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专家评说高考作文题:语文命题水平作文最能见高低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5 15:03:47 高中作文
专家评说高考作文题:语文命题水平作文最能见高低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专家评说高考作文题:语文命题水平作文最能见高低作文

 

专家评说高考作文题:语文命题水平作文最能见高低

温儒敏

 

  和往年一样,今年高考语文刚考完,作文题就引发广泛的讨论。哪个题出得好?哪个比较差?不少人潜意识里也许还会想,若我上考场,能否应对?一年一度的“热议高考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注重思辨能力和理性思维,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大趋势

 

  今年多数高考语文卷的作文命题,都达到比较好的水平。首先,注重思辨和理性思维能力。这是近几年越来越明显的命题趋向。例如上海卷提供了这么一段话,“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要求就这段话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写作。考生必须理解并抓住人心中那些“坚硬”和“柔软”的东西,比如原则、信念、感情等,去展开论说。要写好这样的作文,需要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而不是非此即彼,或用名言警句拼凑一下就可以写好的。上海这几年的作文题重思辨,往往还往哲理上引导,除了语言运用能力,还特别注重思维能力,这样的题很难“套题”,平时读书多的考生自然会发挥得更好。

 

  又如浙江卷,所提供的材料是: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但金代元好问则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格有可能是背离的。要求考生写文章阐明自己观点。这样的题也是要求有辩证的思维,而且要有较多的阅读积累。

 

  我最欣赏的还是广东卷的题。其提供的材料是:“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要求考生就此自命题写作。这题涉及信息化带来便利,也带来某些新的问题,包括人与自然的疏远,人的感受力降低等。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信息社会的发展,都是近来的热点问题,考生一般都会有所准备。但这个题写好并不容易,不能只是讲爱护自然,还需要有点哲理的思索。浙江卷和广东卷的两个作文题目都出得有水平。

 

  一些需要读书“打底”的命题,将对营造读书氛围发挥引导作用

 

  今年出得比较好的作文题,共同点是往理性靠拢,要求对所提供的材料有自己的理解和提升,或者要凝聚为某一观点,去展开论述。这是值得肯定的,也体现改革的趋向。高考作文当然要考查语言表达,但语言能力的根本其实是思维能力。

 

  互联网时代,所谓“自媒体”风行,人们的思维方式在改变,许多偏激、片面的语言和思维习惯正在大行其肆。我曾经撰文分析,学生语文能力偏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思维能力低下。片面、偏激、虚无、不着调,往往是因为思维混乱。其实无论是传统的语文教育,还是目前的应试教育,都不注重思维训练。语文教学有必要重新强调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把语言表达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才是正路。所以高考作文命题往理性靠拢,既是人才选拔的需要,也有利于扭转当下语文教学的弊病。

 

  现今的语文教学还有普遍的“一弊”,就是对读书,特别是对读课外书不够重视。语文课讲得精细、琐碎,学生却缺乏自主阅读,特别是往课外阅读延伸。很多学生高中毕业了,也没能培养起读书的兴趣与习惯,甚至没学会如何完整地读一本书。语文教学有必要回归“本义”——就是多读书、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很欣喜的是,今年有些高考作文命题是注重考查读书情况的,如上海卷、浙江卷,以及教育部“汉语文卷”的命题,都与读书有关,需要读书来“垫底”。这些命题,对于语文课营造读书风气是能发挥正面“指挥棒”作用的。

 

  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还比较贴近社会生活,考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让考生有话说,只要结合各自的经历来谈,又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就各有所得,能考出实际水平。如全国一卷、二卷都出得不错。一卷提供的材料是: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屡劝不改,女儿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其父亲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讨论。命题者要求考生给父亲、女儿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这道题材料所揭示的是非常普遍的生活现象,学生肯定都有话说,而且用写信的方式,可以写得有情有理。

 

  当然,贴近现实生活,并不排除发挥想象,而且最好能激发想象,只要这种“想象”是多数学生有兴趣,又比较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的。如安徽卷关于“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这会让考生联想到普通的印象和科学观察之间的不同,从而引发关于科技与人生社会的许多思考。题目的现代感很强,又贴近学生生活,还能激发想象,考生有很多发挥的空间。

 

  各地命题水平不一,有的缺乏新意,容易被套作,有的题意不清,难以下手

 

  尽管对于作文题,人人都能“说一嘴”,但回到教学和高考的要求来研究,高考作文的命题比人们的议论想象要复杂得多。由于高考担负着人才选拔的功能,作文题的设计和试卷的其他命题一样,要充分考虑难度系数、信度和效度等要求:作文题难易得适中,测试结果(分数)得相对可靠和稳定,还得考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阅读题、知识题等比起来,作文题设计更麻烦,既要创新又要稳妥,要防止雷同、套题,还要考虑到阅卷评分是否获得足够的区分度等,可谓左右为难、绞尽脑汁,出题绝非易事。

 

  从今年高考作文命题来看,各省市水平显然参差不齐。有些省市作文题缺少新意,比较“老套”。如江苏的“智慧”,四川的“老实和聪明”,湖北的“喷泉与泉水”,重庆的“残疾母亲”的故事,福建的“路”等,都相对较平,容易被套作。

 

  还有些高考作文题的题意不清,缺少必要的规定性。如山东卷题目是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要求考生根据这则材料来自拟题写作。这道题的毛病是缺少必要的规定性,是提示从生活看结果,还是说探究也需要分类?无论哪个角度都有些牵强,让人无从下手。这是命题的忌讳。

 

  值得注意的还有北京市的作文题。去年底北京市提出语文学科教学改进的21条意见,其中就建议改进评价方式,高考设置“可选择性”作文题。今年北京卷就实施了这种“可选择性”,命定两个题目。这种改进应当肯定。但是供选择的两道题的难度不一。其一是“和英雄生活一天”,要设想和早已经逝去的某个英雄在一起,这要求有很强的想象力,非常难。第二题要求写出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就相对容易得多,估计绝大多数考生都选作第二题。这样就实现不了“可选择性”的预设效果。

 

  事实上,各省市的语文命题水平,在作文题上可能是最能见出高低的。今年仍然有13个省市是自主命题,据说明年绝大多数省市都将使用全国卷。统一试卷之后的高考作文命题,如何实施即将到来的高考和招生制度改革?又如何做到既利于选拔,又能对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产生正面的“指挥棒”作用?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篇一:专家评说高考作文题:语文命题水平作文最能见高低

专家评说高考作文题:语文命题水平作文最能见高低

温儒敏

和往年一样,今年高考语文刚考完,作文题就引发广泛的讨论。哪个题出得好?哪个比较差?不少人潜意识里也许还会想,若我上考场,能否应对?一年一度的“热议高考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注重思辨能力和理性思维,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大趋势

今年多数高考语文卷的作文命题,都达到比较好的水平。首先,注重思辨和理性思维能力。这是近几年越来越明显的命题趋向。例如上海卷提供了这么一段话,“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要求就这段话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写作。考生必须理解并抓住人心中那些“坚硬”和“柔软”的东西,比如原则、信念、感情等,去展开论说。要写好这样的作文,需要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而不是非此即彼,或用名言警句拼凑一下就可以写好的。上海这几年的作文题重思辨,往往还往哲理上引导,除了语言运用能力,还特别注重思维能力,这样的题很难“套题”,平时读书多的考生自然会发挥得更好。

又如浙江卷,所提供的材料是: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但金代元好问则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格有可能是背离的。要求考生写文章阐明自己观点。这样的题也是要求有辩证的思维,而且要有较多的阅读积累。

我最欣赏的还是广东卷的题。其提供的材料是:“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要求考生就此自命题写作。这题涉及信息化带来便利,也带来某些新的问题,包括人与自然的疏远,人的感受力降低等。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信息社会的发展,都是近来的热点问题,考生一般都会有所准备。但这个题写好并不容易,不能只是讲爱护自然,还需要有点哲理的思索。浙江卷和广东卷的两个作文题目都出得有水平。

一些需要读书“打底”的命题,将对营造读书氛围发挥引导作用

今年出得比较好的作文题,共同点是往理性靠拢,要求对所提供的材料有自己的理解和提升,或者要凝聚为某一观点,去展开论述。这是值得肯定的,也体现改革的趋向。高考作文当然要考查语言表达,但语言能力的根本其实是思维能力。

互联网时代,所谓“自媒体”风行,人们的思维方式在改变,许多偏激、片面的语言和思维习惯正在大行其肆。我曾经撰文分析,学生语文能力偏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思维能力低下。片面、偏激、虚无、不着调,往往是因为思维混乱。其实无论是传统的语文教育,还是目前的应试教育,都不注重思维训练。语文教学有必要重新强调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把语言表达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才是正路。所以高考作文命题往理性靠拢,既是人才选拔的需要,也有利于扭转当下语文教学的弊病。

现今的语文教学还有普遍的“一弊”,就是对读书,特别是对读课外书不够重视。语文课讲得精细、琐碎,学生却缺乏自主阅读,特别是往课外阅读延伸。很多学生高中毕业了,也没能培养起读书的兴趣与习惯,甚至没学会如何完整地读一本书。语文教学有必要回归“本义”——就是多读书、养成读书的生活方

式。很欣喜的是,今年有些高考作文命题是注重考查读书情况的,如上海卷、浙江卷,以及教育部“汉语文卷”的命题,都与读书有关,需要读书来“垫底”。这些命题,对于语文课营造读书风气是能发挥正面“指挥棒”作用的。

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还比较贴近社会生活,考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让考生有话说,只要结合各自的经历来谈,又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就各有所得,能考出实际水平。如全国一卷、二卷都出得不错。一卷提供的材料是: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屡劝不改,女儿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其父亲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讨论。命题者要求考生给父亲、女儿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这道题材料所揭示的是非常普遍的生活现象,学生肯定都有话说,而且用写信的方式,可以写得有情有理。

当然,贴近现实生活,并不排除发挥想象,而且最好能激发想象,只要这种“想象”是多数学生有兴趣,又比较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的。如安徽卷关于“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这会让考生联想到普通的印象和科学观察之间的不同,从而引发关于科技与人生社会的许多思考。题目的现代感很强,又贴近学生生活,还能激发想象,考生有很多发挥的空间。

各地命题水平不一,有的缺乏新意,容易被套作,有的题意不清,难以下手尽管对于作文题,人人都能“说一嘴”,但回到教学和高考的要求来研究,高考作文的命题比人们的议论想象要复杂得多。由于高考担负着人才选拔的功能,作文题的设计和试卷的其他命题一样,要充分考虑难度系数、信度和效度等要求:作文题难易得适中,测试结果(分数)得相对可靠和稳定,还得考出学生

的实际水平。和阅读题、知识题等比起来,作文题设计更麻烦,既要创新又要稳妥,要防止雷同、套题,还要考虑到阅卷评分是否获得足够的区分度等,可谓左右为难、绞尽脑汁,出题绝非易事。

从今年高考作文命题来看,各省市水平显然参差不齐。有些省市作文题缺少新意,比较“老套”。如江苏的“智慧”,四川的“老实和聪明”,湖北的“喷泉与泉水”,重庆的“残疾母亲”的故事,福建的“路”等,都相对较平,容易被套作。

还有些高考作文题的题意不清,缺少必要的规定性。如山东卷题目是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要求考生根据这则材料来自拟题写作。这道题的毛病是缺少必要的规定性,是提示从生活看结果,还是说探究也需要分类?无论哪个角度都有些牵强,让人无从下手。这是命题的忌讳。

值得注意的还有北京市的作文题。去年底北京市提出语文学科教学改进的21条意见,其中就建议改进评价方式,高考设置“可选择性”作文题。今年北京卷就实施了这种“可选择性”,命定两个题目。这种改进应当肯定。但是供选择的两道题的难度不一。其一是“和英雄生活一天”,要设想和早已经逝去的某个英雄在一起,这要求有很强的想象力,非常难。

卷之后的高考作文命题,如何实施即将到来的高考和招生制度改革?又如何做到既利于选拔,又能对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产生正面的“指挥棒”作用?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篇二:专家点评2015高考作文:16套作文题折射教改新走向

一线语文教师、大学研究者、命题专家点评2015年高考作文——

16套作文题折射教改新走向

紧扣育人导向突出时代精神考查思辨能力

高考作文题历来备受关注。今天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后,各地作文题目相继公布。2015年高考,全国各省市语文试卷共采用了16套作文题。其中,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3套,各省市自主命题13套。这16套作文题,全部是材料作文题,都要求考生读完一段文字材料后,依据相应的提示要求写一篇作文。

这16套高考作文题究竟折射出怎样的教育改革趋势,反映出什么样的社会思潮?中国教育报特邀多位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语文特级教师、国内知名大学语文研究学者,对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进行点评。

作文试题立意紧扣育人导向——

偏重阐述文字材料背后的事理

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学科高考命题专家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总体上体现出高考改革方向,弘扬时代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等4个方面的考查,形成“一点四面”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

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比较典型的如全国二卷作文,利用材料创设风采人物评选的情境,要求考生从3名具有时代风采的模范人物中,选出自己更为赞赏的一位。材料中的3个候选人的原型分别代表着矢志创新的科学家群体、爱岗敬业的大国工匠群体以及寻求个人爱好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自由职业人群,呼应着科技创新、迈向制造业强国、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建设美丽中国等当代人的梦想,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渗透依法治国理念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全国一卷作文“女儿举报父亲

开车打电话”,直接取材于近期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在基本保持事件原生态面貌的同时,命题在写作要求中提出了写信的文体要求,希望激发考生选择一个说理的对象,在有明确针对性的条件下,说真话、讲道理,表达自己的伦理观、法制观,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法制观念。

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北京作文题,聚焦岳飞、林则徐、张自忠、邓稼先等古今中华英雄,直接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要求考生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当代青年的真情实感,带动大家赞英雄、学英雄,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加强创新能力考查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上海作文题以“心中坚硬的东西和柔软的东西之间的关系”为内容,引导考生对“和谐自我”进行思考,考查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见地、有创新的思考。另外,四川作文以“老实与聪明”为题、湖北作文以“地下的泉水”为题、广东作文以“感知自然的远和近”为题、安徽作文以“显微镜下看蝴蝶”为题,都紧密联系生活事理,有助于发挥高考试题立德树人的功能。

“总体上,今年没有出现偏、难、怪的作文题目(材料),平稳中有亮点。”江苏省正高级教师、苏州市振华中学副校长袁卫星分析说,今年高考作文,材料型作文题普遍使用,但材料的内容各具特色,有的是现实生活型材料,如全国一卷、全国二卷、重庆卷、四川卷;有的是寓言故事型材料,如湖南卷、湖北卷、山东卷;有的是哲思语录型材料,如上海卷、江苏卷、福建卷;有的是文学文化类材料,如浙江卷、北京卷。这些材料或贴近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或富于思辨,具有足够的开放空间。

对比分析今年的16套作文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康健教授有一个总体印象:各省市作文题提供的文字材料有一个共性,就是普遍偏重于阐述文字材料背后的事理,可供学生发挥和创新的空间有所差异。比如重庆、山东、湖南等省市的作文材料暗示性相对较强,“按道理,如果提供的材料暗示性过强,一般留给考生自主创作的空间就会相对变小”。

提供的背景材料只陈述事实,不作评判,给考生自由思考的空间,是今年广东

高考作文的特点。“这个题目着意信息时代,从不同途径感知自然时,人与自然的距离这个角度,来切入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具体主题。每个考生可根据自己对自然的认识、感悟、理性展开对自然的审美与思辨,在立意与语言表达上,有自己的特点就好。”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广东语文学科评卷组组长陈少华说,考生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对自然进行或“远”或“近”的感知和体验,呈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思考背后的原因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材料内容贴近时代、社会和学生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活阅历和视野

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仍是新材料作文,从提供的材料内容上说,都带有非常鲜明的时代色彩,突出时代精神,紧贴时事热点,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透露,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成长,引导考生激活人生经验和知识积累,写出个性风采。例如,天津作文题是有关“范儿”的流行语,贴近学生生活,亲切平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考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理可讲。山东作文题用小中见大、常中见新的名言民谚形式,重庆作文题用“公交车等妈妈”的事件等,都易于考生联系生活实际,畅谈独到见解,引领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这种“三贴近”的材料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选材的常态。

“2015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整体上都比较接地气,指向性比较明确,学生有话可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罪、反腐等;上海卷作文题,关注新时期个体精神的培育,个体和谐之于社会和谐的意义。

有人曾说过,“作文是阅读下的蛋”。2015年全国各省市作文题的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这种共性特征,其实也对学生平时的阅读面和视野是一次全方位“检阅”。

“对于考生来说,今年的作文题普遍对他们平时的阅读量和生活感悟、体验有较高的要求。”袁卫星分析认为,除了呈现学生“思想条理”的真实水平,高考作文亦能显现出考生“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今年不少材料对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有隐性要求。

当然,这里的阅读,除了读名著,读文章,还包括阅读社会,阅读人生。以浙江卷为例,“文品和人品”的材料,表面上看,考生的选材范围有所收缩,但实际上,围绕着古今中外文人、艺人的作品、人品,考生可以有历史观感,也可以有现实观照,更可以有人生自觉。要真正写好这样的文章,既要有文学的阅读积淀,又要对社会有一定的阅读思考。

“这实际上要求考生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袁卫星认为,今年不少省市高考作文提供的材料给了考生写出自己真正的生活、生活感悟和体验的空间。比如,全国二卷材料中关于“谁更具风采”的讨论,就是能和考生的生活场景相互对接。因为学生的生活中,就有校园风采人物评选。

给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是北京市今年高考语文作文的一大亮点。北京市高考语文学科命题专家透露,北京今年语文高考两道大作文题供学生二选一。两道作文题都尊重考生的生活现实。

社会思维和城市化思维,比如开车接电话等,其实是城市热点话题,城市学生因为有生活体验,所以他们相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具有竞争优势的。对开车接听电话没太多认识的农村学生在面对这个题目时,可能主要是凭个人想象去完成作文构思,而无法调动自己的生活认知。”

作文材料重在激发学生深度思考——

突出检测考生的思辨能力

从全国范围看,2015年的作文题从整体上注重强化材料内容、含意和考生思维的深度,引领学生辨析核心概念,在比较中说理论证,既让不同学习风格和思维习惯的考生都有发挥空间,又强化试题的选拔功能。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分析说,比如江苏卷以“智慧”是经验、能力、境界为素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引出对智慧探讨的话题,既打开写作思路,又可以引发考生的自由拓展、多向发散和深度思索。题目本身并不复杂,但要阐释清楚、论证合理,就需要考生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较高的思维水平。再比如浙江作文题对“人品与文品”、全国汉语文卷作文题“阅读意义的反思”等试题都提出了逻辑阐释的要求。这类思考强度较大的作文题,需要考生调动课内外积累的背景知识,清晰而有条理地组织思想和语言,才有可能将写作向深度展开。从这些试题可见,目前高考作文对思维能力的考查比以往有了更高的期待。

与往年高考作文相比,201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的不少材料内容思辨色彩有所加深,这对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有指向意义。袁卫星以全国一卷举例说,全国一卷材料中女大学生小陈举报自己父亲的行为,是点赞还是质疑?这里没有单向的片面结论,而是把矛盾的双方提供给考生,由考生结合自己的认知和经验进行理性分析,巧妙地把学生引入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层面。从这一点上来说,今年的全国一卷作文题与2003年以“智子疑邻”为材料,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的全国卷作文题相比,虽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其现实性、开放度、思辨性特点更为明显。

当全国16套作文题摆在面前时,康健教授还是最推崇今年安徽省“观察蝴蝶翅

下页余下全文

篇三:2015年全国16套高考作文题【附高考命题专家评析】

2015年全国16套高考作文题

1.【全国一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全国二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015年北京高考作文命题依然突出了时代特色与时事结合,每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都与当年重大的社会热点有关系,在大作文中的命题作文“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以命题作文的方式定格学生,要求对中华英雄的敬佩,同时呼唤同学们以英雄为榜样。

这一主题与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相呼应。一个自尊、自立、自强的民族,才有远大而美好的未来。

岁月的车轮,驶入充满新的期冀和热望的2015年。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一个伟大历史事件,总是给人以深邃而久远的启悟。从某种意义而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大胜利,是中华民族的觉醒。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深刻指出的:“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4.【天津卷】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5.【上海卷】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6.【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7.【浙江卷】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则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格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8.【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9.【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0.【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11.【湖北卷】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2.【湖南卷】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13.【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4.【重庆卷】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15.【四川卷】

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下页余下全文

篇四:公务员考试培训辅导申论范文:说说今年的高考作文题

中政

和往年一样,今年高考语文刚考完,作文题就引发广泛的讨论。哪个题出得好?哪个比较差?不少人潜意识里也许还会想,若我上考场,能否应对?一年一度的“热议高考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注重思辨能力和理性思维,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大趋势

今年多数高考语文卷的作文命题,都达到比较好的水平。首先,注重思辨和理性思维能力。这是近几年越来越明显的命题趋向。例如上海卷提供了这么一段话,“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要求就这段话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写作。考生必须理解并抓住人心中那些“坚硬”和“柔软”的东西,比如原则、信念、感情等,去展开论说。要写好这样的作文,需要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而不是非此即彼,或用名言警句拼凑一下就可以写好的。上海这几年的作文题重思辨,往往还往哲理上引导,除了语言运用能力,还特别注重思维能力,这样的题很难“套题”,平时读书多的考生自然会发挥得更好。

又如浙江卷,所提供的材料是: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但金代元好问则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格有可能是背离的。要求考生写文章阐明自己观点。这样的题也是要求有辩证的思维,而且要有较多的阅读积累。

我最欣赏的还是广东卷的题。其提供的材料是:“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要求考生就此自命题写作。这题涉及信息化带来便利,也带来某些新的问题,包括人与自然的疏远,人的感受力降低等。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信息社会的发展,都是近来的热点问题,考生一般都会有所准备。但这个题写好并不容易,不能只是讲爱护自然,还需要有点哲理的思索。浙江卷和广东卷的两个作文题目都出得有水平。

一些需要读书“打底”的命题,将对营造读书氛围发挥引导作用

今年出得比较好的作文题,共同点是往理性靠拢,要求对所提供的材料有自己的理解和提升,或者要凝聚为某一观点,去展开论述。这是值得肯定的,也体现改革的趋向。高考作文当然要考查语言表达,但语言能力的根本其实是思维能力。

中政教育—与梦想坚持者同行!公务员交流群:392456149

互联网时代,所谓“自媒体”风行,人们的思维方式在改变,许多偏激、片面的语言和思维习惯正在大行其肆。我曾经撰文分析,学生语文能力偏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思维能力低下。片面、偏激、虚无、不着调,往往是因为思维混乱。其实无论是传统的语文教育,还是目前的应试教育,都不注重思维训练。语文教学有必要重新强调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把语言表达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才是正路。所以高考作文命题往理性靠拢,既是人才选拔的需要,也有利于扭转当下语文教学的弊病。

现今的语文教学还有普遍的“一弊”,就是对读书,特别是对读课外书不够重视。语文课讲得精细、琐碎,学生却缺乏自主阅读,特别是往课外阅读延伸。很多学生高中毕业了,也没能培养起读书的兴趣与习惯,甚至没学会如何完整地读一本书。语文教学有必要回归“本义”——就是多读书、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很欣喜的是,今年有些高考作文命题是注重考查读书情况的,如上海卷、浙江卷,以及教育部“汉语文卷”的命题,都与读书有关,需要读书来“垫底”。这些命题,对于语文课营造读书风气是能发挥正面“指挥棒”作用的。

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还比较贴近社会生活,考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让考生有话说,只要结合各自的经历来谈,又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就各有所得,能考出实际水平。如全国一卷、二卷都出得不错。一卷提供的材料是: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屡劝不改,女儿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其父亲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讨论。命题者要求考生给父亲、女儿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这道题材料所揭示的是非常普遍的生活现象,学生肯定都有话说,而且用写信的方式,可以写得有情有理。

当然,贴近现实生活,并不排除发挥想象,而且最好能激发想象,只要这种“想象”是多数学生有兴趣,又比较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的。如安徽卷关于“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这会让考生联想到普通的印象和科学观察之间的不同,从而引发关于科技与人生社会的许多思考。题目的现代感很强,又贴近学生生活,还能激发想象,考生有很多发挥的空间。

各地命题水平不一,有的缺乏新意,容易被套作,有的题意不清,难以下手

尽管对于作文题,人人都能“说一嘴”,但回到教学和高考的要求来研究,高考作文的命题比人们的议论想象要复杂得多。由于高考担负着人才选拔的功能,作文题的设计和试卷的其他命题一样,要充分考虑难度系数、信度和效度等要求:作文题难易得适中,测试结果(分数)得相对可靠和稳定,还得考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阅读题、知识题等比起来,作文题设计更麻烦,既要创新又要稳妥,要防止雷同、套题,还要考虑到阅卷评分是否获得足够的区分度等,可谓左右为难、绞尽脑汁,出题绝非易事。

中政教育—与梦想坚持者同行!公务员交流群:392456149

从今年高考作文命题来看,各省市水平显然参差不齐。有些省市作文题缺少新意,比较“老套”。如江苏的“智慧”,四川的“老实和聪明”,湖北的“喷泉与泉水”,重庆的“残疾母亲”的故事,福建的“路”等,都相对较平,容易被套作。

还有些高考作文题的题意不清,缺少必要的规定性。如山东卷题目是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要求考生根据这则材料来自拟题写作。这道题的毛病是缺少必要的规定性,是提示从生活看结果,还是说探究也需要分类?无论哪个角度都有些牵强,让人无从下手。这是命题的忌讳。

值得注意的还有北京市的作文题。去年底北京市提出语文学科教学改进的21条意见,其中就建议改进评价方式,高考设置“可选择性”作文题。今年北京卷就实施了这种“可选择性”,命定两个题目。这种改进应当肯定。但是供选择的两道题的难度不一。其一是“和英雄生活一天”,要设想和早已经逝去的某个英雄在一起,这要求有很强的想象力,非常难。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