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思想和见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11:22:4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思想和见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思想和见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思想和见解
成语
〖拼音〗dé dào duō zhù,shī dào guǎ zhù . 〖解释〗道:道义 道德;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道义,必定会陷入孤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示例〗彼以武力为后盾,我以公理为前驱.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一回
编辑本段作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实行仁政,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主张.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上提出“性善论”.[1] 南宋教育家朱熹将《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
编辑本段原文与注释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⑴. 三里之城⑵,七里之郭⑶,环⑷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⑸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⑹也. 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寡助之至⒃,亲戚畔⒄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⑴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⑵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⑶ [郭]外城; ⑷ [环]包围 ⑸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⑹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⑺ [池]护城河; ⑻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 [委]放弃;[去]离开; ⑽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 [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 [固]巩固; ⒀ [山溪]地势; ⒁ [得道]实施仁政的君主 ⒂ [失道]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 [至]极点; ⒄ [畔]通“叛”:背叛 ⒅ [故]所以
编辑本段古今异义
城 古义:城墙 今义:城市 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小水池 委 古义:放弃 今义:委屈、不甘心 国 古义:国防 今义:国家 亲戚 古义:亲属,包括父母兄弟 今义:亲属,不包括父母 去 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 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域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是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兵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士 古义:狱官 今义:士官 然而 古义:这样却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过 古义:犯错 今义:过去 喻 古义:明白,了解 今义:比喻 所以 古义:用……的方法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征 古义:表现 今义:远行;寻求 色 古义:脸色 今义:颜色
编辑本段译文与简析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之小的城池,外城也只有方圆七里,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然而不能取胜,这是由于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就罢了,作战就一定能胜利.
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
简析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编辑本段解析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战必胜矣”的主要原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编辑本段整体把握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编辑本段史实和现代事例
1.商汤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汤得道多助 2.周武王姬发伐商纣,商纣王失道寡助 3.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失道寡助,陈胜和吴广得道多助 4.隋末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 5.元顺帝无道,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得道多助 6.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战国得道多助 7.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得道多助,国民党失道寡助 8.抗日战争中,国共部队得道多助,日本侵略军失道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