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为心插上翅膀12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2 07:33:50 体裁作文
为心插上翅膀1200字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为心插上翅膀1200字作文

  大家好!

  演讲就是说出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现在站着的这个地方——学校!全称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人们都说高中生活是最令人难忘的一段生活。高中里喜欢你的人会冲你笑;高中里几句话就是哥们,下次一起玩就会叫你;高中里男生有了矛盾会打架,和了之后仍是好朋友;高中里每天课很多,但仍然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儿;高中里大家心胸很开阔,一点事过去就过去了等等,这一切都表明,高中时期所在的学校应是我们最难忘怀的母校。

  母校是什么呢?用我们自己的话说,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它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母校就是你刚来的时候巴不得早点走,可当你真要走的时候,却急切地希望能多待一两天的地方。

  现在!我们的高中时期的母校就是这里——职中!

  当我们还未踏入校门时,就听有许多人劝导:“那里不好……”他们口中的“不好”我就不细说了。如今,我们进来了,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摸爬滚打,你认为这个学校怎么样呢?

  就我个人而言:这是一所不错的学校!虽说这儿比不上县中豪华,但是,我们有着自己的特权。在这里,你需要交书费吗?你需要交水电费吗?等等这些统统都不用。我们还可以领奖学金。我们享有许多其他地方不具备的条件,我们享有着自己的特权,这就是生活VIP;并且,在这里,我们没有漫天飞舞的作业,没有半句也听不懂的天书,没有如风雷般的训斥……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们能考上大学,这是一个所有学生都有的梦想,普高需极度拼命——一切只为高考,我们努力学习也许就足够了,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和某位过去的同学考上同一所大学呢?大学校门向所有学生敞开,包括我们!

  也许,职中在他人的印象中不是那么的美好,但是,他为什么这么说呢?仅仅是因为没有在城区、学习内容不同……?无论这是事实还是流言蜚语,无风不起浪,不可否认,我们有着自身的原因。无论是什么造成的这个结果,作为这个学校的一份子,我们都有义务使他变得更好,我们都应该让这所学校因我们而大放光彩!

  怎么做?听过一句话“不应该是等别人来做什么,而应该是你去做些什么”。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需要的就是“我想怎么做”,现在——你想怎么做呢?我们无须刻意为学校做什么伟大的事儿,就算是仅仅是为了自己,我们都需要努力,而且必须努力,学会所有我们需要且应该学会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才能让自己学有所成,才能让自己在那时大放光彩,那时,学校自然会更加美好。我们每一个人都代表着学校的荣誉!

  职中正走向繁荣,她正在革新,由内而外的革新,她再一次会创造出一批杰出的人才,无论发生什么,都无法阻挡她前进的脚步。这就是职中,一个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地方;一个让我们所有人都热爱、敬重的地方;一个让涉县为之骄傲的地方。

  这就是我们的母校——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让我们共同为之努力吧!

  谢谢大家!

    高二:郝振楠

我手写我心,让学生作文插上灵动翅膀

我手写我心,让学生的作文插上灵动的翅膀

这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浙江省诸暨市三年级小学郦思哲写的一篇题为《妈妈回来了》,这是一篇在一般老师眼里很难获高分的作文(刚开始连三等奖都没有),2007年,首届冰心作文奖评选中,却在海内外5万多篇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荣获小学组一等奖。全文是这样的,“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全文107字,无修辞的琢痕,无矫情的做作,全是小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读罢,大家都会被文中流露出的纯真和宝贵的童趣打动。我在想:什么样的作文才是优秀的作文?无疑,这是一个最好的明证。实际上,真实是文章的灵魂,是最有生命力的。杜甫的诗之所以具有不朽的魅力,是因为它真实地再现了诗人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风貌,抒发了特定背景、特定时期自己的真切感受,卢梭的《忏悔录》能够名垂千古,源于“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也许永远不会再有的一幅完全依照本来面目和全部事实描绘出来的人像。”同样,冰心的作品,无不透着她纯真的感情。凡此种种,都在提醒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力避浮夸、功利、虚伪,与“假大空”说“不”。那么,如何让孩子“我手写我心”,让学生的作文插上灵动的翅膀?我想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生仔细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家里,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照顾你,教育你;在学校,一位位和蔼可亲的教师,一堂堂生动有趣的文化课,一个个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些都会在你心中留下难忘的印象;在社会生活中,大自然的美丽,现实生活的沸腾??更充实着你的生活。引导学生抓住生活的真实,捕捉生活的精彩,诉说自己的独特体验,就一定会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

其次,创设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写出来。前不久,我班学生李艳在校园内拾到生活卡一张,她马上就把它交到我手里,她说卡上还有35元,让我找到失主。我紧紧抓住这个好机会,立即给学生上了一节作文课,向学生介绍了这张卡的卡号以及里面剩余的钱。学生一听都来了兴趣,一连串的问题提出来了,如谁捡的?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你的身边当时有没有旁人?等等,李艳同学都一一作了回答,不到半节课的时间,同学们既了解了李艳拾卡的全过程,又了解了李艳的想法,对她有了更新的认识,当同学们都没有问题时,我提问了:“通过这件事,你认为李艳这个人怎么样?”一个同学说:“李艳不贪占便宜。”另一个同学接了一句:“这就叫‘拾金不昧’。”最后我因势利导:“同学们,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中,你们想不想把它写下来呢?”同学们异口同声:“想!”接下来就是迫不及待的写,直到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还不愿停下手中的笔,大有不写完不罢休的架式。

写作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动笔的欲望,写作有了生活,就等于

文笔有了源泉,扎实走好这两步,学生就能大胆行文。学生会心里怎么样就怎么写,平时怎么说就怎么写了。这就是作文。教师切忌把小学生的作文当作品,而是要牢牢记住:小学生的作文叫习作,是处在练笔的过程。有人说:小学生应该快快乐乐做事,认认真真做人,简简单单做文,看来还真是这个理!

案例 为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

为职高语文作文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职高语文作文教学案例

玉环县东方中学 倪春萍

职高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很多学生打着“学专业课”的旗号,无视文化课的学习。就算是最基础的母语——语文,他们都不愿学。对于语文学科的写作训练,学生更是退避三舍。于是,语文老师面前出现了一种尴尬的局面:作文教学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为无论从技能训练的角度来说,还是应付考试的角度来说,作文都占着相当的比重。在职高作文课堂上,老师苦口婆心,学生昏昏欲睡。很多职高生把“我从没写作一篇作文”当做挡箭牌。

每次布置作文,非高考班的学生要么不写,要么把下发的材料抄写一遍交账;高考班的学生虽然都能上交作文,但是大多停留在记流水账的层面。很多语文老师感慨:“布置作文是快乐的,改作文是痛苦的。”2014年6月4日,笔者聆听了本校任容英老师的一节写作指导课《细节论成败,滋味慢道来》,深受启发。

[案例背景]

写作指导是摆在广大职高语文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现行使用的语文教材里虽然有专门的写作指导课,但是关于这方面的参考资料少之又少,这就需要每个老师发挥自己的特长,摸索写作教学的路子。如何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知识基础,开展扎实有效的写作教学,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作文指导见成效,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是否得法。任老师执教的班级是综合班,就是今后的高考班,这个班级由艺术和机械两个专业组合而成。艺术专业的女生往往大胆活泼,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机械专业的男生大多不善言辞,但是他们善于动手操作。所以在进行写作指导时,任老师是这样设计的:1、让学生对照范文,找找优点。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文章,找找差距。3、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阅历和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的片段还可以有哪些不同的写法。根据以上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掌握记叙文写作的一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写作、展示为主。

[案例过程]

一、 导入

二、 幻灯片出示朱自清的《背影》

1、教师提问:父亲爬上月台给我买橘子,父亲做这个动作难吗?为什么?

2、回顾莫言的《卖白菜》,揣摩句子。

“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眼前出现了??阵阵忧伤。

教师小结:这两处文字都很注重细节描写,所以感人至深。

三、 下发习作《爱的弯腰》,提出作文修改要求及建议。

(一)开篇描写使人悯

(二)重点情节做足细节描写

1、动作描写鲜活逼真

2、心理描写感情充沛(可联想可对比)

3、景物描写情景交融

(三)结尾结合文章主要内容,恰当抒情议论点题

(四)每个环节设计合情合理

以上作文修改的要求,给学生指明了修改的方向,便于学生把握。虽有具体要求,但是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大,容易调动学生修改习作的积极性。

附习作《爱的弯腰》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行走在街市上,到处车水马龙。可我要告诉您的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都市,还是能够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些乞丐的影子。(作文是讲究文学性的,这样平铺直叙地引出,自然难以吸引读者。)

从学校到家里的路上,我总会看见一个烧伤的老人。他的脸我无法辨清,样子挺吓人的。奇怪的是,他的存在,却似乎从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街上的行人说着笑着从他的身边经过,谁也没有关注过他的存在。(这类平面化的语言,读来毫无情趣。若能侧重描写老人的神态及动作,效果会大不一样。)

那一天,在人山人海的南京路步行街上,又有一乞丐蜷缩在地上。出于条件反射,我立刻拉住父亲的手准备跑开。我告诉爸爸,这里经常有这样的人,不过很少有人关注的。爸爸看了看我,眼神里似乎有些责备的神情。他从衣服里取出二十元钱,让我送过去。我站在那里没动。讲心里话,我真有点害怕靠近那个脏兮兮的老人。再看看周围,

也没有谁关心他啊。(若能抓住爸爸的动作及“我”的心理进行描写,这样内容一定会非常精彩。可惜,作者忽视了此类细节。)

奇怪的是,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转向老人。走到老人身边,弯下腰,双膝几乎跪到了地面。他将那二十元钱稳稳当当地放到了老人面前的碗里。爸爸说:“老人家,拿去吃顿热饭吧!”就在这时,我发现老人慢慢抬起头,两只无神的眼睛顷刻间迸发出光芒。他轻轻地说了声:“谢??谢??”(这段描写乍一看,写得比较详细。可仔细探究,作者并没有真正抓住那些感人的细节或动人的瞬间。因此,语言也就显得极为一般了。)

过路的行人依旧穿梭不断,我看到一批批人从老人身边经过。可是他们中间,只有父亲做出的那个姿势,让我怔住了。

一个弯腰,对任何人来说都简单不过,为何只有父亲这样做了?我突然深刻意识到,那个弯腰是父亲对乞丐这一弱势群体的一种关爱与无言的温暖。如果我们在施舍的时候,能够像我的父亲那样,弯一弯腰,体现出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虽然是施舍,却能给他们活着的尊严。(这段议论性的文字写得挺漂亮。遗憾的是,由于前面对“弯腰”这一关键性动作缺少细节刻画,因此,此处对父亲“弯腰”的议论,便显得有些做作了。)

这件事情过去很久了,但我一直还深深地记着父亲弯腰的那个动作。也就是那个动作,一直教育着我要关心他人,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失误问诊】

都市里,人们对乞丐乞讨无动于衷的情景并不陌生,但能够像这位父亲一样,在施舍的同时给予一份尊重的并不多,这便是这篇话题作文的与众不同之处。想想,能够通过一次“弯腰”,来揭示一种社会现象,表达一种尊敬之情,应该是非常好的构思。遗憾的是,作者满足于平铺直叙,对人物形象与关键性场景,缺少细致深入的刻画,导致内容无法触动读者的心弦,也无法展示父亲善良美好的心灵,真是遗憾!

四、 学生分组进行写作

具体做法:学生按男女生各50%的比例,6人一组围坐,每组推选一名组长。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都能听清同组其他同学的发言。学生有重点地记录别人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加以整理。结合自己的体验,对习作进行再加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听、说、写的能力。小组讨论后,各组推举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任务。学生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空间展翅高飞,只要

写得有道理,都应予以肯定。

五、 学生代表展示习作

1、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2、同学点评,教师提出个人意见。

这样安排,既可以给艺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她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可以给机械专业的学生提供动手练笔的机会,男女生的配合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老师小结:让文章出彩的方法很多,细节描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若是笔墨独特,有时一个笑脸、一声问候、几个动作,便能令文章顿然生色。在这节课的练笔中,我看到了我们同学开阔的思维和非凡的想象力,我相信,只要大家多练笔,一定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 布置作业

课后继续改写《爱的弯腰》,完善习作。

[案例后记]

《细节论成败,滋味慢道来》带领我们领略了作文教学的魅力,让我们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听完这节公开课后,很多老师发出由衷的感慨:“原来写作指导课可以这么教。”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方法得当,而且能联系学生实际,我们的作文课堂就会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作文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作文教学长期困扰着职高语文老师,导致我们的作文课堂成了老师唱独角戏。如何让我们的作文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作文教学必须紧扣目标,突出训练,努力“去粗存精,避熟就新”。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文素材进行“资产重组”,带着他们走进作文的殿堂。给学生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使学生学得乐,学得深,此其一。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善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热情,将写作目标转化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尽可能地挖掘他们的潜能,此其二。在扎实有效的作文训练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点拨,进行有序、有效的课堂调控,使教学活动围绕一定的目标展开,通过训练实现教学目标是十分关键的,此其三。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指导有方,就可以为作文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自由翱翔。

仿写为作文水平提升插上翅膀

仿 写

----为提升作文水平插上翅膀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读”“写”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对语文教学的最全面检验。然而,当下许多学生不喜欢作文,写作课上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多数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脱离实际;文字表达能力差,词不达意;文体意识不清,结构随意,各种表达方式混用;写作过程随心所欲,写到那里算那里。怎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呢?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我发现仿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仿写是在作文教学中,以范文引路,与阅读教学、课外阅读紧密结合,指导学生从模仿起步学习写作文。通过赏读范文,领悟方法,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盘活心中的生活积累,从仿到写,从写到创,培养学生的自主作文能力。教材或课外读物中的一篇篇美文,蕴含着丰富的仿写练习资源。因此,教师要善于做挖掘仿写教学资源的有心人,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七年级下册

彩的是听朗朗的演奏。“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的缠绵旋律,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带着迷蒙雾气的美丽画卷,看到了肖邦当年离开祖国的小船,看到了回到阔别多年祖国演奏时的“颤微微的步履”……“我泪水潸然而下”。作者在呈现听音乐时那内心的真切感受时,使用了大胆的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和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而这些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是学习写作的最好的范例。于是这篇别人丢弃的课文成了我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文。我引导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的情感后,又引领学生找出文中独特的写作手法,最后进行一个写作练习。没想到,练习效果出奇的好,学生不管是写欣赏音乐,还是书写某种活动经历,无不用生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内心独特、真切的感受。

通过进行片段作文的仿写训练,进行炼词、造句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

化。无论哪项片段仿写练习,都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写作乐趣,调动了他们写作文的积极性。

仿写借助于可循的“章”,激活了学生潜在的记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语言经验,让他们体会到了表达的乐趣。但从仿到写,只是引导学生作文的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