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外你对《老子》首章的理解请对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有研究的高手们帮忙解释下"你对《老子》首章的理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2 01:16:14

谈一谈外你对《老子》首章的理解请对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有研究的高手们帮忙解释下"你对《老子》首章的理解"!
谈一谈外你对《老子》首章的理解
请对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有研究的高手们帮忙解释下"你对《老子》首章的理解"!

谈一谈外你对《老子》首章的理解请对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有研究的高手们帮忙解释下"你对《老子》首章的理解"!
第一章 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朱子云:“道犹路也,人之所共同也”.其实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理,故谓之道.天地未判以前,此道悬于太空;天地既辟以后,此道寄诸天壤.是道也,何道也?先天地而长存,后天地而不敝.生于天地之先,混于虚无之内,无可见、亦无可闻.故太上曰:以言乎道,费而隐,实无可道;所可道者,皆道之发见耳,非真常之道也.以言乎名,虚而无物,实无可名;所可言者,皆道之糟粕耳,非真常之名也.人不知道,曷观之《诗》乎!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道不可有言矣!又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道不可无称矣.须知至无之内,有至有者存;至虚之中,有至实者在.道真不可以方所言也.太上慈悲渡世,广为说法,曰:鸿蒙未兆之先,原是浑浑沦沦,绝无半点形象——虽曰无名,而天地人物咸育个中.此所以为天地之始也.及其静之既久,气机一动,则有可名,而氤氤氲氲,一段太和元气,流行宇宙,养育群生.此所以为万物之母也.始者,天地未开之前,一团元气在抱也;母者,天地既辟之后,化生万物是也.
学人下手之初,别无他术,惟有一心端坐,万念悉捐,垂帘观照.心之下,肾之上,仿佛有个虚无窟子.神神相照,息息常归,任其一往一来,但以神气两者凝注中宫为主.不倾刻间,神气打成一片矣.于是听其混混沌沌,不起一明觉心.久之恍恍惚惚,入于无何有之乡焉.斯时也,不知神之入气,气之归神,浑然一无人无我、何地何天景象,而又非昏聩也——若使昏聩,适成枯木死灰.修士至此,当灭动心,不灭照心.惟是智而若愚,慧而不用.于无知无觉之际,忽然一觉而动,即太极开基.须知此一觉中,自自然然,不由感附,才是我本来真觉.
道家为之玄关妙窍,只在一呼一吸之间.其吸而入也,则为阴、为静、为无;其呼而出也,则为阳、为动、为有.即此一息之微,亦有妙窍.人欲修成正觉,惟此一觉而动之时,有个实实在在、的的确确、无念虑、无渣滓一个本来人在.故曰天地有此一觉而生万万物,人有此一觉而结金丹.但此一觉如电光石火,当前则是,转眼即非,所争只毫厘间耳.学者务于平时审得清,临机方把得住.古来大觉如来,亦无非此一觉积累而成也.
修士兴工,不从无欲有欲、观妙观窍下手,又从何处以为本乎?虽然,无与有、妙与窍,无非阴静阳动,一气判为二气,二气仍归一气而已矣.以其静久而动,无中生有,名为一阳生、活子时;以其动极复静,有又还无,名曰复命归根.要皆一太极所判之阴阳也.两者虽异名,而实同出一源——太上为之一玄.玄者,深远之谓也.学者欲得玄道,必静之又静,定而又定,其中浑然无事,是为无欲观妙.此一玄也.及气机一动,虽有知,却又不生一知之见;虽有动,却又不存一动之想.有一心,无二念,是为有欲观窍.此又一玄也.至于玄之又玄,实为归根之所,非众妙之门而何?所惜者,凡人有此妙窍,不知直养,是以旋开旋闭,不至耗尽而不已.至人于玄关窍开时,一眼觑定,一手拿定,操存涵养,不使须臾或离,所以直造无上根源,而成大觉金仙.
下手工夫,在玄关一窍.太上首章即将无名有名、观妙观窍指出,足见修道之要,除此一个玄关窍,余无可进步也.故开头四句,说大道根源,实属无形无状,不可思议穷究.惟天地未开之初,混混沌沌,无可端倪,即如人直养于静时也.天地忽辟之际,静极而动,一觉而醒,即人侦气于动,为炼丹之始基.第此转眼之间,非有智珠慧剑,不能得也.要之,念头起处为玄牝,实为开天辟地之端.自古神仙,无不由此一觉而动之机造成.又曰无欲观妙,有欲观窍,两者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故同出而异名.凡有形象者,可得而思量度卜,若此妙窍,无而有,有而无,实不可以方所名状.纵舌如悬河,亦不能道其一字,所以谓之玄玄.学者亦不有视为杳冥,毫不穷究一个实际下落.果于此寻出的的确确处,在人视为恍惚,在我实有把凭.久之著手生春,头头是道矣.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意:“道”,可以说得出它的具体形状的,那么,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可以讲得出它的具体特征的,那么,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
...

全部展开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意:“道”,可以说得出它的具体形状的,那么,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可以讲得出它的具体特征的,那么,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
“无”,它是天地的开端,因为有了它,天地才能开始;“有”,它是万物的根本,一旦有了它,万物才能产生。
所以说,经常处于“无”,为的是观察天地的奥妙;经常处于“有”,为的是寻找万物的踪迹。
“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它们都是这样深远而看不透,但确实是天地万物和一切奥妙的门户。
大意:
本章阐述道的特点,它玄奥幽深,是世间一切存在的根源。“有”和“无”,来源于道,是道的两种表现形式。
理作者在第一章就开篇明义,提出了“道”的概念。阐明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且还说出了观察和把握这些规律的门径和方法。让广大读者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思维方式,并由此登堂入室,为阅读后面的八十章打下基础。古时候的人们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或是由什么“地”、“风”、“火”、“水”等基本物质构成。以现在的眼光看,不论其结构简单还是复杂。物质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是由一些基本元素如分子、原子构成。现代科学还证明微粒可以一直细分下去,直到极限。当到达极限时,也就是进入了“无”的世界。这样就实现了“有”和“无”的转换,反之亦然。以此为依据,就得出结论:万事万物都是由“有”构成,并且在“有”这种状态下产生的,而天地(宇宙)是在“无”这种状态下产生的。把握住了这两点,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既然万事万物都是由“有”、“无”相互转化而成,那人体也不例外。人体和外界万物、宇宙之间自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体察自身,也是观察外界的一种方式(当然不是人人都能达到这种水平)。老子当年在没有现代科学仪器的情况下就有了这种认识,简直不可思议!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