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课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课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课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课文
清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的一天夜里,一名小偷满心期待的进了一名老秀才的家.不过,小偷很快的就发现这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穷酸秀才,他的 家里空空如也.小偷不甘心空手而归,于是,径直把秀才放在床头的那口箱子抱起,三步两步的逃得无影无踪了.可笑的是小偷偷走的并非金银,却是老秀才二十几 年的心血——《国榷》的手稿.
当第二天老秀才醒来发现书稿被窃时,他仿佛整个世界都已将他遗弃.二十年辛酸顿时化作老泪纵横:“噫!吾力殚矣!”
他的名字叫谈迁.一名家境清贫的普通百姓.在他二十九岁的那年,母亲离世,他在家守孝.他是一名嗜书如命的人,只要有人送他一本书,他就会高兴得不行.他什么书都读,可谓博览群书.但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历史.
母亲病逝,他为了排遣心中的哀痛,认真通读了陈建所著的《皇明通纪》.但他发现这本记录大明历史的书,写得实在是差,不单见解肤浅,文笔不畅,甚至史事中的错误也不少,有些甚至是非颠倒.因此,他决心自己动手,还给后人一部真实的明朝历史.
于是,他以明实录为本,遍查群籍,考订讹误,按实编年,序以月日.寻找史料的过程是艰辛的,因为很多相关的书只有富贵人家才有,他必须厚着脸皮 上门求借.遇到一些珍贵的书籍,主人家不肯轻易外借,他还要当场掏出纸笔进行抄录,这过程没有少遭到嘲笑和驱赶.他借书翻阅资料时常被拒之门外,有时为了 借到一本书,坐在人家门口等上一整天,但他并不在乎.
为了确认一些史料,他必须去寻访古迹.有次冒着滂沱大雨,不远百里去考察史迹.二十七年间,他借阅了有关明史诸家的史书100多种,一本本地相 互对证比较,一条条记录下来.他分门别类地进行综合研究,终于在1647年8月完成了初稿,共100多卷,有好几百万字,厚厚的一摞.
他在自序中高兴地写道:“故予窃感明史而痛之,屡欲振笔,辄自惭怒臂,不敢称述.间窥诸家编年,于伪陋肤冗者妄有所损益,阅数岁,裒然成性.”
明亡之后,他怀着对故国的思念,以一个爱国遗民的感情,来收集补述崇祯、弘光两朝的史实,终于求得了先朝历史的完整.全书前后修改了六次.如今,这部凝结了他二十年心血的书稿竟然在夜里被人盗走,他能不伤心若狂吗?
如果他就此沉沦,那么,那个窃贼必定为世人所痛骂.所幸,谈迁没有被挫折击倒,他擦干了泪眼,说:““吾手尚在,宁已乎!”.老人家从零开始.
为了抓紧时间,他不论酷暑严寒,不顾年纪老迈,总是拄着一根拐杖,艰难跋涉.他遍访各地藏书之家,恳求让他参阅一下有关书籍,然后拼命抄写.4年又过去了,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他的艰苦写作下,他终于又完成了书稿,取名《国榷》.
《国榷》完稿后,谈迁又想到了他的书中对明朝万历到崇祯这几十年的史实记载得不甚清楚,他想到了亲自去北京加以订正.正在他苦于没有盘缠之时,弘文院编修朱之锡聘他一起上北京,请他帮助做些文墨工作.谈迁靠着这个机会,来到了北京.
在北京,谈迁除了替朱之锡作些文字工作之外,就是为他的《国榷》收集材料,一有时间,就去寻书访人、探寻遗迹,脚磨起了泡,走迷了路,依旧兴致 勃勃,简直象中了魔,不知困难、疲劳为何物.前朝的降臣、皇亲、宦官和公侯的门客,他几乎遍访无遗,就连当年崇祯邸报也借到了手,取得了核对书稿的第一手 资料.
两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北京之行使得《国榷》这部书稿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往业倾颓尽,艰难涕泪余,残编催白发,犹事数行书.”这便是他一生奋斗的写照.
后来,谈迁回到了海宁老家,返乡之时,谈迁在金钱方面一无所获,唯“筐中录本,殆千百纸”.他喜不自禁,连称“余之北游幸哉!余之北游幸哉!” 三十年的辛酸终于有所回报,谈迁也无憾了.几年后,他就去世了.
明清的史学很发展,官修、民修的史学著作都很多.明代私家著史以谈迁的《国榷》最有名.《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 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
《国榷》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对于研究明史,尤其是研究明代建州女真及崇祯一朝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