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廉洁的名言(五条以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0:11:17

关于廉洁的名言(五条以上)
关于廉洁的名言(五条以上)

关于廉洁的名言(五条以上)
在是非面前要有辨别能力,在诱惑面前要有自控能力,在警示面前要有悔过能力.
只有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
以最廉洁的行为从事最开放的事业.
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名节源于觉悟,腐败止于正气.
做人德为本,做事民为先,做官法为上.
上不愧党,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朝省、夕省、朝夕自省;上廉、下廉、上下齐廉.
弱水三江,取一瓢足饮,多则无益;米粟万种,仅三餐裹腹,无欲为高.
一草一木当晓百姓利益,一言一行勿忘党的宗旨.
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
不勤,无以成就事业;不廉,难以凝聚人心.
领导干部办事三问:讲道理时,先问自己是否明白;提要求时,先问自己是否做到;批评人时,先问自己有何责任.
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防意如城,远离腐败筑堤坝;慎终如始,恪守桑榆重晚节.
"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正其身.
戒酒戒色戒贪欲,律已律妻律子女.
俭为百幸之根,奢为万祸之源

216.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217.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218.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2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2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

全部展开

216.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217.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218.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2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2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21.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过;赏赐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222.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
22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224.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225.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
——《淮南子•主术训》: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没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监督朝廷内外,判别是非没有偏颇,才可以算作正直。

收起

在是非面前要有辨别能力,在诱惑面前要有自控能力,在警示面前要有悔过能力。
只有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
以最廉洁的行为从事最开放的事业。
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名节源于觉悟,腐败止于正气。
做人德为本,做事民为先,做官法为上。
上不愧党,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朝省、夕省、朝夕自省...

全部展开

在是非面前要有辨别能力,在诱惑面前要有自控能力,在警示面前要有悔过能力。
只有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
以最廉洁的行为从事最开放的事业。
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名节源于觉悟,腐败止于正气。
做人德为本,做事民为先,做官法为上。
上不愧党,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朝省、夕省、朝夕自省;上廉、下廉、上下齐廉。
弱水三江,取一瓢足饮,多则无益;米粟万种,仅三餐裹腹,无欲为高。
一草一木当晓百姓利益,一言一行勿忘党的宗旨。
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
不勤,无以成就事业;不廉,难以凝聚人心。
领导干部办事三问:讲道理时,先问自己是否明白;提要求时,先问自己是否做到;批评人时,先问自己有何责任。
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防意如城,远离腐败筑堤坝;慎终如始,恪守桑榆重晚节。
"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正其身。
戒酒戒色戒贪欲,律已律妻律子女。
俭为百幸之根,奢为万祸之源
216.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217.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218.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2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2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21.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过;赏赐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222.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
22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224.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225.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
——《淮南子•主术训》: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没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监督朝廷内外,判别是非没有偏颇,才可以算作正直

收起

1.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2.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3.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