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笔记有么?不要太长的,短篇的就行……谢谢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7:23:08

红楼梦读书笔记有么?不要太长的,短篇的就行……谢谢哦……
红楼梦读书笔记有么?
不要太长的,短篇的就行……谢谢哦……

红楼梦读书笔记有么?不要太长的,短篇的就行……谢谢哦……
http://www.baidu.com/s?wd=%BA%EC%C2%A5%C3%CE+%B6%C1%CA%E9%B1%CA%BC%C7&cl=3

懒人呵……自己写喽

可到相关网站下载,然后自己修改。

自己看吧,很好看的,我最喜欢了!

有意思

看红楼,含笑的悲剧
——读《红楼梦》有感
我总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我不得不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她别了宝玉,很...

全部展开

看红楼,含笑的悲剧
——读《红楼梦》有感
我总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我不得不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她别了宝玉,很好很好。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的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或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所以,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时候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
可是也许你会说,黛玉死的很悲惨,一点也不浪漫,关于这点,我是不赞成高鄂的续书的,也许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许黛玉确实应该泪尽证前缘,这样不是更好吗?她牵挂着宝玉,用她全部的热情为这一知己痛哭,怀着深深的思念,这样的死,何尝不是高贵神圣的,然而高鄂没有这样写,他最终让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愤恨,气极而亡。这不象我们认识的那个高傲自赏的黛玉,反而象个情场失意的一般女子。
尽管如此,她最终是在贾府垮倒前离开这是非之地的,否则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能给予黛玉的其实很少,谈不上保护与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所以在他身边,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带着回忆离开他,是一种幸福。宝玉自己能给予黛玉的只是几句好话,他连痴情都谈不上,看看宝钗的下场,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当然有人说宝钗需要的只是宝二奶奶的宝座,她并不在乎宝玉,是这样吗?难道有一个天生喜欢孤独的女子吗,不管怎么说,寂寞的独守空房总是悲惨的。何况所谓宝二奶奶的宝座她是不是坐上了还是个问题。
如果贾府不倒台,至少宝钗还有容身之地,至少没了丈夫还有富贵,但是不是这样呢?最终贾府沦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地步,那宝二奶奶的头衔之于宝钗还有何等意义呢?没有幸福的生活,没有丈夫的关爱,寂寞的独自生,独自死,难道不是更大的悲剧吗?
我一直疑心宝玉并不是因为黛玉而离开贾府的,否则他不会娶宝钗。他最终的出世是因为他的世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终于明白他的斗争,他的思想其实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啊,斗争啊,统统没了,他不得不离家出走,也许是为了避祸。
可以试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厨做羹汤的场景吗?穿着破衣烂裙,甚至是要依靠袭人的救济,然后她当然无法再刻薄人,说闲话,只能独自垂泪,不关爱情,而是生活。当生活给宝黛的爱情画上巨大的问号时,黛玉能一如既往的爱着宝玉吗?我想不会,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龙王庙的。然后宝玉最终受不了家庭的压力,还是一走了之,这是很有可能的,他没有照顾好宝钗,负担不起生活,同样对于黛玉,他也不过如此。
另一种可能,万一贾府能重整旗鼓,兰桂齐芳,黛玉和宝玉依旧过着他们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后,宝玉也许会突然发现黛玉皱纹满面,然后会发现身边的袭人竟如同当年的赵姨娘,然后爱情就在岁月中流逝,然后宝玉会回忆那个珠圆玉润的宝姐姐。
其实爱情就是很短暂的,至少这横刀截断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杰克之于罗丝,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忆,却不是唯一。

收起

我写的:
红楼梦〈中〉
作者:曹雪芹(男)
阅读时间:2006年1月//2006年2月至4月//2006年7月至2007年1 月、5月至
阅读方式:从同学处借阅(少儿版)//于北京华联购买(缩写版)//于安徽图书城购买(注释版)
总体评价:甲+ A
写作背景:
有关于曹雪芹的写作背景由于容易生枝蔓,不便详述。
总体来说,是钟鸣鼎食的...

全部展开

我写的:
红楼梦〈中〉
作者:曹雪芹(男)
阅读时间:2006年1月//2006年2月至4月//2006年7月至2007年1 月、5月至
阅读方式:从同学处借阅(少儿版)//于北京华联购买(缩写版)//于安徽图书城购买(注释版)
总体评价:甲+ A
写作背景:
有关于曹雪芹的写作背景由于容易生枝蔓,不便详述。
总体来说,是钟鸣鼎食的曹家在康雍乾时期几经沉浮,最后衰败,曹隐居苦作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石头记》,不想丢失了八十回以后的内容。几十年后由高鄂、程伟元等人整理修改并续补了成了一百二十回流传于各地,成了我们如今读的“通行本”。但其续书多处未忠实原著,又删改了前文许多内容,故不被多数红学家们看好。
“《红楼梦》旨义是书题名极多,一曰《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皆书中曾已点睛矣。如宝玉作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又如道人亲眼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白系某某,及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则曰“中京”,是不欲着迹于方向也。盖天子之邦,亦当以中为尊,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
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则简,不得谓其不均也。
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带出,盖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谓其不备
……
诗曰: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以上选自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凡例》,此凡例仅见于甲戌本卷首;其他各本均无凡例,且均截取第五条“此开卷第一回也”并入第一回作为正文开始。)
下面简介一下《红楼梦》各种版本
《红楼梦》的版本,可分为两个系统:一是仅流传八十回的脂评抄本系统;一是不知何人续写了后四十回,经程伟元、高鹗整理补缀的一百二十回印本系统(作者按:另一说)。脂评系统的本子,现存十个版本,其祖本都是曹雪芹生前传抄出来的,所以在不同程度上保存了原著的本来面貌;程高系统的本子,基本上只有两种:程甲本和程乙本,它们前八十回依据的也是脂评系统的本子,但已经过了整理者较多的改动,程乙本改动尤甚。下面简略介绍现存脂评系统的数个版本,对程高系统印本不予涉及。
甲 戌 本
又称脂残本、脂铨本。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因第一回正文中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一十五字,指明所据底本年代,故名甲戌本。甲戌年,是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存十六回。即一至八回、十三至十六回、二十五至二十八回。第四回回末缺下半叶,第十三回上半叶缺左下角。四回一册,共四册。每半叶十二行,行十八字。
甲戌本是现存各抄本中最珍贵的一种,最接近曹雪芹原稿的本来面貌。其祖本可能是脂砚斋的编辑本,因每页版心下部都有脂砚斋的署名,有些地方虚以待补,如若干回的回前诗,仅有“诗曰”空悬。林黛玉眉目描写尚未成文,其下半句以朱笔空围。底本无拼凑现象,正文很少修改,有部份批语系从另本移录。
此本第一回有畸笏叟丁亥春的行侧朱批,墨抄总评也有作于丁亥者,说明抄录时间在乾隆二十三年丁亥(一七六七)之后。
第一回第一页第一行顶格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二行“凡例”二字,第三行起凡例五则,末题诗一首。其中第一至四则及题诗,共四百一十四字,为此本独有。第五则“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后来本子仅存此段作为引言,与正文混同,遂成了正文开始。凡例之后的七律题诗,尾联“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脍炙人口,为论红著作所常引用。
第一回第四页下第一行“丰神迥异”句下至第五页上末行“大展幻术,将”句之间,较他本多出一段文字,恰好两页,四百余字。又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与警幻之妹兼美成亲的一段情节,与各本也不同。
此本有眉批、侧批、双行批、回前回后批多种。所存各回脂批远多于其他脂本,尤有一些重要批语为他本所无。如第一回“满纸荒唐言”诗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这条批语是持曹雪芹卒于壬午年(一七六三)论者的首要依据。
己 卯 本
又称脂怡本。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二册总目书名下注云“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第三册总目书名下复注云“己卯冬月定本”,故名己卯本。己卯年,是乾隆廿四年(一七五九)。存四十回。即一至二十回、三十一至四十回、六十一至七十回(内第六十四、六十七两回原缺,系后人武裕庵据程高系统本抄配)。其中第一册总目缺,第一回开始缺三页半,十回末缺一页半,七十回末缺一又四分之一页。十回一册,共四册,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五或三十字不等。另有残卷一册,存三个整回又两个半回。即第五十五后半回、五十六至五十八回及五十九回前半回。
此本与庚辰本有共同的祖本,两本有大量共同的特点。如第十七、十八回尚未分开,共用一个回目,第十九回无回目,第六十四及六十七回原缺,均与庚辰本同。此本讹夺字较少,文字有多于庚辰本的地方,语意较庚辰本确切。尤其以前五回文字差异较大。
此本无复杂的眉批侧批,面貌干净。批语绝大多数在正文内双行书写,计七百一十七条,除多一条单字批外,与庚辰本全同。第十一回之前无夹批,却有十二处侧批为别本所无,见于第六回和第十回。
此本中夹有六张笺条,补此书批注不足。第一张为第一回正文“昌明隆盛之邦”批注“伏长安大都”;第二张为第四回“护官符小注”;第三张为第五回题诗一首;第四张为第六回题诗一首;第五张为第二回前指示将总批低两格抄;第六张为第十九回一条批注,连所属正文,另纸记在回前。
庚 辰 本
又称脂京本。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各册卷首标明“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第五至八册封面书名下注云“庚辰秋月定本”或“庚辰秋定本”,故名庚辰本。庚辰年,是乾隆廿五年(一七六○)。存七十八回。即一至八十回,中缺第六十四及六十七回两回,第六十八回脱去约六百余字,估计失去一页。十回一册,共八册,每半叶十行,行三十字。
此本底本年代相当早,面貌最为完整,保存曹雪芹原文及脂砚斋批语最多,脂批中署年月名号的几乎都存在于此本。
此本第二十二回末惜春谜后缺文,并记曰“此后破失,俟再补。”另页写明“暂记宝钗制谜云:朝罢谁携两袖香……”“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畸笏叟。”等文字。后人续补了宝玉及宝钗两首谜诗,就将此谜错改属了黛玉。第七十五回缺中秋诗,回前单页记曰“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第十九回“小书房名”下空五字,“想那里自然”下空大半行。这些残缺可用以鉴定他本后人补缀之处。
此本有眉批、侧批、双行夹批及回前回后批多种。批语之多为各本之最,总计两千余条,包括了己卯本双行夹批的全部(除一条单字批外)。其中有一批非常重要的批语,如第二十回朱笔眉批“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此本第十一回之前,除偶将回前总评与正文抄在一处外,都无批语,为白文本。朱笔批语全集中在第十二回到第二十八回。
另还有戚本、蒙府本、列藏本、甲辰本、舒序本、杨本、郑藏本。
分 回 问 题
现存己卯本与庚辰本第十七至第十八回不分回且十八回无回目,列藏本第七十九至第八十回不分回(庚辰本虽已分回但八十回缺回目)。均独异于诸本。
这两处根据脂批的提示,应该都是原稿的原始面貌。
己卯本与庚辰本在第十七至十八回前有批:“此回宜分二回方妥。”在“次日遣人备车轿去接等后话,暂且搁过,此时不能表白。”处有眉批:“‘不能表白’后是第十八回的起头。”(甲辰、程甲、程乙本即在此分回。)
从此回篇幅看,是应该分回的,分成两回后的分量也与其他各回相当。这是曹雪芹原稿未及分回,整理者尊重原作,未改动,也是在等待作者自己来分回并补写十八回回目。
但列藏本第七十九回又是另一种情况。
庚辰本第七十九回有一条夹批:“此回题上半截是‘悔娶河东狮’,今却偏逢‘中山狼’,倒装上下情孽,细腻写来,可见迎春是书中正传,阿呆夫妻是副,宾主次序严肃之至。其婚娶俗礼一概不及,只用宝玉一人过去,正是书中之大旨。”第八十回正文“薛蟠亦无别法,惟日夜悔恨不该娶这搅家星罢了,都是一时没了主意。”处庚本夹批:“补足本题。”庚辰本第八十回无题目,此处的本题显然是指第七十九回回目的“悔娶”。由此可见,庚辰本原来也是不分回的。
从庚辰本此两回篇幅看,也是无须分回的,作为一回跟其他各回份量相当,分成两回就明显短些。这是曹雪芹原稿本就是一回,并不打算分回,但后来后文散失。整理者觉得一部七十九回的残稿不像个样子,乃把第七十九回拆开为两回,凑成“八十”的整数。
因为原著“八十回”已经众所周知,我们现在似无必要整理个七十九回本出来。红研所整理本第十七至第十八回不分回本没有必要——既然是普及本,完全可以按脂评提示并参照诸本分回。郑庆山校本“第七十九至第八十回”不分回,更没有版本依据——要么只有第七十九回,要么是两回。
电子版按照约定俗成,作八十回,并据有关本子补了十八回、八十回回目——虽然这些回目肯定不是曹雪芹原拟。
回 目 问 题
??谈到回目问题,《红楼梦》各抄本也是异文很多,各本互有优劣。但可以肯定,甲戌本回目都是原拟的,且艺术上较胜。为什么这样说呢?试举一二例说明之。
??第五回回目为什么没有根据庚辰本(己卯本也是)而根据甲戌本呢?也就是说,为什么不是“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而是“开生面梦演红楼梦 立情场情传幻境情”?
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中说:
“甲戌本第五回回目也与诸本皆异,作“开生面梦演红楼梦,立新场情传幻境情”。以“情”叠字安排在回目中是雪芹的习惯,如“痴情女情重愈斟情”(第二十九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第三十四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第四十八回)、“情小妹耻情归地府”(第六十六回》等皆是。可见此回目是作者亲拟无疑。又庚辰本已改此回目而第二十七回却仍有脂评“开生面、立新场,是书不止‘红楼梦’一回”等语,更可证甲戌本此回回目是原拟的。类似的回目差异,还见于第三、七、八等回,读者可自行比较。”
这已经严密论证了甲戌本回目是原拟的。我还要补充的是,甲戌本回目在艺术上也是较为优胜的。
??“开生面梦演红楼梦 立新场情传幻境情”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前者对仗工整;后者根本不对仗。“开生面”、“立新场”,蕴涵深意;“游幻境”、“饮仙醪”,泛泛之言;“梦演红楼梦”,表述准确;“曲演红楼梦”,“曲演”二字不通。
第七回回目甲戌本作:“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谈肆业秦钟结宝玉”。而正文中叹英莲的是周瑞家的,所以有人就认为“周瑞叹英莲”不确,所以有了庚辰本的“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的改文。不过这样改也不见好,“送宫花”与“宴宁府”不对仗,把“送宫花”和“贾琏戏熙凤”两事并作一句,意也不明。所以仍然采用甲戌本。
这里且把甲戌本与通俗本的回目对比一下。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五回 开生面梦演红楼梦
立新场情传幻境情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七回 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谈肄业秦钟结宝玉
第八回 薛宝钗小恙梨香院
贾宝玉大醉绛云轩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第 十三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第 十四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第 十五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第 十六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第 十七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怡红院迷路探深幽
第 十八 庆元宵贾元春归省
助情人林黛玉传诗
第 十九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第 二十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第二十一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第二十二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第二十三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第二十四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第二十五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通灵玉蒙蔽遇双真
第二十六 蜂腰桥设言传蜜意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第二十七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二十八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第二十九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第 三十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第三十一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第三十二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第三十三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遭笞挞
第三十四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第三十五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第三十六 绣鸳鸯梦兆绛云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第三十七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第 四十 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音
第四十三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第 五十 回 芦雪广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第五十五回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第五十九回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云轩里召将飞符
第 六十 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第六十一回 投鼠忌器宝玉瞒脏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第六十四回 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佩
第六十五回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
第六十七回 馈土物颦卿念故里
讯家童凤姐蓄阴谋
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第六十九回 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
第 七十 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第七十二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第七十三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第七十九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第 八十 回 懦弱迎春肠回九曲
姣怯香菱病入膏肓
内容梗概:
总体来说,曹雪芹在目睹自己家族由兴转衰的背景下花十年写下的红楼梦是以封建社会金陵钟鸣鼎食的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线索,描述以贾府为首的贾、王、薛、史四个金陵之霸的兴衰史,反映封建社会无情的家长制及地主残酷的剥削,表达作者对自由婚姻的向往,对封建社会地位低下的女性的深切同情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
为什么中国乃至世界的诸多红学家至今仍红红火火地研究着“红学”?因为它不再仅仅是一部小说而已,人们不仅仅是赞叹这部小说系统之庞大、结构之严密、构思之巧妙,不仅仅是感慨雪芹对每个有鲜明特点的人物那淋漓尽致的刻画,人们还透过它来研究清史,研究曹家,研究古代社会人们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研究中华民族古代灿烂的文化……因此我们说《红楼梦》是绝对有不可阻挡的魅力的!正所谓“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当你多读几遍红楼梦,最好再了解一下相关的名家品读红楼梦的文章等,定有极大收获,自己对红楼梦也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然后再仔细品读红楼梦中的字字句句,定会为之折服的!至于具体的曹雪芹那“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文字魅力在此不再赘述。请读者务必亲自品尝这部伟大的著作!!!
人物简介:
由于人物关系过于复杂,甚至牵涉到曹雪清家庭背景,不再详述。
以表附之,略表主要人物。
妙语摘录:
第一回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第三回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谅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第五回
宝玉看了不解。遂掷下这个,又去开了“副册”橱门,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宝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掷了,再去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堪叹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
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
凡鸟(作者按:亦为拆字法,是为凤字)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
〔第一支•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第二支•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第三支•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须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第二十二回
晚间,湘云更衣时,便命翠缕把衣包打开收拾,都包了起来。翠缕道:“忙什么,等去的日子再包不迟。”湘云道:“明儿一早就走。在这里作什么?――看人家的鼻子眼睛,什么意思!”宝玉听了这话,忙赶近前拉他说道:“好妹妹,你错怪了我。林妹妹是个多心的人。别人分明知道,不肯说出来,也皆因怕他恼。谁知你不防头就说了出来,他岂不恼你。我是怕你得罪了他,所以才使眼色。你这会子恼我,不但辜负了我,而且反倒委曲了我。若是别人,那怕他得罪了十个人,与我何干呢。”湘云摔手道:“你那花言巧语别哄我。我也原不如你林妹妹,别人说他,拿他取笑都使得,只我说了就有不是。我原不配说他。他是小姐主子,我是奴才丫头,得罪了他,使不得!”宝玉急的说道:“我倒是为你,反为出不是来了。我要有外心,立刻就化成灰,叫万人践踹!”湘云道:“大正月里,少信嘴胡说。这些没要紧的恶誓,散话,歪话,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的人,会辖治你的人听去!别叫我啐你。”说着,一径至贾母里间,忿忿的躺着去了。
宝玉没趣,只得又来寻黛玉。刚到门槛前,黛玉便推出来,将门关上。宝玉又不解其意,在窗外只是吞声叫“好妹妹”。黛玉总不理他。宝玉闷闷的垂头自审。袭人早知端的,当此时断不能劝。那宝玉只是呆呆的站在那里。
黛玉只当他回房去了,便起来开门,只见宝玉还站在那里。黛玉反不好意思,不好再关,只得抽身上床躺着。宝玉随进来问道:“凡事都有个原故,说出来,人也不委曲。好好的就恼了,终是什么原故起的?”林黛玉冷笑道:“问的我倒好,我也不知为什么原故。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宝玉道:“我并没有比你,我并没笑,为什么恼我呢?”黛玉道:“你还要比?你还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的还利害呢!”宝玉听说,无可分辩,不则一声。
黛玉又道:“这一节还恕得。再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他和我顽,他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他和我顽,设若我回了口,岂不他自惹人轻贱呢。是这主意不是?这却也是你的好心,只是那一个偏又不领你这好情,一般也恼了。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恼他。我恼他,与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
宝玉见说,方才与湘云私谈,他也听见了。细想自己原为他二人,怕生隙恼,方在中调和,不想并未调和成功,反已落了两处的贬谤。正合着前日所看《南华经》上,有“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又曰“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语。因此越想越无趣。再细想来,目下不过这两个人,尚未应酬妥协,将来犹欲为何?想到其间也无庸分辩回答自己转身回房来。林黛玉见他去了,便知回思无趣,赌气去了,一言也不曾发,不禁自己越发添了气,便说道:“这一去,一辈子也别来,也别说话。”
宝玉不理,回房躺在床上,只是瞪瞪的。袭人深知原委,不敢就说,只得以他事来解释,因说道:“今儿看了戏,又勾出几天戏来。宝姑娘一定要还席的。”宝玉冷笑道:“他还不还,管谁什么相干。”袭人见这话不是往日的口吻,因又笑道:“这是怎么说?好好的大正月里,娘儿们姊妹们都喜喜欢欢的,你又怎么这个形景了?”宝玉冷笑道:“他们娘儿们姊妹们欢喜不欢喜,也与我无干。”袭人笑道:“他们既随和,你也随和,岂不大家彼此有趣。”宝玉道:“什么是‘大家彼此’!他们有‘大家彼此’,我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谈及此句,不觉泪下。袭人见此光景,不肯再说。宝玉细想这句趣味,不禁大哭起来,翻身起来至案,遂提笔立占一偈云: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写毕,自虽解悟,又恐人看此不解,因此亦填一支《寄生草》,也写在偈后。自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