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历史课堂充满乐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4:40:02

怎样使历史课堂充满乐趣
怎样使历史课堂充满乐趣

怎样使历史课堂充满乐趣
历史是很有兴趣的一门学科,本应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但事实上有的学校却相反,特别是高中理科班,有相当的学生不认真学习历史,突出的表现在课堂上,有的思想分散,作小动作;有的偷看小说;有的则处于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状态.尽管教师严格要求,滔滔灌输,但学生却心不在焉,收获寥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究其原因,有“教”和“学”两个方面因素:除学生公认它是所谓“副科”,会考时能够“过关”即可外,那就是教师讲课时生吞活剥,照本宣科,只重知识性,不重趣味性,兼之教学语言又枯燥乏味,故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压抑,引不起任何共鸣.相形之下,教者不善教,乃是主要因素.那么如何让历史课堂充满浓厚的乐趣,我认为历史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深入挖掘教材,熟悉驾驭教材.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每个历史事件,每个历史人物的经历,都包含着各具特色的趣味性,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者的痛楚,有英雄豪杰气惯长虹的光辉业绩,也有民族败类令人作呕的丑恶嘴脸,教师只有通过认真备课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抓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设身处地,把自己放进历史事件之中,去体验当时情景,才能在教学中把自己体验过的爱憎感情,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巧能升华”.教师如能达到熟炼驾驭,运用自如的程度,教学时就无需搜索枯肠,苦心寻求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趣味性自然会溢于言表,并充满在历史知识传授过程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兴味盎然.其次是:有目的的选择插入真实典型历史小故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插入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历史小故事,是可以的,有时甚至是必要的,但选择插入的一定要是典型短小的史实,来不得半点虚构成份,并要力避暄宾夺主,本末例置:如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可以依据有关郑成功的历史资料,插入他晚年向往祖国大陆的情景:郑成功率领大军,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后,日夜思念祖国大陆,在晚年身患重病其间,还天天挣扎起床,扶杖登上点将台,拿着千里镜,深情地隔海了望祖国大陆壮丽河山,倾注着他怀念祖国大陆同胞的真挚感情.后来台湾人民为了记念这位民族英雄,在台中县铁砧山建立一座郑成功塑像,塑像面向大海,遥望大陆,寄托着台湾人民一心与大陆统一的强烈愿望.插入这段简短小故事,不仅把郑成功的英雄形象又升华一步,给学生留下兴味浓厚,刻骨铭心的印象,更可紧密联系当前国家关于“一国两制”,力争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完成祖国统一壮举的大政方针,对学生必定产生强有力的感召作用,并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再次是,锐意进取,博采众长,刻苦锤炼教学语言.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距20倍”.可见教师单是有了广博的知识积累,还不能保证把课上好,教师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感人至深、才能抓住学生心灵,使学生精神振奋,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得好,“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这就说明教师必须加强语言修养,在口语表达上,下一番长期刻苦锤炼的功夫,只有这样,教学时才能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古语云:‘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凡锐意进取,虚怀若谷的教师,只要经过刻苦磨练,并虚心博采他人教学语言之所长,日积月累,勤奋不息,终归会出现“偶得之”“豁然开朗”的一天,到那时,站在讲台上,就能够做到教学上的理想境界.除以上三点外,直观教学,电化教学,讨论,辩论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上课能挂出一幅地图或使用投影仪,给学生以直观的感觉,促使眼睛这一器官的参与,比单纯用耳听效果好得多,“百闻不如一见”就是这个道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电脑进课堂,电脑更能激起学生的兴奋,因为电脑比投影仪更先进,不仅有清晰的画面而且随意变动,有动感,新奇感.去微机室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