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l2 FeCl3溶液通入氨气的计算已知某温度下,Fe(OH)2的KSP=1×10-15,Fe(OH)3的KSP=2×10-38,向200ml含0.1mol.L-1FeCl3和0.2mol.L-1FeCl2的混合物中通入氨气,当溶液中c(NH4+)=0.5 mol.L-1时,此时FeCl2的浓度为( )mol.L-1 FeCl3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22:45:47

FeCl2 FeCl3溶液通入氨气的计算已知某温度下,Fe(OH)2的KSP=1×10-15,Fe(OH)3的KSP=2×10-38,向200ml含0.1mol.L-1FeCl3和0.2mol.L-1FeCl2的混合物中通入氨气,当溶液中c(NH4+)=0.5 mol.L-1时,此时FeCl2的浓度为( )mol.L-1 FeCl3
FeCl2 FeCl3溶液通入氨气的计算
已知某温度下,Fe(OH)2的KSP=1×10-15,Fe(OH)3的KSP=2×10-38,向200ml含0.1mol.L-1FeCl3和0.2mol.L-1FeCl2的混合物中通入氨气,当溶液中c(NH4+)=0.5 mol.L-1时,此时FeCl2的浓度为( )mol.L-1 FeCl3的浓度为 ( ) mol.L-1(忽略液体体积变化)

FeCl2 FeCl3溶液通入氨气的计算已知某温度下,Fe(OH)2的KSP=1×10-15,Fe(OH)3的KSP=2×10-38,向200ml含0.1mol.L-1FeCl3和0.2mol.L-1FeCl2的混合物中通入氨气,当溶液中c(NH4+)=0.5 mol.L-1时,此时FeCl2的浓度为( )mol.L-1 FeCl3
这个有一个简单的算法,由于ksp都很小,所以在溶液中完全沉淀的物质可以看着没有.
溶液中不通氨气,原本有0.7mol/L的氯离子,当铵根离子的浓度是0.5mol/L时,那么剩下的氯离子该与亚铁离子或铁离子配对,经过验算,铁离子要先沉淀,所以剩下亚铁离子,即和亚铁离子配对的氯离子是0.2mol/L,那么亚铁离子的浓度是0.1mol/L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FeCl2 FeCl3溶液通入氨气的计算已知某温度下,Fe(OH)2的KSP=1×10-15,Fe(OH)3的KSP=2×10-38,向200ml含0.1mol.L-1FeCl3和0.2mol.L-1FeCl2的混合物中通入氨气,当溶液中c(NH4+)=0.5 mol.L-1时,此时FeCl2的浓度为( )mol.L-1 FeCl3 把过量的氯气通入FeBr2溶液中反应后生成物是A.FeCl2 B.FeCl3和Br2 C.FeCl2和Br2 D.FeCl3和FeBr3 向等浓度的FeCl2 和FeCl3溶液中通入氨气先产生的沉淀是 FeCL2溶液中通入Cl2氯气通入fecl2溶液会不会跟溶液中的水先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然后次氯酸再把fecl2氧化成fecl3? 除去FeCl3溶液中的少量FeCl2,可以通入氯气吗?为什么可以通入氯水? 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的现象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FeCl3溶液滴入KSCN溶液、FeCl3溶液滴入苯酚溶液、Fe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铁放入浓硫酸、FeCl2溶液滴入NaOH溶液的现象 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最好的办法是(?).除去Fe 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最好的办法是(?).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通入氯气 除去 FeCl2 溶液中少量的FeCl3 可加入 ;除去 FeCl3 溶液中少量的FeCl2 氨气通入四氯化碳溶液的现象 在含有FECL2杂质的FECL3 通入CL2为什么不能加热,是因为加热后FECL3变为FE2O3吗? 通入H2S气体后不会产生混浊的是FeCl3 FeCl2 CuSO4 溴水 .下列反应中气体作氧化剂的是 A.S03通入水中:S03+H20=H2S04 B.C12通人FeCl2溶液中:C12+2FeCl2=2FeCl3 将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铁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FeCl3+SO2+2H2O=2FeCl2+H2SO4+2HCl ①还是:2FeCl3+SO2+2H2O=FeCl2+FeSO4+4HCl ② 如果是①,那么反应后FeCl2与H2SO4是否会继续发生反应? 氨气通入硝酸银溶液的反应方程式少量氨气与过量氨气分别怎么反应 FECL2,FECL3混合溶液与 KMNO4反应的方程式 53.FeCl3溶液中含有FeCl2,除去的方法是什么?54.FeCl2溶液中含有FeCl3,除去的方法是什么? 为了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的Fecl3,最好的方法是向此溶液中 A通入氯气B加入Zn C加入Fe D加入Cu Fe丢入FeCl2,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Fe与三种溶液反应的次序是(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