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沈复的简介、写童趣时的背景和其他作品?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4 14:11:48

谁知道沈复的简介、写童趣时的背景和其他作品?急
谁知道沈复的简介、写童趣时的背景和其他作品?

谁知道沈复的简介、写童趣时的背景和其他作品?急
沈复简介
  清代散文家.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他一生长期作幕僚,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嘉庆十 三年(1808)五月间,随翰林院编修齐鲲出使琉球,参加 册封琉球国王的盛典,十月间归国.在此期间,写作了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自传体的散文.原有六记:《闺房记乐 》、《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 《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今存前四记.作者以纯 朴的文 笔,记叙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愉处与愁苦处两相 对照,真切动人.
  书中描述了他和妻子陈芸志趣投合,伉 俪情深,愿意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 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经历 了生离死别的惨痛.作者继宋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及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之后,在《浮生六记》中以 较长的篇幅记述了夫妇间的家庭生活,在中国古代文学 作品中实属稀见.书中对山水园林、饮食起居均有独到 的评述.
  清道光年间,杨引传在苏州冷摊上得到此书手稿,其 时后两记已亡佚.道光二十九年1849)王韬曾为之写跋,称赞此书“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光
  绪三 年(1877)杨引传交上海申报馆以活字版排印,距成书 已70年.1935年世界书局出版的《美化名著丛刊》收有 《足本浮生六记》,所补两记均是伪作.
  译文:
  回想我童年的时候,能够对着太阳张开眼睛,明察秋毫,见到极小的东西,必定细细去观察它的纹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夏日的蚊子声音象雷鸣,我心里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鹤在天空飞翔.心里这么想,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变成仙鹤了.我抬起头看,脖子都硬了.我又让蚊子留在帐子里面,慢慢地吸口烟喷出来,叫蚊子冲烟飞鸣,当作青云中的白鹤观看,果然就象鹤唳云端一样,令人怡然称快.
  我又常在土墙凹凸的地方,或是花台小草丛杂的地方,蹲下身子,与花台一般高,定神仔细观察,以丛草作为树林,以小虫和蚂蚁作为野兽,以泥土凸的作为山丘,凹的作为山谷,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有一天,见到有两个小虫在草里斗,看得正高兴的时候,忽然有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个小虫就被它吞了进去.我年纪小,正看得出神,不觉吓得叫了起来.定了定神,捉住这只癞虾蟆,鞭打了数十下,驱逐去别的院子.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开篇先说作者儿时视力极好,然后点明文章主旨.“张目对日”,犹言两眼能经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有如此好的视力,再加上“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因而能发现“物外之趣”.这是总提,仅用32字,行文简洁可见.以下分述.
  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将它想像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随后他又联想到曾经见过的“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是他真的见到了这样的图景.这是一幅凭借想像而“放大”了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此其一.
  其二,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像成树林,把虫蚊想像成野兽,把高出的小土块想像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块想像成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可以饱览“大自然”的风光.有一天,有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在年幼作者的想像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伸舌,便将两兽一齐吞入腹中.年幼的作者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到清醒过来,幻觉消失,才发现此前那个“庞然大物”不过是一只癞虾蟆.他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用什么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树枝吧?他惩罚癞虾蟆,可能含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作者用“物外之趣”一语来统摄以上二事,意在说明他幼年时已有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二、问题研究
  沈复《浮生六记》中“闲情记趣”一章,主要记作者长大后对花木的喜爱和婚后跟妻子一同美化居室及周围环境的琐事;记童年趣事的只有开头一小段,因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描写儿童观物的心理过程上颇具特色,值得研究.
  年幼的作者由群蚊乱飞想到“群鹤舞于空中”,这是所谓类似联想;再想到“鹤唳云端”,则是接近联想.这后一种联想又促使他产生了模仿的意愿,于是“留蚊于素帐中,使之冲烟而飞鸣”,再经过凝神细观,“果如鹤唳云端”,这是年幼作者的错觉,但又是他所追求的目标——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画面,很值得玩味.
  观虫斗一节与上述过程大体相似,“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都属于类似联想,“庞然大物”的出现,也是错觉;所不同的是这种错觉产生的原因.此刻,年幼的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他眼前的实物已经被放大了千万倍,而癞虾蟆又是突如其来,对比之下,自然就成为“庞然大物”了,这种错觉是在极短时间内经受强刺激而突然产生的,跟“鹤唳云端”的有意而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