜辞.在此之前,目前考古发掘已经提供了商代前期,乃至夏代早期的单个汉字.再往前,则是中国史前文化中大量存在于陶器、玉器上面的刻划符号.这些刻划符号,一部分可能永远是符号,如良渚文化陶器、玉器上的一种云片形或火焰形符号;而另一部分则应该视为原始文字.换言之,中国汉字的起源,必须追溯到原始刻划符号上去.

据古籍记载,五帝时代已经发明文字.《世本》说:“仓颉作书”,“作书”就是创造文字.《荀子·解蔽》:“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韩非子·五蠹》:“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在《吕氏春秋》、《论衡》里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说文解字·序》:“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故谓之‘文’.”据《荀子》可知,仓颉作书时,“好书者众矣”,仓颉不过是其中的代表而已.

历史学上的五帝时代,在考古学上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左右.不同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有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其中黄河中游为仰韶文化后段至龙山文化,黄河下游则为大汶口文化至龙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

就在这样的时空范围内,考古学上已发现了许多与文字起源有关的陶器、玉器刻划符号.这些陶玉器刻符可以与文献记载中黄帝时代以仓颉为代表的祖先开始“作书”的传说相印证.因此,我们应重视陶器、玉器上的符号.
--------------------------------------------------------------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
——徐光春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契刻符号在河南;传说中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在河南;第一套完善的汉文字系统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义解析的文字学家许慎是河南漯河人,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汉文字学巨著;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生在这里.
如果说斧、锤的发明十倍地增强了人类的力量,弓箭的发明百倍地延长了人类的手臂,那么文字的发明则无限地扩展了人类的智慧,人类社会因此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文字的出现,是史前史和文明史的界标.同样,汉字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开始,可以说,一部文字史,就是一部中华文明史.
汉字是汉民族自古以来用以记录汉语、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汉族祖先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汉字本身有一定的严谨的规律,自有其完整的系统性.尽管汉语方言歧异纷呈,可使用汉字写下的书面语言,南北各地的人都能看得懂;虽然古今语音有很大的变化,但是无论是商周的古文字还是秦汉传下来的古书,现在依然能读得懂.
在中国几千年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汉字对团结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全民族的经济文化、巩固国家的统一、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等,都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曾指出:“中国的这种统一”,“是由语言加固的,不是因地区而异的口语,而是书面语,即那些在中国到处都绝对一致的著名汉字”.
-----------------------------------------------------------------
从中国文字的历史看中华文明五千年
中国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及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楔形文字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三大古老文字.而甲骨文又是唯一一个具有文化意义上传承至今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发现的时间并不长,并且颇具传奇色彩.
甲骨文存在的时代约是殷商后期,距今大约3200年左右.但是从甲骨文成熟的程度和传承关系看,它的存在应该更为遥远,甚至可以上溯至传说中的夏代甚至更早.上古传说中的仓颉造字虽然不可考,但也给现代人提供了中国文字起源的文化线索.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距今约5000年左右,属于母系始祖时期.而母系氏族社会的沿袭时代更为宽泛,可以上溯至7000年左右.半坡文化遗址发掘的“人面鱼纹盆”是当时文化的典型作品,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外还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符号.这似乎可以看出,当时人类的审美趣味和形成初级文字交流的文化想像力.
但这些都是历史推断.随着考古发掘的纵深,一些攸关中华文字起源的材料也逐渐披露出来.
2005年,连云港夏代启字祭台遗址及蛇、龙和女阴图腾组合的发现,将中国有文字之论提前了700多年.考古发现还验证了连云港是古代东夷文化的中心.但由于这是一次地方性的考古,加之有连云港提升本地历史文化的意味,并没有为考古界所认可.
2007年5月,中国权威的新闻杂志《了望新闻周刊》曾发表一篇署名文章,认为在宁夏大麦地岩画中的2000多个图画和符号,具有早期象形文字的特点.据该文报道,大麦地岩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可以说是人类早期丰富的社会生活画廊,内容包括狩猎畜牧、战争舞蹈、牛羊虎狼、日月星辰、天地神灵、手足蹄印、男根女阴、图案符号等.据考证,这些岩画的年代距今约7000年,如果是早起文字,那就又将中国有文字的历史提升了4000多年.但这些岩画,画的成分较多,虽然蕴含了表意的意思,但至多只能算是文字岩画的一个阶段.
近期,从刚刚召开的第三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上得知,在内蒙古翁牛特旗高日苏大黑山发现了绘有初始文字符号的岩画.这些岩画和宁夏岩画不同,不仅有画,更多有符号.在已经发现的40处共数千幅岩画中,其中12幅附有上下连贯的初始文字符号,373幅附有独立体初始文字符号.据介绍,这些符号大约存在于红山文化晚期.红山文化是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在考古发掘中,当地出土的C形玉猪龙和一个食品贮藏窖中发现的猪头骨和贝壳连缀而成的曲摺体被视作中国龙文化起源的考古实证.这也证明了红山文化和中原的华夏文明系出一源.
因此,如果这些符号真的被证明是远古文字,那就意味着和甲骨文有着同样的文化谱系.这样就将中华文字的起源历史推进到距今5000年.
如果联想到宁夏岩画的以画为主到红山文化的画和符号交织的情况,不难发现我们远古的先辈们在距今7000年到距今5000年间在表意文字上进行的艰苦而又漫长的文化深耕.
不过,还需要更为缜密和细致的考古材料来佐证.譬如能否发现距今四、五千年前介于红山文化岩画符号和甲骨文之间的过渡性文字符号,尤其这样的文字符号能否在中原地区发现.果如此,中国文字的起源史才可以从学术层面得到权威确认.不惟如此,这样的考古发现也可以解决夏朝是否存在的历史迷案.
因此,中国的考古学家们还需加油,尽快发现和甲骨文亲缘最近的远古文字符号,否则就是假想与推测,不用说中华文明五千年,就是中华文字的历史上溯也不具权威性.

汉字——中华文明的历史丰碑
仓颉是中国汉字的创造者,也是中华文化的始祖。
由于仓颉创造了最原始的象形字,才使中华民族告别了洪荒蒙昧、结绳记事的时代,也为开创中华民族的文明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及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正是由于仓颉的创造精神,才开启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史。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

全部展开

汉字——中华文明的历史丰碑
仓颉是中国汉字的创造者,也是中华文化的始祖。
由于仓颉创造了最原始的象形字,才使中华民族告别了洪荒蒙昧、结绳记事的时代,也为开创中华民族的文明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及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正是由于仓颉的创造精神,才开启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史。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人类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美国的路易斯·亨利·摩尔根(LewisH.Morgan)在其《古代社会》中也曾说过:“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明。”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而且是当今世界上仅有的仍在通行使用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如果单从已经相当发达、成熟的殷商甲骨文字算起,汉字迄今已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如果从新石器时代的遗物中去考察,从殷商时代文字史料的积累中去探讨,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去推究,可以断言汉字在殷商以前的夏代就应该初具规模了。如果连带汉字的原生形态也计算在内,那么汉字产生的年代只会更早。我们姑且不论唐兰在《古文字导论》中所说的“汉字有一万年的历史”的大胆推导,只从龙山出土的黑陶尊外部表示太阳初升景象的合体字来看,汉字最晚在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创造出来了。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汉字的发生,都远在夏以前;而起码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文字就非常发达了。汉字历史的悠久性是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性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明。汉字的起源之早,足以表明我们的民族早在5000年以前就已经从茹毛饮血、穴处野居的蛮荒状态进入世界文明之林。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的传统与文化得以延续的主要手段,中华文明多亏了汉字才得以绵延不断地发展下来。在这漫长悠久的岁月里,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灵光四射,照亮了中华文明前行的道路。数千年来,从文字图画到图画文字,再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汉字的形体虽多有变异,但又一脉相承,忠实地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光辉历程。君不见,从传统思想学术上的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到古代文史典籍中的楚辞汉赋、二十四史、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哪一样不是用汉字写就?哪一样不是仰仗古今一脉的汉字系统才得以保全?数千年来,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层峦叠嶂、代有高峰,以其连续性、持久性闻名于世,但能够完整地流传到今天,靠的全是汉字的记录与传承。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光,汉字是中华文化之母。没有汉字,就不会有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汉字本身的文化意蕴 :
其实,汉字不仅传承着中华文化,它的形体及其变化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而且还是可以映射出中华古代文化诸多信息的文化“化石”。这是由汉字形体的独特性所决定的。世界各民族的文字草创伊始,莫不以描摹实物的形体轮廓为起点,在其发展的起始阶段大都显示出一定程度同步行进的轨迹,汉字的古今嬗变也走过了一段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字相同的历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最终结果却迥然不同,印欧文字最终都演变成拼音文字,文字形体与语词意义之间失去了直接的联系,唯有汉字在沿着特殊轨道前行发展几千年之后仍然保留了初始时期的特质,成为以形表意的独特文字。
汉字与拼音文字不同的是,它能用自己的独特的形体结构,组建特殊的话语场,其字形符号象形、直观,故而“以形表意”是其根本特征。比如汉字的“六书”,就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代代相承而构筑的一个造字系统。它以象形为基础,运用抽象的线条去描摹、比附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这就是说,汉字能够通过特定的符号系统同外部的人与世界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其字形的造型可以同各种事物概念之间形成某种对应及类比的关系。所以,许多汉字,人们通过观察其形体结构便可直接捕捉到丰富的文化信息。若用理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其字形结构,往往就能“意会”其所指,做到“识而见意”,而无须通过声音的口耳相传,去“听话听音”。汉字的字形既能直接跟人的思想情志彼此沟通、紧密相联,其中蕴藏的信息自然就丰富了。
从汉字字形所承载的古代文化信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先民们创造文字的智慧,观察到古代中国人在生活劳作、民风习俗、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与思想情趣诸方面留下的历史印记。甲骨文以前的不去多说,就以甲骨文为例,它所展示的当时的社会画面,表现的中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成果,就很值得后人体味。比如“仁”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其形体都作“二人”会意,表明古人心目中的“人”,不是单独孤立的存在,而是一种人与人相互交往的社会关系,无论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都是这种“二人”关系,独则无朋,偶则相亲,这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基本准则。“仁”字就是以“二人”相亲来规范人际关系,并纳入到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之中。中华文化对人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根本在于“仁”,要做到“仁”,首先就要相亲相爱。自孔子以来的历代思想家、教育家解释“仁”字,都强调“仁者爱人”,“天下归仁”,一个“仁”字也就成了统治中国人头脑数千年之久的儒学思想的核心。再如“男”字,在甲骨文和金文里,男字作,是左田右力结构。从小篆开始,男字就变成了上田下力结构。不论何种结构,“田”的外框口代表田间,内横线代表田间的东西向小路,内竖线代表田间的南北向小路。“力”是手臂的象形,表示人在出力。“田”和“力”合起来,表示田间劳作的人。在男主外、女主内的父系社会里,这在田间劳作的人自然就是主外的男子了。所以,《说文解字》说:“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又如“妇”字,在甲骨文里,妇字作,右旁是女子的形象,左旁是扫帚的形状,合起来表示使用扫帚的女子。在女主内、男主外的社会,常常与扫帚打交道的人自然就是主内的女子了。所以,《说文解字》说:“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所谓“服也”,是说在男权主导的社会与家庭中,女子在总体上须服从于男子。
人类社会的演进,大多是由渔猎到畜牧,再由畜牧到农耕。这些先民们生产与生活的情状,在甲骨文中也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比如“渔”,甲骨文从鱼、从手、从线,意为用鱼杆钩鱼。“逐”,甲骨文从鹿、从足,意为追逐野兽。“摧”,像人手持木棒击鸟。这些文字反映了先民们在渔猎经济时代的生产、生存方式。“采”,甲骨文像以手摘野果之形,反映了先民以草木的果实根茎作为食物的原始生活。“牧”,甲骨文像手持皮鞭放牧牛羊之形。“牢”,像把牛圈养在栅栏中。“家”,则是把猪豢养在猪圈内。“豢”,像用手喂猪。长期的狩猎生活,使人们逐步熟悉了动物的性情,了解到哪些动物适于豢养,于是人类逐渐过渡到畜牧经济时代。“垦”,甲骨文像用双手把盛在器具中的土倒在地上,表现了先民垦田运土的劳动场景。“畴”,像人手持木棒打碎田里翻起来的土块。“耒”,像耕田用的曲木工具。“种”,甲骨文像人在精心地栽种禾苗。“禾”,甲骨文像顶着长穗的谷子之形。“稷”,像黍子成熟,沉甸甸的谷穗低垂之状。“利”,则像以刀收割禾谷之类的作物。这些文字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农业的耕作已经相当精细。所以,只要我们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入手去分析每个汉字,从形义结合的角度去理解每个汉字,就会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人文景观,领悟到每个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奥秘。
总之,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它不单单是一种语言视觉符号,而且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文化现象。它是凸显我们中华民族具有高度智慧的一个杰作,是我们中国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文化宝藏。进一步地开发汉字、研究汉字,把它奉献给全人类,是当代中国人的神圣使命。
汉字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发展的象征

文字不但是记录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而且也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和民族认同的核心内容。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汉字作为汉语的最重要的交流手段,作为记录汉语信息的载体和传媒,在汉民族和以汉民族为中心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经济生活中,一直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
汉语是世界上一种最为奇特的语言,其方言种类之多,语音差异之大,为世界各大语种所仅见。设若闽南人和东北人以各自的方言交谈,彼此只能是“对牛弹琴”,但如改用汉字笔谈,则相互间又不会有任何窒碍。正是由于汉字符号系统具有这种强大的超方言性,同一概念,尽管在汉语众多的方言里是用不同的音素来表述的,但记录下来的汉字符号却只有一个。自秦代统一文字以来,讲说各种方言的中国人都认同这个符号,认同这个符号系统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因而,汉字能够被中国不同的方言地区或不同民族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同,成为汉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书写符号。我们很难想像,如果古代中国人不用汉字,而是像古罗马人那样用拉丁字母来拼写中国大大小小的各种方言,其后果将会怎样?有位上一世纪在中国生活了多年的美国传教士威廉斯(S.WellsWilliams)已经为我们作出了回答。他说,一旦废止汉字,用字母来拼写汉语方言,那么中华帝国就会不复存在,中国就会分裂成许多小国。正如傅东华1940年在《书同文考》中所指出的,秦朝“同文之举,正所以继往开来,而首定我中华民族二千年来,文化政治统一之基础,其功不在禹下”。冰心也说过,中华民族始终是统一的,汉字的凝聚力居功甚伟。
汉字的生命力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后半期开始,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崛起,人类社会进入以“知识爆炸”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在全世界新的经济形势下,在新的技术革命中,信息和信息处理技术对于经济建设和未来社会的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中国能否利用电子计算机实现汉字信息处理技术,无疑是这个泱泱大国能否跟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之一。
面对时代的挑战,汉字的命运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信息存贮量大大提高,软、硬件设备都出现了划时代的更新和改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给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技术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带来了新的希望。80年代中期以后,在王选、王永民等一大批专家的辛勤努力下,汉字的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取得了重大突破。王码五笔字形、北大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清华文通汉字识别技术的相继问世,使计算机对汉字的输入、编辑以及储存、输出、传输等项工作得以完全实现。20世纪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电子计算机终于理解并接受了古老的汉字,汉字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迄今为止,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但进入了现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而且还能进行古文字的信息处理。事实证明,汉字的生命力是旺盛的,完全能够应对时代的挑战,承担起我国未来信息社会的新使命。 `

中国的汉字,古老而精深,历久而弥新。它是一座见证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丰碑,是一个超越时空、生生不息、青春永驻的文化精灵。

收起

我觉得中国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文明没有中断且国家没有分裂,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汉字。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让我们来看看汉字的特点。中国的汉字恐怕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是表意文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字无音,一个汉字可以用普通话来读,也可以用上海话、陕西话、福建话甚至日本话来读,这一特点是世界上大部分文明所使用的拼音文字所不具备的。可以说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华文明是真正建立在文字的基础之...

全部展开

我觉得中国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文明没有中断且国家没有分裂,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汉字。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让我们来看看汉字的特点。中国的汉字恐怕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是表意文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字无音,一个汉字可以用普通话来读,也可以用上海话、陕西话、福建话甚至日本话来读,这一特点是世界上大部分文明所使用的拼音文字所不具备的。可以说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华文明是真正建立在文字的基础之上的。而别的那些使用拼音文字的文明就其本质其实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其传承文明的载体其实是语言而非文字,一旦语言发生了变迁,后世的人们就会放弃原有的文字而改用以新的语言为基础的文字,而那些原有文字和以这些文字为载体的古老文明也就慢慢的衰弱和消失,就算有文字被保存了下来,也会因无人能够看懂而变得毫无意义。
在了解了汉字的这一特点之后,让我们再来看一下那些使用拼音文字的文明的发展历程。就以曾经和中国一样强大的古罗马为列。罗马曾经统治欧洲达好几个世纪,罗马文明对欧洲的影响不可谓不深,然而在罗马帝国衰落和灭亡之后,由其维持的统一局面立刻土崩瓦解,并且再也没有重新统一过。出现这一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因为文字。其实在罗马统治欧洲时期也象中国一样统一过文字,当时整个欧洲基本上使用的都是拉丁文,并且在罗马灭亡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使用的也都是拉丁文。然而,正是因为拉丁文是拼音文字,当时除首都罗马之外的大部分欧洲地区的人民要想学拉丁文就必须先学拉丁语,因此,罗马统一文字的过程与其说是在统一文字不如说是在统一语言,而在当时,统一语言是相当困难的。(看看即使是在资讯高度发达的现在,推广普通话依然困难重重就不难想象。)这就使得拉丁文的普及率极低,且当时的欧洲各地对其都有很强的排斥性,而到了中世纪,大部分处于社会最顶层的欧洲贵族们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且以此为荣)。到了近代,更是争相发明本民族的语言而放弃了拉丁文。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的人民很难对罗马文明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事实上即使是在被罗马统治了几百年之后,除罗马城周边的少数意大利地区之外的大部分欧洲地区依然将罗马视为外来的侵略者而无法形成一个大一统的民族概念。而随着罗马帝国的崩溃,罗马文明的没落也就势所必然了。
现在回过头再来看看中国。其实中国在历史上也并非始终如铁板一块,期间朝代更替,分分和和,各种分裂势力数不胜数,然而却始终没有脱离中华文明的大框框,那些历史上的分裂势力不管实力是强是弱,君主贤明亦或昏庸,无不以入主中原,一统华夏为最高政治纲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聚拢人心,拓展势力(这要是在欧洲,哪个君主要敢提出一统欧洲的口号,立刻被视为战争狂人,众叛亲离,群起而攻之。)。其间原因何在?其实中华文明之所以有这么强的凝聚力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汉字。由于汉字有字无音的特点,使得中国的统一文字只是单纯的统一文字而不用统一语言,从而在实行和推广上少了一个很大的障碍。事实上严格意义上的所谓汉语根本就不存在,上海话是汉语,广东话、陕西话也是汉语,而现在代表汉语的普通话说白了不过是首都北京的方言,如果哪天中央领导头脑一热把首都迁到南京,恐怕普通话就要变成南京话了。当然也天晓得我们汉唐时期的老祖宗们说的是什么语言。然而不管语言如何变迁都没有影响到文字,而且汉字的发展和汉语的发展其实是脱离的,秦汉时期的文章满纸的之乎者也,到了唐宋时期依然是满纸的之乎者也,甚至到了清末还是满纸的之乎者也,和当时的日常用语几乎没有联系,然而这却没有影响我们的阅读和理解。尽管这一僵化的文言文体系受到了近、现代文人的批判,但也反映出中国语言和文字相脱离的现实。现在的中国人,只要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的,给他一篇文章,不管是两千年前写的还是一千年前写的,都能阅读和理解。就算是一个日本人,给他一篇汉字写的文章(当然是用繁体写的),他也可以用日语阅读和理解(事实上古代流传到日本的中国书籍基本都是原版的)。正是汉字的这一特点,使得当年秦始皇在统一文字的时候所受到的阻力很小,而且尽管秦朝很快就灭了,而文字却始终统一,后世出现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不管是在哪个偏僻角落里,说的是哪门子土语,无一例外的都是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也没听说有哪个势力异想天开、别出心裁的要另创一套文字来代替汉字。甚至是远离中国大陆的日本和朝鲜,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都是以汉字为官方文字。(而且他们的这种行为完全出于自愿而非中国强迫。)由此可见汉字那强大的亲和力,而这些使用汉字的地区在长久的历史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对汉字以及以汉字为载体的汉文化的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构成了以汉字为纽带的结合体。在中国不管你是哪个地方的人,说哪种方言,也不管你有多强烈的乡土情结,只要你写的是汉字,就会被视为中国人,同样你也会自认为中国人。
这种力量在面对外族入侵的时候也表现的依然强大。中华民族或者说汉民族同世界上很多曾经创造过灿烂文明的古老文明一样,也曾经被外来民族整体侵占。而其他那些使用拼音文字的古老民族的文明(如埃及和印度),不管他们有多么的灿烂辉煌,几乎都被侵略者所抹杀,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衰弱甚至消失。而反观中华文明,不管那些侵占中国的外民族有没有自己的文明(如南北朝时刚走出混沌状态的北朝诸胡,以及宋以后那些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文字和文明的蒙古、女真等部。),最终都成了文化上的被征服者,逐渐融入整个中华民族之中。其原因我认为也是由于汉字的特点所影响。由于学汉字不必懂汉语,没有语言的隔阂,使得那些外民族的贵族们对汉字的排斥感大大降低,从而很快发现汉字的诸多优点,继而接受汉字,然后再由汉字逐渐了解和接受以汉字为载体的汉文化,有些甚至放弃了本民族的原有文化而完全融入到汉文化之中,成了汉民族的一部分。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没有一个外来民族实施过消灭汉文化的行为(也许有过这一想法,但很快就打消了这一念头),也没有一个外来民族能够抵御汉文化的吸引力,出现这一情况绝非偶然,而这正是独特的汉字的功劳。汉字的这一凝聚力甚至影响到中国周边那些同样使用汉字的邻国,当年日本处心积虑、不惜代价,甚至放弃本土也要占据中国,其心理和性质,与当初偏居一偶,却一心入主中原的秦国,以及满清入关就有很多相似之处,再此我做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当年日本侵略中国成功了,其结果也很有可能和那些中国历史上曾经侵占过中国的少数民族一样,最终被汉文化征服。
综上所诉,我们可以说,正是由于汉字的独有特点,才保证了中华文明或者说是汉族文明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不成中断,同时也保证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作为一个国家的相对稳定性。

收起

文字的发展历史对中国文化的信息传递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中国文字发展史及其影响:
文字是人类传达感情、表达思想、记录语言的图形符号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除了中国文字外,还有苏美人、巴比伦人的楔行文字、埃及人的圣书文字和中美洲的玛雅文字,这些文字造就了古文明的历史成就。如今楔形文字、圣书文字、玛雅文字已销声匿迹不再使用,且该地区现行之文字和这些古文字也没有渊源关系,故中国文字...

全部展开

文字的发展历史对中国文化的信息传递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中国文字发展史及其影响:
文字是人类传达感情、表达思想、记录语言的图形符号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除了中国文字外,还有苏美人、巴比伦人的楔行文字、埃及人的圣书文字和中美洲的玛雅文字,这些文字造就了古文明的历史成就。如今楔形文字、圣书文字、玛雅文字已销声匿迹不再使用,且该地区现行之文字和这些古文字也没有渊源关系,故中国文字应该算是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中国文字的主要发展历史,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 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清光绪,国子坚王懿荣得了大病,四处求医找药,无意中发现药材中有一种刻了文字的龟甲,认为是很有价值的古物,于是便派人此处搜购,原来这些龟甲是河南安阳一带农民拾获后卖给中药店的,后来经研究发现龟甲上的纹路应该就是古老的文字,这个发现轰动了学术界和文化界,从此,甲骨文受到许多学者、古董商和收藏家的重视。 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发现最早的中国文字,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面的文字,这些文字主要是用来卜断吉凶的,占卜的过程先利用火烧灼龟甲,龟甲上便会出现裂痕,商代的人们便根据这裂痕卜断吉凶,并将卜问的事情和结果记录刻在龟甲上,而这些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便称为「甲骨文」。 例如:
口 米 龟 雨 耳
. 金文
在青铜器上铸铭文的风气,从商代后期开始流行,到周代达到高峰。先秦称铜为金,所以后人把古代铜器上的文字也叫做金文,由于钟和鼎在周代各种有铭文的铜器里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所以也称金文为「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至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一千二百多年。 和现代的铸铁产品一样,青铜器的铸造一般也要使用泥制模型,叫做「陶范」,金文是预先雕刻在陶范上再铸出来的,也有少数则是铜器铸好后直接刻上的,因为陶范质地松软,雕刻比龟甲、兽骨更为容易,所以早期金文比甲骨文的绘图性质更强,更为接近原始文字。 例如:
口 米 龟 雨 耳
. 小篆
「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战国时代,列国割据,各国文字没有统一,字体相当复杂,于是秦始皇便以秦国的文字篆体,施行「书同文」来统一天下的文字,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并将秦国固有的篆文形体进行省略删改,同时吸收民间文字中一些简体、俗字体,加以规范,就成一种新的字体—小篆。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人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统称为中国字的古文字;古文字学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经济、法律、文化、科学技术的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例如:
口 米 龟 雨 耳
.隶书
小篆虽然是较整齐的长方形,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但是书写起来相当不方便,且字形繁复,由于种种缺点,故在民间很快地出现了一种新字体,将小篆的端庄工整、圆转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的,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所以称为「隶书」。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就脱离古文字阶段进入隶楷阶段,汉代以后,小篆成为主要用来刻印章、铭金文的古字体。 隶书的形成使文字从随物体形状描书的字符,变成由一些平直笔划所组成的简单字符,这种改变大大地提高了书写的速度。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叫做「隶变」,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隶变之后的文字,接近现在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识了。
.草书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草书是辅助隶书的一种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稿和通信,在草书形成的过程中,因为官府的佐、史经常需要使用起草文书,因而影响了草书的流传。进入东汉后,经过文人、书法家的加工,草书就有了比较规整、严格的形体,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场合,称之为「章草」,带有一点隶书的味道,保留了隶书的拨挑和捺笔。草书由于字形太过于简单,彼此容易混淆,所以无法像隶书取代小篆那样,取代隶书成为主要的字体。 在楷书产生后,草书在楷书的基础下进一步发展,不但笔划之间可以勾连,上下之间也可以连写,隶书笔划的某些特征也消失了,形成了另一种类型的草书,称之为「今草」。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不像楷书那么工整,也不像草书那么奔放;如果楷书像人的坐,草书人的跑,那么行书就是人的行走,因为行书比楷书随便些,可以写得快,又不像草书潦草的让人看不懂,所以最受到人们的喜爱。 行书大概在魏晋时代就开始在民间流行了,被称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创作了大量的行书作品,长期以来价倍受人们的喜爱。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写得规矩一点、接近楷书的,称为真行或行楷;写得放纵一点、草书味道比较浓厚的,称为行草,行书写起来比楷书快,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人,因此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楷书
楷书在字体结构方面,与隶书差不多,但楷书将隶书笔划的写法改变了,且由扁形的隶书改为基本上呈现方形的楷书,即所谓的「方块字」。楷书也称为正书、真书,说明了楷书是提供人学习和运用的正规书体。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东汉末年的钟繇,从其流传下来的作品中,还多少残留著隶书的笔意。楷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经历了不少变化,到了隋唐之后才基本定型,定型后的楷书,笔划、结构都相当精致、严谨,如唐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作品就是范本之一。
中国文字进入楷书阶段后,字形还再继续简化,但字体就没有太大的变化了,做为我国四大发明术之一的印刷术,就是以楷书做为印书的主要字体,在宋朝刻印的书籍中,楷书被美术化,写得更加规矩而漂亮,称为「宋体字」,后来还有模仿宋体字而加以变化的,叫做「仿宋体」。我们今天阅读的书籍、报刊上所用的字体,大致上是这一种风格的楷书变体。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