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石节选【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3 13:32:25

孙玉石节选【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读后感
孙玉石节选【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读后感

孙玉石节选【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读后感
在实习期间,讲授鲁迅的《雪》的过程中发现课后阅读,孙玉石研究文章《追求美好理想的温暖心声》与教案上对《雪》这篇散文诗的主题断定有差异,于是请教了语文组的数位资深老师,他们对这篇文章的主题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引起了我的注意.记得大学老师在指导我试讲时说过,“作为一位教师不能把错误的信息传授给学生.”本着这种精神,觉得有弄清它的必要.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研究者在评论这篇文章时,不仅仅是在主题上有分歧,还有很多方面有分歧,这篇一千多字的文章竟然有这么多的争论,着实让我惊讶!这也显示出鲁迅文章的魅力.
《雪》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同年发表在《语丝》第十一期上.后来被收录在《野草》中.这篇文章向来被认为是《野草》是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篇,虽然如此,但它是一篇以景托情象征性质很浓的散文诗,作者把它深遂的哲理完全隐藏在自然景物的图景之中.所以理解起来也不是十分容易,也导致这篇文章在主题上引起争论.争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鲁迅也没有对这篇文章有过多论述,找了很久的一手资料,结合前人所找的资料,也只得到1924年12月31日《鲁迅日记》里有一句话:“晴,大风吹雪盈空际.”和《雪》这篇文章有联系,这也增添了研究这篇文章的难度.
我们到底怎样理解《雪》的主题呢?这要从鲁迅所描写的“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说起.有研究者单独从篇幅看就认定鲁迅把情感寄托在“江南的雪”上,但又不出“朔方的雪”在文中的作用.这种提法,不值得辩驳.
从作者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思想情绪来说,对“江南的雪”描述可以看出,作者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充满童趣、美丽、和谐的画面. 这是一个极为美好的境界,肖新如研究认为,这是作者理想中的社会面貌.但是由于作者对战胜黑暗社会信心不足,又对未来社会毫无把握,所以他笔下的美好事物都是十分空泛和短暂的,作者“眼前的仿佛”中的梦境形式出现的美景不会长久.在“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中”转瞬即逝全部倾刻幻灭.
对作者投入的“朔方的雪”的思想情绪研究者的研究结论一致,“朔方的雪”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压抑、僵死、寂寞的世界,在这个僵死的世界中只有“朔方的雪”“蓬勃地奋飞”作者热情歌颂了“朔方的雪”反抗黑暗,坚持斗争,追求光明的战斗精神.
孙玉石把鲁迅的这种思想情绪综合为“在这两个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串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的美好世界”这种提法已经进入了初二语文教科书.但教案上没有提“江南的雪”的所要体现作者的思想情绪,只是重点提了“朔方的雪”的那种战斗精神.我们不禁要问“江南的雪”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所要体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绪呢?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篇文章的主题就迎刃而解了.孙玉石把这两幅对立图景作了一个似乎可以信服的解释.但是牵强的很.
值得注意是《鲁迅日记》里的那句“晴,大风吹雪盈空际”这时在《鲁迅日记》里少有的富于诗意的文字.鲁迅有没有可能借助这种抒情劲,去把“江南的雪”写成一篇绝好的眷恋故乡,回忆儿时的抒情小品文呢? 笔者认为很有可能,众所周知,鲁迅在自认为“实在黑暗得可以”的时期,心里寂寞、彷徨的情绪在这个“民族魂”身上油然而生,可是鲁迅还是写了那么诗意的一句话.从这点看来,鲁迅很有可能由雪去写一篇眷恋故乡回忆儿时的一段文字.再说如果孙玉石先生的“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成立的话,那么如何解释那句“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了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退尽了.”战斗创造出来的春天难道是注定消亡的吗?恐怕连孙玉石先生也不能自圆其说吧.
下雪回忆起儿时堆雪人,这是很多成年人都有的心理特征,鲁迅也不例外,可以断定,对故乡的自然景色有一种“深刻的恬适的回味”.这种回味鲁迅是不想寄托什么的,只是恬适的回味而已.鲁迅一向对孩子的成长和心灵健康很关心.鲁迅在《朝花夕拾》的《五猖会》一文中,写下了他父亲在他兴高采烈地准备游玩的时候对他的厉管束,给少年的鲁迅造成尽灵上的创伤和痛苦.在《野草》的《风筝》中鲁迅在年轻时候把自己小兄弟风筝“踏扁了”.当鲁迅不觉悟之后表示对这次“精神的虐杀”的悔恨和反省.而《雪》这篇散文诗中“谁的父亲”不但不禁止孩子的活动,而且还参加孩子的活动,作者描述了这一细节,充分地显示了鲁迅对儿时的快乐的回忆.而“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把孩子们“很洁白,很明艳”罗汉的消释又让鲁迅感到惋惜,我觉得这些都是人之常情,鲁迅却写得很美,充满了童趣,没有一点生涩,也没有彷徨无助的感觉,这里只有温馨,所以和《野草》里的别的文章有所不同.
不知道有研究者注意到没有,鲁迅进入一九二五年心情有所变化,这年写在《野草》里的散文诗头四篇《希望》、《雪》、《风筝》、《好的故事》.这四篇都带有回忆性质的文章,心境没有那种“四面都有敌意,可悲悯的,可诅咒的.”换之而来的“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到“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接着“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最后,“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这种心境的好转是因为对青年的希望,对故乡儿时的回忆.从《雪》这篇起接下来的两篇《风筝》、《好的故事》都有对故乡和儿时的回忆.《风筝》里“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给了我久经逝去儿时的回忆.”《好的故事》里“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担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种种迹象表明,对“江南的雪”的描绘就是对故乡和儿时的回忆,鲁迅并没有寄托,如果把收录在《野草》里的散文诗说成一篇绝好的眷念故乡,回忆儿时的抒情小品文,这是无人能接受的.笔者认为鲁迅所要寄托的情感在于“朔方的雪”,这篇文章本来就是因为1924年12月31日的北京,“大风吹雪盈空际”所引发的,所以作者把主要的思想情绪寄托在“朔方的雪”中也是理所当然的,再说,作者从写“南方的雪”过度到“朔方的雪”用了一个“但是”.这不但是文章简单的衔接,也是作者思想情绪的转变,作者所有的寄托都在里面,在这个“实在黑暗得可以”的时代的北京,实在需要“蓬勃的奋飞”的“闪闪地旋转升腾”的“朔方的雪”.这样以来,把描写“江南的雪”的文字看作眷恋故乡,回忆儿时的抒情文字的时候就可以理解了.
除了孙玉石对《雪》这篇文章主题的断定有影响外,还有很多研究者把散文诗中关于“江南的雪”的描写完全与当时的南方革命形势联系起来,这种理解也相当有影响,为了使笔者的论点更具有说服力,也应当对这些研究者对《雪》的主题的理解予以辩正.
这个时期,北京正处在五四运动后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在《雪》这篇散文写作的近一段时期.一九二四年九月,在江浙发生了历时四十天的军阀战争.九月十五日到十月三日,又爆发了张作霖与曹锟、吴佩孚之间的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在战乱中发动了北京政变,驱逐了曹锟、吴佩孚以日本帝国主义为后台的北洋军阀反革命势力继续把持了北京政权.两年前曾经还是万人唾骂的卖国贼段祺瑞,重新被推奉为中华民国的执政府的总执政,从此北京在段祺瑞的统治下,陷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最反动最黑暗的时期.
而在南方,一九二四年一月在中国**党的帮助和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