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证券金融论文 > 教育资讯

证券金融论文: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经济效应分析[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30 17:23:39 证券金融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经济效应分析[1]证券金融论文
【找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摘要:银行业对外开放将对东道国的银行体系及国民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外资银行的进入有可能使东道国银行业的效率有所提高,利润有所减少;外资银行既有可能对东道国的金融危机起到稳定作用,又有可能增加东道国信贷市场的不稳定性,并且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其母国的经济危机传播至东道国;外资银行的进入还有可能间接地增加东道国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Kruskal Wallis非参数检验的结果表明,银行业对外开放与银行危机之间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
  关键词:银行业;对外开放;经济效应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与蔓延,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已日趋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特别是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速度和外资银行进入的规模是史无前例的。例如,东欧一些国家的银行业的外国所有权比重已达到70%左右;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外国控制的银行资产的比重达到了50%左右;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银行资产的比重虽然不是很高,一般不超过10%的比重,但是近些年来,也已经加快了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步伐。由于银行业对外开放必将对东道国的银行体系以及国民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这种全球银行业迅速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系统地研究银行业对外开放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已成为一种客观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的研究文献和数据资料表明,一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内容:银行业对外开放对银行体系效率和利润的影响;银行业对外开放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银行业对外开放与银行危机之间的关系。

  一、银行业对外开放对银行业效率和利润的影响

  一般来说,东道国银行业的效率和利润水平越高,其银行体系运行的安全程度也就越高。关于外资银行进入一国以后对东道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Sturm和Williams (2004)以澳大利亚后管制时期1988—2001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比国内银行更有效率。他们进一步指出,外资银行进入后,银行种类的多样性对提高澳大利亚后管制时期的银行效率和竞争程度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Barajas等 (2000)利用面板模型对哥伦比亚的外资银行进入效应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的确提高了国内银行系统的效率,但同时也降低了国内银行的信贷质量。国内银行的信贷质量之所以降低,可能是因为外资银行的进入增加了银行间的竞争程度,而竞争程度的增加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信贷风险。Buch和Golder(2001)发现,外资银行进入较多的国家,国内外银行的效率差异也较大。换句话说,如果东道国银行业的效率较低,那么外资银行进入该国市场的意愿也就愈加强烈,外资银行进入后将导致东道银行业总体效率水平的提高。

  与效率问题密切相关的是银行业对外开放对东道国银行利润的影响。Lensink和 Hermes(2004)发现,在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外资银行的进入往往与当地银行的高成本和高利差密切相关。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当地银行的利润有降低的趋势。Goldberg (1992)的研究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给美国的借款企业带来了好处,进入美国的外资银行通常要比美国的国内银行获得较低的利润。因为外资银行为了与当地银行争夺业务往往愿意以较低的利率发放贷款。它们之所以能够承受较低的利润,是因为它们的资本要求相对较低,因而资本成本相对较低。

  但是,Sabi(1996)以匈牙利为观测样本,则得出了近乎相反的结论:在匈牙利的外资银行并没有高于当地银行的信贷风险,它们比当地银行获得了更多的利润,只是为客户提供的信贷比较少。这些外资银行进入匈牙利市场时往往是重新建立银行网络,而不是去接管匈牙利现存的国有银行。这种研究结果的相悖可能源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样本的差异。世界银行的Claessens(2001)等专家将1988—1995年作为样本观测期,对世界上80个国家的7900家银行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引人深思的结论:在发展中国家,外资银行与当地银行相比,具有较高的利差(interest margins)、利润(Profitability),并支付较高的税金(tax payments);但在发达国家,结论却是相反的。他们进一步指出: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外资银行市场份额的增加(以银行数量为主要衡量指标)往往会导致国内银行利差和利润的减少,从而使国内银行变得更加脆弱。这对于一个规章制度和监管手段不是很强的国家来说,有可能带来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因此,要想获得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好处并使其成本最小,政策制定当局应注意掌握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时机和程度,并且能够保证对银行业有足够的规范和监管能力。

  由此可见,外证券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