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愤不启的"愤"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14:35:44

不愤不启的"愤"是什么意思
不愤不启的"愤"是什么意思

不愤不启的"愤"是什么意思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句话指的是启发式教学:即把握启发的时机,解开关键点.也就是后来的“举一反三”的意思.
“启发”一词最早由孔子提出,源于《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指出了启发的时机,即非得学生“愤”和“悱”的时候才对他进行“启”和“发”.那么何为“愤”,何为“悱”呢?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看来,只有当学生对问题心里急于弄清而又无从着手,嘴里想说而又无从谈起的时候,教师才能对他进行启发,解开关键点.这时你指出屋子里有一个墙角,学生就可推知屋子里还有三个墙角吧.
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从指导思想上分不外乎两类:即注入式和启发式.
注入式教学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凭主观意愿“填鸭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智能发展.建国后,毛泽东同志就多次提出“提倡启发式,废止注入式”,并在实践中为我们做出了典范.在当代的教学方法改革中,更要求把启发式作为指导思想贯彻到每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中去.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
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