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书籍读得越多越好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3 06:19:45

灵性书籍读得越多越好吗?
灵性书籍读得越多越好吗?

灵性书籍读得越多越好吗?
然而,随着这样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今世界的信息传播速度,这将产生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终有一日,我们会发现灵性讯息来的太快太多,以至于让我们在消化与接收上面产生非常大的困难,甚至还有可能感到无所适从(事实上,这已经在发生). 哦,是的,现在市面上,网上我们能够找到的灵性书籍,且不说那些还未被翻译成中文的国外灵性著作,工作坊记录等等资料,光是已经被译成中文的信息,就已经有上百本书之多,面对如此之多的信息,我们应该如何是好?像学习其它知识一样发疯地阅读吗?一年读几十甚至上百本书吗?不是,当然不是,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会给你带来许多困扰,不是吗?首当其冲的困难便是花费在购书上面的庞大费用,其次是各个作者的不同风格,理论与灵修方法的出入,你读得越多,有可能越会感觉到自己晕头转向,无所适从,到最后了回头才发现自己在灵性的道路上进步甚微. 是的,这就是很多人常常面临的困难,有那么多书籍,并且似乎每本书都会有人告诉我们它非常不错,值得一读,读后受益匪浅,甚至还有人告诉你:“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一生!”每一本书听起来都那么棒,好像如果没有读过的话我们就错过了一个非常珍贵的讯息一般.那么我们该怎么办?读?还是不读?如果读的话,是全部都读,还是只读其中一部分? 因此这次,我们将会指出并纠正这个在灵性道路上可能产生的错误观念(当然不会是只有这一个,但是这次我们集中讨论它),有的时候,这样的错误观念可以是非常危险的陷阱,虽然看似是对我们灵修有益的事情,然则实际上是披着灵性外衣的毒药,它可能使我们在灵性上久久得不到进展,甚至可能毁坏掉我们努力的成果.最常见的这类例子就是一个将宗教或灵性当做哲学来研究,并执着于典籍上的字眼名词的人,将一个虽然不识字但是富有智慧的开悟者诽谤为外行,不仅自己无法得到大师的教导与帮助,还会影响到其他缺乏判断力的人,使他们也相信这位大师不过是个骗子或外行,从而断了他人在今生证悟的因缘.这类人分不清知识与智慧的区别,一味地执着于知识,却看不到那些大师教导中蕴含的深刻智慧,可能这些大师不知道他所了解的术语和专有名词,于是他便认定这位大师还未开悟,这是非常愚昧与可悲的,因为他不仅断送了自己与他人证悟的因缘,还犯下了毁谤的罪,为自己将来的苦果种下了苦因.(注:历史上这种不识字或没有读多少书但是确确实实是开悟了的大师不计其数,其中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六祖慧能,他从小不识字,唯一了解的金刚经是由师傅口授,但是却成为了一代祖师,是禅宗的代表人物) 另外有的人阅读了大量的灵性书籍后,非但没有在灵性上有所进步,反而还发展出了喜欢和人辩论的毛病,我就见过有的网上灵性讨论发展到最后成了近乎骂街的情况,这完全背离了灵性的初衷,灵性是教导我们让自己的心变得柔软,而辩论甚至争吵则是心中被恐惧以及恐惧衍生出的愤怒占据的表现,辩论绝不是心处在柔软调伏状态中的人会做出的事情.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人接触灵性只是单纯的好奇,这其实都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有些人接触灵性完全是为了标新立异,灵性成了他们展现自己个性,认定自己与众不同的一个工具,不仅没有达到驯服小我的作用,反而为自己又多贴上了一个“灵修者”的标签,加重了对身份的执着.这样的情况尤其容易发生在处于叛逆期,极端渴望展现自己个性的年轻人身上. 另外,就算我们排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后,过多的灵修典籍还会给我们带来的问题就是,花费我们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使得时间本就不多的我们更加没有时间去静心与实际灵修,并且每一个作者对于真理都有自己独特的扭曲,这些书中的扭曲有时候是表现得相互矛盾的,然而它们的作者又都是声名远扬,因此有可能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到底该听信谁的教导,而迷茫地原地打转,不敢贸然前进. 这里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并不一定每一本灵修典籍都是为你量身订做的,不是每一句教导都是为你而说的,这或许听上去会让你有些挫折,但是很遗憾,这就是事实.然而你不需要因此而气馁,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所以请听我慢慢告诉你.我们所需要做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老师,找到适合自己的灵性字句,而不是对所有的教导都来者不拒.是的,我再一次强调,不可能所有的教导都是为你而说,不可能所有的方法都适合你,就算是大能的佛陀,在教导弟子的时候也不可能千遍一律.事实上,佛陀在教导弟子的方法上非常多样化,他会观察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的根性与习气,然后采用最适合他的教导方法,有时是默而不语,有时是旁敲侧击,有时是用生活的例子来做比喻等等.在他的一次教导中,可能几万弟子中只能够有一人因此开悟(据记载曾经有一次佛陀拈花微笑不语,在场所有弟子中只有一人领悟了这个特别的教导并当下达到觉悟).另外佛陀一生所说的众多经典也不是对所有人说的,每一部经典针对一些不同的人,有的人适合学习这部经,有的人适合学习那部经,有的人适合持这种咒语,有的人适合持那种咒语,因此记住一点,灵性的教导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因为人不可能是千人一面,不同的教导适合不同的人,我们只要能够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教导并尊崇它,这就够了.附带一提,在我们灵修的不同阶段,适合我们的教导和老师可能是会有变动的,这是正常的. 我知道,你现在肯定最想知道,你该如何来确定哪些教导是适合你的?哦,不用那么紧张,放松些,其实方法非常简单,只是你常常不这么做,以至于你忘了它.你需要做的就只有两件事:第一,尽可能地放松,对自己尽可能的温柔,然后倾听自己的内心感受,看哪些教导最能够引起你内心的共鸣与向往,对于那些会让你莫名其妙产生强烈抵抗的教导,则放到一边不用太在意它,其实这并不困难,诀窍就是柔顺,对自己温柔,随顺内心的渴望,记住灵修永远是温柔的,它不需要你强迫自己做任何事情,或者接受什么,一切都应该是自然而然的,而非刻意为之.第二,感受一个讯息与教导中是否包含着爱,如果一个讯息看起来像模像样、头头是道,但是你无法从中感受到爱与光的话,那么无论它多么动人,都果断地离开它,因为那必然是披着灵修外衣的陷阱,不用问我如何去感受,去问自己,学会倾听自己的感受,这是与自己灵魂沟通的第一步.(这里特别说明一点,如果有的信息表面上看起来是道貌岸然,友好,充满同情与怜悯心的,然而实际上却包含了鼓励你进行自我虐待,自我贬低,过多的自我牺牲以及自我奉献的内容的话,一定要警惕,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陷阱,记住,灵修的首要就是要爱自己,尊重自己.以后我们会进一步讨论这样的陷阱)是的,对于灵性书籍的选择,就是这个方法,选择能够唤起你灵魂深处古老记忆、与你内心最深处发生共鸣的信息与文字,这就够了. 另外,可能你除了灵性书籍,在将来你还会渴望找到一位灵性导师来为你进行相关指导,这里对于导师的选择方法与对于书籍的选择方法大致相同,但是需要补充这么几点:第一、不要以神通或者特异功能作为判断一位导师好坏的标准,这些东西都与觉悟和智慧无关,当然如果你能确定他是位好老师的话,拥有这些特别的能力也无妨;第二、不一定非要执着地要求自己的导师一定是已经开悟的人,因为开悟的导师虽然教导更加准确与直入内心,但是确实可遇不可求的,遇见了是三生有幸,倘若没遇见,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位适合自己的老师,尚未开悟的老师在各种机缘巧合的促成下帮助学生先于自己开悟的例子也是非常多的,因此不必过于执着于开悟与否,重点在于从他身上你是否能够感觉到爱与光的辐射,和他在一起你是否觉得舒服自在,以及你是否能够肯定他在灵性的道路上已经出发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并且大方向正确以及比你要领先得比较多.第三、随着你在灵性道路上的学习,你的老师可能更换,这并不代表你不尊重你的老师,如果一个老师要求你一生(注意是一生,几年的不算)都只忠于他拥护他的话,别犹豫,离开他.第四、一旦确定了一位老师,尤其是第一位老师,则不要三心二意,在前几年当中应该完全信任并遵守他的教导.第五、如果一位老师向你索取高的离谱的费用的话,保持谨慎.我们当然不是说老师不能收取我们一定的费用,毕竟老师教导我们花费了时间、精力与很多心思,并且有的老师将会利用这笔费用开展一些公益活动与工作坊,这些都需要费用,但是如果收取过多的费用的话,我们有理由怀疑他的动机是否是你的钱包而不是你. 最后,我们还需要认识到一点,那就是所有的灵性典籍都只是我们在灵性道路上辅助我们前进的地图,抑或像佛陀所说的,所有的教导都只是指月之手,而非月亮本身,因此如果我们总是执着于地图,总是执着于这只手,而从不去身体力行地灵修的话,即使我们阅尽了天下典籍,看过了所有地图,我们也永远不可能觉悟,永远不可能到达终点.相反,就算手中没有地图,就算一路跌跌撞撞磕磕绊绊,比别人多花了几年甚至几十年,只要坚持不懈我们依然可以最终达到觉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