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农村同学(4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9 12:19:49 字数作文
农村同学(400字)作文字数作文

精选作文:农村同学(400字)作文

  近来听闻学校里有的农村来的孩子,内心十分的自卑,不怎么不别人交流,也比较厌烦城市里的同学。我觉得这是一种特别不好的现象。

  我认为,世界上的每一个人,虽然出生的环境不一样,但是后天的成长过程却是自己可以争取的。不论一个人的出身有多么的不好,但是他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比如说,在现在的学习阶段,多多勤奋努力读书,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成绩,成为精神上的富人。平时多运动,多和别人交流,养成开朗热情的性格,不要总是觉得别人会嫌弃自己的出身,不想和自己打交道,这种想法是极其不健康的。有的时候,周围的人对你并没有恶意,想和你交流的时候,你却因为自卑或者内敛,关闭了自己的心房,创造出了一个封闭的世界,将自己关在了里面。这种庸人自扰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除此之外,我们其他人也要多多宽容他们,主动和这些同学多多交流,带领他们进入团结友爱的大家庭的氛围。只有这样,我大家才能更像兄弟姐妹一般共同前进!

篇一:农村作文课题

“小学农村题材作文教学实验研究”

调查研究报告

摘要:

什邡市级科研课题“小学农村题材作文教学实验研究”,源于1998年我校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针对“农村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观察、表述能力的提高”展开的专题教研活动及一堂作文教学观摩课——“认识家乡动物”的评说活动。观摩教师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认真分析了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原因,确定了我校课题研究的方向、内容。本课题自2000年秋正式开始研究工作,历时三年多,其间历经课题的生成、论证、实验实践等过程,现已完成了相应的实验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选题研究的背景

1.小学农村作文教学的问题与现状

我国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历来就比较薄弱。常常可以听到“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作文作文,难死人”的苦恼与无奈。在传统作文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学生写出的作文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无病呻吟,内容雷同,少童真童趣,结构公式化,内容单调,篇幅短小,语言平淡,行文不畅,更严重的是多数学生仿写作文,甚至抄袭作文。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其真实的写照。

农村小学生作文呈现三种趋势:

A 学生作文结构公式化:三段结构,固定模式,机械搬用。

B 学生作文题材城市化;缺乏农味,远离生活,缺乏童真。

C 学生作文内容单一化;同一内容,世代相传,人人相仿。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三重三轻三忽视

A 重模仿轻创造。

B 重形式轻人本。

C 重灌输轻感悟。

忽视与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

忽视与学生体验的有机结合

忽视与学生生活积累的有机结合

2.归因分析

(1).教材教法因素

在教材的编排方面,对学生的作文训练仍然是一个单元一次练习,且不少的作文命题离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相差甚远。加之应试教育及教学功利思想的影响,不少的教师因循守旧,依然采用“教师命题——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程式化教学,不注重“作文----阅读----积累”三者间的联系,不注重“作文——实践——体验”的辨证统一。这些教材固定式的编排、教师程式化的教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热情,扼杀了学生表达的个性,造就了虚假,滋生了雷同,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2).学生自身因素

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却对原本丰富多彩,蕴含无穷知识和学问的农村生活(风土人情、新风新事、农村佚事、民俗风情等)习以为常,“视而不见,聪而不闻”,且深受地域条件、家庭经济、父母文化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制约,使其“见不多识不广”,不会挖掘,写作材料贫乏,题材也离农村生活越来越远,缺乏“农味”。

再者由于地方方言的影响,多数学生在语言的表述、交流上受到制约,从而导致作文时在文字的表达上有一定的难度,往往言不由衷,词不达意。

(3).家庭因素

大部分农村家庭家长学历层次低且家庭教育意识淡薄,他们重养轻教或教无当法,使孩子们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无暇顾及在孩子作文方面的指导,更难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作文环境。

因此,“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成为必然,改革农村小学作文的教学方法,创新探索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大面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已是当务之急。于是,我们决定从2000年3月起立项进行“小学农村题材作文教学实验研究”。

二 .课题研究的依据和基础

1.理论依据

(1)《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述出来。”

(2)《马克思文艺理论》中指出:“艺术源于生活。”

(3)法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依靠体验,对我就是一切,实践才能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广冈亮藏《学习过程论》指出:“学习是一种过程。”

(5)建构主义理论指出:“让学生构建知识,才是最好的学习。”

2.现实教学依据

(1)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其学生个人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想象与创新能力融于一体。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体系的结合再现。集学生语言表述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为一体。

(2)涉及低段语文教学,字词基础的夯实,思维的拓展,想象的丰富,语言的表达等语言基础的构建;中段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词汇的丰富,观察与描述,思维的拓展,阅读的积累,作文的起步,表达能力的强化等写作基础的构建;高段语文教学中写作技巧的培养,词汇的积累,素材的丰富等作文能力基础的构建。

(3)涉及语文阅读教学的潜移默化,生活情感的丰富与体验,词汇表达的积累与丰富。

(4)创新改革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研究基础

本校现有12个教学班,教师三十余人,其中大专学历十余人,小学高级教师十余人,近年来有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发表获奖,学校历来重视教研科研工作,教师教研教改意识增强,校级教研教改教师的积极参与,有效地促进了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研科研意识与能力,开创教研教改的局面,使我镇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小学农村作文教学实验研究”被藉以平台与载体之用。

三.课题的构思

1.课题的界说

作文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面对如此丰富的生活,我们的学生却“视而不见,聪耳不闻”。作文缺乏生活气息,缺乏“农”味。如何使学生在农村生活中去发现题材、挖掘题材,写出富有“农味”的作文,如何使我们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得以改变,构建实效的作文教学体系,为此 我们确定课题名称为:“小学农村题材作文教学实验研究”。

“农村题材”的确定一则是表明作文教学实验研究的依托与平台是“农村生活”,在农村生活中指导学生观察、参与实践,发现素材、收集素材,突出“农味”,体现作文的生活性、真实性;二则是学生作文的一个框示与凭借,以丰富的农村生活为作文内容,着眼于学生作文质量的提高,并籍此引导迁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实验研究”的确定一方面表明本课题的研究过程贯穿于整个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于体系中,凭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实施实验计划,获取研究资料与情况,体现教学“研究观”;另一方面体现本课题目标之一,探索、改革、创新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方法与途径,改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课题研究内容

探索构建适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体系,探索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1)、创新教育的理论;

(2)、素质教育关于人的个性发展的思想;

(3)、改革旧模式,优化作文教学过程,以达到创新作文教学,提高学生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为目的。

基本原则

(1)、坚持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2)、坚持人在成长过程的个性发展原则;

(3)、坚持教学过程的创造性原则;

(4)、坚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原则;

4 .课题研究的目标

(1)、改革作文教学的传统模式,创新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体系。。

(2)、从农村学生实际出发,探索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

(3)、优化作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师作文教学水平。

5 .课题研究的意义

(1)、形成有效的农村小学教学体系,形成相应的作文教学模式,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实效,大面积地提高农村学生作文质量。

(2)、培养学生浓厚的作文兴趣,拓展学生作文视野,提高学生作文综合素质与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农村、关注农村、热爱生活,提高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辨析能力等基本素养与素质。

6 .课题研究的对象、范围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课题组把镇中心校四年级一班作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对象,其平行班级(中心校四年级二班、新店校、红星校四年级)为实验研究对比班级

四.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1.步骤

2.方法

下页

篇二: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策略

2011年教学论文论评选活动参评作品

题目: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策略

姓名:吴 钦 建

电话:18984622080

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策略

农村学生生活阅历短, 生活体验少,缺少写作素材。每到写作文, 多数学生都觉得难以下笔, 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让学生写日记,有的学生写的都是写作业、写作业、又是写作业;有的写放牛放马、放牛放马、又是放牛放马;

毫无新意。缺少写作素材, 不仅困扰学生,也困扰着老师, 尤其是农村学生作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是作文教学的关键。的确, 农村学生应该关注现实生活, 关注身边事, 无论是写作的主题、素材、写作技巧都应该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 从而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生活中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发现。语文老师需要在学生熟视无睹的生活中引导他们去发现素材。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老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老师在作文指导时,如何做才能使农村小学生走向喜欢作文,不畏惧作文,让农村孩子从心底产生作文的欲望呢?我平时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探讨。

一、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寻找写作灵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一切写作素材都来自于生活。生活中许多不经意的小事得都是值得一写的。而作文无非是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所感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但作文是一个过程,不能一步到位,要经过选材---构思---成文这几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都是联系紧密的,其中关键是选仅仅局限于课本中几个单元的习作训练是不行的,要善于抓住契机指导学生练笔。

要充分利用好手中的教材,如课文补白、读后感言、续编故事、仿写、古诗改写、改编课本剧等进行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内化吸收,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口语交际也是一个绝好的练笔机会,要引导学生不光能道得出,而且能写得出;综合实践活动更是机会难得,参观、访问、郊游、观看影视节目等也是习作的好素材。

总之,生活无处不作文,只要留心观察,用心体会,便会发现有许多东西可写。值得一提的是:课外练笔,尽量少写命题作文,提倡自主拟题,要降低写作门槛,不要有过多的束缚,要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神秘感和厌恶感,消除畏难情绪,放手让他们去写。

二、把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要根据乡村小学生的特点、兴趣,选择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美、

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认真阅读,指导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从低年级起,就重视作文教学,从小养成阅读正确、流利、没有语病的好习惯。加强平时说话、写话的训练,多听一些少儿节目和配乐朗诵的录音。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与学生交往中,语言要规范。

要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读懂文章,把握摄取文字信息的规律。纵观作文的成功大多数都是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教师都知道单靠数量有限的作文训练是很难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只有把课余写作当成一种训练的方法,教给学生掌握要领和表达方法,为学生到课外进行更多的训练而准备,即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那么,进行课外写作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写日记。只有循序渐进,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训练多了,灵活性与创造性也就培养起来了,往后写作就会得心应手。

三、加强写作指导,做好批改、讲评。这对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每次进行作文练习,我都注重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大致有如下几个步骤:

什么,哪些该详写,哪些该略写。

篇三:农村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浅谈农村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摘 要: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广大语文教师始终在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着不懈的努力。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也摸索到一点点经验,愿拿出来和广大同行交流。

关键词:农村 作文能力 教师

作文能力的高低是一个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可是,教学作文难,学生成文难,一直是困扰教师门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农村,学生作文往往是一些”口水话”,老师口中的”甘蔗渣”。这根本就是和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背道而驰的。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广大语文教师始终在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着不懈的努力。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也摸索到一点点经验,愿拿出来和广大同行交流。

一、教师要做好学生写作的向导

教师对于学生来说犹如盲人手中的一根拐杖,指引着前进的道路,要把学生引入写作领域,享受写作之乐。首先,告诉学生写作就是说话,要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说,无拘无束地写,要消除畏惧情绪,大胆地往前走,不要刚一出门就是悬崖峭壁,退而不前。其次,农村的学生毕竟生活在偏远的山乡,掌握的信息,接受的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还很落后,许多家长也是知识贫乏,素质不高,教育方法有误。鉴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对学生做好恰当的指引,不容小视。可以通过谈话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可以用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同龄伙伴的模范事迹去激励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思想性、启发性、

针对性的故事去讲述,让学生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格言,使学生具有辨别真善美的能力。

二、要让学生积累生活的经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应从以下两方面做起: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提高了,学生对事物就能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观察,从而对事物留下全面而深刻的印象,写作时观察到的情景就会历历在目。其次,要让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参观访问,智力竞赛,文体比赛等,既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又利于获得写作素材。

三、要让学生扩展知识面

杜甫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志于此者,应该具有很多方面的知识,就像蜜蜂一样采集各种的花汁、花粉以酿成蜜。农村的学生较之城市学生,知识面相对窄得多,课外书籍也比较有限,所以要通过听广播、看影视、读课外书以及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等方式,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要让学生注重对语言的学习

我们的学生有很多的时候对事物是熟视无睹的,如:猪、鸡、猫、狗在农村家喻户晓;与爸、妈朝夕相处,对其了如指掌。但是许多学生只能写出大概的样子,却写不出与众不同的地方,为什么呢?冰心说得好:”我觉得要想写好文章的人,最好能把词、句变成你的兵,用兵的时候做到指挥若定,使每个字都能听从你的调动。”因此,要在你的脑子里建一座语言仓库,里面贮藏丰富,应有尽有,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为此要做到:多读书,读书时要”心到、眼到、手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注意做好读书笔记,多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写作时将他们用到所需的文章中,就可使之锦上添花。另外也要注意背诵名篇佳作,学习其语言艺术,还要注意吸取人民群众中常用语言的精华。

五、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形成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掌握读写的语文基本功一定要把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到真正的本领。”那么怎样让学生练成能力呢?首先要掌握好命题艺术。要采用灵活的命题方式,既可以教师命题,也可以由教师指定范围,学生命题,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命题,教师要注意生活中的偶发事件,发挥教学机制随机命题,让学生即兴作文等。这样能使学生言之有物,从而克服”望题生畏”的心理,作文积极性得到发辉,能力得到提高。其次要改变课堂类型。一般的作文课是:作文的指导、作文后的评语。我感觉不利于其写作能力的提高,可以变为:指导起草课、自主修改课、指导抄写课、指导评比课等。

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教师要设身处地的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对写作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积累材料的经验,实现由教授作文向自能作文的转变。也只有我们千方百计为学生着想,引导他们去发现生活,体验生活,描绘生活,学生才一定会妙笔生花,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来。

篇四:农村人

农村人,城里人

田雁起

这几天,城里太热啦,于是我们决定,今天回农村老家“避避暑”。

进了老家所在的胡同,有些人端着碗正在当街串门呢,看见我们一家,就指指点点的,其中一个人指着我问另一个人:“那个小孩儿是谁?”“那不是谁谁的孙子嘛。”他们说着我爷爷的名字。又一个人指着我爸爸妈妈问道:“那俩人是某某的老二和老二媳妇了?”“可不是嘛。”“好长时间不见了。”“人家一般不回来。”“现在做什么呢?”“听说当老师呢……”

爸爸说,这就是城里人和农村人的区别,在城里,别说邻居了,即便是对门,也未必知道人家姓什么叫什么。爸爸说他很怀念在村里的生活,人都很朴实,不像城里人在钢筋水泥的楼房里,防盗门一关,各过各的,“老死不相往来”。少了点信任,少了点真情。人们都很世故,这是城市的“通病”。我不知道“世故”是什么意思,但我知道在城里我家和对门,还有隔壁邻居,从来没有串过门。我没有体验过农村的生活,不知道二者的区别。可爸爸说,他多么希望城里人的关系能和农村一样啊。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