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模拟题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23:07:11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考试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模拟题二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考试
【51Test.NET-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模拟题二】: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

基础综合模拟题二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第一部分 中外文化(共30分)

一、填空题 (共10分)

说明:第 1-20 题是填空题 , 每题有一空 ; 每空 0.5 分 , 共 10 分。请仔细阅题 , 并在划线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1.在殷墟王陵出土的______鼎,代表了殷商时期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答】司母戊

 

2.自秦至今,我国一直沿用的行政区划单位是__ 。

【答】县

 

3.“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儒家中的孟子与荀子的观点存在着根本的对立,持“人性本恶”观点的是_____。

【答】荀子

 

4.被誉为“唐人楷书第一”的书法家是______。

【答】欧阳询

 

5.明代废爵______著有《乐律全书》,他提出的“十二平均律”是对古代音乐理论的巨大贡献。

【答】朱载堉

 

6.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泰山祭祀天地的仪式,历史上第一个封禅的皇帝是 ______。

【答】秦始皇

 

7.达赖喇嘛是黄教活佛转世系统的称号,“喇嘛”是藏语,其含义是_______。

【答】上师

 

8.历史上,发生了四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佛教称之为四次“法难”,而史学界根据在位皇帝的庙号简要地称之为——“__________”。

【答】三武一宗

 

9.我国第一部家庭教育的专著是《________》。

【答】颜氏家训

 

10.明清时,北京外的各省城举行的考试是____试。

【答】乡

 

11.周代设立了第一个音乐机关——春宫,汉代设立的专门乐舞管理机构——乐府,而唐代又设立了管理宫廷歌舞的机构——____ 。

【答】教坊

 

12.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朝代(国家)有“清”和“__”。

【答】金

 

13.中国第一部制度史专著是唐代杜佑著的《 ________ 》。

【答】通典

 

14.中国第一部研究哲学断代史的著作是《 ________ 》。

【答】明儒学案

 

15.被称为“最大的碑刻艺术博物馆”是西安的____ 。

【答】碑林

 

16.现存最古老的宗祠是位于山西省闻喜县的____祠。

【答】裴氏

 

17.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______》。

【答】《兰亭集序》/《兰亭序》

 

18.宋代福建女子林默娘因善观气象,具有法力而救人无数,被海峡两岸奉为神明,被民间尊为“____”,被朝廷封为“天后”。

【答】妈祖

 

19. ____是古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它起源于佛教的讲经宣传。

【答】变文

 

20.明代画家____被称为“大写意”画家。

【答】徐渭

 

二. 名词解释题 (共 10 分)

说明:第 21—22 题是每题 3分 , 23题4分。请对词语作出简单明了的解释。

 

21.颜肥柳瘦

【答】

指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风格(1分)。颜真卿与柳公权并称“颜柳”,颜真卿把篆隶笔法用于楷行草书,又把楷书的横划写得细瘦,把点、竖、撇、捺写得肥壮,世称“颜体”(1分);柳公权有意避开颜体竖划的肥壮,把横竖划都写得均匀硬瘦,把点划写得如刀切一般,独创“柳体”(1分),世称“颜肥柳瘦”。

 

22.封禅

【答】

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重要的一种形式(1分)。封,是在泰山顶上设坛祭天;“禅”,是在泰山附近的小山上祭地(一般在梁甫山举行),也就是“封泰山而禅梁父” (1分)。封禅的目的是帝王以天子的身份祭告天地,借以表明自己的登位和统治合乎天意和正统(1分)。

 

23. 经史子集

【答】

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一种方法,即四分法(1分)。始于隋朝,《隋书·经籍志》著录了东汉以来的大量文献,并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从此有了“四部”之称(1分)。经部指儒家经典以及研究、解释这些经典的著作;史部指史书以及研究、评论这些史书的著作;子部指除儒家经典之外的兵、法、农、医、天文、算术等各家著作;集部指历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如诗、词、曲、散文等(1分)。隋代以后图书分类的主流是沿用四部分类。

 

 

 

三. 论述题(共 10分)

说明:第24题是论述题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24.试论述古代书院教育的主要特点。

【答】

1.书院教育是我国封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从宋代到清末,历时一千余年,其管理制度及教学方式跟国子监与太学等有很大区别(1分),主要特点是:

(1)书院的教学内容与历代官学并没有多大的不同,历代书院都以研究和讲解理学为根本,书院与理学是互为表里(1分)。其基本教材仍为《四书》、《五经》,辅助教材和参考读物则是理学家们的著作和语录(1分)。

(2)教学方法除教师讲授外,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学。各个书院都很注重学生自学(1分)。

(3)书院在教学方面的最大特点,是朱熹创立的“讲会制度”,即学术辩论制度(1分)。宋明理学分作不同学派,书院中的“讲会”就是不同学派的学术论争(1分)。书院“讲会”必定有宗旨,有规约,有规定的日期和隆重的仪式(1分)。这种讲会制度,对促进学术交流和理学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1分)。

(4)书院的学规明确而又严格。第一个完整系统的书院学规是由朱熹制定的《白鹿洞学规》(1分),历代书院大都依此行事,但也有增订和补充,其中一些学规今天仍有借鉴意义(1分)。

 

 

 

 

 

                   

第二部分 现代汉语(共30分)

一、填空题(共10分)

说明:请仔细阅读各题目的要求,并把答案写在相应的横线上。每空1分。

1.国际音标所遵循的制订原则是“                                      ”

2.在普通话音节中,既能充当韵头又能充当韵尾的元音是       

3.根据字符所联系的语言单位来看,现代汉字属于         

4.根据“六书”理论,“尘”字的造字法是        

5.根据构成,词可以分成                 

6.词的基本义是指                                                  。

7.在“我不愿意跟他一起走”这句话中,“一起”的词性是        

8.在现代汉语中,“浪漫主义”是外来词,所采取的翻译方法是             

9.动态助词“着”的语法意义是      

答案:1.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2.[i]和[u];3语素文字;4.会意;5.单纯词、合成词;6.在某一共时的语言系统中,该词最基本和常用的义项;7.副词;8. 音译兼意译;9.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

 

 

二、改错题(共10分)

11.改正下列音节的拼写错误,并按照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加以说明。(每题0.5分,共1分)

1.几gǐ

2.飞fī

答案:(1)改为jǐ。普通话中,舌根声母只能拼开口呼和合口呼,不能拼齐齿呼和撮口呼;“g”是舌根声母,而“i” 是齐齿呼,因而两者不能相拼。

(2)改为fēi。普通话中,声母“f”只能拼开口呼和“u”韵母。

12.根据《汉语拼音方案》,改正下列拼写错误。(每题0.5分,共2分)

(1)衣服  īfú

(2)酷爱  kùài

(3)文雅  uényá

(4)联系  líanxì

答案:(1)yīfú;(2)kù’ài;(3)wényá;(4)liánxì

1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每题0.5分,共3分)

(1)趋之若骛      (2)惮精竭虑             (3)按步就班

(4)并行不背      (5)鞠躬尽粹             (6)迫不急待

答案:(1)“骛”改为“鹜”;(2)“惮”改为“殚”;(3)“步”改为“部”;

(4)“背”改为“悖”;(5)“粹”改为“瘁”;(6)“急”改为“及”

14.改正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地方并说明理由。(每题1分,共2分)

(1)你喜欢打羽毛球,或者喜欢打乒乓球?

(2)她腿好了,终于会走路了。

答案:(1)“或者”换成“还是”。选择问句的连词用“还是”,不能用“或者”。

(2)“会”换成“能”。表示恢复某种能力用“能”,不能用“会”。

15.改正下面句子中的语法错误并说明理由。(每题1分,共2分)

(1)我们关于这个问题已经辩论过好多次了,没必要再继续纠缠下去了。

(2)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们要友善他们。

答案:(1)“关于这个问题”提到“我们”前面。“关于”引导的介词词组如果作状语,只能位于句首,不能位于句中。(2)“友善”换成“善待”。原句搭配不当,“友善”是形容词,不能够带宾语。

 

 

 

三、分析题(共10分)

说明:第16-17题,每题各3分,第18题4分,共10分。

(一)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子的结构层次,并标明每层的结构关系。

15、我 不 喜欢 这 部 作 品 的 风 格。

|主|               谓            |

   |状|             中          |

       |动  |           宾      |

             |     定     |    中 |

定| 中  |

16、我 们 的确 正 在 对 这 案件 做 更 加 深 入 的 调 查 和 分 析。

| 主 |                             谓                         |

     | 状  |                            中                    |

           | 状  |                      中                    |

| 状         |                中             |

                 |介|词短语   || 动|           宾             |

|定|  中  |    |    定       |       中   |

| 状 |   中 | | 联   |  合 |

 

 

 

(二)分析下列多重复句。用 “│”、“‖”、“Ⅲ”等分别表示第一、二、三重,在切分线下面标明关系。(在原句划分即可)

17、我喜欢沈从文,不是因为他文笔优美,而是因为他描绘了一个让人憧憬不已的湘西世界。

 

我喜欢沈从文,|不是因为他文笔优美,||而是因为他描绘了一个让人憧憬不已的湘西世界。

            因果                 并列

 

 

 

第三部分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共40分)

 

一、术语解释题(共10分)

 

说明:第1—4题术语解释题,每题2.5分,共10分。

1、语言对比分析

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

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形成的习惯,但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已产生了迁移作用,两种语言最不同的地方最难掌握,相同或类似的地方较易掌握,因此主张对两种语言进行语音、语法对比,从而确定两者的异同点,对不同点加强教学。

 

 

2、功能教学法

又称“交际法”,是双语言功能项目(和意念)为纲,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实行交际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法。

功能法的特点是:A.把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B.以功能为纲,让学生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C.教学过程交际化,为学生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语言环境。D.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性训练相结合。E.强调表达内容,对学生的错误要确定一个容忍度。F.发展“专用语言”教学,针对不同的交际需要开展教学。

 


3、演绎法与归纳法

演绎法:先讲清语法规则,再举例说明,然后在规则指导下学会运用。

归纳法: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总结语法规则,再运用这些规则进行操练。

 

 

4、泛化

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一般经历了一个从窄到宽的认知过程。到了一定阶段,由于学习内容的扩大和丰富,会逐步放宽对语言知识的认知和应用,甚至会泛化所学到的语言规则,出现一些偏误或失误。但随着学习的深化,学习个体会进行部分调整,泛化现象也能得到一定的控制。


二、简答题(共10分)

说明:请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加以简述。

5、外国学生常说“他回来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举例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答题要点:

指出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学校”与“来”的位置不对,(1分)不了解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关系。(2分)

改正句子:a.他回到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或:b.他回学校来的时候,我在写作业。(2分)

趋向补语的教学对策:说明趋向补语与处所宾语搭配时,处所宾语要放在趋向补语“来/去”前。(2分)例如,“上山来,下山去,进教室来,回日本去,过这边来”等。(2分)也可以不用趋向补语,用结果补语表达,如“回到学校,上到山上,进到教室里”等。(1分)


三、综合课教案设计题(共20分)

说明:本题是教案设计题,共20分。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并写出教案。(“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初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课时为100分钟。要求:1、找出8-10个生词进行讲练。2、至少找出两个应教授的语法点进行分析和处理。)

 

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

田芳: 罗兰,你们国家时间跟北京不一样吧?

罗兰: 当然不一样。我们那儿跟北京有六个小时的时差呢。

田芳: 你们那儿早还是北京早?

罗兰: 北京比我们那儿早六个小时。现在北京是上午八点多,我们那儿才夜里两点多。

田芳: 季节跟北京一样吗?

罗兰: 对,季节跟北京一样,也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田芳: 气候跟北京一样不一样?

罗兰: 不一样。北京的夏天很热,我们那儿夏天没有这么热。

田芳: 冬天冷不冷?

罗兰: 冬天跟北京一样冷,但是不常刮大风。

田芳: 常下雪吗?

罗兰: 不但常常下雪,而且下得很大。北京呢?

田芳: 北京冬天不常下雪。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以下两个语法点:

A.会用“跟……(不)一样”表达比较结果的相同或不同。

B.会用“不但……而且……”表达递进关系。

2)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说。

二、教学重点:

语法点一:跟……(不)一样

跟……(不)一样+形容词

V+得+跟……(不)一样+ADJ

语法点二:递进关系的表达:不但……而且……

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利用钟表讲时差的早晚。

四、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约2分钟)

点名。

(二)复习旧课(约15分钟)

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前一课的内容,最后问一问今天的天气,引出本课内容。

(三)学习新课(约75分钟)

1.生词(约20分钟)

(1) 听写生词:

1

国家

2

时差

3

季节

4

一样

5

6

7

8

9

家乡

10

气候

11

12

13

14

15

不但……而且……

(2)       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改错。

(3)       生词认读:老师领读—→学生齐读—→点读(按先好学生,再一般学生或按座位顺序读)—→全班齐读

(4) 扩展生词(举例)

时差:**个小时的时差/我的国家跟北京有**个小时的时差。/北京比**早/晚一个小时。

季节:四个季节/四季/一年四季/北京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气候:气候不错/不错的气候/你觉得北京的气候怎么样?/你家乡的气候呢?

冷:热(反义词)

刮:刮风/刮大风/刮一天风

雪:下雪/下大雪/下了半小时雪    北京的冬天又刮风又下雪。

不但……而且……:由最后一个生词引入第一个语法点(可以提问学生会说什么语言引入)

板书:(1)他不但会说英语,而且也会说汉语。

A不但V1,而且(也)V2。—→再问两个学生都会说汉语吗?引出(2)

(2)不但A+V,而且B(也)+V。

不但他会说汉语,而且她也会说汉语。

扩展性操练主要以学生的语言、喜欢的颜色、运动、音乐、电影等来练习,最后通过一个(2)型问题(如“不但他学习《汉语教程》,而且我们也学习《汉语教程》。”)引入第二个语法点。

2.语法讲练(约25分钟)

板书(1)A跟B(不)一样

他的书跟我们的一样。—→再问书的价钱、颜色、样子等是否一样,板书一个句子即可。

他的书价钱跟我们的一样。

他的书跟我们的价钱一样。—→提示:要说清楚比较的内容。

最后问学生老师的书跟大家的书一样新吗?引出下一个语法小点。

(2)A跟B(不)一样+ADJ

老师的书跟大家的不一样新。—→引导学生变成(1)句:老师的书跟大家的新旧不一样。

再以书的价钱、大小、颜色深浅、老师或学生的衣服等练习,最后可引到学习汉语上,如以“老师一分钟写**个汉字,问学生一分钟写多少个汉字,再问他跟老师写得一样快吗?”引出下一语法小点。

(3)他写得跟老师不一样快。

A+V+得+跟B(不)一样+ADJ

A跟B+V+得(不)一样+ADJ

他跟老师写得不一样快。

再扩展性地问“写得一样好吗?/写得一样漂亮吗?**跟**跑得一样快吗?/起得一样早吗?”等来练习。最后以问学生家乡的气候与北京的相比来引入课文。

3.课文讲练:(约30分钟)

教师领读一遍—→教师提问—→学生分组读课文—→学生读课文,教师纠音—→简单绘表比较罗兰的家乡与北京,学生练习背说(可适当地用自己的话)。

(四)本课小结(约5分钟)

借助板书,归纳本课所学语法

语法一:(1)A不但V1,而且(也)V2。

(2)不但A+V,而且B(也)+V。

语法二:A跟B(不)一样

A跟B(不)一样+ADJ

A+V+得+跟B(不)一样+ADJ

A跟B+V+得(不)一样+ADJ

(五)布置作业(约3分钟)可二选一

1、口头作业:背说罗兰的家乡跟北京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说说你家乡的气候跟北京(不)一样。

2、书面作业:课后练习,写作文《我家乡的气候跟北京(不)一样》。

 

备注:出于完整、系统与实用的考虑,这份教案写得很详细,考试时不必写这么细致,列出纲领即可。加粗字体为板书内容,红色字为可省略内容。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