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海城作文语录(十一)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5 22:06:04 初中作文
海城作文语录(十一)作文初中作文

精选作文:海城作文语录(十一)作文

海城作文语录十一

 

311. 一篇文章有两种知识,一是内容知识,一是写作知识。学习文言文,千万不要丢了写作知识.

312. 创新作文:用矛盾的思想构思写作.

313. 我们为什么常做审题练习?为的是训练思维能力,为的是提高思想认识能力。只有对“题目”认识深刻,才能写的深刻。见多识广就是这个理。所以教者要启发、联系、引导,不可一给答案了之。

314. 依据事理、事例了,就会实事求是了,自然就思辨了,因为生活本身就充满了辩证法。

315. 思辨就是针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侧面、层次)进行有条理地深入地分析。

316. 全国一卷和二卷作文都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317. 审题是关键。三个材料既能体现对爱国、敬业、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又凸显了个性的张扬与发展的人本理念。先要说明这三个人各有什么风采,从面的角度对他们进行评价;然后从中比较、权衡他们的风采,突出某一个人“更具有风采”,从点的角度对他们进行评价。“更”是重点,也是难点。“更”体现了不同的层次:大李用科研成果报效祖国,老王用精湛技艺实现人生价值,小刘用个人爱好成就美好的人生。

318. 审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如,更、权衡等;写作的关键是多维度的比较说理论证。写作的重点是说明选择的理由。

319. 作文应该就某事发表看法,在说看法中形成论证,用理论或事实证明自己对这件事的分析(体现说理能力和思辨能力),目的是为了分析事情的本质,得到真相和真知。

320. 作文的基本理念就是重复与对比。重复是强调其重要,对比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重复是从不同角度论证观点,做到“内容充实”,对比是正反结合,是从反面强调。

321. 搞清材料中关键词的含意,是立意、构思、立论、展开等等的基础。

322. 材料作文不是所有的人物、所有的点,都是立意角度、立意点。

323. 因果思维,关系思维,反向思维,本质思维,联系思维是审题思维的基本思维方式。

324. 学生作文中罗列论据现象严重,而不会分析,尤其不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并给与回答。例如,为什么有人敬业,有人不敬业?为什么同样遭受苦难,为什么有人把它变成了财富而有人没有?

325. 学生作文偏题主要原因:1、没有整体阅读材料,只抓住了材料的后半段,忽视了材料对比性的特点,2、知道抓关键词,可是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关键词句。好多学生抓住了“方向”一词,而没有抓住“总会有办法的”。

326. 材料作文审题,仅仅得出立意这个结果是不够的,还需通过审题训练思维的过程、训练思想的形成过程。

327. 批判性思维是作文高贵的灵魂。

328. 作文的成功都是“内容”的成功。这些内容都是思想化了的内容。

329. 当前作文教学内容有四点:1、高考应试技巧。2、教材规定的写作知识与技巧。3、满分作文、竞赛获奖作文等“范文”的鉴赏与模仿技巧。4、修改或升格文章的知识与技巧。

330.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提出的作文的三维素质模型:知识:写作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日常生活知识。能力:观察事物、表象操作、思维加工、词语表达。情操: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情绪与情感。

篇一:关于言论类材料作文的写作(整理精校版)

关于言论类材料作文的写作

作文辅导

102210:24::

关于言论类材料作文的写作

海城

2015届高考模拟的高考作文采用"言论"作为材料的,一共有5道题。所谓"言论",多是名人语录或哲理性的语言。采用名人语录的,有山东题"孙中山谈以改革发展为己任"、广东题"汤因比、居里夫人谈选择生活时代";采用哲理性语言的,有江西题"没有什么与拥有什么"、上海题"心灵的微光"、福建题"路程与时间"。

言论类材料作文的特点:

试题材料采用名人语录或哲理性语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会比其他题目难;哲理思辨语言材料,抽象程度高,道理深奥,作文难度较大;言论类材料,审题难度大,其思想性、哲理性、思辨性强,理性思维能力要求高。

当然,它也更接近欧美的作文题的特点,因此,这类题,这几年多了起来。此类加强哲理思辨、突出哲学思考的题,符合未来发展要求,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实,言论类文题是材料作文的一种,同叙事类材料等一样,只是材料的内容是言论而已。言论类材料具体包括名人名言、诗句、谚语、俗语、警句、格言等,总之,是一些有哲理性的语言。

言论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言论类材料作文题的审题立意是作文的关键,考场作文的成功与否,审题立意非常重要。而言论内涵的恰切解读,是言论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其审题方法一般有:

一、抓关键词句法

例如,上海题的"心灵中闪过的微光"、福建题的"人生中的赛

跑"、江西题的"拥有什么"与"没有什么"等等,抓住了关键词语,也就圈定了立意的范围,并以此将言论材料作文转化为话题作文,对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中心论点就有了。关键词语往往是命题者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的情感倾向、命题意图的体现。

二、揭示矛盾法

例如,广东题,有三种关系:"文化与生活"、"时代与生活"、"人与生活"。关系即矛盾,抓住矛盾,确立话题范围,立意问题就好解决了。

上海题,也存在矛盾,人们往往会将微光舍弃,而在天才的作品中却认

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其矛盾是:轻视自己的与重视他人的;微光与自己、天才。

发现矛盾,揭示矛盾,就能提出自己独立新颖的观点,就可以进行分析,分析的过程就是思路展开的过程。

三、以易破难法

言论类材料作文,往往所给材料不止一个,多个是常有的事。这样,我们就可以抓住相对好理解的那个"易",用它作钥匙,去解开其他的"难"的。

例如,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1、我觉得自己好像是在海滨玩耍的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起一些光滑的石子,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牛顿)

2、人的生活像广阔的海洋,在它的深处保存着无数的奇迹。(别林斯基)

3、一个人要发现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个人在失败的探索和悲惨的错误中毁掉自己的生命。(门捷列夫)

这个题相对来说,

的真实性,论证的说服性,都会大打折扣。议论文的目的是发现真理、捍卫真理。"磨难是人生的财富"是相对真理而不是绝对真理,它的成立是有条件的。孙绍振说:"立论的基本信念就是:一切命题都是可以分析的,在一切命题背后都可以分析出反命题来。"一概赞成或一概否定,都是不科学的。

3、言论类材料属于抽象性的,写好它,必须化抽象为形象,即要有丰富的论据材料作支撑。"无法说理,不会说理"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论据材料。材料即事实,事实胜于雄辩。多大名人说的话,如果和事实有出入,我们都要毫不客气的指出来,分析它。要"迷信"事实而不是"名言"。

4、写作文我们必须建立这样的意识:一是自我表达意识,要表达真情实感;二是事例分析意识,要尊重事实;三是辩证思考意识,思维要广而深。

5、言论类材料具有"经典"的特性,那与之相配的论据材料也得讲究,最好也是经典的,如名著的、历史的、著名科学家的哲学家的、伟大诗人的文学家的???????

篇二:中考作文必备名言名句语录大全

中考作文必备:语文写作名言库

一、勤奋(奋斗)

1、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学习上的。

-----鲁迅

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毛泽东

3、天才出于勤奋。

-----高尔基

4、灵感,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5、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奋斗。

-----孙中山

6、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华罗庚

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二、时间

1、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

2、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

-----李大钊

3、合理的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4、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5、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则是慢性自杀。

-----列宁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7、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中国谚语

三、持恒

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陆游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中国谚语

3、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毛泽东

4、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

5、欲速则不达。

-----《论语》

6、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拿破仑

7、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董必武

四、团结(合作)

1、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刘基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中国谚语

3、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中国谚语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5、经营企业,是许多环节的共同运作,差一个念头,就决定整个失败。

幸之助

6、人心齐,泰山移。

-----谚语

7、团结就是力量。

-----谚语

五、文明

1、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养的人。

-----罗斯金

2、富裕并不带来文明,而文明产生财富。

-----比彻

3、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松下

4、文明的建立靠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

-----托尔斯泰

六、环境

1、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启录的经验来生活。

-----叔本华

2、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是清洁空气,二是澄清饮水,三是流通沟渠,四是扫洒屋宇,五是日光充足。

-----南丁格尔

3、没有一个清洁的环境,再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无意义。

-----曲格平

4、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七、理想

1、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罗曼?罗兰

2、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4、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托尔斯泰

5、攀登高峰要不畏艰险,实现理想要勇于奋斗。

-----谚语

6、活着又没有目标的人是可怕的。

-----契诃夫

7、没有血气的人苍白,没有理想的人懈怠。

-----谚语

八、幸福

1、对于平凡人来说,平凡就是幸福。

-----尼采

2、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

-----歌德

3、不论在哪里,自己的幸福是要靠自己去创造去寻觅。

-----哥尔斯密

4、老是认为自己是不幸福的人,永远不会幸福。

-----塞拉斯

5、如愿便是幸福,满足便是幸福。

-----鲁迅

6、幸福,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

----奥斯特洛夫斯基

7、人人都可以成为幸福的构建师-----培根

九、友谊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2、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

3、朋友是生活中的阳光。

-----易卜生

4、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丽,更会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西塞罗

5、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

-----莎士比亚

6、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

----奥斯特洛夫斯基

十、爱国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5、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6、爱祖国高于一切。

-----肖邦

7、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大仲马

十一、奉献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3、人生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4、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歌词

5、太阳之所以伟大,在于它永远消耗自己。

-----谚语

十二、立志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2、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石玉昆

3、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拿破仑

4、无目标而生活,犹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拉斯金

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6、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高明

十三、虚心(骄傲)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泽东

2、骄傲是无知的别名。

-----英国谚语

3、谦受益,满招损。

------《尚书》

下页余下全文

篇三:海城作文:

关于议论文的"内容"(整理精校版)

海城作文:

关于议论文的"内容"

作文辅导

041222:10::

关于议论文的"内容"

一、什么是议论文的内容

对议论文而言,"内容"是指写进文章里的思想感情、人物、事物、数据资料等等。即常说的"论据"。所以说,确定了论据就确定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确定了论点即确定了文章的中心)。

议论文的写作考纲要求:"内容充实,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材料丰富"就是写进文章里的材料有较高的质量,有足够的数量,能够较好的表现论点(内容即材料)。

换句话说,议论文的内容就是"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一般能做到,而"讲道理",这个文章内容的重要部分,常常被忽视。"讲道理"就是列举事实论据之后,对"事实"进行分析。"分析"就是说理,就是揭示"事实"中所包含的意义、哲理,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内在联系)。堆砌罗列材料,看似好多,但不等于"内容充实"。因为它没有很好的为论点服务。

二、文章内容失误主要指选材、用材失误。表现为:

1、材料不典型。材料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导致缺乏较强的说服力。

2、材料不真实。材料虚假,不可信,经不起检验。

3、材料不充足。材料单薄,角度单一。

4、材料不合题旨。材料不能论证观点。

5、废话连篇。情感矫饰。

三、造成内容不充实的原因:

1、积累不足,材料陈旧,乱用材料。

2、不会剪裁,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

3、罗列材料,编造材料。

四、如何运用材料呢?

1、紧扣论点剪裁,叙述。繁简结合。

2、注意材料的多样性。古今中外、正反,搭配使用。

3、叙例时,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注意变换句式。

4、要定向取点,定点细化,扣点分析。

5、叙例时,要注意揭示材料的隐喻性,即揭示材料所包含的道理、哲理、价值、意义、危害等等。

6、找准材料与观点的契合点,叙述时靠紧观点。

7、夹叙夹议,正反展示。

五、选材基本原则:

1、熟悉原则:清楚明白无误。

2、真实原则:有说服力、感染力。

3、意义原则:给人启示,有教育性。

4、典型原则:有代表性,体现事物本质。

5、新颖原则:有现实性,吸引读者。

6、反面原则:开拓思维,感情鲜明。

7、底蕴原则:展示文化、知识、理性。

六、材料的重要性

要养成搜集材料的习惯。材料在相当程度上决定论点的新颖性和真实性。错误的材料产生错误的论断,真实的材料才有正确的观点。片面的材料产生片面的论点,丰富的材料才产生全面的论点。因为,观点来自材料。

要养成研究材料的意识。从而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没有对材料的研究工作,不可能有深入的探究与认知,不可能获得理性、准确的判断,不可能写出较高水平的议论文。

材料是基础,不会说理,一般都是没有材料或对材料没有研究。

篇四:海城:

辽南协作校一模语文作文题简析(整理精校版)

海城:

辽南协作校一模语文作文题简析

作文辅导

032011:31::

辽南协作校一模语文作文题简析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四处云游的雪峰、岩头和钦山三位禅师有一天经过一条小河的时候,看见从上游漂下一片新鲜的菜叶。

钦山说:"这么新鲜的菜叶漂下来,看来上游不远处就有人家,我们不妨到那里去化缘。"岩头摇摇头说:"鲜叶漂走,实在可惜。"雪峰则说:"这样不惜福的人不值得教化,我们还是到别的村子吧!"

正在这时,有个人气喘吁吁地从上游跑来,老远就喊:"师父,快帮忙看看河里是否有漂过的菜叶,我洗菜时不小心让它漂走了,真是太可惜了!"

三位禅师一听,哈哈大笑,不约而同地说:"我们就到他家去化缘吧!"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提示:

一、材料的角度:

角度即看事物的出发点。材料作文的角度是具有多样性的,不止一个;且角度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有中心角度和次要角度、沾边角度。选好角度实际上是立足于内容和含意的层面,选择恰当的角度,立意和写作。

材料中有几个人物(动物)、说法、原因、关系、态度等等,就有几个角度。

本题的角度有:

雪峰、岩头、钦山、我(有个人跑来);惜福与不惜福;惜福与教化;珍惜菜叶(代财物)与不珍惜菜叶??????

二、材料的内容:

内容即材料中所含有的情况。包括人物、事件、语言、行为??????内容是指语表信息即浅层信息。内容也有两层含意,一是原意,二是比喻义、引申义。

本题的内容是有人不慎丢了菜叶而急忙寻找的事。人物有禅师三人、我。行为有从上游跑来,老远喊。语言有禅师的话,我的话。"菜叶"的引申义就是财物(以点代面)。珍惜"菜叶"就是"惜福"。

三、材料的关键词语:

关键词语就是表明材料主题的词语。有"惜福""可惜"。这是立意

的关键所在。

四、材料的含意:

所谓含意就是语里信息,即深层信息。一般说含意会比内容丰富,也有不同的层级。含意就是材料内容所包涵的意义、道理、思想、哲理等等。分析含意需要理性分析,含意往往包含在具体的内容之中。材料的主题着重取决与材料的含意而非内容。所以,研究含意是立意的重点所在。最好以材料的主题为自己文章的中心论点。

本题的含意至少有:

1、珍惜幸福,创造幸福。(禅师的角度)

2、爱惜财物,勤俭节约。(我的角度)

3、爱惜财富就是爱惜幸福。(综合角度)

五、材料含意的选择:

因为材料内涵的丰富性,所以需要选择。选择就需

要标准:

一是看现实的针对性,二是看的感悟度。上面三个含意,选择哪一个,就看这两点了。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感悟,选择不同的内容和含意进行写作。

六、作文的立意:

中心论点的涵义也要研究。

选择了三个其中一个含意,作为自己文章的立意,或者说是主题,其实还不能作文,还要仔细考虑中心论点的含义,比如,惜福就是珍惜幸福,那么,什么是幸福?珍惜幸福的人常常会努力创造幸福。珍惜与创造是什么关系?不创造就会"坐吃上空"。命题意图是什么?现实生活中,生在福中不知福,是大有人在的。

比如爱惜财物,勤俭节约。为什么?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又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节俭不是吝啬,是一种美德。目前,奢侈之风严重。党中央转变作风八项规定,大力提倡节俭。

我的意思是"中心论点"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是要讨论的。没有透彻的理解,就不会有恰当的叙例,就不会有深刻的分析,就不会写出彩。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