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是灰色的啥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3/29 15:08:06

理论是灰色的啥意思
理论是灰色的
啥意思

理论是灰色的啥意思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这句话几乎成了一种无需辨析的常识,在所有对理论有所思考和无所思考的人之间往复传递.然而理论真的是灰色的吗?凭什么生命是常青的,而理论就是灰色的?理论难道不也是一种生命吗?当理论被和生命对立起来的时候,不仅理论被贬低、被抽象、被僵化,生命本身也被扭曲、被分裂、被世俗化——殊不知,理论本身不仅是生命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是更具活力的一部分,因为它是对生命的思考和追问,而且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思考和追问.
理论之所以被认为是灰色的,很大程度上和理论当中那些晦涩难懂的概念有关.但是,概念之晦涩,不是源于理论的非生活化,而恰恰是因为这些概念企图揭示并超越生命的晦涩.尤其是,理论从来不是一种僵死不变的东西.理论之所以成为理论,恰恰在于它是可以被“证伪的”,也就是说它是可以并且必须不断面对生命的复杂性,自我冲突并自我调整,从而获得一种持续的超越性.而生命,当它沦为某种日常的、常识化的、世俗化的“融入”的时候,它才真正是灰色的.也就是说,一旦生命本身没有超越性,那它就不可能成为一种“常青之树”——不是经常有人抱怨生命是灰色的吗?从这个角度讲,与其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毋宁说“生命是灰色的,理论之树常青”.
而且,正如从来没有脱离生命的理论一样,也从来没有脱离理论的生命.任何的生命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淹没和融化于各种理论当中.而当这种理论在生命当中之所以没有更够被感知到,恰恰因为理论已经被迟钝的生命常识化、本质化和僵死化.这是理论的悲哀,更是生命的悲哀.
就文学理论教学而言,它所要传授给学生的,并非是某些僵死的教条,而是理论思维的超越性.理论也从来没有或者说从来不应该存在“不可证伪”的“真理性”.理论意味着片面,也意味着深刻,一种“深刻的片面性”.理论就像是一把手术刀,唯其片面,方能深刻,唯其深刻,方显片面.“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也许只能称之为某种浅层次的常识.因而,理论教学应该是深刻性和片面性的结合,并且要让学生了解这一点.“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但是,前提是要能够“入乎其内”.
从这个意义上,文学理论教学要能够在抽象与形象、理论与文本、理论与现实之间往复穿梭.理论不仅要教会学生“换一个角度看人生”,而且要教会学生“换多个角度看人生”.惟其如此,理论才能彰显其超越性,并从而使生命本身获得常青的可能.

因为理论通常是抽象的,它很难直接反映一件事物的正确性〔因此出现了实验〕,即便你说的再好他也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 。你这句话的原句是歌德的《浮士德》里的。...

全部展开

因为理论通常是抽象的,它很难直接反映一件事物的正确性〔因此出现了实验〕,即便你说的再好他也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 。你这句话的原句是歌德的《浮士德》里的。

收起

因为它是从实践脱离出来的 相对独立 所以...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说的应该是真理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条件的变化,原有的理论可能就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了,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从变化发展的实际生活中吸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