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都能培养什么,油菜行么?培养油菜的话,油菜籽该怎么消毒,接种钱该怎么处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2 20:23:27

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都能培养什么,油菜行么?培养油菜的话,油菜籽该怎么消毒,接种钱该怎么处理
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都能培养什么,油菜行么?
培养油菜的话,油菜籽该怎么消毒,接种钱该怎么处理

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都能培养什么,油菜行么?培养油菜的话,油菜籽该怎么消毒,接种钱该怎么处理
一、小孢子培养在细胞 遗传学和首种中的应用
  Eber等(法国)培养了甘蓝型油菜单倍体植株产生的小抱子,并获得了苗子.培养单倍体植株的小袍子的目的是想从中分离A和C
基因组,即分离出白菜型油菜或甘蓝,或者创造非整倍体油菜.作者观察了单倍体植株的花粉母细胞染色体的减数分裂行为和单倍体自交、单倍体与单倍体杂交、单倍体与二倍体杂交的结实率和子代的染色体数.用流细胞仪
(Fflow
Cytometry)和同工酶分析了培养的单倍体植株小孢子形成的植株的染色体数和谱带特征.结果是,从培养单倍体植株小抱子产生的苗中没出现完全是白菜型油菜或甘蓝的谱带.这表明,由单倍体植株小袍子培养途径不能分离出A或C基因组,但是在一些植株中出现酶位点缺失.这说明,在单倍体植株的小孢子形成之前染色体发生了重排,因此培养单倍体植株的小袍子可以获得非整倍体.
Kubik等(加拿大)观察了用白菜回交两次的甘蓝型油菜和白菜的种间杂种Fl子代DH
系的染色体数,研究了DH系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和DH系花粉育性问题.其结果是,50个种间OH系均具有38条染色体,但出现一些
4价体、单价体、6价体,或者染色体桥和片段.可见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不稳定性.这影响了花粉的育性.在所测的44个DH系中,有5个系的花粉育性>=70%,1个系是64%,其他在80%以上.
关于用白菜回交两次的DH系仍具有38条甘蓝型油菜染色体的遗传机理还不清楚,可能与小抱子培养技术不利于白菜而有利于那些带有甘蓝型油菜染色体的小抱子形成植株有关.另外,DH方法(加倍单倍体)减少了种间杂种后代由于染色体和遗传失调造成的不育性问题.
至于小孢子培养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王汉中等培养了波里马CMS的保持系、恢复系和轮回选择群体植株的小抱于.其胚状体的发生能力,波里马—CMS的恢复基因和保持基因之间没有相关性.通过小孢子培养,获得了8个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他们认为采用小孢子培养方法可有效地选育恢复系,从而加速油菜杂种的培育进程.
Cegielska—TarasT.等(波兰)用紫外线和
N—甲基—N—亚硝基腮处理离体小抱子,并将诱变了的小孢子培养成胚状体,然后用除草剂Liberty的活性成分PPT处理胚状体.其再生植株对除草剂的抗性,22个DH系中仅一个DH系表现出比对照和其他系略为耐L1beny.
另外,Brown等(加拿大)用加倍单倍体系研究了RAPD标记甘蓝型油菜亚麻酸含量的可行性,以建立标记辅助选择低亚麻酸育种的新体系.
  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胡琼等(丹麦)采用PEG融合方法进行了 甘蓝型油菜和新疆野生油莱叶肉原生质体的融合,并获得54株融合杂种.在5个组合中有
2个组合产生了自交种子,自交结实率(指正常种子)为9.058%.9.49%.5个组合均产生了回交种子,回交结实率为1.09%—
63.38%.关于脂肪酸组分,自交种子的主要脂肪酸含量分布偏向于一个融合亲本,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偏向于低亲,而亚麻酸和芥酸含量偏向高亲.用甘蓝型油菜回交的种子的油酸和芥酸含量介于中亲值.
胡琼等还将甘蓝型油菜和诸葛菜的叶肉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其方法,在对称融合前用碘乙酰胺处理诸葛菜原生质体,阻止没有融合的原生质体分裂.在非对称融合前,用碘乙酰胺处理甘蓝型油菜原生质体,用X—射线处理诸葛菜原生质体,以剔出它的部分基因组.通过对称融合,获得130株体细胞真杂种,但均不育,用甘蓝型油菜回交也不育.通过非对称融合,得到了可育的杂种,也获得了自交和回交的种子.其主要脂肪酸组分含量接近于甘蓝型油菜亲本.
孟金陵和田志宏等采用电融合和PEG融合方法进行了C3—C4Moricandia
niens(属于十字花科)的叶肉原生质体与甘蓝(花茎甘蓝、茬蓝、卷心菜)、白菜和甘蓝型油菜的下胚轴原生质体的融合,试图将M.niens的低CO2
补偿点特性转入上述3个种中.每一融合组合产生了融合体.分子标记分析表明,86%以上的植株是真杂种.M.niens+B.napus和
M.niens+B.oleracea组合的体细胞杂种自交、体细胞杂种与yu芸薹属种杂交产生了有生活力的种子,一些杂种的CO2补偿点比芸薹属种低.
Muller等(德国)使用融合仪进行了甘蓝型油菜与芥菜Camelina sativa(亚麻芥)、Bar- barea
verna(山芥属的一个品种)的原生质体融合.目的旨在建立甘蓝型油菜与十字花科植物的电融合系统,以改良种子油的脂肪酸组分.其试验结果,甘蓝型油菜+芥菜产生了体细胞杂种,得到25株四倍体植株.
  三、赢因转化技术在油菜抗病虫、 除草剂和品质育种中的应用
  在抗除草剂基因转化方面,Chritey等(新西兰)通过发根农杆菌介导将抗Basta除草剂的bar基因导人了饲用Swede首蓝型油菜.植株的Basta抗性正在于温室进行试验.Christev
等还用发根农杆菌介导,将bar基因转入饲用羽衣甘蓝和饲用油菜,并于田间进行抗性试验和观察了植株生长发育状况.种在田间的抗除草剂植株均比非转基因的植株叶片小、植株矮,生物学产量低3-10倍.
关于抗病基因的导入,我国的陈正华等用激光微束穿刺法把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基因转入甘蓝型油菜,获得了抗菌核病材料.
关于抗虫转化研究,Ramachandran等(美国)于1996年在实验室对导人抗菜蛾害虫Bt 基因的Canola(甘蓝型)油菜进行幼虫饲喂抗性试验c
3个品种表现了高度抗虫性.在温室试验,吃了转Bt基因油菜的菜蛾虫的死亡率达
100%.1995—1997年在大田试验,转基因品种植株上虫量比非转基因品种上的少10倍,表现出高度的抗虫性.
至于脂肪酸修饰基因的转化,Stoutjesdijk
P.A等(澳大利亚)使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了油酸减饱和共抑制结构基因.以下胚轴为授体,甘蓝型油菜的转化率是0,4%-0.8%.芥菜型油菜是3%.通过分析单粒T1种子的脂肪酸,甘蓝型油菜种子的油酸含量高达
89%,芥菜型高达73%. Rudloff等(德国)把编码肉豆蔻酸(C14:0)
的硫酯酶基因导入春性油菜品种Drakkar,并于1996年进行田间试验.硫酯酶基因能在转化植株中正常表达合成肉豆蔻酸(此酸用于制造洗涤剂和化妆品等),对植抹的生长发育和种子产量没有不利影响.

组织培养一般不会用种子进行的,就如名字一样,用的是组织,而你的种子上升到器官的角度了。用种子做就感觉有点奇葩了,如果你用油菜种子来进行组培有何意义?组培用在经济作物上一般都是为了脱毒,而脱毒一般用的是植物新生无病毒生长点那一段分生细胞,也用在稀有濒危植物的繁殖上。如果纯粹为了做油菜实验,你可以用油菜的一些组织进行操作,如茎尖、叶片之类的,如果做脱毒方面实验那就要进行部位的选择了,你选择的部位不同,...

全部展开

组织培养一般不会用种子进行的,就如名字一样,用的是组织,而你的种子上升到器官的角度了。用种子做就感觉有点奇葩了,如果你用油菜种子来进行组培有何意义?组培用在经济作物上一般都是为了脱毒,而脱毒一般用的是植物新生无病毒生长点那一段分生细胞,也用在稀有濒危植物的繁殖上。如果纯粹为了做油菜实验,你可以用油菜的一些组织进行操作,如茎尖、叶片之类的,如果做脱毒方面实验那就要进行部位的选择了,你选择的部位不同,生长的快慢与成活率等都会不同。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