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三章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这句话该怎么理解?我觉得应该是这样断句的:“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2 20:11:14

《道德经》第十三章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这句话该怎么理解?我觉得应该是这样断句的:“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
《道德经》第十三章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我觉得应该是这样断句的:“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
然后该这样理解:所以看重用自己的身体为天下做事的人,就可以把身体暂时寄存在天下.吝惜用身体为天下做事的人,才可以真正的将自己托付给天下.
因为这一章前面讲的是“宠辱无常,应洁身自好”,所以顺承这个解释,后面的我就这样理解了.
请问这样理解对吗?请大家指正.

《道德经》第十三章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这句话该怎么理解?我觉得应该是这样断句的:“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
你好,首先想问你看的《道德经》是什么版本的,
这句话 应该是“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友情提示,最好是买 中华书局的版本,正确率稍微高一点
有时候一个虚实词的不同,对于文言文来说,理解的偏差就可能失之千里
另外,此句出自《道德经》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整句话可以这样意译: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觉得惊恐,(是因为)把荣辱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把一些问题搞得好像自身生命一样尊贵?我之所以有大的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可忧患的呢?所以,把自己当做是这个大的天下(不只是一句肉身而已),那么天下就可以寄予给他了;把爱惜自己生命的感情来爱惜这个天下,那么天下就可以托付给他了.


不是“看重用自己的身体为天下做事的人,就可以把身体暂时寄存在天下.吝惜用身体为天下做事的人,才可以真正的将自己托付给天下.”而是反过来,能够做到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天才托付给他.老子在此处宣扬的是“大爱、博爱”,我们有个人的忧患是由于我们拘囿于个人.这是不对的.我们应把“像爱自身一样的来爱这个天下”,那么天下就可以托付给我们了.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句话本身是我自己在道德经中比较喜欢的一句话,宣扬着大爱、天下的观点,听起来气势宏大、惹人深思.上德有德,是以不失德,无为而无所不为.老子的所有的无为都是为了最弘大的有为.就如兵家发扬了道家的思想,所衍生出的“为于阴,而成于阳”.从来就不是消极的无为.

《道德经》第十三章“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道德经》第十三章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这句话该怎么理解?我觉得应该是这样断句的:“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有没有迷信一点、神奇一点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主要是“以”、“为”的意思.整句意思要每个词都能对上原句的字 《道德经》有关的问题《道德经》第五章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二十七章又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这该怎么理解 翻译:灭国亡身为天下所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翻译 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蔗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翻译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翻译 急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出自哪里? 以柔暗故啥意思以柔暗故!遍读中公历史以为天下最危险者,无过良善暗懦人.这样评价黎元洪,啥意思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蓝.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还有天下.”的译文 道德经中一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字怎样念? (道经)就是(道德经)?(老子)就是(道德经)?--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请问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中的“若”是以为副词“才”,还是译为代词“你们”.随便翻译一下全句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直到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段话 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