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此话出自哪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4 02:24:34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此话出自哪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此话出自哪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此话出自哪里?
三字经

  

  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不可能懂得该懂得的道理(这里的“知道”不是一个词,“知”是知晓,“道”是道理的意思)。


  这句话是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的。赞同130|评论(3) 按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 

  其他回答 共36条 2011-05-25 19:51章彧|十三级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启示: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提问者认可]|赞同123|评论(33) 2011-03-30 20:1899887290|一级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块美玉如果不经过精雕细琢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精致的玉器,人如果不认真学习,就永远不会懂得许多知识和道理。追问从受教育权来讲回答玉石是天生生成的,但要成为有用的东西,还得要经过打磨加工。用这个道理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大概要比西方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切合实际一些。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天生来像一张白纸,后来通过经验积累和学习,便在白纸上画出了各种图画。 

    玉石同白纸显然不一样的。白纸什么都没有,而玉石则包含了潜在的有用成分和价值。白纸上的痕迹是外力机械地加上去的,琢磨玉石则是让他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儒家的学者一方面承认了人所拥有的天赋和才能,(不像白纸一无所有),另一方面则强调了开掘和发展天赋、才能,必须通过学习的过程,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展现。确定了这个大前提,剩下的问题便是开掘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是具体的操作方式的问题。


  简而言之: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礼,不能成才。[提问者认可]|赞同48|评论 2008-08-15 15:54gumpwzz|六级玉石不经过琢磨,无法成为器具。

  人不学习,无法了解道义。

  这个知道是 知道+道义[提问者认可]|赞同35|评论 2010-11-18 21:54snow114011|五级最佳答案检举    出自《三字经》 

  其书作者说法大致有四种:一、明代黄佐《广州人物传》十,明末诸生屈大均《广东新语》十一,清代恽敬《大云山房记》二,都以为作者应是宋末区适子;二、清代邵晋涵诗:“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三字经》,南海黎贞撰。”据此以为《三字经》为明代黎贞撰;三、或者又有区适子所撰,黎贞增广之说;四、世传王应麟撰,王应麟(1223—1296),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清代夏之翰《〈小学绀珠〉序》:“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经》作者自先生(王应麟),因取文熟复焉,而叹其要而该也。”清代贺兴思《〈三字经〉注解备要叙》:“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经》一出,海内外子弟之发蒙者,咸恭若球刀。”都明确认为《三字经》是王应麟所撰。一般来说,《三字经》作者应为王应麟。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启示: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提问者认可]| 赞同33|评论(1) 2011-03-28 21:15woshi31232|五级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提问者认可]|赞同18|评论(3) 2011-05-08 12:31晓寒秋枫|二十级翻译: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提问者认可]|赞同1|评论 2012-01-17 20:46410905388|三级三字经[提问者认可]|赞同0|评论(2) 2005-12-17 12:59绝爱无尘|五级拼音yù bù zhuó,bù chéng qì

  释义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来源:《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示例:但无一个名师点拨,这叫做“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同义赞同0|评论 2005-12-17 13:07蓝懒得天|一级不知道赞同0|评论 2005-12-18 15:58背着家_蜗牛|二级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来源:《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示例:但无一个名师点拨,这叫做“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同义赞同0|评论 2005-12-18 16:05wangshi7411|二级这是三字经里的一句话.主要是说,只有经过多加学习,多磨练,才能成才。赞同0|评论 2008-08-15 15:54caozhanli|十一级出自《礼记·学记》 

  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不可能懂得该懂得的道理(这里的“知道”不是一个词,“知”是知晓,“道”是道理的意思)。 


  这句话是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的赞同0|评论 2008-08-15 15:556120112|四级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不可能懂得该懂得的道理赞同0|评论 2008-08-15 21:50应彬礼|六级这句话是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的赞同0|评论 2008-08-26 11:22三人行abc|五级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选自欧阳修《诲学说》 


  译文: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赞同0|评论 2010-11-18 21:55由克法|四级玉不经过雕琢是不会成为玉器的

  人不经过学习是不会明白道理的赞同0|评论 2011-05-08 12:33游玩之凤|三级对的赞同0|评论 2011-05-16 21:30热心网友你到底想问神马???拜托说清楚好啵!!!赞同0|评论 2011-05-16 23:04热心网友对的赞同0|评论 2011-05-25 19:51安槿未央|二级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赞同9|评论(3) 2011-05-25 19:52XX女侠|二级要想成才就要好好学习赞同5|评论(1) 2011-05-25 19:52mary_red|十级出自《三字经》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启示: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赞同9|评论(3) 2011-05-25 19:52赛文—超人|二级一块美玉如果不经过精雕细琢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精致的玉器;人如果不认真学习,就永远不会懂得许多知识和道理。赞同8|评论(2) 2011-05-25 20:00shm199025|二级玉不打磨雕刻,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赞同6|评论(1) 2012-01-17 20:46A雪山雄鹰|二级三字经

三字经

《三字经》

出自《三字经》
其书作者说法大致有四种:一、明代黄佐《广州人物传》十,明末诸生屈大均《广东新语》十一,清代恽敬《大云山房记》二,都以为作者应是宋末区适子;二、清代邵晋涵诗:“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三字经》,南海黎贞撰。”据此以为《三字经》为明代黎贞撰;三、或者又有区适子所撰,黎贞增广之说;四、世传王应麟撰,王应麟(1223—1296),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清代夏之翰《〈小...

全部展开

出自《三字经》
其书作者说法大致有四种:一、明代黄佐《广州人物传》十,明末诸生屈大均《广东新语》十一,清代恽敬《大云山房记》二,都以为作者应是宋末区适子;二、清代邵晋涵诗:“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三字经》,南海黎贞撰。”据此以为《三字经》为明代黎贞撰;三、或者又有区适子所撰,黎贞增广之说;四、世传王应麟撰,王应麟(1223—1296),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清代夏之翰《〈小学绀珠〉序》:“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经》作者自先生(王应麟),因取文熟复焉,而叹其要而该也。”清代贺兴思《〈三字经〉注解备要叙》:“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经》一出,海内外子弟之发蒙者,咸恭若球刀。”都明确认为《三字经》是王应麟所撰。一般来说,《三字经》作者应为王应麟。

收起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出自《三字经》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