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的种类
猴子的种类
猴子的种类
猴子的种类
猴子的种类
时间:2005年1月1日23:34 来源:互联网 票数:45等级:
猴子的种类
全世界猴子的种类约有二百种,最小型的猴子是侏儒狨猴,大约高六吋、重四盎司;最大的是彩面山魈,高约三十二吋,沃斯堡动物园的一只母山魈体重为七十五磅.
猴子和人一样,同属于动物学中的“灵长目”.灵长类动物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主要特点是:
1.四肢长并有明确分工,关节灵活而运用自如,拇指可与其它四指对握,双手具有一定的操作功能;
2.具有辨别色彩的能力;
3.双目和人类相似,长在头部前方,具有“双视”功能,能准确判断距离;
4.上下颚短,脑腔很大,大脑发达,智力较高.
灵长类动物中的猿猴,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若从进化程度讲,可分为低、中、高三类.
低等类 有狐猴、指猴、婴猴、树熊猴、懒猴、跗猴等;
中等类 如狨、 、节尾猴、卷尾猴和有颊囊、杂食、素食的各种猕猴;
高等类 又称“猿”,包括长臂猿、合趾猿、巨猿(俗称大猩猩)等等.若从体貌特征区分,有尾的叫“猴”,无尾者称“猿”.
从智力发育看,猿类具有更大的优势.在我国境内生长分布的猴类有猕猴、金丝猴、红面猴、毛面短尾猴、台湾猕猴、黑叶猴、白头叶猴等等;猿类则有黑长臂猿、白眉、白掌、白狭长臂猿、褐猿(猩猩)等.
自然界的猴子机智灵敏,顽皮滑稽,模仿能力极强,有着与人类极为相近的习性.它们是马戏团和耍猴人最得意的“明星”,还会向行人讨要食物,与人戏耍,憨态可掬.猴子若经过训练,可帮人类从事许多简单的工作,诸如放牧,采摘果实,传递信件,有的甚至学会使用汤匙给卧床病人喂食,开冰箱取饮料,开关电灯等.因此,猴子得到了人类的关注、宠爱和保护.
灵长类概述:
在全球四千多种哺乳动物中,约三百种是灵长类(亦称灵长目动物PRIMATES ),这是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最先命名的动物类群,意思是“众生之灵、众生之长”.灵长类动物包括各种猴子,无尾的猿以及我们人类.
人类是灵长类中的一种,像世界上所有的物种一样,也有一个拉丁学名,为Homo Sapiens,即智人.
从历史进化的角度看,灵长类包括三类:
1、低等的原始猴类:狐猴、懒猴、婴猴、指猴、跗猴等共十七个属,三十余种;
2、中等进化的猴子:各种狨猴、、卷尾猴等具颊囊的杂食猴类和具复胃的素食猴类共三十个属,近一百五十种.
3、高等进化的猿类:长臂猿、合趾猿、巨猿(猩猩类)及裸猿(人类),共五属、十五种.
从地理位置分布的角度看,灵长类包括:
1、亚洲:跗猴三种、懒猴三种、猕猴十余种、仰鼻猴四种、各种叶猴二十种、长臂猿十一种、猩猩一种,共五十多种.
2、非洲:婴猴五种、金熊猴、树熊猴各一种、猕猴一种、狒狒五种、山魈两种、赤猴一种、长尾猴二十种、白睑猴五种、沼泽猴一种、喀麦隆猴两种、疣猴七种、大猩猩一种、黑猩猩一种、倭黑猩猩一种,共五十六种.
3、马达加斯加:指猴一种、狐猴十余种、倭狐猴三种、鼠狐猴三种、大狐猴四种及各种真狐猴、领狐猴、鼬狐猴、驯狐猴等共二十余种.
4、南美洲:小型狨十余种、倭狨一种、十余种、金狮三种、节尾猴一种、卷尾猴四种、夜猴一种、伶猴七种、松鼠猴五种、僧面猴两种、秃猴三种、丛尾猴三种、吼猴六种、蜘蛛猴五种、绒毛猴三种、绒毛蛛猴一种,共约八十种.
从运动方式看,灵长类包括:
1、树跳型:婴猴、跗猴、大狐猴、鼬狐猴等;
2、四足型:懒猴、猕猴等大多数新、旧大陆猴类;
3、指撑型:黑猩猩、大猩猩;
4、臂荡型:长臂猿、猩猩为主;
5、直立二足型:人类.
从采食习性看,灵长类包括:
1、食虫为主:婴猴、鼠狐猴、狨猴、食蟹猴、跗猴等,且多为夜行性;
2、食叶为主:叶猴、疣猴、吼猴、仰鼻猴、大猩猩等,且多为昼行性;
3、杂食:绝大多数灵长类,亦多为昼行性.
从婚配类型看,灵长类包括:
1、一夫一妻型:大狐猴、狨猴、卷尾猴、伶猴、夜猴、跗猴、长尾猴、叶猴的部分、长臂猿的全部及人类等;
2、一夫多妻型:长尾叶猴、大猩猩、赤猴、白睑猴、鼬狐猴等;
3、独居型:黄猩猩、树熊猴、婴猴、指猴、懒猴、倭狐猴等.
就象大自然的神秘永远无法穷尽一样,近年,世界上的猿猴,仍有新种被发现.
1988年,在马达加斯加发现塔特索原狐猴,在非洲中部发现加蓬长尾猴;1990年,在巴西苏佩拉奇岛发现黑面,其位置仅距圣保罗市65公里.
国际动物保护组织2002年6月23号宣布,在巴西中部亚马孙河流域发现两种体型如同小猫的猴子新品种.这两种猴子是荷兰动物学家发现的,其中一种脸颊、胸脯和四肢内侧均为深橙色,背部为红褐色,黑色的尾巴有白尖,头和身子长37.5厘米,尾巴长55厘米,平均体重950克.另一种属于银猴类,它们有黑色的前额,脸颊、胸脯和四肢内侧为红色.头和身子长27.5厘米,尾巴长42厘米,平均体重690克.这是自1990年以来发现的第37和第38种灵长类物种.
在当今世界人口爆炸,人数超过六十一亿的时代,地球上半数以上的灵长类物种却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迎来灭种之灾,如果说一个物种的无度增加,竟要以许多物种的消亡和其生态环境的丧失为代价,那些古人留下的“兔死狐悲”、“唇亡齿寒”、“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天令其亡,必令其狂”等谶语将以自然规律的方式,了结和惩戒这种暴殄天物、为所欲为、独霸一切的恶行.必须承认,自然界本身就有这样一个规律:当一个物种凌驾于众生之上、达到绝对优势的霸主地位之时,也就是该物种行将覆灭之际,恐龙,便是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