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三国蜀国都城10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8 18:55:51 字数作文
三国蜀国都城1000字作文字数作文

篇一: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作为开篇词,这首《临江仙》不仅勾起了我们的回忆,同时也把我们带到了那段群雄割据的岁月。

《三国演义》主要讲了五个时段:黄巾起义、董卓掌权、群雄争割、三分天下、三国归晋。东汉末年,宦官当权,民不聊生。张角兄弟因看不惯朝政腐败,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动黄巾起义。同时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为朝廷效力。投靠了刘焉、刘恢。因灭黄巾军立功被任平原令,开始拥有一支人马,势力也逐渐壮大。汉灵帝死,少帝继位。十常侍诱杀何进,袁绍等领兵诛杀宦官,西凉刺史董卓趁机进兵京师、驱逐袁绍、灭丁原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曹操曾想杀害董卓,但未成功。诸侯联军抗董,虽战败,但因王允设下的连环计,最后也被吕布所杀。经过官渡之战,曹操灭了袁绍、吕布,势力迅速壮大。刘关张三人三顾茅庐后,使诸葛亮最出山辅佐刘备,并提出了联吴抗曹等计划,使刘备的大业扎下了结实的基础。经过火烧博望坡、新野、赤壁之战,打退了曹操。从此,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占据北方,刘备占据西蜀、荆州,孙权占据江东。从而魏、蜀、吴三分天下。而后,“凤雏”庞统死于落凤坡,关云长败走麦城,曹操病逝于洛阳,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病逝于五丈原。最后邓艾偷渡阴平小路,灭蜀,晋国建立。魏国、吴国相继灭亡。三分天下,合归一统。

这本书人物描写栩栩如生,故事有声有色,罗贯中将《三国志》与民间流传的故事结合起来。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虽然作品中有一些刻意地美化某些人物,但这不仅仅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更是为了用情感的变化突出人物的性格。并且精心提炼情节,增强小说的文学性。这就是与《三国志》最大的不同了。作者将《三国志》 《资治通鉴》等杂乱、原始的材料进行重新组合加工,将破碎的片段用一个个来自史书、民间的各种素材整理、提炼成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删去了过于荒诞、不符合史实的情节。但是对其中的一些虽违背史实却不背离情理故事如“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连环计”等却加以保留,并使它们成为小说中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三国演义》虽然保留了许多虚构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注重故事的生动有趣,但同时又尽可能地靠拢历史,而在处理两方面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时,它基本遵守的是史实优先的原则,三分虚七分实。“实”是史官文化的成分,“虚”则多为民间文化,使多种文化相结合,才能丰富小说的内容,成为一部名著。

篇二: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

文/马乐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着之一,讲了三国时期吴,蜀,魏三国鼎立。一场刀光剑影的战争还清晰可见,显示三国时期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动荡不安的现象。

什么“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以及“粗中有细勇猛善战”的张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足智多谋”的忠臣诸葛亮;还有心胸狭隘的周逾,长厚的鲁肃等人交织在一起,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首先是刘备,从一开始的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就让我对刘备产生了很深的感受,他非常重情义,也很有爱心,也非常的顾全大局,就拿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来说,刘备为了统一乱世,三次才请到了诸葛亮,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他。但刘备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受到打击不能控制自己,关羽、张飞被杀害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听诸葛亮的话,一定要攻打吴国,导致失去了一员战将,如果他当时听从诸葛亮的话,就一定能联吴抗曹。接着就是诸葛亮,这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然后是关羽,他一生获得了许多的战功,比如说: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等,他为了与刘备会合,便不远千里来找刘备,斩颜良,诛文丑,结果鲁莽的张飞以为他背叛了刘备,准备要杀他,然后又看见他跟敌方打仗,这才明白。于是关羽和张飞准备一起去找刘备,最后终于与刘备会合,想象着那令人激动的场面,真为他们而高兴!在书中描写关羽的一句话

是: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手拿青龙偃月刀,还有赤兔马。这样搭配,简直是无人能敌!

最后是曹操,曹操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刘备吓的把筷子掉在了地上,又装作害怕打雷,这才蒙混过关。他在统一魏国时,可以说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的策略,无不可以统一天下。但曹操生性多疑,在赤壁大战中,只是因为周瑜的一个小计策,而失去了蔡瑁、张允那么好的将军,也导致了他们没有好的水军将领,也没能识破庞统为他提供的连环计,结果大败而归,全军覆没。通过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刘备教我们什么事情都要冷静对待;关羽教我们忠诚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曹操教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多疑。我们只要取长补短,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

文/董澈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讲述了那时群雄纷争、英杰辈出的战乱年代。其中令我感触深刻启示巨大的要数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了。三国时期,周瑜见诸葛亮平时料事如神,心里很妒忌,就想方设法刁难他。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提到我们国要与曹军水上交战,但是紧缺弓箭,请先生十天之内赶造十万只,先生不要推却。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可是诸葛亮却好不推却地答应。说不需要十天,给他三天就够了。能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都简直是天方夜谭荒谬之论了,更别说三天了。诸葛亮真是自吹自大。周瑜心想。

大家想,诸葛亮造箭,肯定不会用普普通通的造箭方法,他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

第二天,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多艘船,和许多青布幔子,草把子。并嘱咐他不要让周瑜知道我用这些材料,不然他的计划就泡汤了。

前两天,诸葛亮没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正是曹军出征的时候,那时大雾朦胧,雾就像一个白帐子笼罩在江边,根本看不清有什么东西。曹操用两眼眺望,隐隐约约地看见了二十几条船,和许许多多的士兵正搭船驶向自己的营地。他就派弓箭手往那些像士兵的草把子射箭。那一瞬间,万箭齐发,弓箭像箭雨一般地打在草把子上。诸葛亮和鲁肃坐在船仓里尽管饮酒取乐,等齐刷刷的箭雨一直下到了天亮。

早晨,一个个草把子上插满了数百支箭。诸葛亮数了数,足足有十五六万支。于是,诸葛亮派士兵把那十五六万支箭搬到周瑜那儿。周瑜一看,长叹:“先生神机妙算,我甘拜下风啊!”

读了故事后,我深有感触。诸葛亮真是足智多谋。如果想要用草船借箭,必须先算计好天气、时间等事件。而诸葛亮把这些事件都计算得准确万分,才导致了他的借箭成功。如果没计算好的话,不知道曹军什么时间出征,不知道那是什么天气,借箭能成功吗?这就说明诸葛亮谋略过人,诸葛亮的借箭计划可以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来形容。一般人想达到这种境界都是很难的。诸葛亮的谋略、智慧真值得我学习。

周瑜其实也是以为挺聪明的统帅,他担任着吴国的大都督,这可是一个很高档的职位。他曾经用连环计把曹军打得落花流水,逃之夭夭。这么聪明的统帅,就是嫉妒心太重,才导致老是比不过诸葛亮。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三气周公瑾,那时周瑜连用了三次破蜀之计都失败了,导致自己身体里的毒素加深,最后气绝身亡。那时的诸葛亮只是稍微地动动手指头哇。就是因为周瑜度量小导致的。周瑜我真想送你一句话:“宰相的肚里能撑船,做人一定要度量大啊。”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

三国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其中每个人物的神态特点都写得淋漓尽致,我最喜欢其中的蜀中五虎将——关、张、赵、马、黄:关云长是一个:红脸、丹凤眼、卧蚕眉的大将军,他的出场是温酒斩华雄,后斩袁绍名将颜良、文丑,令众诸侯听得其名都闻风丧胆,后来不幸被曹操俘虏,但后来一得知旧主刘备在

袁绍部,立即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后来跟随刘备打遍天下。张飞,字翼德,黑脸,落腮胡子,他最出名的是长坂坡前一声吼,喝退曹军近百万,在战斗中取上将之首级如探囊取物,他虽然是个大老粗,但也有细的时候,在瓦隘口用巧计捉住蜀中名将严颜,并用诚心降服了他。说到赵云,最出名的是长坂坡单骑救主,在曹操百万军中冲来杀去,如入无人之境,救出了刘备之子刘禅和刘备之妻甘夫人,砍死敌将五十多名,砍倒大旗两面,并帮助刘备恢复汉室,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真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说到马超,他可谓是忠、孝、勇兼备,他一听说自己的父亲马腾被曹操杀了,十分恼怒,立即率领西凉军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后忠于张鲁,虽受其怀疑,但仍和张飞大战,最终万般无奈,投降了刘备。说到黄忠,曾经和五虎将之首关羽大战过,他不但刀法挥舞如风,箭法更是了得,一箭就射中了关羽头盔上的红缨,关羽大吃一惊,折马便回。后来,真心投奔刘备,后又被诸葛亮用激将法,一举就夺下了定军山、天荡山,大败魏军,真是人老刀不老啊!《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写得十分细腻,而写计谋却比它还略胜一筹。在官渡大战中,一开始形势对曹操十分不利,人少粮缺,而袁绍兵精粮足,虽然打了几次小败仗,但实力尚在,便和曹操打起了消耗战,正当曹操只有几天粮草时,袁绍降士许攸献策率三千轻骑直袭袁绍的粮仓——乌巢,曹操用此计果然打败袁绍,威名远扬,灭袁绍二子后,终于统一了北方。在赤壁大战中,水军都督周瑜和诸葛亮都知要火攻,这是江东名士庞统到了曹军中故意献上了连环计,诸葛亮预测到傍晚会有东南风,可一举攻破曹军,但必须有一个人去诈降,这是老将黄盖甘愿受苦,果然博得曹操信任,将曹军大败于赤壁,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势。在诸葛亮的一次北伐中军事要地——街亭失守诸葛亮闻讯大吃一惊,这是西北角魏军已经杀过来了,诸葛亮立即将城中旗帜放倒,大门敞开,自己在楼上弹琴。司马懿来后大惊,没过一会儿就退兵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三国演义》在每一场战斗中,用尽了各种各样的谋略,浮现出一个个骁勇的武将,一位位巧舌如簧的辩士,在一起斗志斗勇,将每个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三国演义》中如果将一个个谋略去掉,那剩下的只不过是打打杀杀,如果将一个个人物的神情、话语去掉,那剩下的就更没劲了,所以你就能想一想它们在三国演义中的分量是多大了。我从这里还学会了许多写人的方法,我们平时的写作中只用一些平淡的话语,而忽略了另一个写作要

素——神情,在三国演义中往往只要用一个人的某一个神情就能决定一个人的性格,而且让我们学会了描写人物要有典型性。特别是在三国演义中描写人物上,比如说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作者把诸葛亮描写得神乎其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许多史料记载中,诸葛亮并不象《三国演义》中那么厉害。

篇三: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读《三国演义》有感

暑假(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中

我在学校图书室借了一本《三国演义》

读完此书

我从中受益非浅――世纪少年应有"胆"有"识"

三国演义乃我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

里面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

通过设置大量巧合

化不可能为可能

把人物的个性特点描述得淋漓尽致

把一个个场面描绘得更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使我过目不忘

即使抛开了书

它们也充塞天地

深入我心

什么"丹凤眼卧蚕眉

面如重枣

青龙偃月刀

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以及"粗中有细勇猛善战"的张飞;"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足智多谋"的忠臣诸葛亮;还有心胸狭隘的周逾

长厚的鲁肃等人交织在一起

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

扣人心弦的故事

如草船借箭

连环计

空城计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看过之余

掩卷沉思

"草船借箭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要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

这对当时的周逾和现在我们看来

真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

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利用天时

地利

人和等因素

"瞒"过了多疑的曹操

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到了十万支箭

令周逾刮目相看

试想

诸葛亮不讲究"策略"能行吗?

细细思量

我们的学习不也一样吗?也应讲究方法

注意适当休息

劳逸结合

让大了大脑得到调节

为下一节课积蓄精力

就能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是这样

生活也如此

有一次

家里来客人

妈妈让我给客人沏茶

沏茶就要烧开水

清洗杯子

以及分放茶叶

烧开水约十分钟

洗杯子约要五分钟

分放茶叶约三分钟

这样一来

就要共花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

可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条妙法:在烧开水的同时

就洗杯子

分放茶叶

等水烧开后

其余两项工作早已完成了

这样一来

我不仅节约了时间去做其它事情

还让客人在短时间里感受到了主人的热情

做事情不仅要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的"识"

还要有"单匹救主"的赵云的"胆"

记得那次体育课上

体育老师让我们练习跳高

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

生龙活虎

就像猴子一样一跃而过

轮到我了

生怕摔着的我及得额头直冒冷汗

胆却的内心使我的动作变得缩手缩脚

最后落得个"嘴肯泥"的下场

体育老师摸透了我的心思

走过来

又耐心地给我讲解跳高的要领

在老师和同学们地鼓励下

我大胆地又重试了一次

这次终于成功了!漂亮的动作还博得同学们地欢呼

齐声叫好

唉没有胆量可不行啊!

是啊

我们虽是新世纪的少年

是祖国的花朵

但是如果没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那样渊博的知识

横溢的才华

没有赵云那浑身是胆的气魄

试问

我们能有"胆"有"识"吗?少年朋友们

让我们携手乘风破浪

继往开来

做一个有"胆"有"识"的世纪少年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

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

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 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

气量狭隘的周瑜

忠厚的鲁肃

勇猛的张飞

重义的关羽

纳贤的刘备等等

无不个极其态

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

虽有这些人物

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

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

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 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

他忠于故主

因战败降敌

但一得知故主消息

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

我认为虽降了敌

但最后还是回来了

不但仍算忠

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

卧蚕眉

面如重枣

青龙偃月刀"

后来加上"赤兔马"

刮骨疗毒不怕疼

斩颜良

诛文丑

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

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

这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

能文能武

足智多谋

而且一生谨慎

鞠躬尽瘁

他火烧新野

借东风

草船借箭

三气周瑜

智料华容道

巧摆八阵图

骂死王朗

七擒七放孟获

空城计

七星灯

以木偶退司马懿

锦囊杀魏延

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

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

面如冠玉

头戴纶巾

身披鹤氅

再说曹操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

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

说得刘备都不敢听

但是他没有杀刘备

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

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

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

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

与其誓不两立

只要把诸葛亮杀了

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

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

便想杀刘备

至少把他留在东吴

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

目光短浅

气量狭小

非英雄也

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读《三国演义》有感

这个学期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把《三国演义》又看了一遍

这本书主要讲了蜀、魏、吴的百年政治斗争、思想斗争、武力斗争等千余件事 书的作者是罗贯中

他把故事中的人物写得淋漓尽致

如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

不可天下人负我";周瑜的"心胸狭窄

忌才好胜";诸葛亮的"料敌如神

指挥若定"等

我读了《三国演义》后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文中的关羽(又名关云长)

关羽很了不起

他身高九尺

胸前长须飘飘

脸色好象红枣一样

一双丹风眼

两条卧蚕眉

相貌非常威武

我最佩服他的坚强

有一次

他的左臂中了毒箭

需要有刀子划开肉

把骨头上的毒一刀一刀地刮下来

虽然这个手术会使"病人"非常痛苦

但是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