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论文:浅论咸宁古籍保护和文献整理[1]
去年在政协会议期间提了一个提案,建议将整理出版咸宁文献丛书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没想到被发改委采纳了,写入了规划《纲要》。为了跟踪促办,今年在计划工作时,决定做一项专题研究,以推动整理出版工作尽快开展。7、8月间,与有关领导一起,调查了全市各县级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查看了收藏情况,并与收藏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天气很热,事件较短,也只能说是走马观花;但作为调查报告撰稿人,案头工作还是做了不少的。
一
调查发现,目前存世的咸宁古籍文献为数不少,其中多数有整理出版价值,但市内机构保存极少,校勘出版更少。这些古籍文献但绝大多散藏于国内及国外图书馆不能“回家”,另有一些民国时期未出版的钞本、稿本和民间文献,多数已经散佚,少量幸存的也处于“濒危”状态,较少有人关注。它们既有历史研究价值,也有档案收藏意义,亟待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以收集保存、抢救整理和开发利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的基本情况是:
——数量不少,但征集收藏不多。现存咸宁地方人士各种著述数百种,另有少量外籍人士所作的涉及咸宁的著作,这些著述构成了咸宁文献的主体。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收录此前古籍书目100289种,咸宁人著述入选约16种。宣统《湖北艺文志》记载咸宁籍作者320余人、著作510余种。据文献记载,咸宁历代方志约46种,现存20种,其中咸宁县志3种、通山县志3种、通城县志3种(残本1种)、嘉鱼县志5种(残本1种)、崇阳县志4种、蒲圻县志4种。辛亥以降,咸宁人士著述也有不少。近年出版的“四库”系列,包括《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及补编、《四库未收书辑刊》及补编等,收录咸宁古籍文献约17种;“方志”系列如《故宫珍本丛刊•湖北府州县志辑》、《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清代孤本方志选》、《中国道观志丛刊》等,收录咸宁志书12种,保存了大量咸宁地方文献。
据调查,市内各级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收藏古籍数量不多,大体分三类:一类是县志,存世志书共20种,但市内各种机构收藏的只有16种,其中还有五种不全;一类是专门志,包括嘉鱼、蒲圻、通山3种《乡土志》,九宫、太平2种《山志》、嘉鱼《堤志》、《蔡墩育婴志略》、《续修华陂志》、《通城学田图志》、《贤亲录》等10种;一类是诗文集或笔记,调查发现市内各馆收藏的只有《大影楼集》、《熊鱼山文集》、《两崖集》、《湛辉阁草》等几种。目前未收入各种丛书影印出版的咸宁文献,尚有多种存放海外如日本、美国等图书馆以及国内各图书馆和私人手中。如明代汪文盛《汪白泉先生选稿》、汪必东《南隽集》文类二十卷六册、刘景韶《大白原稿》十三卷六册,今存于日本内阁文库;乾隆十七年《崇阳县志》十卷,藏美国国会图书馆;清雷以諴《雨香书屋诗抄》,藏大连图书馆。而藏于国家图书馆、省图书馆、北大、武大等图书馆以及民间收藏的稿本、钞本等则更多。这些古籍文献不能回到故里,自然无法为地方文化、经济建设服务。
——内容丰富,但保护利用不够。从各种书目的著录情况来看,咸宁文献内容比较丰富,涵盖古代图书分类的经、史、子、集四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从宣统《湖北艺文志》收录情况看,经部58种,史部73种,子部75种,集部255种,记载地方事实的50种。经学著作反映了古代社会政权主导下的社会意识形态,多数不存,史部成果则很可观,一些史著受到当代学者的重视。如明代廖道南的《楚纪》和《殿阁词林记》、朱廷立的《盐政志》、熊开元的《鱼山剩稿》、蒙正发的《三湘从事录》等。集部集中反映了古代咸宁著述丰硕成果,著录书目数量最多,信息量大,很多涉及咸宁的自然山水、历史事件、社会生活和民俗风情。明清以来,咸宁文人注意搜辑整理前人的文献,如崇阳汪文盛任福州知府时,曾整理刻印“三史”(汉书、后汉书、五代史),号为精品;蒲圻张康逊、张国淦父子致力搜集方志和乡邦先贤著作,辑成《湖北书征存目》十四卷,体现了重视历史文献的文化传统。
调查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古籍收藏不多,保存状况也不容乐观。许多单位缺经费投入、缺存藏条件、缺保护和修复人才,古籍因老化、脆化、受潮、虫蛀而破损严重,有限的藏品面临损毁的威胁。而且它们长期尘封,读者不知所在,难以得到利用。崇阳有古旧图书近千册,既未造册登记,更无保护措施,其中有没有、有多少地方古籍文献也不清楚,尘封虫蛀,十分可惜。通山几种原版县志和《九宫山志》,也不同程度的受潮、虫蛀。此外,在咸安、通城也发现一批珍贵古籍,保存条件同样不理想。古籍保存状况亟待引起重视,修复工作迫在眉睫。
——价值较大,但整理出版不够。有一些著述是很有分量的。如明清文人的集部著作、历代关于水利的著述等。再如方逢时,清公共管理论文