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高考作文常见问题及规避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7 18:48:08 体裁作文
高考作文常见问题及规避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高考作文常见问题及规避作文

审题——若即若离

  近年来高考作文多以“话题作文”或是“新材料作文”出现,题目宽泛,但并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要在所给话题、材料范围内进行审题写作,不可抛开话题、另辟蹊径地“信马由缰”。否则,就会不着边际,偏离话题。比如上海2007年高考作文题《必须跨过这道坎》,就应该牢牢抓住“必须”、“跨”、“坎”等“题眼”进行审题,还要重点关注、开掘出“坎”的引申义、比喻义。规避:要加强审题训练,针对题目“辨字析词”,盯准“题眼”,尤其对于哲理性命题,涉及辩证关系的,更要深入分析题目的深刻内涵。审题越细、越准、越透,立意的思路就越宽、越深、越广。

  入题——千呼万唤

  “入题慢”,废话很多,以一当十的内容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引用原材料或可有可无的内容占去了很大的篇幅,重点部分无法展开。规避:多看名家精短美文,为我所用,在“实战”中寻找不足,总结经验。

  扣题——蜻蜓点水

  有的考生写作文,从头到尾没有出现话题、话题的关键词或与话题相近的表述,犯了扣题不紧的错误,看不出是就所给特定“话题”或是“新材料作文”而写的文章,这样得分自然不会理想。规避:在行文时牢记“考纲”中对作文扣题一项的具体要求,依照标准去做,回想老师的相关叮嘱及传授的方法。

  立意——平庸病态

  见解独到、构思新巧、主旨积极的文章无疑是任何人都梦寐以求的。可惜的是,在考场上有的学生为了追求所谓的标新立异,甚至写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文章。如有的学生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中这样写:“我要把爱因斯坦的大脑移植过来,为自己发财致富……”由于思想格调不高,不符合高考作文“思想健康”的要求,降低了作文品位。规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突破定向思维、线性思维,走向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视角独特,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选材——陈旧苍白

  有的学生作文材料陈旧苍白,缺乏厚重感。要么记叙一件事,有骨架没血肉;要么议论一个道理,观点+例子+结论,缺分析少论证;要么连例子都没有,翻来覆去,空谈漫议,写到哪儿算哪儿,凑够字数为原则。规避:积累材料。一是在高三这段时间里继续收集鲜活的材料,并选记一些名言警句;二是把长期以来的“库存”分门别类筛选一下,择出可供用于写作的精品材料列出提纲。

  语言——艰涩难懂

  有的考生喜欢使用缩写、英文单词、网络语言,其实这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有的阅卷教师对这类语言很反感。高考大纲对于作文的要求是语言通顺、用词贴切,文句有表现力。因此,考生应当尽量用优美、有内涵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要用最规范、最传统的语言来写作,最好不用或少用网络语言。规避:平时写作时尽量不使用网络语言或少数人才知道意思的语言。

  形式——千篇一律

  考场作文,事关重大,不仅内容要出彩,形式上也应该不拘一格,使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完美统一,方可获得高分。但教师在批改作文中却发现,形式创新的寥寥无几,多为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老面孔”,这应当引起注意,尤其是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不要因为形式的“不适宜”而失去了本不该丢的分。规避:运用题记、后记、演讲搞、采访记录、日记体、书信体、小标题等新奇形式来诠释思想,表达意旨。

  文体——似是而非

  有的学生写的文章好像属于“四不像”的文体,因而阅卷老师难以读懂、把握这样的文章,判分就有争议。所以,一般说来,文体还是明朗为好。规避:就高考作文而言,最好多使用记叙文(夹叙夹议)、散文(记事、抒情)、议论文3种常见样式,少采用或不用诗歌、戏剧、文言等体裁。

  结篇——虎头蛇尾

  有的学生由于没有分配好写作时间,以致在写作文时所剩时间不够了,有的考生来不及结尾,结果或用一句话硬断,或点上一串省略号,或干脆空在那儿。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被视为未完篇处理。因为阅卷老师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是看文章的整体,虎头蛇尾的文章是要被扣分的。规避:考生平时要训练自己在大约45-60分钟内能够写出一篇完整作文的能力,最后交上的作文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一篇结构完整的作文。

  卷面——乱涂乱改

  现在是电脑阅卷,字迹模糊、扫描不清就会丢失信息,老师看得吃力无疑会影响分数。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的作文使人赏心悦目,印象分立即增加;而字迹潦草、勾勾画画、涂改得难以辨认的答卷,无形中就会多扣几分。高考作文偶尔出现一两处错别字无可厚非,如果接二连三地出现错别字,就会被认为语文基础太差,得分也会大打折扣。2008年高考作文对错别字要求更高,有的省已经规定,每错一字扣一分,应予以特别重视。规避:养成好的书写习惯,不会的字、词要查字典、词典。

篇一:高考作文常见问题及规避

高考作文常见问题及规避

升学2015-02-0709:00:00高考语文辅导

审题——若即若离

近年来高考作文多以“话题作文”或是“新材料作文”出现,题目宽泛,但并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要在所给话题、材料范围内进行审题写作,不可抛开话题、另辟蹊径地“信马由缰”。否则,就会不着边际,偏离话题。比如上海2007年高考作文题《必须跨过这道坎》,就应该牢牢抓住“必须”、“跨”、“坎”等“题眼”进行审题,还要重点关注、开掘出“坎”的引申义、比喻义。规避:要加强审题训练,针对题目“辨字析词”,盯准“题眼”,尤其对于哲理性命题,涉及辩证关系的,更要深入分析题目的深刻内涵。审题越细、越准、越透,立意的思路就越宽、越深、越广。

入题——千呼万唤

“入题慢”,废话很多,以一当十的内容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引用原材料或可有可无的内容占去了很大的篇幅,重点部分无法展开。规避:多看名家精短美文,为我所用,在“实战”中寻找不足,总结经验。

扣题——蜻蜓点水

有的考生写作文,从头到尾没有出现话题、话题的关键词或与话题相近的表述,犯了扣题不紧的错误,看不出是就所给特定“话题”或是“新材料作文”而写的文章,这样得分自然不会理想。

规避:在行文时牢记“考纲”中对作文扣题一项的具体要求,依照标准去做,回想老师的相关叮嘱及传授的方法。

立意——平庸病态

见解独到、构思新巧、主旨积极的文章无疑是任何人都梦寐以求的。可惜的是,在考场上有的学生为了追求所谓的标新立异,甚至写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文章。如有的学生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中这样写:“我要把爱因斯坦的大脑移植过来,为自己发财致富……”由于思想格调不高,不符合高考作文“思想健康”的要求,降低了作文品位。规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突破定向思维、线性思维,走向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视角独特,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选材——陈旧苍白

有的学生作文材料陈旧苍白,缺乏厚重感。要么记叙一件事,有骨架没血肉;要么议论一个道理,观点+例子+结论,缺分析少论证;要么连例子都没有,翻来覆去,空谈漫议,写到哪儿算哪儿,凑够字数为原则。规避:积累材料。一是在高三这段时间里继续收集鲜活的

材料,并选记一些名言警句;二是把长期以来的“库存”分门别类筛选一下,择出可供用于写作的精品材料列出提纲。

语言——艰涩难懂

有的考生喜欢使用缩写、英文单词、网络语言,其实这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有的阅卷教师对这类语言很反感。高考大纲对于作文的要求是语言通顺、用词贴切,文句有表现力。因此,考生应当尽量用优美、有内涵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要用最规范、最传统的语言来写作,最好不用或少用网络语言。规避:平时写作时尽量不使用网络语言或少数人才知道意思的语言。

形式——千篇一律

考场作文,事关重大,不仅内容要出彩,形式上也应该不拘一格,使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完美统一,方可获得高分。但教师在批改作文中却发现,形式创新的寥寥无几,多为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老面孔”,这应当引起注意,尤其是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不要因为形式的“不适宜”而失去了本不该丢的分。规避:运用题记、后记、演讲搞、采访记录、日记体、书信体、小标题等新奇形式来诠释思想,表达意旨。

文体——似是而非

有的学生写的文章好像属于“四不像”的文体,因而阅卷老师难以读懂、把握这样的文章,判分就有争议。所以,一般说来,文体还是明朗为好。规避:就高考作文而言,最好多使用记叙文(夹叙夹议)、散文(记事、抒情)、议论文3种常见样式,少采用或不用诗歌、戏剧、文言等体裁。

结篇——虎头蛇尾

有的学生由于没有分配好写作时间,以致在写作文时所剩时间不够了,有的考生来不及结尾,结果或用一句话硬断,或点上一串省略号,或干脆空在那儿。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被视为未完篇处理。因为阅卷老师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是看文章的整体,虎头蛇尾的文章是要被扣分的。规避:考生平时要训练自己在大约45-60分钟内能够写出一篇完整作文的能力,最后交上的作文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一篇结构完整的作文。

卷面——乱涂乱改

现在是电脑阅卷,字迹模糊、扫描不清就会丢失信息,老师看得吃力无疑会影响分数。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的作文使人赏心悦目,印象分立即增加;而字迹潦草、勾勾画画、涂改得难以辨认的答卷,无形中就会多扣几分。高考作文偶尔出现一两处错别字无可厚非,如果接二连三地出现错别字,就会被认为语文基础太差,得分也会大打折扣。2008年高考作文对错别字要求更高,有

的省已经规定,每错一字扣一分,应予以特别重视。规避:养成好的书写习惯,不会的字、词要查字典、词典。

篇二:高考作文易犯的十大错误

高考作文易犯的十个错误

在高考场上如何能够写出一篇高分作文?这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词汇量缺乏、行文结构不合理、审题不明等。因此,天博睿星教育的杨老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特别列举了学员们在写作时常犯的十个错误,同学们要谨记在心。

一、审题——若即若离

审题要在所给话题、材料范围内进行写作,不可抛开话题、另辟蹊径地“信马由缰”。否则,就会偏离主题。比如高考作文题《必须跨过这道坎》,就应该牢牢抓住“必须”“跨”“坎”等“题眼”进行审题,还要重点关注、开掘出“坎”的引申义、比喻义。

规避:要加强审题训练,针对题目“辨字析词”,盯准“题眼”,尤其对于哲理性命题,涉及辩证关系的,更要深入分析题目的深刻内涵。审题越细、越准、越透,立意的思路就越宽、越深、越广。

二、入题——千呼万唤

高考作文有字数、时间的限制,但还是有相当多的考生往往出现“入题慢”的弊病,废话很多,主题内容千呼万唤不出来。引用原材料或可有可无的内容占去了很大的篇幅,重点部分无法展开。

规避:多看名家精短美文,为我所用,在“实战”中寻找不足,总结经验。开门见山,直接点题,不写废话来凑字数。

三、扣题——蜻蜓点水

有的考生写作文,从头到尾没有出现话题、话题的关键词或与话题相近的表述,犯了扣题不紧的错误,偏离主题,这样得分自然不会理想。

规避:在行文时牢记“考纲”中对作文扣题一项的具体要求,依照标准去做,

围绕作文材料所提示的主题展开叙述。

四、立意——平庸病态

见解独到、构思新巧、主旨积极的文章无疑是任何人都梦寐以求的。可惜的是,在考场上有的学生为了追求所谓的标新立异,甚至写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文章。如有的学生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中这样写:“我要把爱因斯坦的大脑移植过来,为自己发财致富……”由于思想格调不高,不符合高考作文“思想健康”的要求,降低了作文品位。

规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突破定向思维、线性思维,走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视角独特,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五、选材——陈旧苍白

有的学生作文材料陈旧苍白,缺乏厚重感。要么记叙一件事,有骨架没血肉;要么议论一个道理,观点+例子+结论,缺分析少论证;要么连例子都没有,翻来覆去,空谈漫议,只为凑够字数。

规避:积累材料。在高三这段时间里继续收集鲜活的材料,并选记一些名言警句。多阅读历年高考满分作文,并学习其写作方法。

六、语言——艰涩难懂

有的考生喜欢使用缩写、英文单词、网络语言,其实这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有的阅卷教师对这类语言很反感,就会对考生有害无利。高考大纲对于作文的要求是语言通顺、用词贴切,文句有表现力。因此,考生应当尽量用优美、有内涵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要用最规范、最传统的语言来写作,最好不用或少用网络语言。

规避:平时写作时尽量不使用网络语言或少数人才知道意思的语言。

七、形式——千篇一律

考场作文,不仅内容要出彩,形式上也不拘一格,使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完美统一,方可获得高分。但教师在批改作文中却发现,形式创新的寥寥无几,多为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老面孔”,这应当引起注意,尤其是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试着练习新颖的写作方式。

规避:运用题记、后记、演讲稿、采访记录、日记体、书信体、小标题等新奇的形式来诠释思想,表达意旨。

八、文体——似是而非

有的学生写的文章好像属于“四不像”的文体,因而阅卷老师难以读懂、把握这样的文章,判分就有争议。所以,一般说来,文体还是明朗为好。

规避:就高考作文而言,最好多使用记叙文(夹叙夹议)、散文(记事、抒情)、议论文三种常见形式,少采用或不用诗歌、戏剧、文言等体裁。

九、结篇——虎头蛇尾

有的学生由于没有分配好答题时间,以致在写作文时所剩时间不够了,有的考生来不及结尾,或用一句话硬断,或点上一串省略号,或干脆空在那儿。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被视为未完篇处理。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是看文章的整体,虎头蛇尾的文章是要被扣分的。

规避:考生平时要训练自己在大约45~60分钟内能够写出一篇完整作文的能力,最后交上的作文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一篇结构完整的作文。

十、卷面——乱涂乱改

现在是电脑阅卷,字迹模糊、扫描不清就会丢失信息,老师看得吃力无疑会影响分数。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的作文使人赏心悦目,印象分立即增加;而字迹

潦草、涂改得难以辨认的答卷,无形中就会多扣几分。

一篇好的高考作文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关键在于积累,同学们平时把阅读高考满分作文当作一种休息,是非常不错的学习方式。天博睿星教育中小学生寒假辅导班开设了针对中高考作文的专题课程,针对同学们无话可说、不会安排文章结构、不会活学活用作文材料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与训练。在天博学习,家长省心孩子省力,何乐而不为?

篇三:作文要避免知识性错误

作文要避免知识性错误

作文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识,然而,有些同学往往忽略知识性问题,经常出

现差错,甚至闹出笑话。这里讲讲如何避免常见的五种知识错误。

一、要避免颜色的错误。

描写动物、植物、景物,一定要仔细观察,要避免颜色描写的错误。例如:“那火红的金丝菊开得多么美丽迷人啊!”“金丝菊”顾名思义是“金黄色”的,怎么会是“火红”的?

二、要避免形状的错误

各种动物的外形,包括它们头、眼睛、耳朵、嘴、身躯、四肢、尾巴都各

不相同,不能张冠李戴。例如,“小白兔有一对圆圆的耳朵,有一张上下嘴唇嘴巴。”小白兔的耳朵其实是“长长的”,嘴巴则是三瓣嘴。

三、要避免声音的错误。

任何事物、动物不仅发出的声音各自不同,而且在不同的场合发出的声音

也不尽相同。例如,“春风呼呼地吹,春雨哗啦啦地下”。因为“呼呼”“哗啦啦”是形容风大雨大。描写冬天的寒风才是“呼呼”地吹,雷雨才是“哗啦啦”地

下。描写温柔的春风和贵如油的春雨应该是“春风轻轻地吹,春雨沙沙地下。”

四、要避时令的错误。

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不同植物的开花、结果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平时要仔细观察。例如:“春天池塘里开满了美丽的荷花”;夏天,芙蓉花开满了校园。荷花是夏天开的,芙蓉花是秋天开的。

五、要避免数字的错误。

描写数字要注意准确,不能凭空想象,大约是多少。例如:“把橘子皮剥开里面露出二十几瓣抱团儿的橘子瓣儿。”橘子里的橘瓣一般是10-14瓣,说它有“二十几瓣。”则是明显的错误。

数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但在作文中会经常遇到用数字来表达。要把枯燥

的数字表达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篇四:高考语文——如何避免作文跑题

如何避免作文跑题

近年来,高考作文(尤其是北京卷)主要以材料作文或命题作文(通常带材料)的形式出现。这两种作文形式综合考查了学生的作文能力、阅读能力、思考分析能力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那么,面对此类作文题时,应该怎样保证自己的文章能够抓住题目中心、不偏题不跑题呢?以下小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好文章的前提——审题

准确审题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前提。题意理解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因此,在落笔之前,必须留出至少5分钟来认真审题。

一个完整的作文题目一般包括这么三个部分:材料、引入、要求。这里面的每一部分,甚至每一个字都很重要。有的时候,题目会略去某一部分,这也是很常见的。我们分别讲一讲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该如何审题。

1、命题作文审题

方法一:替换成分法(化虚为实法)

此方法就是把题目中一些很虚的成分替换成具体的、易于操作又不偏离题意的成分。高考出题人经常会为我们的审题设置一些障碍,让我们难以直接地获取题目的信息。有些作文题听上去虚无缥缈,让人无从下手。我们要写好它,就必须把它变得实在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化虚为实,让一个原本很大的话题变小、变实在。比如2007年安徽卷:

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不得抄袭。

“看妈妈”我们都懂,那什么叫做“提篮春光”呢?这当然是一种隐喻,说的是对母爱的一种报答。“春光”有什么特征?温暖明媚,所以当然是要温暖人心的回报。怎样报答?不应该完全是物质上的,而更偏向于精神上的。这样才更符合“春光”这样的比喻。当然也不一定是具体的行为或事物,仅仅是一种回报的心情也是可以的。

甚至“妈妈”也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妈妈,也可以看做一种比喻。比如有一篇满分作文,就是以台湾的口吻写了一篇渴望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文章。

高考作文近年来都倡导学生们写自己的真实生活体验、生活感悟,因此,出题人所给出的作文题目虽然看似抽象虚无,但事实上总是能够落脚到生活中去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从题目本身的意思出发,将题目中抽象的成分化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东西,然后再选取一个小的、自己擅长的角度,去做文章。

方法二:补充成分法

也就是,我们把命题作文看做半命题作文来分析,至于这个横线在哪儿,由我们自己分析设置。

比如2009山东卷: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失误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2、自定立意。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见证什么?谁来见证?如何见证?我们可以给它添加主语、宾语、状语,让题目更加具

体明朗。当然还要注意,我们写作文时依然要用给出的标题。

补充成分法与化虚为实法是一脉相承的,其实就是将题目具体化,将一个原本很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这也正是一个考生缩小文章主题范围、选取文章切入点的过程。好文章往往不是观点面面俱到,而是就某一个角度剖析得很深刻。通过对作文题目的补充,题目就不再像原先那样宽泛,自己就能够更清楚该从哪个角度去写。

2、材料作文审题

方法:关键词句法

材料作文不仅仅考查学生写文章的能力,还考查学生的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当材料中没有明确给出观点时,学生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概括材料的中心思想,提炼出关键词句。当然,很多时候出题人也是比较友好的,他们会在材料末尾直接给出总结性的话语,也就是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而这些句子,就是我们写文章时需要紧紧围绕的关键词句。

比如2012年天津卷: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这则材料理解的关键就在于“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在抓住了关键词句之后,再按照命题作文中所强调的化虚为实的方法去分析,确定写作角度,材料作文的审题也就完成了。

二、磨刀不误砍柴工——提纲

审题结束之后,一个必要的环节就是列提纲。有时候作文跑题并不是因为我们审题失误,而是因为我们在落笔之前心中没有文章的大体框架,边想边写,不知不觉文章就散了,甚至跑题。所以说,粗略地列个提纲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确定自己的写作主题和角度之后,就要围绕文章中心思想进行构思,搭建框架,写个提纲,将自己的思维限制住,避免在写作的时候思绪满天飘,文章散乱。例如议论文,审题时先确定了总论点,然后再列提纲,写出三个分论点,之后写文章便紧紧围绕这三点展开论述,这样文章结构清晰完整,不容易跑题,而且清晰的逻辑结构也是加分项。记叙文也类似,可以先列出围绕中心将写的事件或人物,然后再去落实。

三、有用的小技巧——反复点题

在文中适当的位置用一两句简明扼要的话点题,这是使文章扣题的一个重要方法。而且这种点题在文中出现应当不止一次,一些关键的位置上都可以用上。比如:标题点题,开头

点题,段首点题,分析点题,结尾点题等。如何点好题,若展开来讲,内容也很多,碍于篇幅,今天就点到为止,后续文章中我们再做具体分析。

四、切记——先求稳,再提升

考场上的作文,分数往往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写作时尽量规避风险,首先要求稳。新颖的立意、标新立异的表达方式或是异乎寻常的思想感情,这些用得好的话确实能让文章脱颖而出,得到高分,但是若把握不好,就容易失手,甚至被打入三四类文行列。所以,若无太大把握,就尽量使文章中规中矩,这样也能保证至少得到一个中规中矩的分数。而在此基础上,再在文章清晰的逻辑结构、深刻的思想性、行文的流畅性、感情的真挚性等方面下功夫,对文章品质进行提升,高分也就是必然的了。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