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3知识点谁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2:21:17

高二历史必修3知识点谁有/
高二历史必修3知识点谁有/

高二历史必修3知识点谁有/
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知识总结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政治:社会大变革(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崩溃、周天子权威丧失)和争霸战争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旺,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文化:专业文化阶层的形成、私学的兴起、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影响
  儒
  家 孔子 “仁”和“礼”;“为政以德”;私学,“有教无类”; 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大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孟子 仁政、重民;性善说; 儒家学派重要奠基人,被尊为“亚圣”,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荀子 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性恶论; 儒家重要代表人物.
  墨
  家 墨子 反映其思想的书是《墨子》兼爱、非攻
  道
  家 老子 反映其思想的书是《老子》,又名《道德经》“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庄子 把世间万物都看作相对的“齐物”;
  法
  家 韩非子 以法治国;法、术、势相结合,加强中央集权;主张变法革新. 是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集大成者,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二、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1)春秋末期,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以德治民”.
  (2)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赋,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还提出“三纲五常”,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4)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5)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 (1)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2)清初: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方法总结
  学习本单元,要宏观把握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要注意以下线索: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注意文化现象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学会透视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社会根源.
  2、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的完整理解,注意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地位.
  3、注意寻找这部分内容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如当前,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立,注意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并学会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4、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应,学习中注意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的原理来指导自己的学习.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知识总结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历程
  代表人物 内涵 地位
  古希腊 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美德来源与教育”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斯多德:古希腊最博学的人.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提倡怀疑,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人文精神的起源
  中世纪 基督教神学观念支配了一切. 人文主义思想几乎湮灭.
  文艺复兴
  14-17
  世纪中期 起源于意大利:“文学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人文主义之父”.“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传播:16世纪以后,由意大利扩展到欧洲其他地区.出现了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拉伯雷等艺术大师和“日心说”等自然科学成就.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实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迷信盲从.核心是人文主义. 人文精神复兴
  宗教改革
  16世纪 德国:马丁•路德,形成了路德教派;
  瑞士、法国、英国等国纷纷进行宗教改革,出现了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教. 反对天主教会特权,提倡个性解放,摆脱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 人文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弘扬.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卢梭:人民主权、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