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三年级 > 教育资讯

九年级下册月考物理试题带答案[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2 07:26:50 初中三年级
九年级下册月考物理试题带答案[1]初中三年级
一.选择:(每题2分,共24分)
1.如图所示,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此现象表明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
A.振动的幅度 B.组成的材料
C.振动的快慢 D.自身的结构
2.“嫦娥一号”卫星接收地面指挥中心的运行指令进行变轨而奔向月球是通过一种波来实现的,这种波是
A.微波 B.可见光 C.超声波 D.次声波
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沐浴时水的温度一般是 60℃    B.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0kg
C.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     D.两个鸡蛋质量约为100g
4.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5.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说明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

6.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A.将电水壶的金属外壳接地
B.在家庭电路中插座与电灯连接必须是并联
C.家庭电路布线时熔断器应在总开关之后
D.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7.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一一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一一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一一凝华
8.在图示电路中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若开
关S1由断开到闭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示数变大
B.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示数变小
C.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流表A示数也变小
D.电流表A1示数变大,电流表A示数也变大
9.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
A.靠近透镜 B.远离透镜
C.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都可以 D.保持在原来位置

10.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内燃机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   B.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
C.夏天,广场上 的石凳被晒得发烫   D.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
11.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当开关闭合时,能观察到导体棒ab沿
金属导轨运动.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
A.电热器 B.发电机
C.电动机 D.电磁继电器
12.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 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 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3.我国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为 V,家庭电路中各盏照明灯是    联的;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能使氖管发光的是 . 如右图所示,人们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两种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
14.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3米,湖水深5米,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倒影”是
像(填“实”或“虚”),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该“倒影”距离湖面 米。
15.小章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 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小章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与视力正常的眼睛相比,
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线的 (选填“会聚”或“发散”)
能力较强;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眼镜的镜片应是 ,其
作用是将光 ,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17.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___初中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