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08:10:4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首先,网络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有利于教师从“传道”者转向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在过去,一个学生十多年中学到的知识几乎可以终身受用,然而如今学生有着丰富的获得信息的渠道,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每个人都面临着无数信息选择.一方面,学生学习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学生又在无限的信息中选择最有利自己学习或者发展的信息.这需要学生逐步具有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否则,只能被知识信息的汪洋大海所淹没.学会学习是未来最具价值的能力,由此,教师只向学生传授教科书上的知识已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获取、选择、判断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做学生获取知识的引路人.
其次,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利于教师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
爱因斯坦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惑”是教师的职能,但以往的“解惑”更多是越俎代疱,使得问题止于教师.但“解惑”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思考,而是应该激疑善问,提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大胆质疑.现代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了平台,它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从提高基本的学习效率到完成较复杂的研究任务都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学生利用网络技术从不同资源中查找、评价、收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从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的探索精神,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启发人.
再有,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利于教师从“授业”者转向解决实践问题的参与人.
信息技术可提供网络传递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并且有助于教师创设更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和生活情境,同时有助利于教师利用教学设计方法引导、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利用适宜和学习策略,深入到生活中间,和其他学生一起去探索,在实践情境中向学生传授求真、求实、求新的精神,成为解决实践问题的参与人.
总之,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促使教师越来越从台上走向台下;越来越从知识教学走向能力教学,越来越从教学内容的讲授者、知识的主要传播者转向知识的组织者、设计者、教学资源的优化者,成为学生与信息世界的中间人.
1、教师要成为指导者.
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习者可以更加便捷快速地获得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个体的发展水平将越来越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信息化时代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得知识,教师不再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而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指导者,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更要注意以学生发展为本,也就是信息技术的使用中,必须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采取适宜的方式或手段,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起来,激活起来,更要重在激发学生对某个学科或某个领域的学习、研究兴趣,而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现成的书本知识.
其次,要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作为指导者,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认识到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发展者,而不是教育活动中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者.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教材、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软件工具以及从Internet上获取的各种教学信息等等),通过主动建构意义而获得.因此教师要在整合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自主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学会在这种环境和条件下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在思想意识上必须强化一种认识:我们要选择、创造的手段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为应用而应用,去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所以只有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才能真正做到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2、教师要成为促进者.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的广泛推广、使用,促使教师从传统课堂上的主讲者转变为组织者和辅导者,从“独奏者”成为“伴奏者”,进而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应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较高的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担当起学习促进者的角色.
教师成为促进者还有一个层面,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化学习丰富了学生品德发展的内涵,开阔了品德培养的视野.教师要在复杂的网络生活中,要帮助学生建构具有前瞻性的道德价值观体系.通过网络渗透现代道德理念,积极引导学生的内在道德价值取向,培植学生道德理想和信念,促使学生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3、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传统教学中,国家统一编写教材规范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形成了“教参----教材----学生”这一固有的程序和模式.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成为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具备研究者的角色.
除了传统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外,教学中还出现了以多媒体计算机为工具的教学课件,三者构成了相互交叉的立体化教材格局.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要比单一获得多的多.在整合过程中给学生提供集成化的学习环境,也有利于教师的角色尽快向研究者转变.
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自己编制教学软件,促进课程向地方化、校本化、个性化、综合化方面发展,并且不断在实际教学中得到检验、实现与发展,这样能够实现课程教学综合化和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网络时代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
4、教师要成为管理者.
尽管任何先进技术的使用不能完全取代教师,但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确实对于教师成为管理者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传统的管理并非毫无价值,而是要注入新的内涵.
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界限,拓宽了人际沟通的渠道,师生交往趋于多样化、平等性.网络形成的开放式教育系统,有利于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关系的建立,教师应更多地理解、信任、同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情感素养,形成宽容、尊重的良好个性和人格魅力,开展平等对话,提高师生间的协作水平,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成为新时代的管理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教师树立这种先进的民主化观念也是未来教师人格特征的重要内容.在未来信息化的社会里,学习方式是以创新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网络宽泛的渠道、获取知识便捷的手段,使得与网络时代同步成长的学生可能与教师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有的甚至比教师跑得更快."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将表现得比任何时代都突出.对老师来说,建立一种民主化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过程中这一点更为突出,这是教师成为合格的管理者的必要条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的角色曾作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地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哪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
总之,未来的社会是个学习的社会,教师作为一名学习者,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技术,就得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尤其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教育具有了新的特征,教师也必将走出传统的角色,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是时代发展、教育发展的必然.
来自 大科学 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