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6:26:56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正确处理联系和系统的辩证关系,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以普遍联系的形式存在于宇宙之中的,普遍联系是事物、现象的客观本性,同时,事物又都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的.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不能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看待事物间的联系,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所以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注重协调城乡联系、区域联系、经济与社会的联系、人与自然的联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联系、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联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去分析事物、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当前农村,破坏植被、毁林采矿、污染环境等不良行为还大量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束缚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思想观念,实现把过去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低消耗、高效率、生产和环保并重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过程,我们要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既相区别又相统一的高度,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地、辩证地把握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正确处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凝聚有效因素推动农村又快又好地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和外因关系决定我们要正确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在观察分析问题时,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定程度上讲,广大农民群众想脱贫致富奔小康,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是内因,国家支持、上级扶持、各界帮助是外因,这就要求我们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引导群众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立足自身力量,把握资源优势,挖掘发展潜力,突出发展重点,苦干实干,加快积累,促进发展.同时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我国产业发展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开发、省委省政府府实施湘西地区开发等诸多机遇,凝聚和发挥好政策、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理念、管理等积极有效因素,搭梯上楼,借势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正确处理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继续加大扶持促使农村发展实现质的飞跃.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无数量变到质变运动发展的结果.由于受到自然、社会、历史和地理因素以及思想观念、经济结构、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加快发展的基础还很差,条件还有待创造和蓄积,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定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过程,任何急功近利、大干快上、急躁冒进等思想和行为,不仅违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极其有害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通过多年来的扶持和发展,目前农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原始积累,为农村加快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积沙成塔,滴水成河.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继续加大扶持和帮助,一定能够实现农村由量变向质变转变,一定能实现农村有一个崭新的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
正确处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加快农村建设.唯物辩证法指出,在事物的多种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主次矛盾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看问题、办事情要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会遇到诸多的矛盾和困难,这要求我们在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同时,要学会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地处理次要矛盾,在突出重点解决主要矛盾过程中,不能忽视次要矛盾,不能让次要矛盾转化成主要矛盾,加大处理矛盾的压力.有些矛盾如基础设施落后、支柱产业匮乏、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是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要重点给予及时解决的,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主要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发展经济上,把扩大总量、增加收入作为发展经济的着眼点,把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优化发展经济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同时,高度重视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困难和问题,重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技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着力解决“读书难、读书贵”、“看病难、看病贵”、“出门难、车费贵”等突出问题,不失时机地把握政策,科学调整工作思路,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正确处理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推动工作落实.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抗拒性的,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只有老老实实地踏着规律的足迹去办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建设和发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努力创造新的条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体也是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离不开农民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创业,我们必须引导农民发扬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勇于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克服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挫折,抛弃悲观失望、思想僵化和墨守成规,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扶持和培育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集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奋斗目标,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建成山川秀美、农民富足的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自己建设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干部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