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诺贝尔奖不能颁给死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21:24:37

为什么诺贝尔奖不能颁给死人?
为什么诺贝尔奖不能颁给死人?

为什么诺贝尔奖不能颁给死人?
第三只眼看诺贝尔 ——中国学者、名家谈诺贝尔奖
以我们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评价很难尊重诺贝尔奖的权
威.它对弱势民族、弱势文明、弱势文化都带有歧视.但我
们要看到,无论哪一个奖项,包括中国国内的一些奖项,即
使再权威,也总有很多局限和不公正的地方.每一个奖项都
是通过一个评奖程序和一个评审委员会诞生出来的.程序本
身不合理,评审代表的个人偏好、价值取向等等个人因素都
不能保证完全公正,也代表不了一个国家在某一领域的总体
的真实水平.
可疑的公正性
王桂增 清华大学 自动化系系主任
诺贝尔的自然科学奖仅包括物理学和化学奖等理论科学
奖项,理工不分家,而属于工科的技术科学却没有设奖,但
恰恰是这些技术科学研究成果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论贡献从事技术科学研究的学者不比从事理论科学研究的学
者少,他们却没有自己的诺贝尔奖,这是十分不公平的,应
当在技术科学研究上设奖.
白润生 中央民族大学 新闻学教授
诺贝尔奖的设立总体上是重理轻文的.人文学科除了两
项颇有争议的文学奖与和平奖外,其他学科诸如历史学、考
古学等等都被诺贝尔奖冷落,对这些学科是不公平的.根据
诺贝尔的遗嘱把诺贝尔奖侧重点放在自然科学上是无可非议
的, 但并非只有自然科学才在"过去一年对人类做出最大贡
献". 新闻学、传播学它们已蓬勃发展起来并与时代发展息
息相关,对整个世界有相当的影响力,可是目前却没有相应
的奖项来表彰其成就.
牟中鉴 中央民族大学 哲学系教授
金大中在推动朝鲜半岛问题上比金正日更主动,得到和
平奖理所应当.但金正日未能同时入围未免有些遗憾.如果
两人像以往的曼德拉和得克勒克,阿拉法特和拉宾一样以对
立双方的身份同时入围会给半岛和平事业以更大的推动.
西方人带着对金正日的偏见,仅颁奖给金大中是不合适
的.西方人对社会主义的朝鲜有政治偏见和歧视.获得诺贝
尔和平奖的人是那些为人类和平事业真正做出贡献的人,但
不知道达赖为和平事业做出过什么贡献,诺贝尔和平奖要发
给他.可见诺贝尔和平奖带有很大的政治偏见.
安鸿章 首都师范大学 经济学教授
200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只给了韩国的金大中而不兼颁给
朝鲜的金正日.这在韩国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引起很不好的影
响.毕竟,朝鲜半岛的和平事业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而
诺贝尔和平奖也曾开过先例,曾把和平奖双双授予巴、以首
领.金正日遭屏弃只能用评奖者的政治偏见来解释了.
诺贝尔奖作为一项国际性大奖,评审者却都是清一色的
瑞典人.瑞典人有瑞典人的政治习惯,政治心态.即使撇开
这些不谈,他们的文化接受心理也还有一定的思维定势.他
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不一定透彻,更何况两国意识形态有差
异.
吴建平 清华大学 研究生院院长
对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实用性的评价应坚持历史的标准.
被历史证明的那些确实对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研究者应该得
奖.但有的获奖人却只是昙花一现,一两年后人们就会把他
遗忘,这说明他们的研究并没有真正的实用性.
不要过分苛责
张礼 清华大学 物理系教授
对诺贝尔奖的评审原则不要做过多的指责.因为这个奖
毕竟是根据诺贝尔个人的遗嘱而设立的,到现在已有一百多
年了, 一百年前,诺贝尔把理科分为物理、 化学、医学三
科,是有意偏重基础学科的,当今新兴学科的不断涌现和崛
起,这是前人所不能预料的.
葛兆光 清华大学 人文学院教授
如果文学作品翻译不好,就会像嚼过的饭一样,在文学
感染力上会打些折扣 , 审美艺术上也与原文版产生一些偏
差.这主要与语言习惯 、 文化背景等等因素有关.但是翻
译问题不是中国作家得不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原因.中国
文学作品通过翻译介绍到国外,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做得很
不够.我们要承认这一点,而不能抱怨国外不了解中国文学.
中国人可以说中国的文学作品很优秀,但是要拿它们去
评诺贝尔奖,优秀不优秀不是由中国人说了算的,而要让瑞
典皇家学院的文学院士们看,而六位院士中只有马悦然能直
接阅读中国文学作品,其他几位都要借助翻译.国外能直接
阅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确实太少,这就更要求我们在翻译上
加快步子.而事实上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与别的国家还有很大
的差距.别的不说,就说日本就花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去翻
译出版,把本国的文学作品大量地介绍到了国外,在国外有
不小的影响.与中国相比,日本做得更好,也就会有川端康
成和大江健三郎获奖.
刘方玉 北京大学 光管学院教授
学术性与政治性不可能油水分离.文学作品的包容性极
大,文化,政治,经济无不反映在内,所以评奖过程不可能
抽空政治因素.我们应从两面分析,既不能把诺贝尔奖看得
太过于理想化,也不能过分地苛求.不能否认诺贝尔奖的实
用性.尽管美国提倡理论要服务于生产,但脱离实际,不为
生产服务的科研课题,在美国并未因此受到批评,冷落.许
多看似毫不实用的古怪想法中其实有重大发现,隐藏着极大
的实用价值.这或许是美国屡次与诺贝尔奖合拍的原因吧.
白润生 中央民族大学 新闻学教授
诺贝尔奖设置已有百年了.它对人类科学的发展起到了
很大的推动作用,有“科技风向标”之称.如果毫无作用,
那么一堆废纸又怎能博来这么高的声誉?
少说别人,多看自己的差距
宋新奇 清华大学 化学系教授
中国有八位科学家曾在荣获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美国
科学家手下工作过,华南理工大学的一位教授为此还做了不
少工作.但这并不能说我们也具备获得诺贝尔奖的水平,因
为这要看原始思想是谁最先提出来的,主持该项研究的人是
谁.
如果没有一个获奖名额的限制,那岂不乱了套了?中国
国内的一些科技奖项也限额在五个人 , 难免有些人照顾不
到.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一颗纯洁的心去做学问,不要把
得奖看得太重,这样容易破坏学术氛围,带来不好的风气.
牟中鉴 中央民族大学 哲学系教授
老百姓对诺贝尔奖如此关注,与媒体炒作不无关系.而
它的实际影响不一定有多么大 . 中国人不必太看重诺贝尔
奖.它并不是一个国家科技文化水平的唯一的、最权威的标
准.
获诺贝尔奖可以鼓舞人心,但没有获奖我们也应该保持
一颗平常心.我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努力,当我们的经济
水平、科技水平搞上去之后,自然实至名归.我们应该清楚
看到, 虽然某些方面我们应该得奖却吃了亏. 但从整体上
看,我们对世界科技、文化做出的贡献还是太少,愤愤不平
没有用,只有脚踏实地的努力最重要.
喻国民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学教授
诺贝尔奖是代表西方文化价值取向的一个奖,因而就不
能拿我们的价值取向去判断它的权威性.诺贝尔奖整个评奖
程序本身有它内在的严格的运作规律和评判标准,但它的标
准是以西方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对西方来说它当然是权威的.
但是拿我们的价值标准去判断就不能说它权威.
诺贝尔奖作为一个国际性大奖,中国作为世界一部分,
不能不去关注,诺贝尔奖也不能把中国排除在外.但我们要
认识到,诺贝尔奖不过是西方设的一个奖,无非也就是一个
奖,
以我们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评价很难尊重诺贝尔奖的权威.
它对弱势民族、弱势文明、弱势文化都带有歧视.但我们要
看到,无论哪一个奖项,包括中国国内的一些奖项,即使再
权威,也总有很多局限和不公正的地方.每一个奖项都是通
过一个评奖程序和一个评审委员会诞生出来的.程序本身不
合理,评审代表的个人偏好、价值取向等等个人因素都不能
保证完全公正,也代表不了一个国家在某一领域的总体的真
实水平.
这样可以么?

亲,难道要挖坟吗?

颁给死人,颁得过来吗,已逝伟人那么多。

就这么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