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少年游的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3:48:38

谁有少年游的词?
谁有少年游的词?

谁有少年游的词?
【宋词-《少年游》-杨亿】
  年代:【宋】 作者:【杨亿】 体裁:【词】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
  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寿阳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
  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杨亿词作鉴赏
  此为咏梅之作.全词以写景始,以抒情终,通过风雪交加之际不畏风刀霜剑的梅花这一物象,抒写了作者别有怀抱的人生感慨.词中借景言情,即景发感,营造出一个深婉蕴藉、若即若离、空朦柔美的意境.
  上片起首三句,点明地点江南,时令为严冬,刻划出风雪肃杀中的景象,为写迎冰雪而开的早梅作铺垫.此处既没有点破梅,又没有刻画梅,却从“水昏云淡”中、前村飞雪中,烘托出梅的“冰姿玉态”来,把梅的傲雪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后面三句,开始直接写梅花.“翠岭”,指位于粤、赣交界处的梅岭,据传张九龄为相,令人开凿新路,沿途植梅,故有是称.“迢递寄归人”,暗用南朝宋人陆凯赠范晔的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下片具体描绘梅的“芳艳”,并风雨摧残的物象中寄托词人的惆怅和伤感,达到托物抒怀、借景言情的目的.“寿阳妆罢”,用寿阳公主梅落额上的典故.据唐韩鄂《岁华纪丽.人日梅花妆》云: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曾经睡含章殿的檐下,梅花落到她的额上,成五出之花,怎么拂拭也留着花的印痕,宫中争相摹仿,于是有所谓梅花妆.“冰姿”二句,是作者对不惧风雪、冰肌玉骨的梅花的高度赞美.“等闲”一句写梅花遭到风雨的摧残,寄托了词人的升沉之感,芳菲缠绵之中,具沉郁顿挫之致.词人这里用一个“又”字表示自己同样人生旅途上历经风波;又用了“等闲”两字来表达其遭到摧残的“平白无故”.“更忍向、笛中闻”,是以情语作结,辞锯远,真味无穷,化用了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听黄鹤楼上吹笛》)的诗意.李白借笛中有《梅花落》的曲调,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段,写出当时冷落的心境,苍凉的景色中透露内心的悲凉.而词人则是风雨纷纷的现实中,感到名花零落的悲哀,悠扬的笛声中,不忍听到《梅花落》的曲调,表明自己为梅花受风雨摧残而伤感,情致极为凄婉.总之,全词借物言情,营造出若即若离、美不胜收的艺术境界,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味.
  编辑本段【宋词-《少年游》-蒋捷】
  少年游
  蒋捷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
  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
  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蒋捷词作鉴赏
  蒋捷的这首词是和其《虞美人.听雨》一样,是其对己身世和生平的自叙性文字.这首词在表达了更为婉约些.它用一种闲适、淡漠的表面,以潇洒而轻逸的笔调写出内心的隐痛.
  全词以写景起调.“枫林红透晚烟青”,枫叶深红,是经霜长久,“透”了即要落地.“烟青”在“晚”:这恰如一个饱经折磨身乏神疲,凄恻迟暮的老人.接着抒发愁思:“客思满鸥汀”,“客思”是客居江湖的亡国飘泊之愁:“鸥汀”,表示水乡,愁对闲暇栖息的鸥鸟和平静空阔的沙汀,一“思”便即景见情.
  “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二十年”,应是亡国后的二十多年.他想“种竹”,因为竹节是被当作保持高节与虚心的象征的.种竹,实为寄托亡国遗民的心事.“种竹”而“无家”,是因国破家亡.如果还不想改变自己的好尚,而只能“借竹为名”.在词人故乡宜兴有竹山,在县东北六十里的太湖之滨,作者曾隐居于此,故号竹山.
  转笔写时间之易逝.“春风未了秋风到”,季节迅速地变换,其余是一片空虚.“老去万缘轻”,意同《虞美人.听雨》的“悲欢离合总无情”,词人表示这种淡漠、麻木的感情,是包含了失去少年欢乐和豪情壮志的悲哀.实际上他是用冷漠、麻木来表示对黑暗现实的蔑视的.
  “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以颓唐、闲散、放浪的形态自污,以山水、渔樵为知音,作逍遥游,“闲吟闲咏”,让舟子、渔人,去作“棹歌”歌唱了.“闲淡”是被迫养成的:“无闷”、“无愁”恰是愁闷大到无可收拾的地步.
  蒋捷世属宜兴望族,加上少年即中科第,使他从骨子养成一种名士风流的气概.但朝代的更换,使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词只好在吟花赏月表示出对往昔盛事的眷念之情.
  编辑本段【宋词-《少年游》-柳永】
  少年游
  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去一云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柳永词作鉴赏
  这首小词以深秋的长安为背景,触目伤怀,抒发了词人“秋士易感”的失志之悲和离愁别恨.全词不事雕琢,采用白描手法,营造出一种低沉萧瑟而又冲淡清丽的意境.
  开端的“长安”可以有写实与托喻两重含义.就写实而言,柳永确曾到过陕西的长安,另一首《少年游》中,他写过“参差烟树灞陵桥”之类的句子.
  再就托喻言,“长安”原为中国历史上著名古都,诗人往往以“长安”借指为首都所之地,而长安道上来往的车马,便也往往被借指为对于名利禄位的争逐.柳永此词“马”字之下接上“迟迟”两字,这便与前面的“长安道”所可能引起的争逐的联想,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衬.至于“道”字上著以一“古”字,则又可以使人联想及此长安道上的车马之奔驰,原是自古而然,因而遂又可产生无限沧桑之感.总之,“长安古道马迟迟”一句意蕴深远,既表现了词人对争逐之事早已心灰意冷,也表现了一种对今古沧桑的深沉感慨.
  “高柳乱蝉嘶”一句,写秋蝉之嘶鸣更独具有一种凄凉之致,也表现有一种时节变易、萧瑟惊秋的哀感.柳永“蝉嘶”之上,还加了一个“乱”字,如此便不仅表现了蝉声的缭乱众多,也表现了被蝉嘶而引起哀感的词人之心情的缭乱纷纭.至于“高柳”二字,则一则表示了蝉嘶所之地,再则又以“高”字表现了“柳”之零落萧疏,是其低垂的浓枝密叶已凋零,所以乃弥见树之“高”也.这一句给人的总体感受是凄凉萧索.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三句,写词人秋日效野所见之萧瑟凄凉的景象,“夕阳鸟外”一句足可以表现郊原之寥阔无垠.飞鸟隐没长空之外,而夕阳隐没则更飞鸟之外,所以说“夕阳鸟外”.值此日暮之时,郊原上寒风四起,故又曰“秋风原上”,此景此情之中,一失志落拓之词人,又将何所归何处呢?“目断四天垂”,只见天苍苍,野茫茫,双目望断而终无一归处.上阕是词人自写今日之飘零落拓,望断念绝,自外界之景象着笔,感慨极深.
  下阕,开始写对于过去的追思,感慨一切希望与欢乐已复得.“归云一去无踪迹”一句,是对一切消逝不可复返之事物的一种象喻.柳词此句之喻托,则其口气实与下句之“何处是前期”直接贯注.所谓“前期”者,指的是旧日之志意心期和旧日的欢爱约期.对于柳永而言,这两种期待和愿望,都已经同样落空了.下面三句乃直写自己今日的寂寥落寞,“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早年失意之时的“幸有意中人,堪寻访”的狎玩之意兴,既已经冷落荒疏,而当日与他一起歌酒流连的“狂朋怪侣”也都已老大凋零.志意无成,年华一往,于是便只剩下了“不似少年时”的悲哀和叹息.这一句“少年时”气脉贯注,富于伤今感昔的慨叹,叹的是所追怀眷念的往事已无迹可循.以“归云”为喻象,写一切期望之落空,最后三句以悲叹自己之落拓无成作结.全词情景相生,虚实互应,是一首艺术造诣极高的好词,也是柳永悲剧性人生的缩影.作为一个禀赋有浪漫之天性及谱写俗曲之才能的青年人,命中注定了是一个充满矛盾不被接纳的悲剧人物.这首词不仅形象地描绘出高柳乱蝉、夕阳秋原的凄凉之景,而且更寄寓着作者浓重的离愁别恨和沉痛的身世之感.通篇采用白描手法,语言朴素,意境淡远.不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此词都对宋词的发展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少年游
  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柳永词作鉴赏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长安东灞桥这一传统离别场所与友人别时的离愁别恨和怀古伤今之情.全词通过描写富有寓意和韵味的景物来表达悲愁与离愁、羁旅与感昔的双重惆怅,使人触景生情,见微知著.
  开篇总揽灞桥全景“参差烟树灞陵桥”一句,直接点明所咏对象,暮色苍茫中,杨柳如烟;柳色明暗处,霸桥横卧.灞桥是别离的象征,眼前凄迷的灞桥暮景,更易牵动羁泊异乡的情怀.灞桥不仅目睹人世间的离鸾别鹤之苦,而且也是人世沧桑、升沉变替的见证.“风物尽前朝”一句,紧承首句又拓展词意,使现实的旅思羁愁与历史的兴亡之感交织,把空间的迷茫感与时间的悠远感融为一体,貌似冷静的描述中,透露出作者沉思的神情与沉郁的情怀.“哀杨古柳”三句从折柳送别着想,专写离愁.作者想象年去岁来,多少离人此折柳赠别,杨柳屡经攀折,纤细轻柔的柳条竟至“憔悴”!此词写衰杨古柳,憔悴衰败,已不胜攀折.以哀景映衬哀情,借伤柳以伤别,加倍突出人间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
  自“夕阳闲淡秋光老”一句始,词境愈加凄清又无限延伸.面对灞桥,已令人顿生离思,偏又时当秋日黄昏,日色晚,秋光老,夕阳残照,给本已萧瑟的秋色又抹上一层惨淡的色彩,也给作者本已凄楚的心灵再笼罩一层黯淡的阴影.想到光阴易逝,游子飘零,离思愁绪绵延不尽,终于溢满蘅皋了.“离思满蘅皋”,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离愁之多,无所不.
  “一曲《阳关》”两句,转而从听觉角度写离愁.作者目瞻神驰,正离思索怀,身边忽又响起《阳关》曲,将作者思绪带回别前的离席.眼前又进行一场深情的饯别,而行者正是自己.客中再尝别离之苦,旧恨加上新愁,已极可悲,而此次分袂,偏偏又传统的离别之地,情形加倍难堪,耳闻《阳关》促别,自然使人肝肠寸断了.至此,目之所遇,耳之所闻,无不关合离情纷至沓来.词末以“独自凭兰桡”陡然收煞.“独自”二字,下得沉重,依依难舍的别衷、孤身飘零的苦况,尽含其中.
  这首词运用了回环断续的艺术手法,借助灞桥、古柳、夕阳、阳关等寓意深远的意象,不加丝毫议论,只通过凭吊前朝风物,就抒发无限的感慨,做到了“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编辑本段【宋词-《少年游》-晏殊】
  少年游
  晏殊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
  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晏殊词作鉴赏
  此词咏木芙蓉.秋风萧瑟,落叶纷纷,而芙蓉花却独自开得分外艳丽.这不畏严霜的木芙蓉象征着爱情的坚贞、高洁,因此词人要特地把它留赠给自己的意中人.
  “重阳过后”三句为景语,写重阳过后自然景物的变化.西风凄紧,庭叶飘零,渲染出清秋萧索的气氛.紧接“朱阑”三句,作者凄清的背景下,反出一艳笔:这秋日的清晨,芙蓉(秋天开白、黄或淡红色花)枝梢簇集一处,淡雅美丽.这里用对比、反衬手法,益见出清秋开放的芙蓉之可贵.
  “霜前月下”三句着意刻画的是:清霜中,明月下,那微斜的红花、淡黄的小蕊,是多么鲜明美丽,真的要叫春天回转了.“霜前月下”,泛写芙蓉开放的环境,从另一角度补充“朱阑向晓”句意:“斜红淡蕊”,具体刻画出芙蓉的“妖艳”:“明媚欲回春”,是芙蓉所引起的强烈感受,它似乎能把萧瑟的秋季化作美好的春天.结拍二句承上抒怀:不要把这美玉般的花儿随便地摘下来,还是留着它赠送给意中人吧r花及人,因人惜花,惜花亦惜人,此句为点睛之笔.
  这首咏物词,咏木芙蓉的同时,自有词人的感情.词人要把这凌霜耐冷、独傲秋庭的花儿送给意中人,实际上寄托着作者对坚贞高洁之品德的肯定与赞赏.
  编辑本段【宋词-《少年游》-晏几道】
  少年游
  晏几道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晏几道词作鉴赏
  此词抒离别怨情,上片分写云、水,以水虽离多而终能相逢、云虽无定犹能到梦中,为下片反衬作好铺垫.过片总云、水言之而又能翻进一层,说人意薄于云水.开篇先以双水分流设喻:“离多最是,东西流水.”以流水喻诀别,其语本于传为卓文君被弃所作的《白头吟》:“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第三句却略反其意,说水分东西,终会再流到一处,等于说流水不足喻两情的诀别,第一层比喻便自行取消.于是再设一喻:“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用行云无凭喻对方一去杳无信息,似更妥贴.不意下句又暗用楚王梦神女“朝为行云”之典,谓行云虽无凭准,还能入梦,将第二个比喻也予取消.短短六句,语意翻复,有柔肠百折之感.
  过片总云、水言之而又翻进一层,言人意薄于云水.流水行云本为无情之物,可是它们或终能相逢,或犹到梦中,似乎又并非一味无情.苦于“佳会更难重”的人儿心目中,人情之薄远甚于云水.翻无情为有情,原是为了加倍突出人情之难堪.结拍三句直抒情怀,语极沉痛:仔细回想,过去最为伤心的时候,也不能与今番相比.此三句是抒情主人公内心世界直截了当的表露和宣泄,感情极为深沉、厚重,读来荡气回肠,一唱三叹.
  近人夏敬观评此词:“云水意相对,上分述而又总之,作法变幻.”作者词中正是运用这种艺术手法,造成回旋往复的词境,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
  编辑本段【宋词-《少年游》-苏轼】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恰似笎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苏轼词作鉴赏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远润州时(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王润之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此词是作者假托妻子杭思己之作,含蓄婉转地表现了夫妻双方的一往情深.
  上片写夫妻别离时间之久,诉说亲人不当别而别、当归而未归.前三句分别点明离别的时间——“去年相送”;离别的地点——“余杭门外”;分别时的气候——“飞雪似杨花”.把分别的时间与地点说得如此之分明,说明夫妻间无时无刻不惦念.大雪纷飞本不是出门的日子,可是公务身,不得不送丈夫冒雪出发,这种凄凉气氛自然又加深了平日的思念.后三句与前三句对举,同样点明时间——“今年春尽”,气候——“杨花似雪”,可是去年送别的丈夫“犹不见还家”.原以为此次行役的时间不长,当春即可还家,可如今春天已尽,杨花飘絮,却不见人归来,怎能不叫人牵肠挂肚呢?这一段引入了《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手法,而“雪似杨花”、“杨花似雪”两句,比拟既工,语亦精巧,可谓推陈出新的绝妙好辞.
  下片转写夜晚,着意刻画妻子对月思己的孤寂、惆怅.“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说的是寂寞中,本想仿效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卷起帘子引明月作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结尾三句是说,妻子人间孤寂地思念丈夫,恰似姮娥月宫孤寂地思念丈夫后羿一样.姮娥怜爱双栖燕子,把她的光辉与柔情斜斜地洒向那画梁上的燕巢,这就不能不使妻子由羡慕双燕,而更思念远方的亲人.
  词中将“姮娥”与作者之妻类比,以虚衬实,以虚证实,衬托妻子的孤寂无伴;又以对比衬托法,通过描写双燕相伴的画面,反衬出天上孤寂无伴的姮娥和梁下孤寂无伴的妻子思情之孤苦、凄冷.这一高超的艺术手法,与上片飞雪与杨花互喻的手法一道,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魂.
  编辑本段【宋词-《少年游》-周邦彦】
  少年游
  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 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是一首描写恋情的词篇.上片,烘托室内气氛,渲染室内的安恬静谧,纯净闲雅.下片,换头三字直贯篇终,极写对恋人温存体贴和婉言劝留.
  本篇作法与周邦彦其他词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构思有新的角度;手法有新的变化;语言有新的特色.
  在浩如烟海的唐宋词中,描写爱情的词作所在皆是.其中,有许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但也有不少作品写得庸俗浅露,词语尘下.即使是那些较好的词,也常常千篇一律,甚至流于公式化和程式化.《少年游》作为爱情词来说,它的构思比较别致,有新的角度.这主要表现在场景的布置与细节的选择上.作者没有选取离别相思之类的场面,也没有选取别后重逢惊喜的一刹那,而只是通过“并刀”、“吴盐”、“新橙”、“锦幄”、“兽香”这样一些比较简单的道具布置出一个安恬静谧的环境,然后再通过“破新橙”、“坐调笙”和“低声问”这样的动作以及“不如休去”这样的对话,表现相互爱恋与深情体贴.有了这样的道具和布景,有了这样的动作和心绪,就把词中所反映的爱情关系提到一个格调比较高雅的境界,洗净了爱情词作中常见的那种脂腻粉浓、市尘儇薄的庸俗气味.清沈谦在评论这首下片几句时说:“言马,言他人,而缠绵偎依之情自见.若稍涉牵裾,鄙矣.”
  由于构思的角度不同,表现手法也自然要有差异.在以上所选周词的说明中,我们不止一次地提到,周邦彦的词“抚写物态,曲尽其妙.”他善于借景抒情,虚实兼到.他的某些佳作,主要是靠形象来说话的.但是,这首《少年游》则与之有所不同,它主要借助白描、叙述与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词中虽也有生活场景与具体细节的描绘,但,那只不过是交待时间、地点与烘托环境气氛而已.它的精彩部分主要是靠动作与对话表现出来的.清代谭献在《复堂词话》中评这首词说:“丽极而清,清极而婉,然不可忽过‘马滑霜浓’四字.”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假如没有后片低声而简短的对话,就不可能含蓄婉转地表现出旖旎风流与温柔体贴的恋情.
  由于这首词主要是靠动作与对话来表现情绪的,所以,词的语言也有新的特点,即提炼口语,如话家常,纯用白描,到口即消.这样的语言特点和他那些富艳精工,长于对句,善用动词,深清音律的词作是截然不同的.这说明,周邦彦确实是驾驭语言的大师,他可以根据词的内容相应地变换写法,使语言更好地为内容服务.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评论这首词说:“此亦本色佳制也.本色至此,便足.再过一分,便入山谷恶道矣.”
  (汴京旧事)李师师与周邦彦
  李师师是北宋东京名妓.《东京梦华录》记载:“李师师本角妓也.”所谓“角妓”,乃歌妓.李师师最擅长的是“小唱”.徽宗时期,她的小唱在东京瓦肆独占鳌头,《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云:“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小唱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等,诚其角者.”因李师师所唱多“长短句”,即今之宋词,故与北宋词人多有交往,如张先、秦少游、晏几道、周邦彦等.关系最为密切者,只有周邦彦一人.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妙解音律、工于文词,少年时代所写的《汴京赋》深得神宗、哲宗赏识,“贵人、学士、妓女,皆知美成词为可爱”.他结识李师师时,年纪虽已过了60岁,仍风流不减当年,因其词句绮丽绝伦,京城歌妓无不以唱他的新词为荣.初见李师师时,周邦彦便觉相见恨晚,即填了一首《玉兰儿》记录了他对李师师的印象:“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炉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玉.赖得相逢,若还虚度、生世不足?”这位年逾花甲的旷代词人,对于李师师有着无限倾倒.师师喜欢他的文采,乐于和他接近,交往日久,二人关系甚为密切.
  宋人陈鹄《耆旧续闻》中记载:“美成至注主角妓李师师家,为赋《洛阳春》云,‘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依栏愁,但问取亭前柳?’”从《洛阳春》中不难看出周邦彦对李师师的赞美和同情,并规劝她找个知心之人出嫁,以解愁苦.可见,二人友谊深厚,绝非一般.
  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记载了李师师和周邦彦的一段轶事,说宋徽宗幸李师师,恰周邦彦先在,知皇帝到,周便匿于床下.徽宗携新橙一颗,说是江南新贡,以讨好师师.邦彦悉闻此事,隐括成著名的《少年游》云“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后,师师为徽宗歌此词,徽宗大怒,知为周作,便把他赶出京城.过了几日,帝复幸师师家,不遇,便久坐等她.师师夜半才回,愁眉泪眼,憔悴可掬.问其故,师师说送别周邦彦去了,不知皇帝要来.徽宗问有词否?师师云:“有《兰陵王•柳阴直》词.”徽宗便让她唱了一遍,听后深深感到有一种“小雅怨怀而不乱”的感觉,不觉大动怜才之心.他知道李师师也不愿意周邦彦离京,于是便赦免了周的罪名,把他召回,封他为“大晟乐正”,准他随时在李师师家走动.
  靖康元年?1126年 末,金人破汴,主帅因久闻师师名,欲占之,师师不从吞金簪自杀,后被尼姑抬到慈云观抢救得以复生,潜逃南方,在一农舍中偶遇周邦彦,二人倾诉衷肠,周邦彦不觉老泪纵横.《耆旧续闻》中还说“师师欲委身而未能也”,因为周妻死活不允.叹惜之余周邦彦遂写下《瑞龙吟》词一首,中云:“……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李师师与周邦彦从此分别,天地茫茫,再也没能相见一面.
  李师师寓居江浙一带,3年后,偶尔收到周邦彦的一封书信,拆看一看,竟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解连环》词:
  “怨怀无诧,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保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浙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言闲语,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千言万语、万语千言尽在一首《解连环》中,李师师看过泪流不已,泣不成声.
  编辑本段【歌曲-少年游-魏晨】
  少年游
  歌曲:少年游
  歌手:魏晨
  朱门半掩谁家庭院
  我骑白马路过门前
  只闻见
  一曲琵琶点破 艳阳天
  待字闺中谁家小姐
  琴声幽幽拨我心弦
  盼相见
  日日在她门前 放纸鸢
  不过茫茫人海
  偶然的遇见
  谁知踏破所有铁鞋
  只在一瞬间
  注定沦陷你眉间
  佳人
  少年
  前世种下的纠结
  姻缘
  红线
  邀你人世共并肩
  夕阳下我拉着你一起望着天
  慢慢的静静地度过旧旧的时间
  真的好想让你永远留在我的身边
  数着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翩翩
  今生与你相遇 前世柔情继续
  你的身影为何消失得这样了无音讯
  曾经为你写满那封相思的信
  再也不会变成我心里那道忧伤的印
  待字闺中谁家小姐
  琴声幽幽拨我心弦
  盼相见
  日日在她门前 放纸鸢
  不过茫茫人海
  偶然的遇见
  踏破所有铁鞋
  只在一瞬间
  注定沦陷你眉间
  佳人
  少年
  前世种下的纠结
  姻缘
  红线
  邀你人世共并肩
  佳人
  少年
  前世种下的纠结
  姻缘
  红线
  邀你人世共并肩
  编辑本段【歌曲-少年游-任贤齐】
  歌曲:少年游
  歌手:任贤齐
  专辑:一个人任贤齐,《隋唐英雄传》主题曲
  词曲:任贤齐
  翩翩一叶扁舟不动许多愁
  双肩扛起的是数不尽的忧
  给我一杯酒喝尽人间仇
  喝尽千古曾经的承诺
  美人如此多娇英雄自古风流
  纷纷扰扰只为红颜半点羞
  给我一杯酒烽火几时休
  喝完这杯一切再从头
  江山仍在人难依旧
  滚滚黄沙掩去多少少年头
  悲欢是非成败转眼成空
  涛涛江河汹涌淘尽男儿的梦
  曾经海阔天空昂首莫回头
  痴笑轻狂任我潇洒少年游
  江湖路路难走儿女情情难求
  风花雪月只是拂袖在身后
  给我一杯酒点滴心中留
  若是有缘他日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