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念》这篇课文的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06:55:57

《我的信念》这篇课文的问题
《我的信念》这篇课文的问题

《我的信念》这篇课文的问题
《我的信念》教学反思
《我的信念》是第三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是作者晚年对自己的性格、为人和理想、信念的回顾和总结.这是一篇语言质朴、亲切的小短文,反复读着它,脑海中便会浮现居里夫人那双充满智慧的、深邃的眼睛,回想起了关于她的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那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精神、淡泊名利的品格以及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热情,令人肃然起敬.我意识到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对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说有多么大的影响力!
教学这篇课文,重要的是唤起学生对居里夫人的崇高敬意,从而鼓舞、激励学生前进.因此,我把感悟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理解居里夫人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之间的联系确定为本课的教学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仅凭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文简短的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但对自己的经历却谈得很少,学生不容易领悟到文中阐述的道理.故应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深入了解居里夫人本人.于是我在课前布置同学们查阅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并且每一组同学选择一方面编写一则关于居里夫人的材料(在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融合的能力).课上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小组间交流,每一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上台宣读自己编写民的关于居里夫人的材料.使学生充分体会居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随后总结:“这样一位创造了奇迹、几尽完美的女性对理想、事业、生活有何看法呢?让我们来读读《我的信念》一文吧.” .第二个环节,请同学们谈一谈再读课文后,你眼中的居里夫人(可利用材料上的语句或故事加以印证).此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让他们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第三个环节拓展联系自身谈感受.
教学设计中较成功之处:1、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传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往往局限于把教材看作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所提供的学习素材成为课程资源的唯一载体,使得课程资源结构单一.教材是课程资源的一方面,但不是全部.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认识到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在设计本节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并且每一组同学选择一方面编写一则关于居里夫人的材料,请同学们谈一谈再读课文后,你眼中的居里夫人(可利用材料上的语句或故事加以印证).此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让他们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2、课堂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设计问题和提问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我在考虑问题设计的时候,主要思路是要在阅读教学中设计能带动整篇课文阅读的主要问题,关键问题,避免零碎、繁琐的提问.所以在感知课文的部分就设计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谈一谈再读课文后,你眼中的居里夫人(可利用材料上的语句或故事加以印证).我想这样一是会大量减少无效提问,减少无谓提问,减少无用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二是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三是由于要解决问题而形成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
教学中失误之处:教学设计第二个环节,请同学们谈一谈再读课文后,你眼中的居里夫人(可利用材料上的语句或故事加以印证).此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让他们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这样的设计是想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然而在课堂实施的过程当中,学生却以材料为主忽略了教材.课后想一想,发生这种情况应该是必然的,因为课文简短的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但对自己的经历却谈得很少,学生不容易领悟到文中阐述的道理,而材料中的小故事却生动形象,学生易于理解接受,自然偏向于材料.这反映出自己在课前备学生方面做得还不足,没有考虑到会发生这种情况.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备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
反思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求异创新思维的能力,大有好处.我也会不断反思,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工作态度主要讲:目标如一、树立信心、坚韧不拔;
思想理念主要讲: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1)、工作态度主要讲:目标如一、树立信心、坚韧不拔;
(2)、环境需求主要讲:安宁、自由;
(3)、思想理念主要讲: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1.作者认为“人类也需要梦想家”,“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2.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作者怎样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