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世说新语中出现的成语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21:20:07

英语翻译世说新语中出现的成语
英语翻译
世说新语中出现的成语

英语翻译世说新语中出现的成语
1、身无长物: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去看望他.见到座上有六尺长的竹席,便对王恭说:“你从东边来,本当有这种东西,可以拿一张送给我.”王恭没有答话.王大走后,王恭立刻把自己坐的那张竹席送了过去.王恭自己已经没有其他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了这件事,很吃惊,对王恭说:“我本来认为你有很多,所以才向你索取的.”王恭回答说:“你老人家不了解我,我做人从来不备多余的东西.”
2、小时了了:孔文举十岁时,跟随父亲到了洛阳.当时李元礼有很高的名望,担任司隶校尉,登门拜访的人都要才智超群、有清高的名声或是中表亲戚,守门人才肯通报.孔文举来到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通报之后,进去入座.李元礼问道:“您跟我是什么亲戚啊?”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孔仲尼同您的祖先李伯阳曾经有过师友之谊,这就是说,我们两家世世代代是有友好往来的.”李元礼和宾客们听后无不感到惊奇.太中大夫陈韪后来也到了,有人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了他.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的人,长大后未必也很好.”孔文举说:“想来您小的时候,一定是聪明伶俐的了.”陈韪大为狼狈.
3、难兄难弟:陈元方的儿子长文,有卓越的才能,同陈季方的儿子孝先,各自夸耀自己父亲的功业德行,争议相持不下,无法决断,而去询问陈太丘.太丘说:“论学识品行,元方季方各有所长,互为兄长,难以分出高下优劣啊!”
割席分坐:管宁和华歆又曾经同坐在一张垫席上读书,有乘坐官车的显赫人物由门外经过,管宁读书依旧,华歆则丢开书本出去观看.管宁于是割断垫席,分开座位,对华歆说:“您不是我志趣相投的朋友.”
4、覆巢之下无完卵:孔融被拘捕时,全家里里外外的人都很恐慌.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只有九岁,小的只有八岁,两人依旧在做琢钉的游戏,没有一点儿惊惧的神色.孔融对派来的人说:“希望罪过只加在我本人身上,两个孩子不知能否保全性命?”孩子们从容地对父亲说:“您难道见过捣翻了的鸟窝中还有完整的鸟蛋吗?”不久,也被拘捕了.
5、望梅止渴:魏武帝行军时,错过了水源,军队全都口渴难忍,于是他传令说:“前面有一片大梅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后,口中都流出口水来,就是靠了这一招才能走到前面有水源的地方.
6、楚囚相对:过江避难的官员,每逢天气晴朗的日子,经常互相邀请来到新亭,坐在草地上饮酒会宴.周侯在席间叹息说:“风景倒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山河国土起了变化!”在座的人相互对视,流下了眼泪.只有王丞相突然变了脸色说:“大家正当同心协力效忠朝廷,收复中原地区,哪至于像亡国囚徒似的相对哭泣呢!”
另外有“皮里阳秋”“支遁买山”“期期艾艾”“鹤立鸡群”等

1、身无长物: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去看望他。见到座上有六尺长的竹席,便对王恭说:“你从东边来,本当有这种东西,可以拿一张送给我。”王恭没有答话。王大走后,王恭立刻把自己坐的那张竹席送了过去。王恭自己已经没有其他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了这件事,很吃惊,对王恭说:“我本来认为你有很多,所以才向你索取的。”王恭回答说:“你老人家不了解我,我做人从来不备多余的东西。”
2、小时了...

全部展开

1、身无长物: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去看望他。见到座上有六尺长的竹席,便对王恭说:“你从东边来,本当有这种东西,可以拿一张送给我。”王恭没有答话。王大走后,王恭立刻把自己坐的那张竹席送了过去。王恭自己已经没有其他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了这件事,很吃惊,对王恭说:“我本来认为你有很多,所以才向你索取的。”王恭回答说:“你老人家不了解我,我做人从来不备多余的东西。”
2、小时了了:孔文举十岁时,跟随父亲到了洛阳。当时李元礼有很高的名望,担任司隶校尉,登门拜访的人都要才智超群、有清高的名声或是中表亲戚,守门人才肯通报。孔文举来到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通报之后,进去入座。李元礼问道:“您跟我是什么亲戚啊?”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孔仲尼同您的祖先李伯阳曾经有过师友之谊,这就是说,我们两家世世代代是有友好往来的。”李元礼和宾客们听后无不感到惊奇。太中大夫陈韪后来也到了,有人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了他。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的人,长大后未必也很好。”孔文举说:“想来您小的时候,一定是聪明伶俐的了。”陈韪大为狼狈。
3、难兄难弟:陈元方的儿子长文,有卓越的才能,同陈季方的儿子孝先,各自夸耀自己父亲的功业德行,争议相持不下,无法决断,而去询问陈太丘。太丘说:“论学识品行,元方季方各有所长,互为兄长,难以分出高下优劣啊!”
割席分坐:管宁和华歆又曾经同坐在一张垫席上读书,有乘坐官车的显赫人物由门外经过,管宁读书依旧,华歆则丢开书本出去观看。管宁于是割断垫席,分开座位,对华歆说:“您不是我志趣相投的朋友。”
4、覆巢之下无完卵:孔融被拘捕时,全家里里外外的人都很恐慌。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只有九岁,小的只有八岁,两人依旧在做琢钉的游戏,没有一点儿惊惧的神色。孔融对派来的人说:“希望罪过只加在我本人身上,两个孩子不知能否保全性命?”孩子们从容地对父亲说:“您难道见过捣翻了的鸟窝中还有完整的鸟蛋吗?”不久,也被拘捕了。
5、望梅止渴:魏武帝行军时,错过了水源,军队全都口渴难忍,于是他传令说:“前面有一片大梅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后,口中都流出口水来,就是靠了这一招才能走到前面有水源的地方。
6、楚囚相对:过江避难的官员,每逢天气晴朗的日子,经常互相邀请来到新亭,坐在草地上饮酒会宴。周侯在席间叹息说:“风景倒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山河国土起了变化!”在座的人相互对视,流下了眼泪。只有王丞相突然变了脸色说:“大家正当同心协力效忠朝廷,收复中原地区,哪至于像亡国囚徒似的相对哭泣呢!”
另外有“皮里阳秋”“支遁买山”“期期艾艾”“鹤立鸡群”等
(原文)诸葛厷在西朝,少有清誉,为王夷甫所重,时论亦以拟王。后为继母族党所谗,诬之为狂逆。将远徙,友人王夷甫之徒,诣槛车与别。厷问:“朝廷何以徙我?”王曰:“言卿狂逆。”厷曰:“逆则应杀,狂何所徙!”族党:同族亲属。狂逆:狂放而且叛逆。槛车:囚车。【译文】诸葛厷在西晋时,年纪很轻就有美好的声誉,受到王夷甫的推重,当时的舆论也拿他和王夷甫相比。后来被他继母的亲族造谣中伤,诬蔑他是狂放叛逆。将要把他流放到边远地区时,他的朋友王夷甫等人到囚车前和他告别,诸葛友问:“朝廷为什么流放我?”王夷甫说:“说你狂放叛逆。”诸葛厷说:“叛逆就应当斩首,狂放有什么可流放的呢!”
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①。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②!”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注释】
①“王戎”句:王戎丧儿,《晋书)的记载是王戎的堂弟王衍丧儿。按:万子年十九卒,似不能说“孩抱中物”。
②孩抱:孩提;婴儿。
【译文】
王戎死了儿子万子,山简去探望他,王戎悲伤得受不了。山简说:“一个怀抱中的婴儿罢了,怎么能悲痛到这个地步!”王戎说:“圣人不动情,最下等的人谈不上有感情;感情最专注的,正是我们这一类人。”山简很敬佩他的话,更加为他悲痛。
表现了王戎的多情处。山简认为孩是抱中物,王戎丧子不必过分悲伤,过悲亦不合礼.而王戎认为悲伤是性情中自然流露,不可压抑和矫饰,而以「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说明此中道理,使山简服其言而更为之恸。
多情任性:世说新语惑溺偏第六条记王戎妻卿之,王戎原认为妇人卿婿,於礼为不敬,但当其妻答以「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即以为是,不在阻止其妻。可见王戎虽曾怀疑妇人卿婿於礼为不敬,但经其妻说解后,及释然而认为出发点如为爱,爱中原本即是敬,所以不能过分拘泥於礼教,礼教也不一定真对,而任情性而行。正如伤逝篇第四条所记王戎丧儿子万子,山简往省之而王悲不自胜,简宽解之,而王曰:「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可见王戎的多情处。山简认为孩是抱中物,王戎丧子不必过分悲伤,过悲亦不合礼。而王戎认为悲伤是性情中自然流露,不可压抑和矫饰,而以「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说明此中道理,使山简服其言而更为之恸。

收起

「管宁割席」的故事,载于《世说新语·德行》: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宁之所以要与他的好友华歆「割席」绝交,不是因为有甚么大的政治矛盾或观点歧异,而仅仅是因为「恰同学少年」结伴读书时的两个细微末节引起的「分歧」。一是在园中锄地时,他俩同时发现「地有片...

全部展开

「管宁割席」的故事,载于《世说新语·德行》: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宁之所以要与他的好友华歆「割席」绝交,不是因为有甚么大的政治矛盾或观点歧异,而仅仅是因为「恰同学少年」结伴读书时的两个细微末节引起的「分歧」。一是在园中锄地时,他俩同时发现「地有片金」,管宁看都不看,视为瓦石,而华歆却拾起察看之后才甩掉。这被管宁视之为见利而动心,非君子之举。二是门外有官员的轿舆前呼后拥而过,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忍不住放下书本跑出去看了一下热闹。这被管宁视之为「心慕官绅」,亦非君子之举。于是,管宁毅然对华歆说:「看来你不是我的朋友」,并割断坐席,与之断了交情。
故事被载入《世说新语》的「德行」篇,不言而喻是事关德行。事情很小,确实是人们容易忽略的细微末节,然正因其小,足见当时的士大夫读书人品评他人与约束自己的尺度之严,见微而知著,因小而见大。
华歆拒金品德高尚

收起

1、身无长物: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去看望他。见到座上有六尺长的竹席,便对王恭说:“你从东边来,本当有这种东西,可以拿一张送给我。”王恭没有答话。王大走后,王恭立刻把自己坐的那张竹席送了过去。王恭自己已经没有其他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了这件事,很吃惊,对王恭说:“我本来认为你有很多,所以才向你索取的。”王恭回答说:“你老人家不了解我,我做人从来不备多余的东西。”
2、小时了...

全部展开

1、身无长物: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去看望他。见到座上有六尺长的竹席,便对王恭说:“你从东边来,本当有这种东西,可以拿一张送给我。”王恭没有答话。王大走后,王恭立刻把自己坐的那张竹席送了过去。王恭自己已经没有其他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了这件事,很吃惊,对王恭说:“我本来认为你有很多,所以才向你索取的。”王恭回答说:“你老人家不了解我,我做人从来不备多余的东西。”
2、小时了了:孔文举十岁时,跟随父亲到了洛阳。当时李元礼有很高的名望,担任司隶校尉,登门拜访的人都要才智超群、有清高的名声或是中表亲戚,守门人才肯通报。孔文举来到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通报之后,进去入座。李元礼问道:“您跟我是什么亲戚啊?”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孔仲尼同您的祖先李伯阳曾经有过师友之谊,这就是说,我们两家世世代代是有友好往来的。”李元礼和宾客们听后无不感到惊奇。太中大夫陈韪后来也到了,有人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了他。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的人,长大后未必也很好。”孔文举说:“想来您小的时候,一定是聪明伶俐的了。”陈韪大为狼狈。
3、难兄难弟:陈元方的儿子长文,有卓越的才能,同陈季方的儿子孝先,各自夸耀自己父亲的功业德行,争议相持不下,无法决断,而去询问陈太丘。太丘说:“论学识品行,元方季方各有所长,互为兄长,难以分出高下优劣啊!”
割席分坐:管宁和华歆又曾经同坐在一张垫席上读书,有乘坐官车的显赫人物由门外经过,管宁读书依旧,华歆则丢开书本出去观看。管宁于是割断垫席,分开座位,对华歆说:“您不是我志趣相投的朋友。”
4、覆巢之下无完卵:孔融被拘捕时,全家里里外外的人都很恐慌。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只有九岁,小的只有八岁,两人依旧在做琢钉的游戏,没有一点儿惊惧的神色。孔融对派来的人说:“希望罪过只加在我本人身上,两个孩子不知能否保全性命?”孩子们从容地对父亲说:“您难道见过捣翻了的鸟窝中还有完整的鸟蛋吗?”不久,也被拘捕了。
5、望梅止渴:魏武帝行军时,错过了水源,军队全都口渴难忍,于是他传令说:“前面有一片大梅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后,口中都流出口水来,就是靠了这一招才能走到前面有水源的地方。
6、楚囚相对:过江避难的官员,每逢天气晴朗的日子,经常互相邀请来到新亭,坐在草地上饮酒会宴。周侯在席间叹息说:“风景倒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山河国土起了变化!”在座的人相互对视,流下了眼泪。只有王丞相突然变了脸色说:“大家正当同心协力效忠朝廷,收复中原地区,哪至于像亡国囚徒似的相对哭泣呢!”
另外有“皮里阳秋”“支遁买山”“期期艾艾”“鹤立鸡群”等

收起

【应接不暇】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释义:指美景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近义词:目不暇接
反义词: 应付裕如
【一览无余】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

全部展开

【应接不暇】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释义:指美景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近义词:目不暇接
反义词: 应付裕如
【一览无余】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释义: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近义词:一目了然、尽收眼底
反义词:一鳞半爪、目不暇接
【骨肉相残】
出处:《世说新语•政事》 仲弓曰:“盗杀财主,何如骨肉相残?”
释义:比喻自相残杀。
近义词:同室操戈、兄弟阋墙
反义词:情同手足、辅车相依
【牖中窥日】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罱人学问,如牖中窥日。
释义:比喻见识不广。
近义词: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以蠡测海
反义词:高瞻远瞩、见多识广、深谋远虑
【拾人牙慧】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释义:原指言谈中所流露漂亮言辞,后比喻拾取他人一言半语为己用,或抄袭他人的语言或文字。
近义词:人云亦云
反义词:标新立异
【标新立异】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
释义:原指独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来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张,创造新奇的式样;有时带贬义,指另搞一套。
近义词:别出心裁、独树一帜
反义词: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登峰造极】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简文云:“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释义:比喻学问、技艺等已达到最高的境界。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近义词:叹为观止、空前绝后
反义词:平淡无奇、屡见不鲜
【相煎何急】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释义:比喻兄弟或朋友之间自相残杀或迫害。
近义词: 同室操戈、相煎太急
反义词: 情同手足、亲密无间
【掷地有声】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释义:形容语句言词巧妙华美、语言铿锵有致。
近义词:字字珠矶
反义词:诘屈聱牙
【倚马可待】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释义: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义形于色】
出处:《世说新语•方正》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容。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先朝,今虽欣圣化,犹义形于色,”
释义:伸张正义的神态在脸上流露出来,形容非常义愤。
近义词:义正词严、义愤填膺
反义词:理屈词穷、无理取闹
【知难而退】
出处:《世说新语•方正》或谓钟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
释义:见到困难就后退。
近义词:望而却步
反义词:勇往无前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出处:《世说新语•方正》 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释义: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有时可以作“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近义词:坐井观天
反义词:纵览全局
太多了,不再说了。

收起

1、身无长物: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去看望他。见到座上有六尺长的竹席,便对王恭说:“你从东边来,本当有这种东西,可以拿一张送给我。”王恭没有答话。王大走后,王恭立刻把自己坐的那张竹席送了过去。王恭自己已经没有其他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了这件事,很吃惊,对王恭说:“我本来认为你有很多,所以才向你索取的。”王恭回答说:“你老人家不了解我,我做人从来不备多余的东西。”
2、小时了...

全部展开

1、身无长物: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去看望他。见到座上有六尺长的竹席,便对王恭说:“你从东边来,本当有这种东西,可以拿一张送给我。”王恭没有答话。王大走后,王恭立刻把自己坐的那张竹席送了过去。王恭自己已经没有其他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了这件事,很吃惊,对王恭说:“我本来认为你有很多,所以才向你索取的。”王恭回答说:“你老人家不了解我,我做人从来不备多余的东西。”
2、小时了了:孔文举十岁时,跟随父亲到了洛阳。当时李元礼有很高的名望,担任司隶校尉,登门拜访的人都要才智超群、有清高的名声或是中表亲戚,守门人才肯通报。孔文举来到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通报之后,进去入座。李元礼问道:“您跟我是什么亲戚啊?”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孔仲尼同您的祖先李伯阳曾经有过师友之谊,这就是说,我们两家世世代代是有友好往来的。”李元礼和宾客们听后无不感到惊奇。太中大夫陈韪后来也到了,有人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了他。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的人,长大后未必也很好。”孔文举说:“想来您小的时候,一定是聪明伶俐的了。”陈韪大为狼狈。
3、难兄难弟:陈元方的儿子长文,有卓越的才能,同陈季方的儿子孝先,各自夸耀自己父亲的功业德行,争议相持不下,无法决断,而去询问陈太丘。太丘说:“论学识品行,元方季方各有所长,互为兄长,难以分出高下优劣啊!”
割席分坐:管宁和华歆又曾经同坐在一张垫席上读书,有乘坐官车的显赫人物由门外经过,管宁读书依旧,华歆则丢开书本出去观看。管宁于是割断垫席,分开座位,对华歆说:“您不是我志趣相投的朋友。”
4、覆巢之下无完卵:孔融被拘捕时,全家里里外外的人都很恐慌。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只有九岁,小的只有八岁,两人依旧在做琢钉的游戏,没有一点儿惊惧的神色。孔融对派来的人说:“希望罪过只加在我本人身上,两个孩子不知能否保全性命?”孩子们从容地对父亲说:“您难道见过捣翻了的鸟窝中还有完整的鸟蛋吗?”不久,也被拘捕了。
5、望梅止渴:魏武帝行军时,错过了水源,军队全都口渴难忍,于是他传令说:“前面有一片大梅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后,口中都流出口水来,就是靠了这一招才能走到前面有水源的地方。
6、楚囚相对:过江避难的官员,每逢天气晴朗的日子,经常互相邀请来到新亭,坐在草地上饮酒会宴。周侯在席间叹息说:“风景倒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山河国土起了变化!”在座的人相互对视,流下了眼泪。只有王丞相突然变了脸色说:“大家正当同心协力效忠朝廷,收复中原地区,哪至于像亡国囚徒似的相对哭泣呢!”
另外有“皮里阳秋”“支遁买山”“期期艾艾”“鹤立鸡群”等
回答者: 黄家学子 - 小有名气 五级 2009-10-18 09:02
【应接不暇】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释义:指美景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近义词:目不暇接
反义词: 应付裕如
【一览无余】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释义: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近义词:一目了然、尽收眼底
反义词:一鳞半爪、目不暇接
【骨肉相残】
出处:《世说新语•政事》 仲弓曰:“盗杀财主,何如骨肉相残?”
释义:比喻自相残杀。
近义词:同室操戈、兄弟阋墙
反义词:情同手足、辅车相依
【牖中窥日】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罱人学问,如牖中窥日。
释义:比喻见识不广。
近义词: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以蠡测海
反义词:高瞻远瞩、见多识广、深谋远虑
【拾人牙慧】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释义:原指言谈中所流露漂亮言辞,后比喻拾取他人一言半语为己用,或抄袭他人的语言或文字。
近义词:人云亦云
反义词:标新立异
【标新立异】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
释义:原指独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来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张,创造新奇的式样;有时带贬义,指另搞一套。
近义词:别出心裁、独树一帜
反义词: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登峰造极】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简文云:“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释义:比喻学问、技艺等已达到最高的境界。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近义词:叹为观止、空前绝后
反义词:平淡无奇、屡见不鲜
【相煎何急】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释义:比喻兄弟或朋友之间自相残杀或迫害。
近义词: 同室操戈、相煎太急
反义词: 情同手足、亲密无间
【掷地有声】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释义:形容语句言词巧妙华美、语言铿锵有致。
近义词:字字珠矶
反义词:诘屈聱牙
【倚马可待】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释义: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义形于色】
出处:《世说新语•方正》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容。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先朝,今虽欣圣化,犹义形于色,”
释义:伸张正义的神态在脸上流露出来,形容非常义愤。
近义词:义正词严、义愤填膺
反义词:理屈词穷、无理取闹
【知难而退】
出处:《世说新语•方正》或谓钟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
释义:见到困难就后退。
近义词:望而却步
反义词:勇往无前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出处:《世说新语•方正》 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释义: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有时可以作“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近义词:坐井观天
反义词:纵览全局
太多了,不再说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